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256章 禁(求支持!求鼓励!)

升平公主蓦然听到轻歌说,有近千突厥骑兵可以调动,吓了一跳,脸色苍白,下意识地压低声音:

“轻歌,你知道你的话代表什么吗?难道,钏儿一早做了安排,与突厥勾结,里应外合,真的准备反了异唐?”

轻歌脸色一白,倏地跪下,李二娘在一边看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下暗忖:轻歌可得小心回话,一个不慎,郭家必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轻歌清晰而舒缓地说道:

“公主,您与王妃情同姐妹,您难道不知道王妃的为人吗?您怎么能质疑王妃?王妃心心念念的,就是日益强大的突厥会对异唐不利,突厥汗王曾经受过王妃恩惠,所以,在战事不紧之时,特意赶到异唐,带来大量礼品,长长的礼单,准备敬献给圣上,献给朝廷。”

“什么时候来的?”

“王妃前往老宅两日后。因对而今异唐情况不明,又没见到王妃,城里一片混乱,所以,突厥汗王准备等几日,见到王妃再说陛见之事。可没几日,汗王收到急件,说突厥太后汗王亲母病危,汗王无奈,说现在时局不明,留下千骑助王妃,自己带了其他兵马赶回突厥去了。”

升平冷汗直冒:“留下近千的人马,带回去多少?”

“两千有余。”

“这么几千人涌进长安,居然没人上报?”

“他们不是正式来访,是想先打听清楚,再向陛下表达突厥诚意。”

“不告而来,又不告而去,把异唐当作什么了?还说不是居心叵测?!看来郭家并不是那么清白。”

轻歌站起身来,愤怒地看着升平:

“若他们有其他心思,不动声色旧能打异唐一个措手不及。说郭家居心叵测,郭家若有异心,这长安城几人能挡?郭家振臂一呼,天下人都会附会。不管您愿不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得了郭家恩典的人太多了。当年雁门郡王田承嗣就是个桀骜不驯的,可在汾阳王面前却是老老实实,恭敬异常。为什么?还不是佩服汾阳王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这样的人家,您有什么资格怀疑?”

升平尴尬地挠头:“你跟着钏儿,什么都没学会,倒是学会了伶牙俐齿。我就这么一说,你激动啥?”

“公主,您既是郭家媳妇,又是皇室女,看重李唐江山无可厚非,可也不能跟着他人一起冤枉郭家。”

“你说突厥汗王受过钏儿恩典,什么时候?”

“当年汗王为了积蓄钱财,曾经跟随安贼攻入长安,那时候,王妃只有几岁,还住在和平坊呢。王妃劝他回突厥打拼,他也听从了,趁安庆绪安排他们攻打北部,带走了他的部将,回了家乡。”

“几岁的孩子能有这能耐?”

“公主,您认识王妃的时候,她年龄也不大,有什么好怀疑的。”

“一番劝说,算什么恩惠?”

“具体的,你可以问王妃。不过,如果你不相信王妃,那说什么也没用。”

升平懊恼地挥手:“算了,现在这时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我得赶到东宫,你不介意我将这些事告诉太子殿下吧?”

轻歌昂头:“并无龌龊,尽管说去。无论怎样,我和这些骑兵要力保王妃,力保郭家。”

升平不再说话,沉着脸冲了出去。

李二娘松了口气:“轻歌,辛苦你了。吓得我一头的汗。若钏儿身边有你,我也不会紧张担心了。”

“大奶奶放心,王妃跟汾阳王他们在一起,无论怎样都不会有事。我得去跟突厥骑兵汇合,他们在和平坊旧宅。那边没人居住,也没人注意。我要和他们一起关注城里变化,有什么情况,就冲出去。城里兵力有限,大不了绕远,也要走一趟。汗王也担心得很呢。”

“结了善缘,总有善报。可是,轻歌,你不能太劳累,你不是有了身孕么?”

“无妨,我会小心的。王妃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您不是要回娘家么?把孩子妥善安置了,再去吧。”

“我省得。”

升平一口气赶到东宫,这大晚上的,处处灯火通明,一路上有很多陌生的面孔四处盘查。当查到她的车驾时,听说是升平公主,还是坚持要查,只因为公主是郭家媳。

升平懊恼地拽开车帘子,怒火染红了双眼:

“瞎了你的狗眼,本宫车驾也敢阻拦。本宫要去见太子哥哥,事情紧急,你若继续阻挡,当场斩杀。”

那人不为所动:“若您只是公主,小的不敢多言,可您是郭家子媳,嫌疑难消。您就是让小的血溅当场,小的也不敢因为大意,让圣上和太子面临危险。”

升平如同被当头淋了一壶冰水,镇定下来:“你是何人手下?这般忠心,倒是难得。”

那人头一昂:“属下乃泾王亲兵,泾王现在乃天下兵马大元帅。”

“原来如此。”升平点头,皇家天生的威仪让她的头昂得更高:

“本来,本宫应该配合你们行动,可是,本宫有急事,却是耽误不起。”

从贴身荷包拿出一块玉佩:“看清楚了,本宫也算仁至义尽,再有阻拦,立斩。”

那人凑近看了看,脸色大变,匍匐在地:

“圣上万岁。”

“倒是个识货的,这刻有如朕亲临的玉佩,可不是人人能得的。走!”

赶到东宫时,李迥跟李适正在说话,看见升平气冲冲的,好奇地问她:

“怎么了?难不成去了赵国公府吃了闭门羹?”

升平端起茶盅灌了一大口:

“气死我了。沿路被盘查,知道是我,照查不误,还说就因我是郭家子媳,所以必须查。”

李适摇头:“泾王叔新官上任,总得做些与众不同的业绩出来,方能图谋今后。”

“他怎么会当上这兵马大元帅的?父皇这么多儿子,就无人可用?”

“这可是你亲亲的哥哥推举的。”

升平颓然:“我现在是郭家人,看来也在清算之列了。现在我才真明白,只要我为郭家媳妇一天,就与郭家荣辱与共。”

“还算清醒。你看你七哥,只算半个郭家人,也是一副共荣辱,同生死的模样。从我内心来说,郭家不可能反。”

李迥叹息:“可是父皇多虑,现在城门也封闭了,兵权交到了泾王之手,我总有不妙的预感。也不知道钏儿他们怎样了?朝廷对郭家的猜忌,会不会真的逼反郭家?”

升平猛地一拍头:“啊,我忘记一件事,有近千的突厥骑兵在城内,是突厥汗王带来的,本想见见钏儿,可是钏儿去了老宅,后来汗王家中有急事,据说也离开了,只留下近千骑兵供钏儿驱谴。”

太子和李迥沉默了。这事,若城中生变,突厥骑兵骁勇善战,借用一下是好事,说不定能挽回不利局面。

可若用得不好,郭家说不定反而落个有异心的罪名。

李适叹气:“自安史之乱后,城中繁华不再,很多坊荒凉,城门守备不严谨。若突厥真心攻击异唐,还真是会打个措手不及。现在想这些也不是时候,我们去见父皇。”

门口有轻微的动静,太子厉喝:“谁在那里?”

林坠儿带着奴仆,笑微微地进来:“是妾。想着你们肯定饿了,所以做了些汤水点心。”

太子脸色微缓:“辛苦你了。若是无事,早些安歇吧。我们正商量事情,莫让人靠近。”

坠儿正色点头:“是,是妾失礼了。妾这就回屋。”

林坠儿一边优雅地走着,一边琢磨先前听到的话,心中暗自思忖:

若郭家倒了,钏儿就失去了依靠,崔五娘就得下去。更重要的是,那人心中会慢慢将对自己无用的人忘却。

自己有人支持,想来,那个位置迟早是自己的。

既然是交易,总得送些消息出去。

将先前听到的写了纸条递出去,除了突厥一事没说。

突厥,自己的阿娘也在那边,听说没死,也不知道还活着与否。

想着自己的阿娘,林坠儿眼眶湿润。

将来,只要自己坐上太子妃的位置,就把阿娘寻回来。

太子李适招呼着李迥和升平吃了点心,笑道:

“姑姑进了宫,想来父皇会清醒一些。”

李迥叹息:“想不到,我外祖父只借给我五百牙兵,能抵啥用?”

“知足吧。好歹还有几百。我除了护卫,都没有外祖家可借兵。有人可用总多那么一线生机不是。”升平不屑地白了李迥一眼。

太子也点头:“升平说的是。我派翌之带人出去打探,怎么还没有消息?我们先去父皇那边,他现在应该在延英殿。”

几人鱼贯而出,不曾想到,东宫门口被人拦下:

“太子殿下,兵马大元帅有令,东宫许进不许出,为了殿下安全。”

太子冷眼看着面前陌生的脸:

“东宫原有护卫呢?”

“圣上让他们全归到元帅帐下调遣,而今另有任务。”

“哼,让开,否则莫怪我等不客气。”

伺候他们出门的内侍冲上来指着那人鼻子:

“连太子殿下都敢冒犯?不想活了?”

那人冷笑一声,将刀

向下一劈,内侍血溅当场。

宫门外,涌过来好几十兵勇,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太子一行。

李适皱眉,拉住暴跳的李迥,轻声道:

“先回去。”

几人返回殿内,李适后悔将翌之他们派出去:

“情形不对,恐怕父皇那里也危险。”

李迥气得胸口疼:“他们想软禁我们?”

升平手脚发凉:“难道,有人想趁机发动宫变?”***(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