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易水犹寒

很久以来,许多人都认为燕王喜最喜欢的孩子是太子丹,不过在他于荆轲刺秦失败后忙不迭地斩了这个孩子的首级献给秦王之时,这个可笑的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其实燕王宫里的人都知道,大王最喜爱的孩子,是他的小公主,雪瑶。

雪瑶公主记不大清楚自己还被称作公主的那些日子,父王的极度宠爱让她的生活过得无忧无虑,脑子的进化速度也大大滞后于同龄人。后来在民间,她隐姓埋名为瑶姬,再回首那段日子,许多兄弟姐妹乃至父王的面容都是模糊的,唯一还记得的就是那个倒霉的兄长太子丹,以及他结交的侠士荆轲与高渐离。

平心而论,她对于荆轲并无太多好感,荆轲武功高强,太子丹曾花了不少心思收买他,最过分的一次,荆轲称赞了一位乐师的手,结果太子丹就把那琴师的手砍下来送给荆轲,结果荆轲的反应竟不是觉得残忍血腥,而是激动地答道:“太子遇轲甚厚!”

以至于后来无论燕国之人无论怎么称赞他的高明大义,雪瑶每次一想到荆轲,乃至想到自己的兄长,脑海中浮现的仍然是那一双血淋淋的玉手。

但她对高渐离的印象非常好。

当时那个名动燕京的琴师还是温润如玉的青年,会用不卑不亢的语气跟她说话,他的声音很好听,因而雪瑶总喜欢缠着他说话,有些话题连雪瑶自己都觉得无聊,高渐离却从没表现出厌烦。

那时她觉得自己简直离不开这个哥哥。

因此有一次她抬起头看着比自己高出了不少的高渐离,认真地道:“以后我要嫁给哥哥当妻子,天天跟哥哥在一起。”

那青年只是低下头在她脸颊上印下了一个吻,微微摇了摇头。

她还不知道,只要她一天还是公主,她的这句话便注定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燕国灭亡后雪瑶一度流离失所,好不容易在一个大户人家安定下来,没过多久主人却因受了一名秦军将领的诬陷而冤死狱中,而她也被买到了咸阳,不得不在灭国仇人脚下讨生活。

因而后来她每每想到那天晚上挺身而出带她离开的苏菀时,心中总是止不住地庆幸。

命运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若是那晚苏菀没有带她走,她便遇不到龙浅;若是没有遇到龙浅,她便得不到资助回到燕国;若是没能回到燕国,她便再也见不到已经改名换姓为萧易的高渐离;如果见不到高渐离,她便不会重回咸阳密谋刺杀赵政;如果不刺杀赵政,她也不会被诸多侍卫斩杀于大殿之下。

但她仍然很感激,当年燕国灭亡之时,傻傻的她没能尽到一个公主的责任,十多年后,当鲜血最终模糊了她的双眼之时,她心中却有一种几乎要喷薄而出的骄傲,一种属于公主的骄傲:她对得起当年那些为了保卫国家而战死的燕国男儿,她对得起曾尊她为公主的那个国家!

重回燕国后遇到高渐离也是一件巧事,那日她缅怀故人,独自策马于易水河畔,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酒铺打算买壶酒以酹故人,却发现酒铺的老板就是故人。

“渐离哥哥。”她看着老板长着络腮胡的脸,弱弱地开口。

老板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清明如昔,却是摇头道:“姑娘怕是认错人了,小的叫萧易,不是什么渐离。”

那样干净明亮的眼睛,更加笃定了瑶姬的判断,她便又道:“渐离哥哥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雪瑶啊。”

萧易闻言露出诧异之色,盯着她看了好久,突然走上前单膝跪下,脑袋低垂着看不到表情,肩膀却是在微微起伏。

瑶姬忙扶起他,他早已不是那个如玉的青年,面容上尽是岁月的沧桑,只有那双眼睛,有如奔流不止的易水,清澈明亮。

那天之后,易水旁的酒铺多了个老板娘。

本以为可以那样平淡地过完一生,直到有一天,秦兵冲进家中翻找书籍,除了燕国史记,诸子百家的经典,太子丹跟荆轲曾经给他的一些书信也统统被焚毁了。

那时萧易脸上并没有非常愤怒,只是在秦兵走后淡淡道:“占领我们的国家,统治我们的百姓难道还不够吗?非得要让我们燕国人也统统为秦人歌功颂德才能罢休吗?”

“不,我们燕人,绝不会臣服于秦人!”

于是他们来到咸阳,开始想办法去完成那件基本上做不到的事情。

到后来,他们以牺牲萧易一双眼睛的代价成功混入宫中。

年后的一次宴饮之上,瑶姬吹箫,萧易击筑,赵政慢慢有些喝高了,萧易举着灌满铅的筑听从瑶姬乐声中的指引慢慢靠近了他,在一曲将要结束之时发出了致命的一击,可就在筑被扔出去的瞬间,一道玄色身影迅速向赵政闪去并将他拖开,那筑在空中划了道弧线落在地上,就在那一刻,瑶姬已然知晓这场刺杀的结果了。

几个侍卫立马上前诛杀了萧易,那个刚刚营救了赵政的身着玄色深衣的人却突然看向她,她本欲做出惊慌失措之态以摆脱责任再作打算,他却危险地眯起眼,对侍卫道:“把这名乐师也拿了,好好审问一下。”

瑶姬在宴会上乍一见他时本以为他不过是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哥,但此刻他的目光却有如鹰隼,与站在他身旁的他的父亲颇有几分相似。

她低下头看了看萧易,他身侧的血红刺伤了她的眼。

抬起泛红的眼睛看向那玄衣男子,她突然绽开一个笑容:“不劳长公子费心,成王败寇,本公主知道该怎么做。”

说完便朝着自己身后不远处一根柱子冲过去,脑袋与柱子相撞的瞬间只觉耳边轰鸣声几乎震碎她的耳膜。

软软倒了下去,眼前的景象慢慢被染成了血红,脑海中一些本已模糊的景象清晰了起来。

比如只有八九岁的时候,长兄燕丹会看着西方露出忧虑的眼神,她每每问他为何忧心,他只是抱她在膝头,柔声说自己一定会保护好她。

比如在辽东之时,父王曾看着一封书信彻夜未眠,那封书信为故赵国代王嘉所写,声称只要献上太子丹的人头,秦王便会放过燕国。第二天一大早父王就下了令,虽然诏令的内容她并不知晓,但几天后她就得知了兄长已被杀害的消息。

比如皇宫被攻破之时,母后劝父皇殉国未果,将她托付给一个侍卫之后单独走入寝殿,当她再回首,只见熟悉的宫殿已被刺眼的火光吞噬。

意识最终被抽离时心中涌起了久违的骄傲,她是瑶姬,也是雪瑶,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公主,宁愿玉碎也绝不屈服的,燕国的公主。(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