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彼黍离离

淳于越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见到扶苏的情形。

大殿中冷冷清清的,一身缟素的少年跪在棺椁之前,低垂着头看不清表情。他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怜悯,皇长子又如何?在这深宫之中,一旦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就如同一块鲜肉被扔到了饿狼堆中,迟早会被分食掉。

听到太监的通传,扶苏抬起头,他的脸很消瘦,可能由于刚刚经受了丧母之痛,神色也显得很憔悴,但他平静的目光却具有一种十分神奇的穿透力,就这么一眼,好像就看到了淳于越心底似的。

皇帝陛下的话又浮现在他心间:“朕的这个长子天资十分聪颖,虽然你是博士馆中公认最有学识的人,但朕相信只要你好好教他,不藏技,不日他定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又有一个太监走上前去将扶苏扶了起来,大概是因为跪的太久,也或者是由于悲痛太甚,他站起来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但很快他就恢复了正常,走上前施礼道:“想必阁下便是淳于越博士了吧?博士亲至而未能远迎,是扶苏失礼了。”

淳于越忙回礼道:“公子有孝在身,倒是臣下今日来的唐突了。不过臣下斗胆进言,庄子曾说过,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扶苏听着他长篇大论蹙起了眉头,很不客气地打断他道:“我今日很是疲乏,若博士没有什么事扶苏便不陪着博士了,博士请自便。”

淳于越碰了个软钉子,知道扶苏此时心情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倒也没往心里去,乖乖退下了。

后来扶苏跟着好几位妃子生活过,最终还是早早搬出宫来自立门户了。淳于越作为他的最后一位老师,却一直跟在他身边传授给他知识,其实自从淳于越给扶苏上第一堂课起不到两年他就觉得自己没有新东西可以交给扶苏了,但扶苏仍是经常会来拜会他,问他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而后因为他的回答而哈哈大笑。

淳于越知道自己说话一点意思也没有,喜欢动不动就引经据典长篇大论,他也知道扶苏并不太赞成自己的政见,时常毫不客气地指出自己的想法太过泥古不化,但他不愿意改,孔孟老庄等圣人营造的世界已经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里,他向往远古那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古朴的生活方式,他向往大同社会,他相信只要恢复古制,大道便能得以施行,这是属于知识分子的顽固。

每当他抚摸着山羊胡念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时,扶苏总会反驳道现在的环境与远古已经不同了,当时那一套在现在根本行不通。

而淳于越就会顺手抄起离他最近的书卷砸过去,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老师讲话哪里容得了你插嘴了?”

扶苏总是可以灵巧地躲开。师生两常年这么玩着,乐此不疲。

行不通吗?玩闹过后,淳于越每每自问,却得不到答案。

他本以为自己这个学生虽然顽劣了点,至少跟自己还是一边的,但他没有想到,在那次辩论中,扶苏竟会帮着李斯来对付自己。

“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端坐在上座,微微侧身问旁边的扶苏道:“吾儿以为如何?”

扶苏看了淳于越一眼,站起身,答道:“儿臣认为李廷尉所言甚是……”

淳于越只觉脑中“轰”的一声,扶苏后面说了什么他已经听不清,脑海中不断回荡着“用心培养的学生”跟“倾心相交的同窗”。

扶苏、李斯,他曾那么真心地对待他们,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却如此一致地走到他的对立面上,自己还真是失败。

这场争论以李斯的胜利告终,后面扶苏与李斯曾一起携酒来看过他,扶苏半醉半醒中说:“不是我不顾师生情分,只是心中认为对的东西一定要坚守。”

淳于越当时在心里将这个没良心的学生诅咒了无数遍,到后来始皇要实行焚书令时扶苏又反对李斯的看法,站到了自己这一边,他才隐隐明白这个学生当初支持李斯,可能不仅仅是因为看好李斯的前途有意拉拢,而是真的只是想要坚守心中的信念罢了。

即使有了扶苏的支持,反对焚书令的这一派也终是败了,也许是嫌他太聒噪,始皇一道命令革了他的职,遣送他回到自己的家乡。

回乡途中偶然得知始皇生病的消息,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请立太子,淳于越又想起自己那个没良心的学生,叹了口气,拿起刀笔,在竹简上笔走龙蛇。

扔下笔,将竹简封号递给信使,淳于越长叹一口气:“公子,我老朽之身,也只能为你做这些事了。”

没过多久,竟然得到了让他回京的命令。

淳于越百思不得其解,他不过是上了一道为扶苏说话的奏疏,并无别的谏言,为何会得以复用?

回到咸阳才知道,他得到的并不是复用函,而是催命符。

皇帝最怕手下的人结党,他作为扶苏的老师敢在那个时候为扶苏说话,简直无异于自杀。

更何况始皇渴望长生,那时已经因为堆积如山的请立太子的奏折而憋了一肚子火,他的进言简直就是直接装在枪口上。

也许是扶苏,或者是李斯为他求过情,始皇最终给他留了全尸,只赐了一杯鸩酒。

行刑那天扶苏跟李斯都来了,扶苏自然是知道他因何而死的,一脸的愧疚,李斯跟他聊了很久,扶苏却只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在他喝下毒酒后扶苏却反而恢复了正常,遣走了李斯*着他的手道:“你的愿望我会替你去完成。”

淳于越看着这个学生,发现自己也许从未懂过他,但来不及多想,腹中便有一团火烧了起来,他的意识渐渐模糊,临死前却莫名欣慰了起来,他隐隐看到了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