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钰涵的第一步(外一篇)

钰涵的第一步

钰涵会走路了!这可是一件历史性的突破!

我们见证过这个八斤重的胖丫头从出生到如今的每一个变化:她的眼睛从开始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到认出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是谁,也能认出镜子里的那个和自己同样表情和同样动作的宝贝是谁;从最开始的能够转头寻找声源到能够识别各个家人声音的不同,再到只要听见手机各种铃声就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从会哭会笑会闹到可以基本上听懂家里人说话的意思,也能用咿咿呀呀的某国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某些意愿;从饭来张口、衣来张手进步到一步步有了自己的口味,也有了自己喜欢的动作。

过春节的时候,钰涵会做"恭喜发财"的抱拳拱手动作,对收到的红包兴趣颇浓;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两个家里,无拘无束、又疯又闹,可是到了自己周岁的时候,面对出席生日宴的众多的陌生人却胆小得要命,眼睛老是盯着自己家大人的身上;小丫头从最开始的小手会抓衣服、抓头发、抓自己的脸到逐渐锻炼的手和手指变得灵活,可以能够转动和能握着玩具,不仅会把某个物件交给指定的人,也会展开自己的双手要大人抱抱;不仅会很灵活的摇动小扇扇风,在听到音乐的时候手掌习惯性的翻飞,还酷爱用手指直接从碗里抓东西吃,其后果就会造成狼藉遍地、自己的脸上和身上也成了宜昌话说的"麻胡子(脏)"。

我们在这个小丫头的身上似乎看到了人类从猿到人的整个进化过程:从开始俯卧时能抬头片刻逐渐到能抬起半*,用肘支撑上身;再从稍微扶着她就能坐起来到自己能够稳稳的坐好;从冬天的时候穿着厚厚的衣服开始能笨拙地爬行,到春天来临之后,单衣短衫的小丫头,可以在家里的地板上爬得飞快;从开始由大人扶着,能勉强颤悠悠的站立,到能够扶着自己小*的木栏杆独立站起来;再到扶着家里的家具开始得意洋洋的巡视自己的领地,再到单手扶着、围着茶几和大人躲猫猫,然后就是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

似乎单手扶着她家客厅的大茶几站立还是昨天的事,似乎放开双手独自站立也还是昨天的事;似乎小丫头越来越有了女孩子喜欢撒娇的天性,愿意抱抱而不愿自己走路就是昨天的事,似乎近在咫尺可只要自己小手够不到就会毅然决然的选择在地上爬行的方式也还是昨天的事,可是今天她就很有自信、也很主动的开始一个人摇摇晃晃的学习独立行走了。就和杂技演员走钢丝似的,钰涵会将两手张开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一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会立马先一**坐在地板上,就像我嘲笑她说的一样:"纸尿裤成了最好的软垫。"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家的小丫头都勇敢地迈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步,历史性突破的时候据说是在前天。而今天似乎是一次表演。她当然知道大人都在注视着她,奶奶还拿着手机在追随着一路拍视频,她就那么小心翼翼、笑容可掬,而且还十分大胆的开始光着小脚丫走路了,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无论是稳定性和**性都叫人吃惊。因为得到了全家人的欢迎和鼓掌,小丫头就更高兴了。坐在地上休息片刻就很稳的重新站立起来,又开始新一轮的即兴表演。

钰涵就这样在我们的惊讶和喜悦之中迈开了她的第一步。摇摇晃晃、两手张开,毕竟是个女孩子,一有重心不稳的意识就一**先坐下再说;可她又是一个刚满周岁的小萝莉,在熟悉的环境中胆大的要命,于是就会重新再来一次。人类就是这样,从无到有就是一步步走向辉煌的;个人也是这样,从这样小小的第一步到最后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小丫头走路的时候腿有点弯、脚掌落地也不规范,专家学者的说法一大堆,可有人只用了一句话就可以驳得他们哑口无言:谁是生下来就会走路的?谁是一开始就会走得四平八稳的?

这个小丫头终于已经有了属于自己可贵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第一步。比如说入托,融入集体之中;上学,走进知识的殿堂;恋爱,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工作,为自己找到生活的坐标;社会生活,知道人间的五味俱全……可是就和那首韩国歌唱的一样:"只要迈开第一步,路就自然打开。不怕今天多么无耐,黎明后艳阳高照,千万别放弃心中熊熊一把火!"也和张涵予唱的那样:"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016年8月16日)

惠州来的小女孩

那个依然柔发飘飘、一脸笑容的萍儿日前从南方回来,到宜昌市府大院住了一宿,也算是礼节性拜访。自然还是带着自己的那个宝贝小女儿。对于璐璐这个来自惠州、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我们是从小一直见证到现在的:印象最深的第一次还是在宜昌馨岛国际名苑的塔楼上,那时的她才刚会在地板上趴着爬;再见面就是一个会蹦蹦跳跳的走路的小女孩了;印象最深的第二次就是去年初,我们搬到市府大院的当天,她很胆怯、也很害羞,可是不过多少时候,熟悉了以后就会大喊大叫的和我们一起疯闹起来;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一次,因为这个小女孩无意之中给了我不少的感动。

不是因为那个头发变长了、下巴变尖了、眼睛变得妩媚了的璐璐乍一跟着她妈妈进门的时候有着十分的拘谨、也有着极大的不适应,就像个淑女似的老老实实的坐在取暖器前烤火;也不是因为开始的时候无论怎么诱导她、试图和她接近,那个小女孩也一直保持着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态度,不过就是和她到餐厅里玩了几次宜昌的“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游戏以后,立马恢复了小女孩的本来模样;不是因为那个脸蛋好看、牙齿却有些出人意料的小女孩依然还是一年前那样活泼,也不是因为她和我熟悉以后,就一直缠着我不放,几乎成了我的影子,而是她的精力十足,一直玩到晚上十点半仍兴致勃勃、一点也毫无倦意。

不过就是一年未见,那个从南方的温暖地带而来、穿了一件亮晶晶的羽绒服的璐璐在和我熟悉以后,却变成了一个宜昌话说的“话婆婆”。她会给我讲她们家的家事,爸爸早上送,妈妈晚上接,言语之中对妈妈还是有些不满:“我要她晚一点来接,结果妈妈晚了那么久,我本来说的是晚一点点的,你懂不懂?”我就拼命点头。按照璐璐的说法,幼儿园吃饭是一碗饭一碗汤,菜是放在饭上面的,我就有了些好奇:“如果有的小朋友想吃两碗饭呢?”小女孩就用很鄙视的眼光望着我:“我不是说过了吗?一碗饭一碗汤不是两碗吗?”我就一下子目瞪口呆: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面对这个还没上小学的小女孩,我百口难辨。

那个自称老家是宜昌、却生在惠州、长在惠州的璐璐说的当然是一口的南方普通话,不过因为她妈妈的缘故,听得懂一些宜昌话。为了便于交流,我就不得不别扭的说着弯管子普通话和她一起玩耍。小女孩喜欢大喊大叫的玩抓人的游戏,那种“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游戏她显然坚持不了十五秒,却会撒娇的对我噘着小嘴说:“现在该我了!”小女孩会在她妈妈的手机上玩地铁跑酷,手法之灵活、反应之神速都是出乎意料之外,还会熟练的上天入地和抢红包,却不能不承认,如今的幼儿的娱乐天地比我们当年的满世界撒丫子乱跑、玩“鬼捉人”的游戏不知要单调和枯燥了多少。

那个来自广东大亚湾旁的璐璐晚上睡得很晚,早上又起得很早,可是没想到那个一起床就跑到我所在的房间里又来找我这个忘年交一起玩,还是和昨天那样高高兴兴,还是大喊大叫,还是笑容满面,无忧无虑。不知想起了什么,她突然跑到自己所睡觉的房间里去了,回来的时候,向我伸出了她的小手,在她的小手掌里,有两个用花花绿绿的画纸折成的五角星,她告诉我:“送给你的,这是我在自己家叠的,带回来的,静静姐姐两颗,格格姐姐两颗,你也两颗!”我就被这个幼儿园的小女孩对我的如此亲密的举动所感动。

璐璐的妈妈告诉我,她在幼儿园里学画画、学舞蹈,于是就对她的女儿说:“想不想画一幅画送给姨爷爷?”还补充了一句:“你想画什么都可以。”这个一半要求一半命令似乎很简单,可是不知为什么却令那个小女孩沉默了很久,一直等到她妈妈离开也没张口答应或者开始作画。我很大度的对她说:“没什么,以后想好了再画。”璐璐就悄悄地走到我身边,睁着一对清澈见底的大眼睛,很认真的对我说:“我回到我家里以后给你画张好的,让我妈妈用手机拍下来发给你好吗?”我就被这个小女孩出人意料的认真态度、匪夷所思的沟通方式以及对一个老人的关怀所感动,就同样很认真的对她点了点头。

这个远在惠州上幼儿园、跟随自己妈妈回宜昌“老家”过春节的璐璐就是一个平常所说的小女孩、或者小女生,可就是她却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让我这个见多不怪、有些冷血的老家伙莫名其妙的为之感动,也有些温暖。就和费翔在多年前所唱的那样:“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火光照亮了我,你的大眼睛明亮又闪烁,彷佛天上星是最亮的一颗。”(016年1月0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