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两百六十九章 三大公族

“如此一来,我等不管眼下能不能够逼得王上妥协,长久下去,我等世家大族也必然是难逃衰落的结局,除非……”

“昭公!慎言!你怎么想我不管,但是此事我景家万万不会做,我祖父、父亲叔伯当初都是死在鄢郢之战之中,全部都是死于秦人之手,和秦国国仇家恨深似海,若非王上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屡建奇功,进而大军伐秦,逼死秦国老将司马错,收复数千里失地,我景阳恐怕终生无望得见收复焉郢之地,报这国仇家恨的时候,因此王上与楚国,与我景家有大功,此事我景阳万万不会做,尤其是如今大子尚幼,若是王上有闪失,我楚国怕是会乱象丛生,到时候只怕会再次沦落到秦人的铁蹄之下,因此哪怕是家族衰落,我也万万不能当楚国的千古罪人……”

景阳刚开始说的铿锵有力,像是在劝告昭子和屈考两人,又像是在表明心迹,而到了后面声音越来越小,已经成了一个人肚子喃喃自语,像是一个普通老人回忆起了年轻时候的旧事,又像是在自我催眠。

听了景阳的话,一旁的屈考原本皱着的眉头也慢慢的松开了,并且双眼中的阴郁慢慢消散,嘴角也逐渐露出了笑容,朗声开口。

“我屈家本是世代将门,祖上一直主张忠贞报国、为国赴死,父辈祖辈几乎全是战死沙场,也因此考年仅十六岁便接管了屈家,因年幼致使屈家将门传承不在,但屈家忠贞爱国之心,不会就此泯灭,叔祖父平公(屈原名平)更是一心为国,郢都陷落之时投河殉国,我屈考可以死,屈家也可以衰,但是屈家万不会令祖上英名受损,屈考这些年为维持屈家三大公族的身份地位,所作所为实在愧对先祖,今日一朝顿悟,这就向先祖赔罪去,二位屈某先告辞了!哈哈哈!”

屈考和景阳不同,屈考越说声音越洪亮,越说声音越清悦,到最后更是长袖一挥,站起身来大笑着转身而去,这让景阳二人仿佛看到了数十年前,自己等人还年幼时,三闾大夫那卓尔不群,气度非凡的风姿。

于是陷入回忆里的两人眼睁睁的看着屈考转身离去,而忘了阻拦,直到屈考在视线里彻底消失,良久,两人才从回忆中回过神来,但是此时屈考早就不见了人影。

景阳和昭子对视一样,不由得有点面面相觑,如果说刚才景阳所说的为了楚国的千秋万代,不会对楚王动手是一种自我劝慰,并不一定真的就一定不会干,很可能是因为眼下的局势,楚王死不符合景家的利益的话,那么如果局势进一步发展,景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有可能同意动手除去楚王。

那么此时的屈考,看反应已经完全想起了当初屈家在怀王之时,时代将门,丹阳之战时,屈家家主屈丐率屈家数万私军以及二十万楚军与秦人战,当时的秦将是甘茂、魏章,屈丐也是楚国的一代名将,原本这场战役应是场势均力敌,甚至于说,楚国胜算应该更大的战役,但是随着战局的发展,韩国和魏国一起联军伐楚,导致丹阳之战楚国一败涂地。

二十余万楚军八万被阵斩,余部溃散,楚军自屈家家主上将军屈丐以下,大小七十余将或被俘或被杀,当初这七十余人,有近五十人都是屈家俊才,也因此屈家被挤出楚国朝堂,青年才俊伤亡殆尽,屈家出现青黄不接的状态,当时屈原到时正值壮年,但是屈原力主改革强楚,但是历来变法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为了避免祸及屈家,这才有了年仅十六岁的屈考成为了屈家的家主族长。

而屈原这个屈家子弟,之所以在楚国朝堂上屡屡受挫,也和此事不无关系,屈家势力大损,无力支持屈原变法,屈原又主张“美政”对内修明法度,任人用贤,这是在对抗世禄世卿,因此屈原遭到了来次各方政敌和楚国世家大族的围攻,再加之屈家势力大损,墙倒众人推,因此屈原才多次被流放。

如今屈考的状态看起来颇有先祖屈原的风范,这让景阳和昭子一时间傻了眼,屈、景、昭三族虽然号称楚国的三大公族,但是实际上三家世代是政敌,一旦有机会就会使劲给对方泼脏水,这也是历代楚王用来制衡三家的手段。

也因此,虽然如今看起来三家携手共进一起对抗想要废除世禄世卿的楚王,但是也只是因为此事危及到三家的共同利益,如今看刚才屈考的架势,屈家很明显是掀桌子走人了,不和景昭两家一起闹腾了。

对于这个事情景阳和昭子两人是万万没想到的,但是如今事到临头,两人略一思考,发现这事情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却在情理之中。

毕竟屈家是有前科的,当初屈原可不就是主张任人唯贤、修明法度吗!如今闹到这个地步屈家突然抽身而去了,这几乎是把原本胜算就不大的世家大族的力量抽离了五分之一左右,这还是不考虑屈家投入支持王上的行列,若是屈家在反水去支持王上,那双方实力一增一减之下,几乎胜负已分,大势已定了。

这让原本就忧心忡忡的个景阳和昭子两人眉头锁的更紧了,良久还是景阳先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王上有诸子百家之助,民间声望又极高,根基深厚万难撼动,也许屈考这次比你我二人都看的通透,尽人事、听天命吧!”

说着景阳也站起身来,转身离开了,而此时的昭子看着先后离去的两人,不由得自言自语道。

“都是楚国世代相传的名门,谁愿意霍乱楚国、成为千古罪人,都说我昭子不如景阳和屈考,自禹王家天下始,世禄世卿,世家大族教育,垄断知识已有数千年了,如今纸质书、印刷术的出现,已经注定了世家大族的覆灭,世禄世卿的消亡,我等三大公族还有无数的世家大族即便阻挡得了一时,又有能如何,最终这纸质书仍旧是要广传天下的,谁也拦不住,所有想要阻拦之人只怕都会被彻底的摧毁!世禄世卿已到了末日,该是时候变一变了……”

最后昭子也慢慢的起身,离开了这里,而其后不久,锦衣卫就向楚王汇报了屈景昭三大公族之人对其它世家大族避而不见,但是三人却单独约见了一次的事。

同样的,三人具体说了什么,锦衣卫没能探听到,但是担任分开离去,并且屈考最先走,面带笑容,大步流星而去,景阳面带愁苦,看起来心事重重而去,至于最后离开的昭子则是面色平淡,面无表情的离去的

从三人的反应,锦衣卫初步判断三人可能并没能在一些事上达成一致,听着邓陵青的情报以及锦衣卫的初步判断,熊元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面无表情的嗯的一声,继续低头看着手里的书,邓陵青看到这一幕,悄悄地下去了。

熊元表现的如此的淡定,倒不是熊元对屈、景、昭三家不在意,而是熊元在等,在等三家的反应,在等三家接下来会怎么做。

毕竟五马分尸数百人,这算是熊元出手放的大招,接下来就看三大公族和世家大族如何应对了,因此熊元在等。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三大公族的屈景昭三位家主,仍旧是对世家大族之人避而不见,此时世家大族如热锅上的蚂蚁,而三大公族此时却风平浪静,好像之前车裂数百人的事没有发生一样。

这种风平浪静的局面让熊元慢慢的不安起来,在熊元想来,这一次应该会迎来世家大族最强烈的反击,但是偏偏风平浪静,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种平静最是让人不安!

这几日熊元一直做好了应对狂风暴雨,强烈反弹的准备,但是却没有任何动静,除了一部分不成气候的世家大族之人天天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拜访以外,三大公族没有任何动静,不仅是如此,楚国实力靠前的十几家世家大族的主事之人,如今都安安静静的,就像是真的怕了一样。

实际上,实力较强的那些世家大族的主事之人如今也在纳闷,三大公族怎么就没反应呐,这些人一向是跟着三大公族混饭吃,如今都在等三大公族的动静,但是偏偏三大公族没反应,这些人猜不出其中原因,但是都知道三大公族屹立楚国数百年,不可能是被吓住了,都觉得可能有其它算计,因此也就学着三大公族的三位族长,闭门谢客。

就这样,诡异的平静一直维持了数日,直到熊元在息县再次安排了上百人留在这里,当息县的县学教师,并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之时,风平浪静的局面仍旧没有任何变化。

到了这个时候,熊元不想再等下去了,既然你们不出手,那就我先出手,于是一道王命传遍了楚国,熊元要求楚国下辖的各县尽快组织筹备县学,最迟明年开春,王上会安排大量的教师到各县招收学生并授课,因此年前各县要将县学所需要的各种建筑修建起来。

熊元的王谕传向了楚国各地,在熊元想来,接下来屈景昭三大公族该有反应了,但是事实让熊元更加不安,三大公族仍旧没有反应,到是三大公族之外的世家大族这一次再也忍不住了开始上书熊元,说什么修建县学劳民伤财,秋收将至,征发徭役,有害农收等等的。

这些在熊元看来都是废话,一个县半年时间修一所学校,这要是也能算是劳民伤财,那当初营建你巨阳城、修建南郢城,这两座当世最宏伟,最坚固的大城之时,那更是劳民伤财,要是这么算楚国应该早就亡了。

因此熊元对这些上书并不太看重,熊元在意的是三大公族,以及那十几家势力最大的世家大族注释之人的反应,这些人的态度才是关键,其他的那些小家族即便是联合在一起也是乌合之众,万难对熊元造成威胁,但是这些实力雄厚的大族不一样,这些家族威望极高能够将那群乌合之众凝聚在一起,这对熊元来说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不管是三大公族还是世家大族仍旧没有任何反应,这让熊元越发的不安了,这三种情况只能说不发难则以,一发难必定是雷霆手段,而如今的情况和局势下,所谓的雷霆手段,熊元思来想去怕是只有冲着自己这个楚王来了。

也因此,熊元当机立断,离开息县,出发寻找一个世家大族实力薄弱,同时又相对安全的地方,应对世家大族即将到来的雷霆手段,同时这段时间也看看这些烧毁纸质书的诸县中,有哪些是负隅顽抗的,有哪些会遵从王命组建县学!

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也好找,那就是巨阳城,巨阳城作为楚国的前都城,并且还是熊元耗费巨大心力营建的新城市,熊元在这里的声望那是没的说的,同时这里的世家大族力量也相对薄弱,更主要的是这里有完整楚王宫,这个对楚王来说保护自己最好的乌龟壳。

随着大队人马前往巨阳而去,熊元预料中的狗急跳墙,对自己进行雷霆一击仍旧没有出现,时间流逝,日出日落,熊元甚至可以放慢了行军速度,中途路过寝县,还特意到郊外赏花、爬山游玩了一番,但是仍旧没有遇到任何危险。

这让熊元不仅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也许世家大族之人真的已经怕了,不敢动手了,实际上三大公族是不会对熊元这个楚王动手了,但是不是因为怕了,而是各有原因,屈家觉得应该效法先祖,忠君爱国,景家则是觉得胜算不大,同时即便胜了熊元不死,景家也不得安宁,至于昭家是真的觉得事不可为,世禄世卿被打破已经是大趋势,无力改变了,因此不会螳臂当车。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