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06)真相,失踪

休息了数日,玉瑶和星儿都是好了大半。于是星儿便被柳大人接回府去了。

默默倚在二楼的栏杆上,看着星儿离开的背影,云姨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难过。

“怎么了?还在想着星儿的事情么?”不知何时,玉瑶出现在了她身边。

云姨见瞒不过她,微微颔首,道:“是了。想起她这么多年的生活之中,都没有娘亲照顾,就觉得很心疼。”

“就算如此,她现在也长成了如此大方得体,亭亭玉立的样子啊。况且她的生活里虽没有娘亲,但是她的心里,却是时时有娘亲啊。你看她不是任何时候,都戴着你的那对耳坠子?”

云姨的眸子里,总算闪过几丝安慰:“你说的有理。她的心里,一直记着我的。”

玉瑶轻轻覆上她的手,道:“你能这样想就对了。星儿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会明白你的苦衷的。”

“但愿如此吧……”

……

走在当日出事的长廊上,玉瑶心里仍是有些后怕。

定定立在了事发的地点,当日的花盆早就被人收拾妥当了,玉瑶盯着干净的地面,复又抬头看看临近的窗台,一排整齐的花盆放在窗台上,中间有一个缺口,明显是当日掉落下来的花盆曾经摆放着的位置。

仔细搜索着当日发生的事情,玉瑶陷入了沉思。忽然,玉瑶猛地睁开了双眼,心中惊现一个巨大的疑团,便匆匆忙忙向着那间房间走去。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厢房,平时并无人住,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若非要说有何独特,那便是房间的风景很好,面对着一池碧水,环境清幽。原本这儿也没有种花,只是云姨想着,若是能在这里种些花草,能让赏景的人更增一些兴致。

缓步进了这间房间,玉瑶意料之外的发现了,正站在窗边向外凝望的沈承欢。

玉瑶于是笑了,缓步迎了上去:“沈石头,你怎么在这里?”

听到这专属的称呼,沈承欢的脸上也漾起了好看的笑容。他静静回过身来,冲玉瑶轻轻招手,示意她过来。

“来这儿赏景?”玉瑶问道。

沈承欢把手背在身后,答道:“一半一半吧。你呢?”

玉瑶一挑眉,也学着他的样子道:“查案。”

沈承欢的脸上,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哦?原来如此。我们的花魁台柱竟然同时也会查案?真是失敬失敬。”

玉瑶嗔了他一眼,不再说话,只专心看着那原先放着花盆的位置,时不时再望一眼楼下,却在观察了一瞬之后,猛地睁大了眼睛,扭头望向沈承欢。

发觉了玉瑶的反应,沈承欢却似在意料之中,冲着她挑眉说道:“你应该同我想到一块去了。”

“何以见得?”玉瑶一脸的诧异。

“你一定也发现了,花盆掉落,并非天灾。”

“而是人祸。因为从这个角度望去,花盆若是自己掉落,完全不会沿着一段歪的方向掉落到廊子中,只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举起花盆,向我们砸去。”

得到一致想法后,二人便冲着对方赞同的点了点头。

“我始终想不通,”玉瑶蹙了蹙眉,“星儿如此善良单纯,也并未同谁结怨,究竟是何人如此对她呢?”

沉吟了半晌,沈承欢接话道:“又或者,那人的目标,并不在于她,而是在于你。”

“为什么这么说?”

沈承欢耐心的分析道:“我们可以设想两种结果。倘若花盆落下,砸到了星儿,一来能够伤到她,二来在四下无人的情况之下,也能够让人认为你是加害她的凶手。另一种情况,便是花盆没有砸到星儿。那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星儿自己躲闪开了,或是你推开了她,那么不论怎样,她都会因为重心不稳而掉入水中。”

“所以,你的意思是?”

“那人的目标不在星儿,而在于你。”

听完沈承欢的分析,玉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脑海中搜索了无数种可能,却仍是无法想出究竟是何人要加害自己。

沈承欢轻拍了拍玉瑶的肩膀道:“凶手隐藏很深,还是不要妄加揣测。若是有心对付你,那么他/她定会再次行动,便一定会露出马脚。只是近些日子,你要多加小心。”

“嗯。”

……

太子府

“刘大哥,我来你这儿借几本书。之前借的食谱已经被我看的差不多了。我想要来换一批。”玉瑶淡笑着对刘据道。

“当然可以。只要你想,我书房里的书,你能随便翻看。”

“谢谢。”

“瑶儿,最近事情繁忙,没有去看你,真的很抱歉。”亭子里,刘据歉疚的对玉瑶说道。

玉瑶浅笑漾开:“我没事,刘大哥。公事要紧。”

“之前你和星儿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有没有伤到哪里?”

“已经好多了,你不用担心。”

紧随其后的沉默。漫长的沉默。

“瑶儿……”刘据难过的开口。

玉瑶扭过头去,正对上他忧伤的眸子,心中暗叹一口气:“刘大哥,怎么了?”

“你我谈话,从何时起变得如此生分了?”

“……”

“是因为,你还在生我的气么?”

“刘大哥,不是这样。”玉瑶蹙了蹙眉,道,“那天的事情,你和星儿都已经同我解释过了,我已经没有生气的道理了。”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

“刘大哥。或许我们之间的问题,比你我想的,还要复杂得多。”

“瑶儿,只要我们一同努力,不论是怎样的障碍,我们都能一同克服的。”

“也许吧。只是,最近真的发生太多事。我想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

“好吧。瑶儿,我还是那句话,我愿意给你时间。”

……

将手中的书籍一本本的放入了该有的位置后,玉瑶复慢慢的翻看起其他的书籍来。

忽然,一本没有名字的册子勾起了玉瑶的好奇。于是她便取了下来细细翻看。

“在看什么?”刘据忽然出现在玉瑶身后,把她吓了一跳。

“我在看这本册子。为何这本书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年份的记载?”说着,玉瑶便将自己手中的册子递给了刘据。

刘据接过了玉瑶手中的册子,翻看看了两页,道:“你知道,太子府是父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赐给我的府邸,让我在此接见百官商讨政事,希望我能尽早了解官场之事。这本册子上的字迹,你可有觉得熟悉?”

听刘据如此说,玉瑶好奇的探过头一看,哑然失笑:“这字看着有点像你写的,但又好像不太像。是谁写的啊?”

“是我的字。只是那个时候的字迹,同现在已然不太一样。因为父王想让我尽快了解,于是我便形成了习惯,自己记录下这些官员平日里的公务活动,这样能让我尽快的了解一些东西。”

听着刘据这样介绍着,玉瑶忽想起,秋儿曾经说过的话:“只有证据才能说服我。”

证据吗?不知道类似的这些记录里,有没有能够作为证据的东西?

想到这里,玉瑶视线猛地一亮,道:“那刘大哥,类似的这些册子,你能不能借给我看看?”

“当然可以,”刘据微微颔首,“只是,你要这些东西,有何用途?”

“因为我想要了解一下,平日里你们都在忙些什么呀。”玉瑶随口绉了一个借口。

刘据便笑了,道:“这些年的记录,我都没有丢,你若是需要,可拿去慢慢翻。”

“真的吗,太好了!”

说着,玉瑶便找出了类似于这样的小册子,挑出了事发之时年份的册子后,便兴冲冲的向刘据道谢,兴冲冲的要跑回去。徒留刘据一人默默凝视着她兴冲冲的背影,不无惆怅的喃喃道:“若是你的笑容,有半分是为我也好……”

……

水云阁

“沈石头!”一进了门,玉瑶便兴冲冲的嚷嚷道,四处找寻沈承欢,终于在后花园的凉亭里发现了他。

“沈石头沈石头!重大发现!”离亭子还有好一段距离,她便开始激动的嚷嚷起来。

正在抚琴的沈承欢听到喊声便抬了头,望着急匆匆跑过来的玉瑶,沈承欢也不禁笑出了声:“何事如此激动?”

“看看这是什么?”玉瑶高高举着手里的小册子,向着亭子兴冲冲的跑过来,却在要踏上台阶时,顾不上自己的裙摆正不自觉被自己踩在了脚下,一个踉跄,便要摔在地上。

“小心!”

玉瑶以为自己要摔的狼狈,不想却掉进了熟悉的怀抱。暖暖的阳刚气息,像青松,像阳光,又是这让人心安的味道。

还未抬头,玉瑶已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烧了起来,慌忙尴尬的从沈承欢怀里起来,不好意思的坐在台阶上。

沈承欢也是尴尬着,在玉瑶起身的一瞬间,心中有着些微的失落,却始终没有说出口,于是也侧了身子,同玉瑶肩并肩的坐在台阶上。

“摔得疼吗?”

“摔得疼吗?”

二人几乎同时开口,空气里又增添了几丝暧昧气息。

“不疼。”

“不疼。”

又是异口同声,二人的脸均是不受控制的变得通红。

为转移话题,玉瑶刻意问道:“今天星儿不是该来找你练琴么?怎么只有你一个人?”

“我也不清楚,或许她是忘了,又或许她是在路上耽搁了吧。”

“原来如此。”

“对了,你急匆匆的跑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沈承欢一提起,玉瑶方想起自己今天跑来这里的目的。于是她便将手里的册子递给了沈承欢,解释道:“这是我偶然在刘大哥的书房中发现的。他一直都有记录官员公务的习惯,这便是事发那年他的记录,倘若仔细寻找,应该能够发现,在事发当日,柳大人是否有可能参与那件事情。”

望着玉瑶的眸子,沈承欢感激的点了点头,心中情绪排山倒海,方颤抖着翻开了手里的册子。

一页页的查看,一切清楚起来。原来事发当时,柳大人并不在长安,而是在陇洲办另一桩事务。

“所以当日,云姨的爹娘抱着星儿去找柳大人,却一无所获,只好将她托付给相熟的可靠之人,让他将星儿在事后抱给柳大人。倘若他当日尚在长安,或许国色居就不会发生灭门血案。”玉瑶分析道。

沈承欢忽然放下册子,从怀中掏出那枚早就褪了色的“柳”字腰牌:“那你说它,能证明些什么?”

“或许它只能证明,这一切的主谋另有其人,而他的目的,是想嫁祸给柳大人。”

“你说的有理。原来从始至终,我们真的误会他们了。”

玉瑶赞同的点了点头:“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将这本册子给悦儿看,让她也明白这件事情。”

可待到二人起了身想要启程去寻找悦儿时,就见到沐兰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小姐……不好了……星儿姑娘……失踪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