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百零八章 义庄寻小霍

沐斌考虑事情还是蛮周到的,让燕喃梳洗打扮停当,先回到了骆风所在的别院。只呆了一日,两兄妹便一起回了骆府,因为事情竟神奇的出现了转机。

赵王果然有着壮士断腕的精神,第二日就自承罪己折子,自愿罚俸一年,休弃赵姨娘,所遗庶子由赵王妃抚养。至于逃走的少男少女们,有卖身契的归还其家,没有卖身契的给予经济补偿。

整个赵老爷娈童事件,到得最后,最得利益的竟然不是燕喃,而是赵世子和赵王妃。赵王虽然痛失爱妾,却得到太子及御史台老夫子们的赞赏,声名竟如日中天。

这就是古代的不公正之处,穷人得罪了权贵随时性命不保,而权贵只要放低姿态,很快得到谅解,像多大的恩赐似的。

听说此事的骆少谦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小女儿虽然涉险,却意外解决了骆风的问题,在女儿和嫡长子之间,孰轻孰重,高低立判。

骆少谦心下窃以为,让女儿和胡府、仪府家的女儿多走动,真是明智之举。在他看来,沐斌不遗余力的帮助燕喃,是因为胡雪霜,胡雪霜的兄长是胡穜,而胡穜是沐斌在金陵唯一算得上至交好友,让燕喃多与外府小姐亲近的心思更活络了些。

如果燕喃知道骆少谦的心理变化,也许还会对赵老爷心存感激之情。

次日,易春风温居,燕喃禀骆马氏,胡小姐家的表妹来了,让燕喃去胡府里陪着说话,晚上可能留宿。

骆马氏得了骆少谦的默许,让燕喃多和胡家、仪府往来,很快应允,不过为了加深两府的接触,竟让燕喃领着一众小姐去。

看着嘤嘤燕燕的一大堆姐姐,燕喃讪讪的将骆马氏扯到一边道:“娘,全领去未免也太着痕迹了,此事宜循序渐近。上次二婶对胡府意见颇大,还是不带着楚卿姐姐为妥。楚卿若不去,寒卿也不能去,自己家的如卿、玉卿就更不能去,以免落二房、三房的口蚀……”

骆马氏神情松动了,得了信的平卿大叫着让进宝收拾留宿的物件,开心的如同一只出笼的鸟儿。

因燕喃三翻两次的被拐,骆马氏可是下了大决心,派了影儿、品儿、沐心并四个护卫一起跟着,看得燕喃一阵恶寒,喃喃道:“母亲,胡府就在隔壁……”

骆马氏两眼一瞪,燕喃退而求次:“娘,女儿的院子不能人走楼空,让品儿留下来吧,如果怕危险,我带着‘战神’、‘洛神’去,胡小姐一直想见“二狼神”来着。”

“二哈”本来叫大哈、二哈,无奈沐斌生生的给改成了“战神”和“洛神”,身边专职看狗的沐心什么都听燕喃的,唯独给狗命名之事,执扭的仍叫着“战神”和“洛神”,最后,燕喃也放弃了“命名权”的抗争,也叫起了“战神”和“洛神”,“战神”是那只斗志昂扬的公狗,洛神是那只卖萌讨好的母狗。因为长相凶狠,外形似狼,二只狗并称为“二狼神”。

品儿毕竟是连氏身边的人,骆马氏再笨也明白女儿的意思,索性由着她决定了。

胡雪霜刚开始是有些愧疚的,毕竟替燕喃撒谎,并且还出了事,但架不住燕喃的软磨硬泡,家里还有个忠犬级的哥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威胁,自己似上了贼船般,想下也下不来了,索性跟着二人一起“堕落”,互相圆谎打掩护了。

静谧的小巷一如从前,仍是人迹罕至,原本还有些乘人不注意来解手的汉子,自上次出了“倒采花的女淫贼”之后,挑担的汉子们来此都是绕了路走的。

只见胡府的侧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从里面探出来一颗有些发圆的脑袋,左右看看无人,点头示意,身后跟出一个小女孩儿,接着跑出来两条壮似牛犊的大狗,锁上门,两人两狗大步流星而去。

二人刚走远,只听重重的“哐当”砸门声,门被一把大刀生生的劈出一条裂隙,又是两声巨响,胡雪霜兴奋的小脸从缝隙中展现出来,门被成功砍开,雪霜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平卿、进宝、影儿和沐心。

大刀明显是后花园里的一把修剪花草的大砍刀,因劈坚硬的侧门,刀口破了好几个豁口,却丝毫不影响众人的情绪,俱是露着兴奋诡异的笑容。

平卿几人惊的目瞪口呆,冲着霸气侧露的胡雪霜一挑大指!!!

几人紧赶几步,远远的坠在胡穜和燕喃身后。

前边二人却没有立即去易府,而是去了城外的义庄。

燕喃曾在无事的时候打听过古代的义庄和土地庙,结果燕喃当时竟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义庄并不是燕喃所想像的朝廷建来收纳无家可归的穷人,而是有钱人家出资建在郊外用来存放棺材的。

古人忌讳死人,信奉鬼神,宁可宿在外面,也不愿到这里来遮风挡雨,除非是那种濒临死亡、无家可归的老人,才会来到这里等死。

想来也是让人心酸不矣,活人竟然还没有死人的待遇高。

虽然惊悚些,但相对也最安全,这也是燕喃让孩子们躲在这里等她的原因。

土地庙却是万万不能去的。

古代的土地庙一般建在衙门左侧,除了供奉土地爷,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给犯人处以极刑。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酷刑就是“剥皮楦草”之刑。

“剥皮楦草”,如名字所示,就是将人的皮肤活生生的剥下来,在整张人皮内絮上干草,挂在庙外的灯柱上以示警戒,土地庙因此又被称为“皮场庙”。

燕喃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走在寂寥的石板大街上,看到一只只“人皮袋子”在月黑风高夜,摇摇摆摆、飘忽不定,感觉浑身毛毛的惊悚战栗。

路过叫卖包子的小贩,买了三十个热呼呼的肉包子,急匆匆跑到义庄。

义庄位于郊外,远近只有这一个独立院落,风一吹过,感觉肃肃瑟瑟,分外荒凉,不禁毛骨悚然。

义庄外面的匾额己歪歪扭扭,结着厚厚的蛛丝,推开半倒的柴门,里面一揽无余,整个义庄内并排放着二十几口棺材。

一个老人,银发灰白,脸色乌黑,脏臭不堪。

手里拿着一把扫把打扫着墙角上的蛛网,见两人进来,只是轻撩了下眼皮,继续着手里扫地的动作。

燕喃有些意外道:“老伯,这里有没有来过几个十一二岁的孩子?”

老伯上下扫视着小女孩儿,心里不由奇怪,这个,好像比十一二岁的“孩子”还要小吧?

“来了,吓跑了。”老伯拢了拢乱篷篷的头发,声音竟像是锐器划过铁哭,尖锐而刺耳。

“怎么吓跑了,跑到哪里去了?” 燕喃忙问道。

老头嗅了嗅空气中飘出来的美味的肉包子味道,直直的看着燕喃,并不作答。

燕喃登时不喜欢这个老人来。

肉包子分两个油纸包包的,一个里面是十五个包子,燕喃将其中一个拿出来十个,将剩下的五个并油纸包递给了老人。

老人欣喜的接过来,伸出黑黑的手抓出来一个,指甲缝里一层如碳的黑泥,包子上立现出五个大指印。

燕喃不禁一皱眉,老者却吃得啧啧做响,一口一个,竟见了底。吃完,贪婪的眼睛看着燕喃手里剩余的十几个包子。

“前天半夜到的,夜半起了鬼火,吓跑了。”老伯索性坐了下来,看着燕喃拿的包子竟似流出了口水。

燕喃一扫二十几具棺材,上面的灰尘只怕时日不短,产生磷火也正常,再加上老者的声音,孩子难怪要怕了。

“多谢老伯了,孩子往哪个方向去的,您知道吗?”

老人“嗯”了半天也没“嗯”出个所以然来,反而盯着包子,燕喃心下虽然不满,还是将一袋剩下的包子递给他。

老人心满意足的接过包子,顺手放在了身边的一具棺材上,又从扫把上扯出一根草刺,边剔牙边谄笑道:“昨天这个时候,‘小伙儿’就来了,晚上再走。这里是李家义庄,我负责看庄的,准许你们在这里等了。”

燕喃不想和这么多惊悚的棺材呆在一处,同时也反感于老人的态度,遂领着胡穜到义庄外去等。

不一会儿,果见来路上有两个少年的身影,离近些看来,竟是领头少年和茶商少年,见到燕喃,二人兴奋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燕喃上下看着健康的少年,问道:“大家怎么样了?逃出来多少人?都安置到哪去了?饿没饿着?冻没冻着?吓没吓着?......”

两个少年看着如同管家妈妈上身的小女孩儿,脸现笑纹道:“没事,我和小霍用侍卫的衣服骗过其他侍卫,在出府的时候才被侍卫发现,倾城一剑杀了一个侍卫,大家按你说的,分成几股分别逃了,第二天打听了,死伤或被抓的能有二十几个,今天一早赵府就贴出告示,所有逃跑的赵老爷院里的男童、女童都可以回府上领身契,赔付银钱,大部分的人归心似箭,回家了。我和十几个没回去的留在霍倾城家里,吃的好住的好,不用担心。”

原来义庄的老伯说“小霍”会来,不是“小伙儿”的意思,而是“霍倾城”的“小霍”,这名字,听着真带劲儿!

燕喃热烈的目光看着“一故倾人城”的茶商霍公子,倒真的有几分味道,哪像领头少年的名字那么接地气,叫李大郎。

燕喃的眼光如此的明显,霍倾城脸色不禁一红道:“谢谢你救了我们,我第二天早上就摸回家,父亲、母亲伤心过度,回云南快半年了,只留下管家妈妈季妈妈和两个看门的,见我安全回来了,已经送了信,我现在又成了吾行吾素的大少爷,不许再没大没小的。”

燕喃不以为意的再次拍了拍高大的少年的肩膀:“好孩子,好样的。”说得少年脸色再次一黑。(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作者燕子沐西风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