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58章

二十余年后的这日夜里,白跃海正与妻子躺于床上,正要进入梦乡时,耳边竟突然想起一尖锐的“沙沙”声响,惊得忙睁眼一看,却见得一道金色光芒在房梁上回旋,不由当即撑床而起,目瞪欲裂。

对于白跃海来说,这道突如其来的金色再熟悉不过,曾带给他数不清的恐惧,可以说是终身挥之不去。而今日又出现,怕是没什么好事发生。

白跃海看了看那金光,又忍不住看了看身旁的妻子,竟有几分失措。正是思绪纷飞间,却见那金光已然飞向了地面,片刻骤然一闪,一个白眉白须的老僧竟出现在眼前,其模样相比于二十年前依然未改。——这老僧正是金石。

白跃海见此一幕,方忙地从床上爬了起来,竟不由显得几分失措:“你……你怎么来了?”

金石笑了笑,道:“怎么,你不欢迎贫僧?”

“不……不是!”白跃海连忙笑着否道,当即上前好言相迎,“师傅,您坐。”说着摊开一只手指了指桌旁的圆凳。

金石听了,不慌不忙地就那圆凳坐下了,方道:“贫僧今日来,是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何事?”白跃海小心翼翼地问。

“明日借你的身躯,去解救一个人。”

“你又要附我的身?”白跃海显得有几分不情愿。

“放心,这次并非是逼你去干什么你不情愿的事。”金石一脸轻松地道,“而是去解救一个正在忍受着饥寒的书生,故而此乃善事,你无须有什么顾虑。”

“此话当真?”白跃海半信半疑。

“自然是真。贫僧愿以性命作担保。”

白跃海听了,又垂目犹豫良久,方才携几分勉强道:“那……好吧,我可以答应你,不过你得言而有信。”

“当然有信。”

※∽※∽※∽※

破旧残缺的废庙大门紧闭,庙里,一位长着浓密胡须的中年男子躺在一堆谷草之上,其双目紧闭,颊唇泛白,怀中死死抱着一陈旧的包袱,浑身瑟缩不止。

“吱吱——”

正在这时,破庙的大门忽地开了,推开门的不是别人,而是白跃海。

白跃海看着中年男子病入膏肓的身躯,徐徐地行至了其跟前,却是忽地伸起一只手,二指朝中年男子身上一指,但见霎时间,一道金光快速注入其体内,并与之融为一体。

仅片刻,白跃海忽地手势一收,便见金光骤然消失。而那中年男子的脸颊嘴唇竟是变得红润起来,浑身上下止了瑟缩。

又过片刻,男子竟缓缓地张开了眼。

“你醒了?”白跃海看着中年男子笑问道。

“你是?”男子双手支撑着,缓缓从谷草堆上爬了起来,因是刚刚醒来,其目色神情以及语色间尚透着几分憔悴之意。

白跃海朝男子拱了拱手,显得十分谦卑有礼,“在下白跃海,乃是一名商人。方才路过庙外,恰恰遭遇了急雨,遂是进来躲雨,未曾想到正好遇见了兄台,亦是缘分巧合。——看兄台一身打扮,应当是读书人吧?”

白跃海说话间,男子已起了身,待其说完,方拱手回道:“正是。在下夏洵,乃光州定城人士。因去年方才通过了家乡的乡试,故此番正要赶去京城赴省试呢!”

“原来如此。”白跃海笑了笑,“看兄台面相,想来已至不惑之年,如今能顺利通过乡试,想必定是天意安排,而飞升之日将至。此番进京,相信定能一展才学,平步青云呐!”

“但愿借兄台吉言吧!”夏洵客气了一句,又叹道:“只是在下这一路走得是颇为艰难啊……”

“如何?”

“原本以为,这一路尽管会吃些苦,也会顺利到达京城,谁知却是偏偏遭遇不幸,就在前日,路过附近一林子,竟是遇上了一帮劫匪,身上仅有不多的盘缠也被他们抢了去。还好捡回了一条性命。所以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借宿这破庙了。”

白跃海听了点头道:“怪不得,今日会在这破庙遇见兄台,原是遭遇此不幸。不过兄台也莫担心。”说罢伸手之于袖中,片刻摸出一把银票来递向夏洵道:“在下今日能在此小处巧遇兄台,亦属缘分,况又见兄台一表人才,志存高远,既是兄台落难,在下岂有不帮之礼。此乃在下一点点心意,还望兄台将其收下,以作盘缠之用。”

“这……”夏洵看着那银票,又看看白跃海,不由显得几分犹豫。

白跃海当即一把将那银票塞入了夏洵手中,道:“兄台不必客气。尔有了这些银票,可要抓紧时间一心一意赶路,争取早些到达京城。而后尽平生所学努力应试,待将来雄飞高举,可莫忘了在下今日相助之情义啊!”

夏洵一时激动不已,忙拱手道:“如此在下便谢过兄台相助之恩了。兄且放心,此番进京,在下必定竭尽所能,不辜负兄之期望。——兄台等等……”说罢方将手中银票收捡到了怀中,又将手头包袱房于那谷堆之上,解开了来,经过翻找,片刻竟寻到一只毛笔。

他看了那毛笔片刻,却忽地双手一把将其折成了将断,并将其中一段递向白跃海道:“请兄台将此半截笔收下,待将来在下腾飞之时,无论兄台本人,抑或兄台亲友,凡出示此物,在下必当重谢,以报兄台之恩德。”

白跃海倒是不拒,当下便接下了半截笔,却是笑道:“何必说什么重谢?在下乃一商人,岂会缺什么金银财物?只是兄将来步入仕途,若还有机缘,在下许是免不了要有事相求,到时兄可要不吝相助啊!”

“兄且放心,将来若真有此刻,在下便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夏洵一语慷慨。

“有兄此言,足矣!”白跃海乐了一句,当下又扭头看了看庙外,却见雨已然停下,方才道,“天色已是放晴。在下也还有他事在身,不便多留,便就此告辞了,兄台可要好生保重啊。”说着拱了拱手,既见夏洵亦拱手还礼,方转过身,朝庙外行去了。

夏洵目不转睛地望着白跃海离去的背影,直至其消失于庙外林子一处,方才缓缓收回了目光。

※∽※∽※∽※

靖康元年某月的一日,殳鹤与李翠翠两夫妇正在自家的宅院里双双闲聊着,却忽地听见宅院的大门“咚咚”的响了起来。

“谁啊?这门又没锁。”殳鹤诧异了一句,忙又命旁边的李翠翠道:“快去看看。”

李翠翠得命,当即起身而去。待打开大门的一瞬间,出现在门外的人令她惊呆了。

“翠翠!”门外的中年男子兴奋地唤了一声。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翠翠已有二十年未曾见到的白跃海。

想当年,两人都还处于青春之年,相知相恋欢乐无比,本以为彼此可以结为连理,相爱相守一辈子,却不料诺言竟在一朝一夕破灭,叫人猝不及防、心碎不已。

决裂分别后,李翠翠心中恨透了白跃海,有时竟生要将他千刀万剐的念头。于是,她暗暗发誓永远也不要再见到这个男人,这个狠毒的负心汉。也正因此,她从此便再也没与他相见,谁知时间一晃竟过了二十余年,至了今日。再次相见,彼此竟都已苍老了许多,差些认不出了。

原本心头的恨已然平息,几乎消失殆尽,突然这般一见面,她的心头竟忍不住有微波荡漾。这般呆看了良久,方才徐徐说了两个字:“是你。”

“是我,跃海。”白跃海说罢,余光里见得李翠翠身后有人来,忙移目一看,却见是殳鹤,不由愈喜,忙唤道:“鹤娃!”

“跃海!”见得挚友突然这般前来,殳鹤一时也是激动不已,忙促步上前热情相迎,“你怎么来了?快进院坐!”说着一面摊开一只手示意白跃海进院。

白跃海遂在殳鹤的迎领下入了院,又在其示意下坐于院中一石桌旁的石凳上。

殳鹤既随之坐下,又当即吩咐李翠翠去沏茶,李翠翠得命自是赶忙前去。

“哎呀,跃海啊,你可都有好些年没有回来了,今日怎么突然想起回来了?”殳鹤喜中带叹。

白跃海低头一笑,道:“这些年不一直都在外地忙着生意吗,往来奔波的,早已是四海为家,也未曾回来看一眼,心中也时常会想念家乡的亲朋好友,最近终于抽出些时间,所以就回来看一看。刚刚才去了老家,看了我哥哥嫂嫂他们呢,这不便马上赶来你们家了。”

“难得你还记挂得兄弟我,我还以为,你如今发达了,富裕了,早已忘了我这穷乡民了呢!”殳鹤忍不住开了个玩笑,又问,“对了,你这些年都在哪儿做生意啊?”

“做生意嘛,自然需往来奔波,居所不定,所以四海各地都是去过。”白跃海简单回道。

殳鹤听了忸怩地笑了笑,道:“这生意场的事啊我也一窍不通,不过这里面的学问定是不少啊。——想你我分别已有二十余年,想当初,你我都还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呢,如今儿女都已不小了吧?”

“自然,”白跃海点了点头,“我眼下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有两个已经长大成人,出了嫁,还有一个才两三岁呢。两个儿子倒也已老大不小,都方才至了弱冠年纪,正学着打理生意呢!”说话间,见李翠翠已奉来了茶水,既说罢,方端起跟前桌上的那碗茶饮了一口。

“富贵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殳鹤携几分羡慕道,“年纪轻轻就开始做谈大生意了,将来前途无量啊!哪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还得处处去找活干。”

“对了,你现在有几儿几女啊?”白跃海亦忍不住好奇问道。(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