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五十二章 权臣(一)

(各位兄弟,实在是抱歉。我人在老家,没有网,编辑也忘记了帮我上传,请各位看官谅解)

天元十年四月,大汉朝世宗皇帝因病去世,只有十九岁。世宗皇帝在位七年,推行新政,使国势强盛。吞并齐国,为大汉开疆辟土,被后世称作大汉最有作为的皇帝。

世宗皇帝死后,太后哭的死去活来,几次哭晕在世宗皇帝的灵前。满朝文武都身着丧服,为世宗皇帝送灵。

皇帝下葬以后,太后传下懿旨,立世宗皇帝之子刘秀为皇帝,号仁宗皇帝,改国号为汉元,太后和皇后同时垂帘听政。杨毅的余党在太后当权之后全都靠在太后的身边,虽然皇后李倩倩也垂帘听政,但朝中大臣都以太后马首是瞻。

太后被封为太皇太后,而皇后则被封为慈明皇太后。同年六月,辽国齐集一百万大军从东北向大汉进军。李霸镇守东北,只跟辽兵稍微打了一下就带兵回撤。东北全部沦陷,战报不断的传到大汉京城,朝中大臣都紧张万分。

这天早朝,太皇太后和慈明皇太后分别做在珠帘之后,太皇太后看着满朝的文武,“现在辽军已经占领东北两声,东北军队已经撤到安南省驻守,不知道各位大臣有什么意见?”军机首辅潘炎首先出列,如今潘炎也接近五十岁了。

“回太皇太后,臣以为可将泰州之兵调往东北,以敌辽军。”这时左都御史庞世宏出列:“太皇太后,臣以为潘大人之言甚是。但辽兵素来强悍,今出兵一百万,而且臣听说辽军都以装备弩枪,这种弩枪不比我大汉火器的威力差,臣恳请太皇太后,召林浩然回京担任大将军。”

庞世宏此言一出朝中大臣顿时议论纷纷,林浩然被世宗皇帝削职为民的时候没有几个人帮他说话,如果他回来的话说不准会报复他们,所以大多数的人都反对林浩然回朝。但太皇太后却想让他回朝,毕竟他们是老情人,太皇太后一直都在想着他。

但朝中的大臣都一多半都反对林浩然回朝,太皇太后也不好太坚持己见。“那就把泰州之兵调回来吧,这件事就交给潘炎去办吧。”潘炎领旨,散朝之时,潘炎若无其事的看了庞世宏一眼,哼了一声走了出去。

朝中的大臣看着庞世宏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但庞世宏却一脸的正气,毫无惧意。他今天的一番话已经把朝中一大半的人都给得罪了,但庞世宏却毫不在意。

朝中之事很快就传到了林浩然的耳朵里,林浩然毫不为意。“我看你们能挺到什么时候。”

林豹和廖凡奉命带兵去支援东北,朝廷命他们带领所以军队去支援东北。但他们只带了二十万,谎称六十万,一路慢悠悠的向李霸之处走去。

现在大汉的军队只有一百二十万,东北有二十万,泰州有六十万,而京城有四十万。京城的大军是护卫京城的,所以轻易不会出动。况且京城中的那些官员也都不主张动用京城的军队,他们还指望这些军队还保护他们呢。

现在京城的军队都归肖明领导,郑浩现在是二品的将军。肖明和郑浩早就接到了林浩然的消息,就算是辽军真的打到了京城,他们只要保证京城不丢就可以了。

林豹和廖凡的大军跟李霸一汇合,三人就哈哈大笑。晚上几人聚在一块,一年没见,几人都喝的大醉。

几天之后辽军攻到安南省,李霸三人依旧只和辽军碰了一下就带着军队后撤。一直退到京城,李霸几人带着大军全部退进京城。

这下整个大汉上下全都变的人心惶惶,辽军已经马上打到京城了,京城里的官员更是紧张。但最紧张的还是皇室的人员,如果辽军攻破京城,那些官员可以投降,但辽国一定不会放过皇室人员。

而大汉各地的百姓也联名上书,要求朝廷将昔日的战神召回担任大将军。这次太皇太后直接下达懿旨,招林浩然回京担任大将军。满朝文武都明白如果林浩然一但从新掌权,就不会像上次那样那么轻易的被贬为民了。

虽然朝中大多数大臣都不想林浩然回来,但辽军马上就攻到京城,已经迫在眉睫了。而且有很多大臣都想着该怎么讨好林浩然,不然肯定会被林浩然报复。

三天之后,林浩然赶到京城,同时带回来四十万大军。他怕辽国还有存兵,所以不敢将泰州军队全部带走。

这次林浩然回来并没有带家人回来,上次他就是担心世宗皇帝对自己的家人下手,所以才带兵回来,他可不想让朝廷拿自己的家人来威胁自己。

林浩然一回京城就直接接管所有军队,现在聚集在京城的大汉军队刚好有一百万。林浩然并没有时间对朝中大臣报复,他先召集五虎上将,研究对策。

而辽军在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京城不比其他地方,辽军也不敢轻易冒险攻城。京城将军府中,林浩然端坐中央,四周都是武将。“现在辽军已经兵临城下,各位将军有什么看法就都说说吧。”

大多数大将都主张出城迎敌,林浩然摆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龚将军,你怎么看?”龚义从东北被调到京城的护卫营任从二品参谋将军,林浩然这次回来才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

“大将军,末将以为辽军必不敢轻易攻城。而我们如果主动出击的话很可能会中了辽军的圈套,以末将看,不如先看看情况再作打算也不迟。”

林浩然点了点头:“龚将军说的没错,辽军暂时还不敢攻城,不过咱们也不能只等着他们来打我们,现在辽军是怎么样布的阵?”龚义说道:“据探子来报,辽军的一百万大军分成四队封锁京城的通道,但他们的距离并不远,只有十余里。”

“好”林浩然忽然站起。“廖凡、吴梦龙听令。”廖凡和吴梦龙立即站起。“命你二人带三十万精兵,二更十分从京城的西门出去,每个士兵手持两个火把,伪装成六十万大军,吸引南面的辽军。”“末将遵命。”廖凡说完站在一旁。

“林豹、郑浩听令。”林豹和郑浩出列。“命你二人带三十万大军从南门出发,不过要等到南面的辽军去支援西面,你从背后插他一刀。辽军的长弩可不是开玩笑的,我这样做就是不让他们的长弩发挥出威力。廖凡和吴梦龙那边的压力会很大,你们要有准备。”

廖凡点了点头,“其余各将,随本将军牵制辽军东面的北面的五十万大军。千万不要放他们过去,我想辽军已经搭好长弩在等着我们了,这次的仗不好打,大家都得小心点。”

各个大将都领命下去准备,这时耶律红玉跑了过来。耶律红玉一会都离不开林浩然,林浩然只好把她带在身边,这让林浩然的几个老婆都十分嫉妒。

“宝贝,晚上我要出去一下,不方便带着你,你自己在这里玩好不好?”耶律红玉撅起可爱的小嘴,“我不,我要跟着你。”林浩然哄了半天,最后答应给耶律红玉买泥人玩她才答应不跟着林浩然。不过要林浩然在一个时辰之内回来,要不然她就会去找他。

林浩然满口答应,她能答应下来就不错了。二更十分,林浩然带着李霸和四十万大军从东门出发,直奔东面的二十五万大军。

东面辽军的领头人物是辽国的第一任国师阿尔泰,桑萌是在完颜烈掌权的时候才当上国师的。本来阿尔泰跟完颜烈有些不合,但这次不知道为什么阿尔泰会协助完颜烈。这次出兵阿尔泰出了整整五十万大军,大汉京城的东面通道由他负责。

辽军早就防备着汉军偷袭,当他们看到汉军火把的时候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而阿尔泰则有些奇怪,汉军既然是偷袭,为何还要拿着火把,那不是暴露目标吗?但他并不知道大汉军队的意图,只好做好战斗准备。

还没到辽军的攻击距离林浩然就让士兵们朝辽军军营放枪,辽兵都不明白汉军想干什么,都不敢轻举妄动。林浩然分出二十万军队去北面的辽军军营,也用这样的方法潜质辽军,只要这两面的辽军不动,其他几人那边成功的几率就会大的多。

东面和北面的辽军都被汉军的打法给弄迷糊了,汉军只是在远处放枪,也不过来,只要辽军稍稍有点动作,他们就全部后退。

整整一夜,汉军都是如此,一直到天蒙蒙亮,汉军才全部撤退。一退回城里林浩然就留下二十万兵马分别守住东门和北门,自己则带着二十万大军前去支援那两边的人马。

林豹和廖凡所带的军队完全和辽军战在了一起。双方都放弃了远程的攻击武器,全部都是近身肉搏。

双方激战了一夜,伤亡都十分的惨重。但林豹和廖凡的军队本来就比辽军多出十万,双方的战斗能力都差不多,辽军已经渐渐支持不住。

汉军一见援军到来士气更是一阵,而辽军则彻底的丧失信心。本来激战了一夜的双方都已疲惫,林浩然的这二十万大军一加入,就犹如进了羊群的狼,在天色完全放亮的时候,就基本结束了战斗。

东门那边的阿尔泰派出的联络兵回来报告,说西南两方的军队已经被汉军打垮。阿尔泰到现在才明白,原来汉军昨晚在这边折腾了一夜,就是为了给那边的汉军赢取时间。

现在阿尔泰在这边已经毫无意义了,本来还占着优势的辽军一下子就变成了劣势,阿尔泰带领着剩余的五十万大军,直接撤回辽国。

他知道汉军一定会收复失地,与汉军决战他没有什么信心。而且东北一带都无险可守,留在这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汉军十天之内将所有的失地全部收回,林浩然顿时变成了神话一般的人物。现在大汉的百姓都知道战神一回,就把辽兵赶回了辽国,对林浩然的歌颂就如神仙一般。

大汉的官员见辽军被赶回辽国都松了一口气,林浩然从新掌权势不可挡。太皇太后下旨犒赏三军,林浩然从新站在朝堂之上。

现在的大汉是由女人当家,虽然朝中的大臣都有些反感,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朝堂之上,太皇太后跟慈明皇太后都坐在珠帘之后,太皇太后看着林浩然双眼放光。“林爱卿,这次幸好有你,要不然大汉可能就会被辽国所占。你立功甚伟,哀家决定封你为顾命大臣,统领百官。”

满朝文武都知道林浩然这次回来肯定会得到封赏,但没想到是这么大的封赏。顾命大臣,统领百官,现在的林浩然可谓是权势滔天。

仁宗皇帝还不到一岁,每次坐在龙椅上都会哭泣一阵。林浩然接过圣旨,对仁宗皇帝行过礼后,高举圣旨走到仁宗皇帝的下面。“臣林浩然奉皇命为顾命大臣,不敢有负朝廷,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满朝的文武都跪下行礼,承认林浩然的地位。林浩然一上台就宣布一大堆的人事调动,把重要的位置都安插上自己可信的人。那些以前和林浩然作对的人都被安排到基本没有什么权利的位置上,但确实有才能的忠臣林浩然依然重用。

军机首辅大臣这个位置林浩然当然不能放过,况且潘炎与他势同水火。但林浩然暂时还没有动他,毕竟没抓到潘炎的把柄还不好处置他。

但林浩然是何许人也,没有几天,朝中就有一大半的人参合潘炎。林浩然借机除去潘炎军机首辅大臣之职,把他送进了大理寺。

潘炎也知道此次自己是在劫难逃,林浩然肯定不会放过他。一大堆的人事任命安排完毕,太皇太后虽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慈明皇太后李倩倩意见颇大。

毕竟他的儿子是皇帝,大汉的江山是他儿子的。林浩然的这些人事安排根本就没和她商量过,虽然林浩然事先向太皇太后请旨了,但李倩倩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林浩然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他的目的是消灭辽国,为耶律红玉报仇,所以他也顾不了许多了。况且林浩然曾经去拜访过李倩倩,发现她根本就不是以前的那个秀女李倩倩了,几年的宫廷生活已经把她磨练的十分精明,林浩然现在对她毫无好感。

现在朝中上下基本都变成了林浩然的人,而太皇太后几次都暗示林浩然去她那里林浩然都装作没看到。他现在不能再和太皇太后有牵扯了,世宗皇帝之死别人都以为是得了疾病,太医也是那么诊断的。但林浩然却知道肯定是太皇太后下的手,一但这事情被宣扬出去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被天下人知道这事情都是林浩然在暗地里谋划的,天下人会怎么看他,林浩然可不想遗臭万年。所以太皇太后几次暗示林浩然林浩然都装作什么也不明白,他是不会再和太皇太后有任何牵扯了。

这天慈明皇太后李倩倩来到慈宁宫。(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以后也一直都住在慈宁宫里。)两人聊了很久,具体聊些什么就不为外人所知了。反正这次她们聊过以后,很多大臣都在无形中靠到了她们这边,林浩然的权利被架空了不少。(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