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55、2.22更新

初中数学联赛,全称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舒宜了解了一下, 也是从八几年就开始举办, 每年一次, 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数学竞赛, 可以理解成初中生的“华杯赛”“希望杯”。

如果能在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上拿到靠前的名次, 重点高中也会优先考虑提前录取。

不过席老师对数学联赛的态度却很随意, “一试的难度不高,考察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我们课堂上学过的, 有些题可能稍微拔高一点、稍微灵活一点,多动动脑子应该能做出来。”

“至于二试, 你们去见见世面,看看对数学竞赛感不感兴趣。如果感兴趣的话, 等到初三有时间了,就可以学起来了。”

席老师说的“等到初三有时间了”,显然指的是被保送高中部的学生,只不过没有说得太过直白。

舒宜摸摸下巴, 怪不得一中要提前一年时间讲完新课, 这样挤出来的一年时间, 真的可以让学生们做各种事情。

席老师问了问, 班里都有谁在外面上过竞赛班,“上过的举下手,我看一下。”

席老师的话音落下,舒宜立刻前后左右地看了一圈儿,然后发现68个人的教室里, 举起手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卢才清,一个是刘子璇。

席老师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那你们两个这次数学联赛好好考,也是一次检查你们之前学习成果的机会。”

舒宜忍不住低声对唐诗诗说道,“我一直以为,奥数只在小学的时候有,上了初中和高中就没有了……”

舒宜上辈子的认知就是如此,她上辈子只有小学同学有人学奥数,上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身边就再也没人学奥数了。

这辈子舒宜也一直没有更新自己的信息库,青少年宫里都没有开设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奥数班,于是舒宜继续默认初中和高中是没有奥数的。

舒宜扭头盯着卢才清的方向,真没想到卢才清竟然一直在偷偷上奥数!

班主任席老师看到舒宜脸上的表情,对同学们解释道,“其实我并不建议大家从初一初二就学数学竞赛的内容,毕竟初一和初二的时候,数学课上的基础知识都还没有学完。”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学完初中的数学知识之后,从初三开始学数学竞赛的内容,一点也不晚。”

换句话说,在班主任席老师的心中,如果成绩不足以保送高中部,那就没有学习数学竞赛的必要了。

“初中数学竞赛和高中数学竞赛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如果经过初三的学习,发现自己对数学竞赛的内容真的感兴趣,并且可以学会的话,高中可以继续学习。”

“课代表一会儿去我办公室,我拿给你基本数学竞赛的书,班里谁想看可以去找课代表借。或者你们可以把书名抄下来,自己去书店里买,或者去复印店里复印。”

“大家可以准备数学联赛,但一定要在课内内容学好的基础上。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只要中考考到班里前三分之一,就能继续在一中读书,如果想靠数学联赛被一中录取的话,那要获得全国一等奖。哪个简单哪个难,你们心中一定要有数。”

“其他班的班主任,只给班里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发了报名表,不允许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报名。我没有这样做,我们班想报名的都可以报名,但是如果有谁因为准备数学联赛,出现上课不听讲、不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成绩下滑……那数学联赛就不要参加了。”

唐诗诗吐了吐舌头,悄声对舒宜说道,“班主任好凶哦。”

舒宜能感受到班主任对数学联赛复杂的感情,她既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次机会,感受一下自己是不是对数学竞赛有兴趣有天赋,同时非常担心会有同学因此中考受影响。

大概在班主任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

数学老师给课代表的几本书,一开始班里的同学们都把书名和出版社抄下来,准备去书店买。但是很快,班里的同学们就发现书店根本买不到。

“学校附近的两家书店都没有。”

“我让我妈去新华书店看了,新华书店里也没有。”

“要不我们复印吧?感觉这几本书不好找啊。”

就在大家决定一起去复印的时候,有个同学的家长在图书批发市场找全了这几本书,说可以帮大家一起买,批发价要比复印的价钱还要便宜!

主要是直接买的书,比复印的更加清晰,装订看着也更加舒服。

大家顿时决定不复印了,拜托同学家长一起买。同学家长热心又爽快,还没等大家把书钱拿给他,就先把书买回来了,直接送到校门口,因为家长不让进学校,卢才清带着班里的几个男生,把书搬了回来。

二班有同学碰到卢才清他们往班里搬书,跑过来问他们是从哪里买到的,听说是图书批发市场找到的,顿时皱起了眉头,“那么远啊!哪儿有空去啊!”

卢才清也没和二班同学说,自己班的书是哪个学生家长买的,只是对他们说到,“不行就让家长去买一趟吧,全班那么多人,没准谁家住得离图书批发市场近呢。”

二班同学没有领会卢才清的意思,“不会吧!不可能住那边啊!住那边的话也早在学校附近租房住了!要不然那么远,天天这么上下学啊。”

舒宜碰巧听到卢才清和二班同学的对话,忍不住皱起眉头,卢才清不过当了两年班长,怎么说话变得一股官腔了?

就和舒宜上辈子见过的某些领导一样,说话总是不会说得十分清楚,说五分,留五分让人猜,让人听了之后云里雾里的。

舒宜帮忙把卢才清没有说明白的事情说明白,“你和你们班需要买书的学生都说一声,让大家回家问问,肯定会有家长愿意帮大家买一趟的。”

“虽然图书批发市场远了一点,但是现在已经知道这几本书分别在几楼的哪家店可以找到,到了图书批发市场之后买一圈儿就行。”

舒宜有些感慨地对二班的同学说道,“家长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怕麻烦,只要对孩子好,很多家长都非常愿意付出。”

“帮忙去图书市场买一趟书,自己家的孩子有书用,别的同学知道后也会说声谢谢,有利于同学关系,老师肯定也会知道是谁的家长买的,就算老师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心怀感激,但家长在老师心里就留下了热心的印象,以后再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老师会首先想到这个家长。”

即使舒宜上辈子读的铁二小和铁二中都不是什么重点学校,但也不乏这样的家长——文艺汇演时主动带着一大袋子化妆品来给学生化妆,运动会前主动找到服饰批发市场里的熟人以最低价批发全班同学走方阵时要穿的衣服,班级联欢会搬几箱零食和饮料到班里……家长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当然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喜爱。

舒宜上辈子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这辈子看到这些,不由得感慨家长的用心良苦。

二班学生听到舒宜的话,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愣了几秒钟才点头,“哦,哦哦,那我回去和同学们说一下。”

二班学生急匆匆地走了之后,卢才清对舒宜说道,“你说的那么明白,吓到那个二班的同学了。”

舒宜无所谓地耸耸肩,“还不是我看你说的,他根本就没有听明白,所以帮忙解释一下。”

卢才清看向舒宜,“你不觉得这些话,不太像是一个小孩子应该说的?这些事情,不应该是一个小孩子想到的?”

卢才清也是一个早熟的男生,之前他的一些想法,说出来总是让身边的同龄人惊讶,久而久之,他在说话之前都会先想一想,如果觉得自己想到的内容过于成熟,就不会和同学说了。

但舒宜好像从来不介意展示自己成熟的一面。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舒宜说的话、做的事,都经常让卢才清惊讶。

果然,舒宜听到他的话之后,噗嗤一声笑了,“都初中了,你竟然还自称小孩子。小学时咱们班里的同学们,不都纷纷喊着自己长大了吗?”

卢才清一脸无奈,“那不一样,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舒宜想伸手拍拍卢才清的肩膀,但是想到已经初中了,男生和女生之间已经开始保持距离,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可以自在地一起玩儿了,于是举起的手又放下,对卢才清说道,“你是初中生,我是初中生,我们都能想到的东西,怎么会是初中生不应该想到的东西?”

“至于大多数同学都想不到……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又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和大多数人一样。”

舒宜虽然不理解卢才清早熟的烦恼,但还是宽解道,“早点懂事,早点看清这个世界,挺好的。”

她上辈子就是懂事太晚了,浑浑噩噩地浪费了太多时光。

如今距离数学联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班主任席老师允许参加数学联赛的学生晚上留在教室里,像初三学生一样,上两节晚自习。

显然,第二节晚自习是让他们自学数学联赛的内容的。

一众学霸们非常开心,他们早就盼着班主任允许他们上二晚了,上个学期向班主任请求,班主任就没有允许。

而且这次上二晚,四个班的班主任商量了一下,索性让四个班要参加数学联赛的学生都集中到一班的教室上,老师们轮流加班,每天和学生们一起待到二晚结束后再离开。

四个班的尖子生要集中在一起学习,这件事让大多数学生都很兴奋——自己班的几个尖子生,大家彼此心里都有数了,谁做题快谁做题慢,谁会额外刷好多本练习册,谁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懒得做完……但是大家对其他班的学生,一直都没有渠道了解。年级第五第六,好奇年级第三第四是如何学习的,年级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全都好奇年级第一第二是如何学习的。

现在有了近距离的观察机会,谁也不想错过,都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能借鉴的学习方法。

刘子璇偷偷对舒宜抱怨,“二班三班四班的同学都好烦啊……总是盯着我,我感觉自己像是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隔着栏杆被一群人围观……”

舒宜安慰她道,“你看看顾钦和卢才清,他们两个比你还惨。”

刘子璇想了想,点头承认,“他们两个确实比我还要惨。”

从一晚下课开始,到二晚结束为止,许多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到两人的身上,就连两人二晚结束之后要拿回家什么书,有些同学都恨不得把脑袋伸到两人的书包里看一看。

舒宜安慰刘子璇,“也就这几天,几天之后大家想看的都看到了,对你们的好奇心也就消失了。”

刘子璇对舒宜说道,“我听说,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老师特地叮嘱他们班的学生,多看看一班和二班的同学们是怎么学习的,还要求两个班的学生每人交一份心得体会给她,让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从更优秀的学生身上学到哪些……”

刘子璇感觉三班四班数学老师的做法让她不舒服,但也说不清楚究竟是哪里不舒服,“虽然刚进学校的时候,一班二班的成绩确实要比三班四班好吧,那也只能说明小学时的水平。现在都初二下学期了,初中三年的课程都快学完了……三班四班的学生也是有机会迎头赶上的啊!而且三班四班也有经常考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啊!”

“结果他们数学老师的意思是三班四班的尖子生就是不如一班二班的尖子生,弄得三班四班的尖子生全都憋着一股劲儿,看我们的眼神,好像我们脑袋上贴着‘竞争对手’的标签一样……”

舒宜点头,“他们数学老师的做法确实有点不妥,让学生有竞争意识是好事,但抬高别的班的学学生,贬低自己班的学生,这样会打压自己学生的自信的。”

不过舒宜也能理解,“三班四班的数学老师年轻,年轻老师往往心急。何况一个年级就两个数学老师,另一个是席老师,恐怕三班四班的数学老师特别想证明自己不比席老师差。”

“年轻老师做事难免有纰漏……哪怕她把咱们班和二班的尖子生揪过去,和三班四班的学生交流一下,或者干脆开个学习经验分享会呢……咱们两个班的学生又不会藏私的,有什么学习上的心得肯定会告诉大家的啊。这样比要求三班四班的学生自己观察我们的学习习惯好多了。”

刘子璇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三班四班有些学生的做法让我有点不舒服……知道这是他们数学老师吩咐的,我就更不舒服了!”

刘子璇对舒宜抱怨完自己的苦恼,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学习了,然而舒宜也有自己的苦恼,她一时间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之前班主任允许他们上二晚,舒宜和其他很多学生一样,以为班主任要在二晚的时候给大家讲讲课,最起码也要解答一下大家在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自己想错了。

学生们拿着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去找班主任问,班主任一脸坦荡地说道,“竞赛内容我不会。”

“我只负责教好你们中考大纲里的内容,数学竞赛我从来没有研究过。”

大家一开始都被数学老师的话惊呆了,但很快也适应了二晚只能靠自己的事实,遇到难题先自己思考,如果自己思考不出来,那就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年级前几名在自学数学竞赛内容时,依旧是自学进度最快的,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总成绩排名不太靠前,但是偏科,数学特别好的学生,对解答竞赛题目也很有一套。

而舒宜自己,她在埋头苦学很多天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可能不太行……

舒宜已经仔细地研究过了往年数学联赛的卷子,一试满分是七十分,有六道选择、四道填空,后面的大题有代数、几何、数论、排列组合。每年的题型都相对固定,考察内容变化也不大,舒宜硬着头皮学了好几天,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学会的,一试应该可以通过。

但是二试的题目,对舒宜来说就相当于天书了!

什么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互相转化、根的分布、整数根问题……她还勉强能弄明白……

到了几何综合题里的什么梅涅劳斯定理、赛瓦定理……她就彻底歇菜了!

明明梅涅劳斯定理和赛瓦定理的内容她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但是每次遇到新的题目,她怎么都答不出来!

舒宜一直在重复“这道题不会做——努力看懂答案——看完答案后自己做一遍——下道题不会做——努力看懂答案……”这样的循环。

舒宜本以为这样的循环重复多了,她肯定就会做相似类型的题目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循环重复多了,她每道看过答案的题目都能做出来,只要遇到新题依旧打死都做不出来……

仅仅是辅助线应该画在哪里就难住了她,舒宜画了擦、擦了画……重复无数次也不知道辅助线的正确位置应该在哪里,最关键的是……即使辅助线她画对了,她也不知道自己画对了!

舒宜一直以为自己对自己的智商是心中有数的,但直到现在直面一道又一道根本做不出来的题目时,她才发现这几年她已经习惯了高分、习惯了名列前茅、习惯了每道题都得心应手……其实也有点飘飘然了。

如今数学联赛的题目啪啪地敲在她的脑壳上……她真的脑壳痛啊脑壳痛!

舒宜经常在二晚的时候,做奥数题做得喘不过气来,把竞赛书收起来,把课内的练习册拿出来,做上一会儿放松一下心情。

但越是做课内的题目,舒宜就越不想碰竞赛题。她最近几天一直在纠结,自己到底还要不要参加数学联赛,要不然干脆主动和班主任说,她不想去参加了……

尤其是现在她每天要在学校上二晚,二晚结束后都晚上九点半了,舒宜妈妈担心舒宜晚上一个人回家不安全,天天到学校门口来接舒宜,在舒宜妈妈上夜班的那一天,则是大姨和大姨夫开车来校门口接舒宜,把舒宜送回家。

舒宜让妈妈不要来接她,妈妈工作已经够辛苦的了,麻烦大姨和大姨夫的时候就更不好意思了……但舒宜妈妈怎么也不肯答应,“不行!那么晚你一个人回家,万一出点什么事儿,我要后悔一辈子的!”

“不过就这几年嘛,谁家不是这么过的?初三、高一、高二、高三,最多不过四年!四年听着长,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眨眼你就该高考了!”

舒宜不想参加数学联赛,或者退一步讲,她可以参加数学联赛,但不想在学校上二晚,想上完第一节晚自习后自己回家自学。但是舒宜的想法,舒宜妈妈完全不理解,“既然你们老师选了你,那就说明你能行!”

“还没考试呢,你怎么自己先泄气了?管她能不能考好,先考了再说!”

“妈妈也没有要求你一定考好啊,考着试试呗!拿出你小学时考奥数的勇气来!”

那时候舒宜妈妈不敢相信舒宜能考出好成绩,甚至除了舒宜之外,谁也不相信以前从来没有学过奥数的舒宜能考出好成绩,但舒宜偏偏就考出来了。

班主任席老师也毫不犹豫地驳回了舒宜的请求,“马上就要一试了,好歹考完一试。如果一试没有通过,那就说明你真的不适合数学竞赛。但如果一试通过了,毕竟一试是专业的选拔,那就说明你还是有点天分的。”

“反正你现在自学竞赛内容,也没有影响中考内容对不对?”席老师坚信这一点,在所有参加数学联赛的学生中,如果只有一个人对中考的准备一点影响都没有,席老师相信那个人一定是舒宜。

“既然不会有负面的影响,那试一试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任何损失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席老师鼓励舒宜,“趁着年轻,一定要多挑战自己。发现自己行,是一种收获,发现自己不行,同样也是一种收获,最起码你知道自己在哪个领域不行,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

“但前提是一定要全力以赴,否则以后回想起来是会后悔的,会止不住地心想,如果当初我再努力一点,是不是会有不一定的结果。”

舒宜:!!!

班主任讲心灵鸡汤的水平一定是满级的吧?她听完之后瞬间觉得非常有道理!

反正参加数学联赛也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除了做题时让她的心情经常处于低谷之外——不会有其他的负面影响了。

而且班主任的态度如此坚定,舒宜也不好和班主任对着干,心想自己这次数学联赛是一定要参加了,于是舒宜对班主任点头,“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准备的。”

数学竞赛要参加,二晚也要上,舒宜换了一个思路,想解放妈妈和大姨大姨夫。

舒宜挨个问过一起上二晚的同学们,“你们有谁家住得离铁二宿舍近啊?我们多凑几个人,结伴回家呗,省得每天晚上都要家长来接了。”

顾钦闻言抬起头,“铁二宿舍吗?我家离铁二宿舍只有两个路口。”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作者宋杭杭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