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00、1.20三更

七月底,精英赛省队的带队老师刘老师联系了舒宜, 通知舒宜几天后的集合时间、地点还有需要准备的东西, 还让舒宜记下了自己的家庭电话。

舒宜挂掉电话之后, 将集合时间和地点转告给舒宜妈妈, 舒宜妈妈顿时抛出一连串儿的问题, “你们怎么去啊?火车还是汽车?”

“带队老师有几个?”

“在北京住哪儿啊?”

“我能跟着你们一起去吗?”

“那我能送你们吧?你们要是做火车去, 我在火车站送你们上火车啊。”

舒宜妈妈问的问题,舒宜几乎全都答不上来, 她除了知道在青少年宫门口集合,带队老师带她们去北京参加比赛, 要在北京住上两晚,比赛结束之后带队老师再带她们回到青少年宫门口。

至于妈妈问她的那些细节, 舒宜没有关心,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不过是去北京参加一次比赛,总共只用三天两夜,很快就回家了。

舒宜妈妈看到从女儿一问三不知, 自己去给带队老师打电话, 在电话里仔仔细细地询问了很久, 才挂了电话。

舒宜妈妈一脸担忧, “唉,不允许家长跟着去……你一个人在北京住两天,能行吗?害怕吗?”

“要不我还是跟着你去?不和你们一路走,我们前后脚的时间到,你在北京住下之后, 打电话告诉我住在哪里了,我在附近找个地方住。要是有什么事儿,你打电话给我,我立马就能过去找你。”

舒宜:……

她想不通妈妈这么做有什么意义,第一天她多半时间都在路上,第二天她要参加考试,第三天她又在返程的路上了,就算妈妈跟着一起去北京,舒宜恐怕都没时间见到妈妈。

舒宜想也不想地拒绝了,“不要不要,妈你在家上你的班,我就在外面住两个晚上,很快就回来了,有带队老师带着,吃饭睡觉都不用操心,你跟我去北京干嘛?”

她在家还要做饭,去北京反而吃现成的,舒宜觉得不该是妈妈担心她,反而是她该担心妈妈,担心她去北京的这三天,妈妈吃饭该怎么解决。

舒宜妈妈是真的不放心,虽然舒宜在家里什么都会干,但是舒宜长到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门,从来没有和舒宜妈妈分开过。如今突然要离开家一个人去北京参加考试,会不会害怕?还能不能保持住平稳的心态考试?

舒宜妈妈最担心的甚至不是舒宜能不能考好,即使考不好也没什么,舒宜妈妈担心的是舒宜一个人在外面能不能吃好,能不能睡好,能不能把自己照顾好。

第二天,舒宜看到妈妈买了一个崭新的红色的小行李箱,还有两大袋子东西。

舒宜打开袋子,一样样翻开舒宜妈妈都买了什么,然后看到好几双新袜子,好几条新内裤,还有新的小瓶的洗发水、香皂,睡衣、毛巾、浴巾、拖鞋……

舒宜刚才看到妈妈买了新的行李箱,还想说根本没有必要,夏天的换洗衣服这么轻薄,她只住两个晚上,背一个双肩包足够了。但现在看到妈妈买的这么多东西,舒宜发现背双肩包还真不行,肯定得用行李箱了。

舒宜妈妈指着新袜子和新内裤对舒宜说道,“你现在身上穿的都有点旧了,洗的有点褪色了,在家穿穿还行,在外面穿让住在一个屋里的女生看到了有点难为情,我都给你买了新的。

舒宜:?

即使同住一个屋的女生,舒宜觉得对方也没什么机会看到她的内裤?

其他东西,舒宜妈妈也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买回家的,“你也没一套像样的睡衣,在家睡觉的时候小背心小裤衩随便穿穿,出去睡觉可不行,给你买了一套夏天短袖短裤的睡衣 ,回头你就穿着这身睡觉,买大了一号,你穿着睡觉舒服。你的毛巾和浴巾都旧了,洗得多了颜色就不鲜亮了,也都带新的去。”

“还有你在家里的塑料拖鞋,不是有一个带子断了吗?穿出去不好看,穿这双新的在宾馆里洗澡。在家用的洗发水和沐浴露都是我单位发的,没牌子的东西,我给你买了飘柔的洗发水和舒肤佳香皂……”

舒宜觉得妈妈这样也太夸张了!她完全没觉得自己在家用的东西,去北京参加比赛的时候不能用,虽然她在家用的东西不算贵也不算精致,有的有点旧有的有点小破损,但完全不妨碍使用。

当然,如果内裤和袜子褪色了就换新的,拖鞋上的一个塑料带断掉就换新的,洗发水和沐浴露不用妈妈单位发的而是自己买“名牌”……舒宜也承认这样的生活会更加精致,但这不都要钱嘛!

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挣钱,舒宜和妈妈都不愿意在吃上委屈自己,平时穿的也还不错,这两样上花钱多了,其他地方自然就不能处处追求精致完美。

舒宜觉得这样很正常,她上辈子就是这样长大的,并没有觉得受委屈。身边的同龄人也都差不多,即使爸妈双职工挣工资,很多地方也是能省就省。

但是舒宜妈妈却仿佛觉得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在她出门之前迫不及待地给她买了这么多东西,生怕她将家里原本就有的东西带去参加比赛,会被人嘲笑。

别说根本不会有人嘲笑,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留心她用什么样的东西……就算真有人嘲笑的话,舒宜也完全不会放在心上。

再说了,她家的生活水平在现在又不算差!如果连她家都嘲笑的话,舒宜真不知道真正家庭困难的人家该怎么过了。

只是舒宜妈妈买都买了,舒宜只能由着妈妈都给她装进行李箱里,这么一来,行李箱里的东西竟然有大半都是崭新的。

舒宜妈妈一边将东西分门别类地用袋子装好,一边对舒宜说道,“你在北京不要洗内衣,把脏衣服都装在塑料袋里,拿回家我给你洗。考试前好好准备,考试后好好休息,别浪费时间洗衣服。”

饼干、牛奶,舒宜妈妈也给舒宜装了不少,还给舒宜装了两桶方便面,“不知道你们在北京管不管早饭,如果不管早饭的话,早上就吃饼干喝牛奶。”

舒宜:“……肯定会管早饭的啊。”

舒宜妈妈仿佛没有听到舒宜的话,继续叮嘱道,“如果午饭晚饭不好吃的话,多少也吃一点,然后自己泡方便面吃。两桶面是准备第一天和第二天给你吃的,第三天如果吃不饱就忍一忍,下午你回来,妈妈直接带你去吃好吃的。”

甚至在舒宜去北京的前一天,舒宜妈妈给舒宜煮了四颗水煮蛋,放进了行李箱里,“今天可以吃,明天可以吃,如果后天还没有吃完,后天就不要吃了啊!”

“明天肯定是没事儿的,后天不知道会不会坏,现在天气热了。”

舒宜全都答应下来,看着舒宜妈妈给她塞了满满一个行李箱,勉强能拉上行李箱的拉链,“等你回家的时候,吃的都吃完了,行李箱应该能空一些。万一拉链还是拉不上,你就坐在行李箱上拉拉链。”

舒宜连连点头,让妈妈放心,“我收拾行李箱的水平很高的。”

只要她妈妈能塞下,她一定能塞下。

舒宜妈妈陪着舒宜在青少年宫门口集合,带队老师有两位,一位是之前联系她的女老师刘老师,另外一名是男老师常老师。

学生人数比老师也多不了几个,加上舒宜,一共只有四名学生,两名男生两名女生。

舒宜主动和另外三人聊天,询问了一下三人要上哪所初中,不出舒宜所料的是,一名男生一名女生都要上一中,会是舒宜未来的同学。还有一名男生说自己要上外国语学校,舒宜心中有数,这个男生恐怕家里是打算让他出国的,要么申请国外的大学,要么索性更早一点,直接申请国外的高中。

舒宜妈妈看到两名带队老师带四名学生,也就是男老师带两名男生,女老师带两名女生,这才稍微放下心来,觉得老师应该照看地过来。

直到老师带着舒宜她们上了公交车,舒宜妈妈还朝着公交一直挥手,直到舒宜妈妈看不到公交车里的舒宜后,才转身离开。

两名老师四名学生,从青少年宫坐车到了火车站,一直到检票口前,带队老师才把买好的火车票分别递给舒宜她们。

舒宜将火车票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看,感觉陌生又熟悉——火车票上既没有印着姓名,也没有印着身份证号,现在的火车票还没有实名制,如果她一松手掉在地上,那谁捡到就是谁的。

带队老师带着舒宜她们坐的是红皮火车,硬座,上火车的时候,身边三名学生还有点拘谨,火车开起来不过十几分钟,大家就彼此熟络起来。

周沁然——舒宜之外的另一名女生,好奇地朝着王博宇问道,“你为什么不上一中啊?外国语学院没有一中好吧?”

王博宇听到周沁然说他即将进入的初中不好,轻轻皱了一下眉头,但又很快松开,“因为我爸妈想让我出国,外国语学校出国的比较多,我爸妈说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对申请国外的老师比较有经验。”

周沁然一脸惊讶,“哇!出国!好厉害!”

舒宜心想,果然像她猜测的那样,王博宇选择外国语学院是因为有着出国的打算。

上辈子,在舒宜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出国热已经开始了几年了,而且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因为早一批出国的人,回国后真的是镀了一层金边儿。后来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国外的文凭也就没有那么好用了,也只有名校毕业,还要成绩能力优秀,在国内才被大家认可,普普通通的学校、稀里糊涂的成绩是骗不过人的了。

王博宇的家长在他小学毕业的时候,就为他计划好了出国路,确实算想在前头的了。

外国语学院,对上辈子的舒宜来说,和一中一样遥远,里面的学生都是铁二中的混混们也不敢招惹的。不同于一中都是学霸,外国语学院里都是有钱人,每到周五放学,学校门口停着的都是豪车。

外国语学院的校服也和其他中学的校服根本不是一个画风,其他中学的校服都是肥肥大大的运动装,外国语学院的校服是一身又一身不同款式的小礼服,裙子、皮鞋、西装、领结……就像漫画里的校服一样。

舒宜好奇的地方和周沁然有所不同,“外国语学院的学费是不是很贵啊?”

周沁然也竖起了耳朵,“难道比一中的择校费还贵吗?”

王博宇表情矜持地说道,“我不知道一中的择校费是多少,外国语学院的学费是一年三千五。”

周沁然倒吸一口冷气,“好……好贵啊!”

舒宜也觉得这个学费在如今的收入水平下,确实相当不低了,怪不得她上辈子读中学的时候,外国语学院门口都是豪车!

另外一名男生段凯泽,看到周沁然的夸张反应,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还好吧?”

“一年三千五也不是很贵吧?”

“之前我爸妈也让我在一中和外国语学校之间选一个,我听说外国语学校不但要学英语课本,还要学新概念,新概念好几册书里的课文都要背过,每天还有一节外教上的英语课……我就选了一中。”

段凯泽说道,“我最喜欢数学,最讨厌英语了,英语太烦人了。”

舒宜心中唏嘘,十多岁的小孩子们大多不懂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而且很多小孩子在这个年纪,还意识不到贫富差距。家里富裕的小孩子,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家里有钱,以为人人家里都一样有钱。家里贫穷的小孩子,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家格外困难,以为别人家里也差不多。因此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在面对一些金钱问题时,反应还是很直白很坦率的。

最起码舒宜一眼就能看出,王博宇和段凯泽的家境都十分不错,周沁然家里应该稍微差那么一点,但应该也是小康水准之上了。

全市一共四个进入精英赛的学生,舒宜应该是家境最差的那一个,其他三个家境都很不错。

舒宜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今年不过刚刚进入2000年……看起来寒门贵子,就已经不是那么好出了,更不要说以后了。

红皮火车一路开得很慢,也就比绿皮火车快上那么一点儿。周沁然从自己的双肩背包里,拿出一大塑料袋真空包装的零食,放在火车的小桌子上,邀请大家一起吃。

塑料袋里有一大半都是真空包装的乡巴佬卤蛋、卤鸡翅、卤鸡腿,还有果冻、巧克力、浪味仙……

周沁然一直劝大家一起吃,“别客气,我妈给我带这么多,就是让我分给你们吃的。我一个人哪里能吃这么多啊?”

“要是吃不完的话,我还要再背回家,沉死了!不要不要!”

周沁然不仅让舒宜她们吃,还给两位老师一人拿了几袋,塞在两位老师手里。两位老师客气地退让了一番之后,也就收下了。

王博宇和段凯泽都已经开吃了,舒宜也拿了一袋乡巴佬的卤蛋,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但其中的酱汁还有留到了手上,舒宜只要连忙拿纸巾擦。

舒宜妈妈之前给舒宜买了那么多崭新的东西,说是以免舒宜在同学面前难为情,舒宜倒不会因为自己的东西不够好不够新而难为情……但现在她吃着别人的零食,自己却没有零食可以拿出来分享,舒宜感到几分不好意思。

只是妈妈给她准备的饼干、牛奶、方便面、白水煮蛋……好像都不太适合分享?

她总不能把白水煮蛋拿出来,一人分一个,让大家现场剥壳吧?

舒宜想了想,觉得唯一能分享的只有牛奶了,于是问大家,“你们要喝牛奶吗?我带了几袋牛奶和酸奶。”

段凯泽立刻说道,“要要要!我要喝!我吃得咸死了!”

舒宜低头一看,段凯泽面前的桌上已经放着三四个乡巴佬的真空包装袋了,现在手里还拿着一个。

这孩子还真不客气啊……

周沁然看向段凯泽,“你这儿不是有水吗?”

段凯泽皱着眉头,“我最不喜欢喝水了,我只喜欢喝有味儿的,就是我爸妈很少给我买饮料,天天逼我喝水。”

舒宜从行李箱里取出了酸奶和牛奶,一人一袋,分给了三个小伙伴和两位老师。

大家吃了一通之后,段凯泽从包里拿出两副扑克牌,“我们打牌吧!”

周沁然和段凯泽纷纷相应,“哇!还是你想的周全,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带扑克牌呢?”

舒宜:……

她包里还装着两本奥数书呢,特地没把奥数书放在行李箱里,而是装在随身的包里,就是想着如果其他参加比赛的同学在火车上看书,她不至于无事可做。

舒宜自己本来是不愿意在火车上看书做题的,但她想着,能进入精英赛的肯定不是学神就是学霸,肯定和她这样本质是学渣的人不一样,在火车上恐怕要看书做题。

然而好像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

大家大吃一通之后拿出了扑克牌?

周沁然、段凯泽和王博宇已经在讨论要玩儿哪种扑克牌了,“钓鱼?”“斗地主?”“升级?”“宣红枪?”

三人热火朝天地讨论了一番,最后一致决定,“我们玩儿24点吧!”

“行!加减乘除,可以加括号,凑24点!”

“把次方也加上吧,加上次方好玩儿一点!”

舒宜:……

她刚才结论下得太早了。果然学霸还是学霸啊。

作者有话要说:  推荐基友的文,《阿娇今天投胎了吗》by怀愫,我一直在追,超好看!

阿娇在丰都当鬼许多年

眼看熟人来来回回

只有她不能投胎再生

孟婆告诉她关窍:你有一夙愿,未能得偿

阿娇恍然大悟,偿我金屋,我要投胎!

本来只想跟转世的刘彻要到金屋

怎么要着要着,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地府钉子户陈阿娇的投胎之路

app的小天使只能自行搜索文名啦~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作者宋杭杭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