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30出谋划策

在风雪之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场面,家家户户都选出了一部分的男丁,在街上,房顶上扫雪,虽然雪未停,仍旧下,可是这番景象却让人感觉很温暖。

清荷也带领着后宫的宫女和一些官员的家丁们一起,将国库中的粮食熬成了粥,在城中各处设置摊点,分发给城中受灾的百姓。

现在天气这么冷,也只能希望他们能喝点热粥来阻挡风寒了。

现在急需的是找地方将这些灾民安置好,要不然,这些灾民恐怕会活活被冻死在这里。

清荷又想起了当初在长江水患的时候看到的那些景象,她的心,似乎被凌迟一般的疼。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疲弱的老人,一个一个的场面在眼前晃来晃去,迷蒙了她的双眼,让她心生痛意。

她只能在城中各处奔走,将这些孩子和老人安置在寺庙中,或者是一些富户的别院中。

到了正月十八的时候,全国各地报送受灾地区多达百处。有些地方,大雪压断了屋梁,将人整个活埋了。

各地报上来的死伤人数已经过千,刘忆瑄也是忧心忡忡。这样的天气,如果不安顿好灾民的话,自然会引起各地的暴乱,而且,这样的天气,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该如何度过接下来的日子呢?

他的眉毛已经拧成了一条线,唉声叹气的看着外面依旧降下的鹅毛大雪,想不出一个很好的方法来。

清荷端着一碗热粥走了进来,里面已经加了许多的药材,她笑着说道:“皇上,不管怎么忧心,总是要活下去,只有让自己的圣体完好无损才能让跟多的人过上好日子,难道不是么?”

听到她这样说,他也只是感激的看了她一眼,笑着将那碗热粥端了过来,一口气将它饮下:“清荷,谢谢你。”她竟然没有因为之前的事情冷冷的对他,反倒,事事都替他着想,这是他不曾想到的。

清荷也一笑:“皇上,你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还是去休息一下吧。剩下的事情,有我们在,你就放心吧。虽然之前,我是反对你登上这个位置的,但是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就要做好,只有你活着,百姓们的心中才有主心骨。”

刘忆瑄疲惫的笑了笑,说道:“恩,我去休息一会儿,你去后宫看看太皇太后和太妃们,这些天,想必他们也跟着操心了。”

刘忆瑄就在书房的内殿躺了下来,清荷也只是看着他微微一笑,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在外面她碰上了刚刚过来的楚云,清荷也只是微微一笑:“楚云,现在正是你为自己积德的机会。师伯他们现在在路上,已经被灾民拦住了,他们正在为这些百姓们疗伤,一时半刻是过不来了。”

“你又何须提醒我这些?现在你打算怎么办?现在灾民是越来越多,附近的灾民也都涌入了京城中,如果灾民多了,我怕是刘恪会趁机闹事的。”楚云望着天空中飞舞的雪花,脸色有些凝重。

“放心吧,他定然不会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安置好这些灾民。你可有好的方法?”清荷淡然的看着他,眼前这个男子,到底是因为他的双腿而有些扭曲,还是,这本来就是他的面貌?

“现在国库中的银两已经不多了。这国库本来空虚,这几天,粮库中的粮食已经全部耗尽,我暂时还想不到别的方法。”楚云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清荷笑了笑,说道:“我暂时有一个方法,不知道可用不可用。”

楚云看到她的模样,说道:“你说吧,现在不管如何,也不能弃百姓于不顾。”古代已经有太多的例子了。这恐怕是上天对他们的考验。

“让大户人家将他们粮仓中的米拿出来赈济百姓,等到来年收成好的时候,国家再以双倍的价钱给他们补偿,而且,现在肯定要修建筑所容纳这些百姓,而且看他们的损失,如果损失的小,就让他们自救,如果损失的大,国家才给相应的补贴,你认为这样如何?而且,除却守军之外,将军队中老弱病残的士兵遣散,给他们一定的补偿,让他们回家去,这样也可以修养生息,为国家节省一定的资源。你认为这个方法如何?”

清荷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御书房中,已经有人说话了:“我认为,清荷的这个方法倒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你们进来,我们详细的商议商议。”

“清荷的方法虽然好,但是如果我们明年国库中没有那么多的银两,到时候兑现不了诺言,怎么办?”刘忆瑄皱着眉头说道。

“那也好办,如果到时候兑现不了诺言的话,皇上在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两年。第一年,因为受灾的关系,可以减免了这些受灾百姓的税负,而第二年,则正常收取,相信到时候,定然能够将皇上借来的这些粮食全部还清的。至于其他的,清荷想,倒是可以让朝中的官员捐献出一点来,现在这为官的哪个不背着你贪污呢?不过还真有不曾贪污的人,像是张乔生。等到这些事情解决了的话,就派出钦差到各地区赈灾,但是这些钦差必须要清廉的,否则,这百姓怕是要受苦了。”

刘忆瑄看着清荷说的头头是道,只笑了笑:“你说的很对,我还要跟众位大臣商量之后在做打算。”

“皇上,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清荷定定的看着他。现在救急如救火,恐怕一刻都不能耽搁了。

刘忆瑄皱了皱眉头,又点了点头:“好,现在就召集所有的大臣,不是商量,而是让他们支持。小福子,吩咐人将众位大臣都请到这里来,就说朕现在找他们有事情相商。”

清荷叹了口气,站起身来:“那我去看看太皇太后和太妃他们。你们在这里商量吧。”

来到德太妃的后宫时,德太妃正在里面发呆,看到她突然进来,脸上有明显的不悦:“你怎么来了?皇上他年纪小什么都不懂,但是哀家的眼睛可不是瞎的。”

清荷也只是淡然一笑,说道:“看来,太皇太后精神倒是不错的。皇上倒是多余的担心了。”她有些轻蔑,看着德太妃。

“太皇太后很会享清闲,如果我是你,现在定然不会在这暖宫中。皇上一登基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天下的子民该如何看待他?况且,他是怎么夺得的这个天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想他的皇位能够巩固的话,就应该时时出去查访,关心百姓的疾苦。已经三天三夜了,这宫中的宫人和众位大臣的命妇们都不曾休息,太后倒是让清荷意外的很。”清荷说完,只是一笑,转身,就要步出了宫殿。

德太妃一把拉住了她,问道:“你刚刚说了什么?”

“你现在已经做到了那个女人曾经做到的位置上,也该心满意足了。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你又是怎么做的。”清荷的眼神中满是轻蔑。

“你,竟然如此说?难道你是说,哀家并不适合做这个位置么?哀家倒要看看,是她有这个本事,还是哀家有这个命。”

清荷摇了摇头,躬身施礼:“看来,太皇太后你倒是精神矍铄,现在已经是个胜利者了,竟然还想着这些事情,看来,是清荷错了,清荷告退了。”

清荷转身,德太妃走上前,将清荷拦住:“将你脖子上的项圈拿下来。”

清荷看了看脖颈中的金色项圈,这个项圈是德太妃当初为了收拢她而送给他的,没有想到,如今她倒是想要要回去了。

清荷将项圈摘下来,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这个东西,当初清荷就不屑于要,你德太妃你强加给我的,现在将她归还给你,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如果太皇太后你能听得进我的话,倒是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不要等到刘恪再次站上最高的位置的时候,你才后悔,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清荷说完,在不停留,转身离开。

她知道,今天她跟这个太皇太后说的这些话,都是大逆不道的话,连个敬称都没有,相信,总有一天,这个德太妃就找她的麻烦的。不过,要想赢得民心,这是最好的方法,希望她不要整天想着比曾经的太后强了多少,要想着天下百姓才行。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能做到的,微乎其微。

清荷看了一眼这座华丽的宫殿,虽然这里什么都比太后在的时候好,但是这里的人的心并不比太后的好上多少,如此看来,反倒不如人家了。

德太妃,也许,等到你明白的那一天,你已经奄奄一息,想要从头再来,已是韶华已逝,再也没有悔改的余地了。

德太妃看着她的背影,眼神中有狠厉的光芒,这个女子,害死了她的儿子,她如何不恨,不管如何,这个女子总是她的心头大患,她总要找个借口将她除去才是。只是,她说的话,却句句在理,她不得不冷下来考虑考虑。

现在瑄儿刚刚当政,又发生这样的事情,像清荷所说的,现在是最好的赢得百姓心意的机会,看来,她得找个时间,出去看看,外面的百姓到底受灾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