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十一章遇难求解心向佛世外桃源寻清凉

在港城公安局办案大厅里,进驻港城已经半年的专案组,经过大量辛苦调查取证,剥茧抽丝,从迷雾中,渐渐走出一条清晰的思路,基本的判断是这是一个有预谋的金融诈骗大案,属于团伙作案的性质,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给破案造成很大障碍,但经验丰富的公安专家和金融专家合作,在落满灰尘的厚厚的档案中,寻找线索,排除疑点,这是个优秀的专案团队,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布控的同时,为了挖出幕后主谋,他们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破案手法,制造宽松的外围环境,为一网打尽,完美结案画上精彩的句号。

按照以往侦破金融案件的规律,越是在最后收尾时刻,越要防范嫌疑人铤而走险,因此,在对海风公司的业务监控时,港城银监局以金融风险例行巡检为理由,进驻齐行长所在支行,名义是对所有外汇企业进行监管,实际上是对海风公司的专项监控,有分管行长史副行长负责业务配合。

专案组在对案发A银行的调查中了解的情况,对这起金融大案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指导下,近年来内地股份银行片面强调效益立行,对风险的控制视而不见,利用银监局鼓励股份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政策,开展了票据贴现及转贴现业务,从中赚取贴现利差,在最为疯狂的二零零九年,形成了全行总动员,员工通过各种关系寻找票源,一时间小小的港城成为全国票据的贴现中心,不少银行员工专职从事票据业务,在为银行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丰满了自己的腰包,曾经出现过高档进口豪华车被银行员工买断的现象,因票致富的银行员工,为拉动这座城市的高消费做出了贡献。

在“票据法”出台后,为规避法律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各商业银行以业务创新为名目,延续拉票、买票、贴票这条创收之路,只不过由原来公开的宣传和营销,转为地下的经营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有专门负责跑票的,贴票的,转票的,案发银行孔行长就是利用对海风公司的承兑汇票进行质押贴现时,未按规定入库盖章保管,私自带出进行再贴现,相当于一张票据被贴现两次,当票据到期因无力支付才暴露,不得已外逃,由此齐行长所在银行才被牵连进来,海风公司才引起专案组的关注。

孔行长外逃案发成为导火索,引爆了港城银行惊天秘密,其实孔行长只是案件的一个配角,由此牵连的政府领导的腐败行为,以及一旦案件处理不当,国际金融评级组织对国内银行信誉度评级的降级,造成的国际影响,是关系重大的。

就在国内专案组和澳门协查组密切合作,分头梳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的时候,谢总也在幕后加快了脱身计划的实施,早在几年前,他就把妻儿移民到加拿大,取得加拿大国籍,按当时国企法人的规定,他本人是不能拥有外籍的。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银翔山庄”的客人越来越多,他搬到了距市区八十公里的一处山区,这里是他投资兴建的一个度假性质的别墅区,在著名的果露山下,满山开满了各色花朵,煞是好看,更为吸引他的是,一座千年古寺在古树掩映下,显得那样宁静,这份安详出世的感觉正是他苦苦寻求的,在商海中拼搏的累累伤痕,被这平和的气氛医疗,是他每次到此稍息的主要原因。

谢总是无意中发现这一风景绝佳的宝地的,在部队当特种兵时,残酷的野外生存训练,让他对大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时潜伏一天,他把一草一木当做自己的朋友,用心交流,他爱自然爱的疯狂,为重温当年潜伏的感觉,他曾经一人在大山里待了一周,饿了活吞蛇充饥,渴了接山涧水,每年企业的拓展训练,他是当仁不让的总教头。

寺庙在余晖映照下,升起袅袅炊烟,寺院的钟声穿过薄雾,回荡在山间,这落日晨钟的景色,让他兴奋不已。好像吸食了大麻的感觉,他与佛结缘是一次西藏之行由来的,那是他在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第一笔财富之后,一种负罪感深深压迫着他的神经,在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声中,他踏上了寻找精神净土的路程,映入他眼帘的场景,让他终生不忘,虔诚的佛教徒一路匍匐前行,那坚定的目光和不停的攀爬,那是信念和意志的体现,廖默的青藏高原,连绵不断的皑皑雪峰,离太阳最近的天空,是多少向往的地方,地球上唯一未被污染的土地,孕育了万古不变的自然本色,纯洁默言的原始状态、返璞归正的心灵感化,是每个到过西藏的人,带来的切身体会,这会影响到他对人生的重新认识,一位高僧赠与他的佛像,被他小心翼翼地摆放在特制的供桌上,“无欲无求,缘来由此”僧人留下的八字箴言,让他开始与佛结缘。

他在果露山下为自己单独设计建造的两层别墅,后依山壁,前瞻村落,西边紧邻霞光寺,他用桃树组城的绿色围墙,此刻正开满白色的小花,清香的空气扑鼻而来,这是他最为休闲的时刻,坐在院中小亭中,品位有着茶王之称的古树普洱,谢总非常享受自得,他知道按照佛家的理论,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有生命的,自然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所以要爱自然、爱普世,要慈悲为怀,博爱为家,在他正陷于对佛家的领悟之中,对面飘来寺庙主持做功的梵音,他每次上山都要去霞光寺拜佛诵经的,每次进贡的香火钱都在一千元以上,寺庙山墙的功德碑上,他的名字铭刻其中。

一来二往,他与寺庙主持丹因大师成为朋友,在他投资方向出现模糊,影响判断的时候,谢总总会来寺庙与大师促膝长谈,求得真解,大师对要害的分析和智慧的判断,为他事业的兴旺起到了指点迷津,添薪加火的作用,在大师的影响下,他开始行善积德,别墅项目的会计主管邱夏就是他赞助的大学生,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谢总的公司就职,邱夏是个大方得体、处事灵活的女孩,尽管家庭贫寒,妈妈一人把她养大,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但谢总的资助,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希望,努力学习报答恩人,在大学里谢总要求她选择了会计专业,目的就是把她培养成身边信任的人,将来担当公司会计总监的角色,现在她兑现了最初的承诺。

一个成功的商人在达到人生事业顶峰时,环顾四周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胸怀,看淡看破,担当敢为就成为他追求的新的境界,这是谢总对佛学敬仰崇拜的大彻大悟之举,只有经历磨难,有过坎坷曲折的体验,才会提升到明明佛界,“谢总,好吃晚饭了。”邱夏走过来俯身说道,“啊,小邱,今晚准备的什么斋饭啊。”“这不一大早,丹因主持听说你要来,特意安排小和尚送来的山麻渣,我让大厨做了菜包,用玉米面做皮,好吃着来。”“说着大厨把几样小菜和菜包、稀饭端了上来。”“来小邱坐下我们一起吃。”在太阳把余晖写在寺庙的琉璃屋脊的时候,晚风送来了阵阵清香,在经过一天阳光直射下,野外的植物也开始了一天中最为轻松的休闲时刻,恣意地伸展腰肢,夜晚是春夏之交植物拔节成长的哺育期,在天地合一的环境中,享受一顿自然美食是多么惬意,自从信佛以来,谢总开始逢五逢十吃斋,每次到果露山,更是要吃素修养的。

邱夏向他汇报了别墅区的销售情况,今年五一过后,销售一反往日的冷清,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渴望重返大自然,体验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从购买别墅的客户分类看,除了城市贵族外,又增加了所谓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问卷显示喜欢霞光寺的钟声,是吸引因素之一,谢总暗暗窃喜,看来他最初的判断没有问题,别墅二期要加快前期土地整理了。

对邱夏的工作,谢总一直是持肯定态度的,其实除了表面职务是霞光别墅项目经理,还有一个对外保密的角色是谢总的财务顾问,公司大笔的资金往来,邱夏都要做可行性分析,确认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出具最终的评估报告,只需直接向谢总负责,由此可见谢总对她的绝对信任,不过邱夏也是对每笔大额资金精心负责,从未出现差错,毕竟大学期间专修的金融专业,使她对资金的分析判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谢总授权邱夏,直接调度大额资金,银行网银的开通,使资金的往来不必亲临柜台,无论身处何地,轻敲键盘就可实现资金划转,邱夏成了掌握公司财权的幕后策划。

远在澳门的谢元通过QQ,向谢总汇报了张枫应对澳门东方银行对账的方案,告诉谢总这里准备工作充分,大可放心,谢总嘱咐谢元千万不可大意,有情况随时汇报,这才是谢总转移到霞光别墅清闲的理由,在他看来,来势汹汹的调查,会一一化解的,风平浪静的日子马上就要恢复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