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名字的奥秘5

名字的奥秘(5)

紫荆关镇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距县城9公里。而在该镇境内、位于紫荆岭上的紫荆关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上的紫荆关地理位置显要,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那里依山傍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明成祖(公元160-144年)迁都北京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亭林先生)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有趣的是,紫荆关并不是和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把关口建在千峰耸立,层峦叠嶂的高山之巅,而是把关城建在依山傍水,两峰对峙的广阔盆地内。虽然解释说"四周形成天然屏障",也知道是京西内长城上一处重要关隘,可毕竟在盆地里,蛮人的骑兵从山上冲下来如果抵挡得住?不过不得不承认,依山面水天造地设,造就了紫荆关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而到了盛夏则满山紫荆花盛开,花香四溢,自然美不胜收。

我的故乡所在的大盘石村隶属于紫荆关镇,紧邻有上陈驿村、大兴安村、碾子沟村。在相关介绍中,可以了解到村里的主要农产品除了粮食,还有芒果、无花果、大蒜、南美梨、蕃茄、枇杷、韭菜;资源除了石头,还有金、铅、煤、白云母、锗等矿产;除了81亩有些贫瘠的耕地、一家大盘石卫生院,一家加油站、一家大盘石信用社之外,提得到桌面的也许就是大盘石村南、拒马河右岸的那一段古长城。对了,还有198年修建(北)京(太)原铁路而设立的大盘石车站,那个四等乘降所距离紫荆关站8公里,距离北京西站165公里,距离原平站7公里,有普通旅客列车停靠,也仅仅只办理旅客乘降。

我们从大槐树迁移过来的老王家到了我爷爷那一辈有弟兄仨个,分别是:老大王常云、老二王凌云和老三王登云;王氏家族的大排行一共有弟兄七人,分别是:王维富、王维时、王维坤、王维顺、王维伦、王维凡、王维海。这其中王维坤、王维伦、王维海三个是亲弟兄,他们的父亲是王家老三王登云;另外的四个都是亲弟兄,他们的父亲都是王家老二王凌云;可是因为王家老大王常云没有孩子,所以按照北方的规矩,就将王家排行老大的王维富过继给他大伯。

众所周知,王家男人都很能吃苦耐劳,也很坚忍不拔,所以祖祖辈辈精心耕耘,也有了些家产,就是后来王家三兄弟分了家,也还是在土改的时候被评为上中农,至少就是现在的小康之家。王家三个父辈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而作为王凌云家的老二、总排行也是老二的王维时抗战期间就已经报名参军,跟着八路军的野战部队走了,读了"抗大",当了军官,可是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了,所以我的名字才会叫"念时"。

到了解放战争决战的1948年,因为部队要南下,去解放更多的敌占区,建立人民政府,就需要大量的地方*部随军行动,所以冀中区委决定在各个乡村抽调*部组成南下工作团。因为是第一批,所以条件比较苛刻:第一要年轻,第二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第三最好是在当地乡村工作过,第四最好是**党员,还最好没有结婚。

虽然解放区参军的政策是一家去一个,可是大盘石村的王家有三户;老大王维富是王家的长子,自然去不得,老二王维时就自然去参军;这一次要南下,本来可以叫王维坤去,可是他又不符合条件。只有身为王家老四的我的父亲王维顺从小就是儿童团长,十七岁就入党,满了十八岁,既是青救会*事,又是乡*部,还没有结婚,又有初中毕业的文化,符合南下*部全部的选拔条件,所以就非他莫属了。于是,来自于山西太原、定居在河北易县的王家的我父亲就成了第一批南下*部,也就有了湖北宜昌我们这个王家。(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