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母亲留下的笔迹9

母亲留下的笔迹(9)

母亲的日记里除了那些枯燥乏味的记录治疗情况、用药量和一些药品的介绍,还有一些很有个人特色的记载:比如,她在1991年1月16日抄下了一张原市委副书记孙承铨的留条:"彭彦同志:听说您身体欠佳,我来医院看望您,不巧您出去了。我买点水果之类放在房里。祝您康复。"在199年7月1日的住院日记里写到:"9:0,输液,睡;11:0,吃饭;1--1:40,输液,坐;1:40,午睡;(时),起*,坐着休息,在房内活动;:40,散步;--:05,上四楼;5:40,吃晚饭;6:0,洗澡,洗衣;7(时),看电视。"

母亲是个很认真、很听话的女*,总是很认真的会记下医嘱。比如在1991年1月5日的日记里,她这样写道:"尹医生说:高血压引起冠心病,左心室心肌缺血,引起心律失常、房颤。今后(要)注意天气变化,情绪、睡眠,终身吃药,推迟恶化的进展--持续房颤,不能平睡等。可做气功,帮助心血管调剂。"

199年8月8日,她在日记里写道:"下午6(时)--凌晨4时房颤,与前不同的是房颤吃药以后又复发,全身发汗,很难受。"而两位主任医生给予她的回答很残酷:"你主要是高冠心都有,由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硬化、心肌缺血,而房颤今后很可能发展(成)长期房颤。"可是母亲还是很乐观的。为了记住护士的姓名,她在自己的日记里注明:"杨(高),尹(带眼镜),王(烫发)。"

她在1994年4月4日的日记里写道:"8:50,上三楼病房;9--11:0,在*上输液;有早搏;11:0--1(时),下*活动,吃午饭;1--(时),午睡有早搏;--(时),起*,洗脸,洗脚,好;--:0,步行回家;:0--5(时),上四楼回家,5--6:0,做饭,吃饭;6:0--7(时),步行回医院,上三楼;7(时),休息,听广播。"从那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母亲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平和心态的。

在母亲留下的不多的那些小本子里,有一篇题为《97年大事》的记载:"元(月)7(日),开始每天早晨用一瓶开水烫脚;(月)5(日),下午血压150--85;改为复方降压片后并停服开博通;体重57公斤,即114斤;(月)4(日),下午血压17--75;(月)1日开始每天除早上、晚上上下楼梯,另外在上午十时左右一次*上下楼梯到五楼四次。"后来,母亲经常在傍晚时分和父亲从市政府一直走到大公桥然后再走回来。

然后就是1991年10月15日因为房颤从凌晨点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才得到缓和,刚刚松了口气稍不注意就出现的那一次意外。母亲在她的日记里用简约的文字详细的记录了意外发生的全部经过:"……10时半从椅子上昏到在地上,左眼下额青肿。这次房颤时间达八个小时,昏倒在地,幸喜维顺在家,忙招护(宜昌话:照顾)睡在地上,后**,休息,用热毛巾敷左脸。"那一次多亏了父亲在家,也得感谢老爸处险不惊,在现场处置的时候沉着冷静,才使得母亲在那个紧要关头得以转危为安。

也就是从那以后,父亲就很少出门,经常待在家里照料母亲,就是下楼散步也是两个人一起出去。就这样,母亲就在房颤、早搏和一系列的病魔的轮番进攻面前,从***年退休一直成功的坚守到了00年。可是命运就是那样的无情,该来的还是回来,躲是躲不过的、避是避不开的,这就是命运。

因为母亲的房颤和早搏要求绝对静养,在母亲患病以后,父亲和母亲是分房而住的。在市政府大院里那栋书记楼的四楼我们家的两个卧室之间隔着一个小屋,还有一条长长的走道。005年月11日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就在漫天大雪的清晨,习惯于早上5点就起*出门跑步的父亲突然发现母亲昏倒在*边,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因为突发脑梗,母亲在冰冷的瓷砖上究竟躺了多久?无人可知,母亲也不记得,于是,母亲就开始了与偏瘫搏*的最后的十年。(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