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八章2:九仙女初次聚会.刘静文一夜脱贫

秦琪回来,接着要送萧敏和楚云,她们明天要回部队。

楚云有点不愿意走。

萧敏也有些不舍:

“三儿,我和你玉姐姐就像亲姐妹,每天寒暑假我们都在一起过。

现在,你也是我弟弟了。这条围巾是我自己织的,送给你。”

对着旁边的刘思宁笑着说

“你也是我妹妹,我不偏向。这是我新买的袜子,给你。”

刘思宁婉拒连说不必不必。

秦环玉替她接过来一看,是两双‘马兰花’牌尼龙袜(邢台织袜厂)和两双‘月季花’牌棉纶袜(浙江兴华袜厂)

“呵呵,思宁,你萧敏姐姐可是认真的。

这几双袜子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呢。她是富农,咱收了。不要白不要。”

“我也有东西送给三儿。”

“你应该叫我三哥。”

“就不,就不!就叫你三儿,刚才大姐定的。”

“好吧好吧,随你。好男不和女斗。尤其是小女孩。”

刘还山浑不在意。

楚云毕竟是孩子,玩性大,刚才还热热闹闹的,现在说走就走了。

也是一时舍不得。

看刘还山有点无奈,扒在他耳边小声

“三哥!我叫了呀。行了吧?”

伸手刚背上的军用挎包,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洋娃娃。

金黄色的波浪头发,圆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一身布拉吉。很好看,很可爱。

“我没几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部队事情多,今儿这明儿那的。

我是在宋妈妈家里长大的。

那时候妈妈就给了我买了这个布娃娃‘小不点’。

每天就她一直陪着我,从来没离开过我。

今天我把她送给你。”

刘思宁在一旁:“小妹,这个太珍贵了,从小到大都陪着你,三儿不能要。”

“三姐,这个你别管。

刘还山!它就是我,我就是它,你敢不要我?!”

咬牙切齿美目圆睁,食指差一点就指着刘还山的鼻子上。。

刘还山为难了。不知道到底怎么办才好。

萧敏过来,在他腰间拧了一下悄声说:

“三儿,得罪这个小五,可是记仇的。你一定没好结果。收了收了,听二姐的!”

秦琪回来了,接着送萧敏和楚云。

小餐厅里宋青霞还和刘静文聊着。

“我喜欢孩子,其实我也怕孤单。

环玉从小在老家长大,一年到头,老家人送回来就陪我几天。

后来上学,也只是寒暑假回来。

楚云出生那阵,她爸爸妈妈忙,没时间照顾就靠保姆。

我们是世交,也是战友。我就把保姆和一起她接来,现在和亲生的也没什么两样。

我喜欢孩子。见到还山,就觉得像我亲儿子一样。”

宋青霞抚摸刘还山的头,有些动情的说。

刘静文感觉到她眼里流露出来的亲切和慈爱。点点头。

宋琴过来给他们斟酒。

刘还山想起女浴里……她们秀臀上的黄豆粒大的红胎记,扭头对旁边的秦环玉脱口而出:

“大姐,我和你们是不是亲戚?”

宋青霞心里一惊,他怎么这么说?听着意思还带上了秦琪和宋琴。

难道他感觉到或者知道什么了?

也不可能呀。

“亲戚?还有我和你秦琪姐?三儿,为什么这么说呀?”

宋琴也是心里感到刘还山的话有些突兀。

但,真的准确。何止是亲戚,简直是一家人!

刘还山当然不敢说在女浴里,看到她臀部上的红胎记了。

自己有,她们几个都有。只是,她们的红胎记都小,像米粒。就属自己和大姐秦环玉的颜色艳丽有黄豆粒大。小孩的心思就是:亲戚、一家人才会长得像、才会相同。

但,他还不傻,绝对不能说女浴的事情。

“还山,当然。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对不静文?”

“是的,儿子,今后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静文知道宋青霞和几个女孩子真心喜欢儿子。顺手推舟。

“还山,你长大了,就会知道我们真的就是亲戚,绝对的一家人!”

宋青霞又想起刘静文脚趾的事:得赶紧回去打电话给祖婆婆。

“静文,我回去还要打个电话,我坐值班的吉普先走一步。宋琴陪你。秦琪马上回来送你们。”

母女坐着开来的‘噶斯六九’(注1)走了。

宋琴让餐厅的职工结账。一会送来一张复写纸写的账单:

茅台酒一瓶三元六角(六五年初购进)

苹果酒两瓶一元九角二分

啤酒两瓶瓶六角四分

汽水四瓶六角

肉炒青椒二角五分

肉炒木耳二角

青笋炒肉三角

蛋炒瓜片一角五分

红蘑炖鸡腿八角

土豆炖大鹅五角

樱桃肉七角

咕佬肉七角

柠檬蒸对虾(二斤二元四角)二元元七角

清蒸螃蟹(五斤一元)一元三角

清炖甲鱼(二斤一元)一元一角五元

飞龙汤一盆(飞龙鸟四只四角)五角

羊肉水饺二斤100个粮票二斤八角

馒头二两一个共八个,粮票一斤六两,三角二分

总计粮票三斤六两,金额,十七元三角七分。

结了帐收好收据。宋琴从兜里拿出四个信封。

“这两个信封分别是四百元,宋厂长说是给他儿子还山和他女儿思宁的。”

刘静文娘几个大吃一惊。要知道刘静文一年的工资也就三百块啊。

那时候一般家庭一年到头口挪肚攒的也就有一点存款,不过就是几十元或者百八十元而已。

一百块钱能干什么?

能买二十条牡丹香烟。

或者大约十五瓶茅台酒。

又或者能买八百斤大米

也能买将近100斤猪肉!

“这样不行,不行。”

刘文静极力推脱。这是一笔很大数目的钱。决不能收的。

“刘婶,我和还山同辈,我们是你的晚辈。宋厂长把他俩当成儿女,您不愿意?”

“不是的。那是他们的福分,但钱不能收。真的不能收。”

“说好了是一家人。怎么就这会变成两家人了?

这里还有两个信封,每个是二百元。是我和秦琪送给弟弟妹妹的。”

“这就更不行了。你们都有家和父母兄弟姐妹,留着给他们。”

刘静文看得出她们是真心要帮她的,很感动。但她有她的原则。

“刘婶,他们都不用我们管,我们没那些后顾之忧。

我都打听了,你临时工每月二十三元七角,刘叔三级工每月四十八块六。你们不宽裕。

我和秦琪,正连职,行政十七级,工程师,每月七十多块。

宋厂长正师级,行政十一级,每月二百。怎么,您让我们看着你们受苦?

宋厂长说了,你忍心她不忍心。”

宋琴想到还山的那双鞋子,杏眼含泪。

刘文静有些进退两难,求助的看着一双儿女希望他们此时说不要,帮着她推脱。

刘思宁刚要上前和宋琴说。却没想到,刘还山一把接过来了直接塞进妈妈刘静文手里。

“妈,没什么。我和她们是亲戚!再说,她们和我姐、我一样,不想看着你和爸爸这么劳累。

等我长大了,我回报!”

“三儿说的对,我们一起努力。

对了,这里还有两辆凤凰自行车证(注),是宋厂长给刘叔和您的。”

宋琴递过来两个塑料皮小本。

刘还山和刘思宁眼里不由得发光。凤凰自行车啊!

当时人们对它的热爱不亚于现在的奔驰。

绝对的奢饰品!

平时街上有人骑着它的人,那叫一个洋洋自得,那叫一个牛!

关键是你有钱也买不到。要好多的工业劵,还有票。

“宋厂长兼任奉阳市‘革委会’副主任,这是财贸小组陈丽给了不少的票、劵,今天下午我交款提回来了还有别的。明儿一起送你家去。”

“这得多少钱呀”

幸福来的太突然,刘思宁也不淡定了。她怎么说也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一台二六斜双梁的女式坤车,一台二八型的。都是全链盒,每台一百八吧。

宋厂长说你和刘叔这样就不用每天走着上班了。”

刘静文手里拿着这些东西,也有点恍惚了,像做梦一样。也无法不接受。

亲戚?……

这一晚上,刘家就脱贫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