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费岑最近很高兴。

打从他和尤乾开始协商京兆府与成都府的合作事宜, 关中的许多富商豪绅就联合起来向他施压, 要他答应蜀人的种种条件。

费岑能不知道这些人都被蜀商用利益收买了吗?可他知道也没什么用。他自己并不是关中人, 只是恰巧他做京兆府尹的时候赶上动荡时局, 朝廷一放兵权, 各地大员都要割地自据,这京兆府也成了他的本钱。

为能在关中立稳脚跟,连他也得上赶着巴结那些地方势力。是以那些人来施压他不得不让步,这令他无比头疼。

可就在这两天,也不知道蜀商那里出了什么纰漏,那些早已被他们收买的富商豪绅忽然接连反水,两天之内, 就有三五家给官府送信, 说要结束与蜀商的合作。

费岑心里虽然感觉有点奇怪, 但他以为此事是蜀商与豪绅们价钱没能谈拢导致的, 因此无比幸灾乐祸——没了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给的压力, 他终于可以不用再被迫妥协了!他能不高兴吗?

没两天,又到他与尤乾约定的商谈的日子了。

往常每到这时候,他心里都是百般不情愿,因为以往他都得迫于压力憋屈地答应一些事。可这回少了那些压力, 他一到时间就积极地点了相关的官员们随他一起商谈去了。

众人在堂中坐开,尤乾接着上回没谈完的事, 继续往下谈。

他提出种种条件,费岑都一一质疑。毕竟这回事先没什么人来跟他打招呼,要求他答应任何条件, 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想法决定。

而跟往常不一样的是,被他质疑之后,尤乾竟也不像往常那样伶牙俐齿地与他谈条件,好像成都府一夕之前没了本钱似的。

等聊到粮食经营的问题,费岑想起一件事,忙道:“对了尤公子,先前你提出蜀中粮商要到陇州、凤州开粮行的事情,恐怕是不能成了。”

尤乾并没有表现出吃惊,似乎他早料到会有这一出。但他还是问道:“费府尹,这件事情我们不是都已经谈妥了吗?”

费岑心里喜滋滋,表面上却装得很是遗憾:“尤公子不要误会,并非官府言而无信。而是之前尤公子与我们谈的时候,说好了本地牛、吴两家粮商会与你们合作。可是就在前两日,牛、吴两家忽然找到本尹,说他们不打算再与蜀商合作了。这样的话,先前谈的条件自然也做不得准了。”

尤乾并不抗辩什么,只看着费岑的眼睛,问道:“费府尹可知牛、吴两家缘何忽然变卦?”

费岑一愣,摇头:“这本尹就不知晓了。”

尤乾道:“草民知道缘由。费府尹有兴趣听一听吗?”

费岑诧异。听尤乾这语气,难道不是他们之间分赃不匀谈崩了?

他忙问道:“是何缘故?”

尤乾却道:“此事牵扯众多,草民可否与费府尹单独谈谈?”

费岑又是一怔。他知道尤乾怕是准备了什么说辞来动摇他,可听听也无妨,再则他也的确有几分好奇。

于是费岑沉吟片刻,挥手道:“你们都先出去忙吧。”

很快,参与会谈的其他官员都退出去了。堂上就只剩下费岑、尤乾二人与费岑的侍卫。

费岑道:“尤公子,请说吧。”

尤乾这才开口:“府尹有所不知。前段时日我们与本地的许多商贾都已谈妥,我等共同经营,共谋利润,还能给京兆府增加税收。这本是一桩大好事。可谁料就在前日,几名自称是谢无疾谢将军手下的人忽然找上那些本地的那些商贾,威胁他们不许再与蜀商合作。要不然过几个月谢将军入驻关中,就要屠杀他们全家,还要把他们的家财全部充作军费。”

费岑听他说前半段的时候还在腹诽他真会说漂亮话,可听到后半段却吃了一惊:“此话当真?”

尤乾又道:“费府尹若不信,只管遣人去查便是,难道草民还会信口雌黄吗?”

费岑“嘶”地吸了口凉气。他还真没想到这事儿竟然会跟谢无疾扯上关系

尤乾义正言辞道:“草民不明白。这京兆府难道不是费府尹的治下?连费府尹都在积极与我们协商,那谢无疾的手下却如此横行霸道,还敢威胁良民的身家性命,难道不有违法纪吗?”

费岑干笑两声。他还想质问呢。可当今天下,法纪只拘得住平民百姓,又拘得住哪一个有权有势之人?

这话他当然不能说,只能打官腔:“如果真有这种事……本尹定会查明实情的。”

尤乾加重了语气:“不瞒费府尹说,我在关中已待了一段时日,听说过谢将军有意进军关中之事。可他人都还没有来,就已经这样插手起京兆府的政务与民生了。他到底是什么居心?他还有没有把费府尹放在眼里?!”

费岑脸上的表情一僵。

尤乾的话正打在他的痛点上。虽然他也不喜欢蜀中势力安插进关中,但由他京兆府拒绝和由谢无疾插手完全是两回事。

尤乾继续火上浇油:“此话由草民来说或许不合适,不过草民完全是为费府尹和关中百姓着想。据草民所知,那谢无疾乃是个虎狼之人,他手下养三万士卒,耗费甚巨。他常常搜刮百姓的粮食钱财,致使他的辖地经常发生叛乱。甚至他连的亲舅舅不肯给他提供军粮,他连他舅家满门都屠了!这样的人费府尹当真敢与他深交吗?眼下关中本就不太平,若再将他的军队引入,只怕更惹动乱啊!”

他这番话多少有些偷梁换柱。谢无疾征军粮往往只向地主豪绅征取,但这些地主豪绅身无功名,把他们说成是百姓倒也不是不行。

费岑的表情更僵硬了。

其实他看得出来尤乾是在挑拨离间,但他本来就对谢无疾驻军的事情不情不愿,心里也有许多担忧,尤乾又恰恰说中了他的想法,他心里不乱都不行。

片刻后,费岑忍不住吐了些心里话出来:“尤公子,不瞒你说。其实本尹又何尝愿意让谢无疾过来驻军呢?他横行霸道,本尹难道不知吗?只是他手握三万大军,本尹若是强硬拒绝,万一他挥师攻打我京兆府,我手里这点兵力哪里守得住?是以我才不得不划点土地钱粮给他,只为求一个安生罢了。”

尤乾忙起身行礼道:“草民愿为府尹分忧。”

费岑惊讶道:“你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尤乾不慌不忙道:“费府尹想必也知道,谢无疾说要到关中驻军,为平乱是假,为军粮是真。他觊觎的是关中的八百里秦川。而且既然他选择来与府尹商量,不是直接带兵打过来,说明若非不得已,他并不想用兵。”

费岑想了想,点头同意。谢无疾善战但并不好战。打仗总是有损耗的,聪明的人都不好战。而且以前谢无疾攻打叛军好歹有个平乱的名头,攻打京兆府却名不正言不顺,对他的声名和前景都不利。

尤乾又接着道:“既然如此,那府尹大可以资助他军粮,但不同意他来进驻。这样不说彻底打消他的念想,至少拖上一段时间不成问题。而只要有了时间,一来府尹能练好自己的兵,二来那谢无疾所在的延州本就动荡,他手里的三万兵带得也不稳,没准过段时间他就自乱阵脚了,府尹也不必再惧怕他了。”

费岑又是一愣。尤乾的话句句说在他心坎里,他想要的可不就是时间吗?只是……

费岑道:“我拨点土地给他还行,让他自己带兵去种去。可我哪有那么多军粮拨给他?我这京兆府里的余粮本来就没多少。”

尤乾忙道:“这笔军粮我们愿意出。费府尹可以告诉谢将军的来使,便说有蜀中粮商敬佩谢军平乱义举,愿为谢军提供部分军粮。”

费岑惊诧地瞪大了眼睛:“啊?你们出?!这……你们……”

他知道蜀商不可能平白出这笔钱,很快就明白过来:原来尤乾绕了这一大圈,还是希望他能答应蜀商开出的种种条件啊……

这也太……财大气粗了吧……

费岑的心里顿时很微妙了。成都府到底是什么神仙地方,这么富裕的吗?富裕还算了,尤乾不过一个商人,居然开得了这么大的口。朱瑙居然给一个商人那么大的权限?这得是什么样的妄人才敢做这样的事啊……

其实如果不是利益有冲突,他还挺希望能有机会结交朱瑙,跟他学学他的手腕和胆识的……

尤乾接着道:“费府尹,我们蜀商想赚的无非是钱和一点点权,可谢无疾要的是什么,费府尹不知道吗?孰轻孰重,想必费府尹会有明智的判断。”

费岑抿抿唇,陷入沉思。

说实话,若是朱瑙和谢无疾之间他一定得接受一个,他会接受谢无疾。原因无他,谢无疾对他的威胁更大,万一拒绝可能性命不保;但如果朱瑙和谢无疾之间他可以拒绝一个,他还是希望能拒绝谢无疾。正如同尤乾所说,放蜀中势力进来无非分掉他的权势,而且过程长,他有时间慢慢应对;但放谢无疾进来,他的脑袋可能就悬挂在裤腰上了。

如果说蜀商出钱粮,为他增加了谈判的筹码,可以让他把谢无疾在外头再多拦一段时日,何乐而不为呢?毕竟谢无疾也不想打仗,没准能答应。

不管金闵会不会同意,他都可以去谈谈看,反正也没什么坏处。

良久,费岑主意已定,拱手道:“若蜀商当真愿意慷慨解囊,费某便先谢过了。”

尤乾笑道:“府尹客气。”

=====

翌日,金闵便来官府继续驻军的协商了。

出乎他的意料,京兆府的态度忽然变得比以往强硬许多,连着拒绝了他不少的提议,甚至连之前已经谈好的一些条件也要更改。

金闵越谈越恼火,最后已失了耐心,语气转为威胁:“费府尹,若你们不想好好商谈,那此事我们也不必再谈了。我自回延州禀明谢将军就是!”

费岑忙笑道:“金副尉千万别误会。绝不是我们有意敷衍,只是我先前打算划给贵军的驻地,这几日我遣人去问了那里的官民,没想到当地的官民非常抵触军队入驻,甚至险些闹出动乱来。金副尉也得体谅本尹的难处啊。”

没等金闵说什么,费岑又急忙接了下去:“贵军到关中驻军的事情,还可以从长计议。不过本尹知道贵军人多,消耗甚巨。因此在驻军之事未商定之前,愿为贵军资助一些钱粮。”

金闵一愣。这话的意思是要给他们钱粮以换取时间?

在此之前费岑从未提出过这种方案,金闵挺好奇他想怎么开条件,因此倒也没立刻拒绝:“费府尹打算资助我们多少?”

费岑可不敢贪这个功,他哭穷还来不及,忙道:“金副尉,这笔钱粮其实不是京兆府出的。本尹最近认识了一些蜀商,那些蜀商听闻贵军在北方平乱之义举,万分敬佩,便主动向本尹提出愿意资助贵军。”

金闵听到蜀商二字,又震惊地瞪大了眼睛。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费岑立刻报出了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钱粮数目,惊得他不知该作何反应。

良久,金闵谨慎地说:“这事我需要回去考虑一下才能给你答复。”

费岑见此事有商榷的余地,已是喜出望外,忙道:“那本尹就静候金副尉的消息了。”

=====

一个时辰后。

“什么?蜀人主动提出要给我们提供军粮??”午聪听到金闵的汇报,大吃一惊。

“是啊。”金闵忙将费岑的原话复述给午聪和谢无疾,并且说了蜀商愿出的钱粮数目。那数目又把午聪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午聪简直又嫉妒,又纳闷:“不是,我就不明白了。那朱瑙到底是怎么治理成都府的?他怎么能这么有钱?我们怎么就……”

话没说完,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闭上嘴,偷偷看了眼一旁的谢无疾。

好在谢无疾没有计较他方才的话,只问金闵:“你当时如何回他们的?”

金闵道:“此事事关重大,属下不敢自作主张,因此便和那些官员说属下需要回来考虑之后再做决定。随后属下就赶紧回来请示将军了。”

谢无疾沉思。蜀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好在关中安插他们的势力?可此举既已被他识破,他们便该知道这样行不通了,为何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又或者,这还是一招动摇他军心的举措?

他隐约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他又想不透彻蜀人的用意。总之无论如何,对方必定没安好心。

少顷,谢无疾道:“我不要蜀商的钱粮,只要秦川。你去告诉费岑,仍按原先的条件谈。若他们还执意拖延糊弄我们,我会将军队朝关中再开近三百里。”

大军开近,威胁之意便更浓重了。

金闵忙道:“是。属下明白了。”

……

金闵走后,谢无疾心中烦闷,取了件披风,道:“我出去走走。”

午聪忙道:“我陪将军一起。”

谢无疾不置可否,两人便一起出门去了。

昨日关中下了大雪,今日雪已经停了,可路上的积雪未消,城里白茫茫一片,路上行人也稀少。走在关中古城的青石板路上,竟有一种额外的苍凉感。

午聪走在谢无疾的身后,目光定定地注视着前方的谢无疾。

谢无疾是武人出身,并不畏寒,融雪天气里他身上只着两件单衫,又挂一件披风。寒风刮过,他的单衫被吹得飒飒作响,竟他的身形勾勒得十分萧瑟。

一瞬间,午聪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他已跟随谢无疾多年,对谢无疾一直是又敬又畏。敬他的用兵如神,畏他的铁腕无情。尤其兵权解禁、混战开始之后,午聪对他是敬之更敬,也畏之又畏。

这一路走来,谢无疾出过许多令他拍手叫绝的奇招,却也做过一些他至今想不明白的举动。譬如眼下就正是他们三万大军的危亡之际。若他是谢无疾,他势必会更狠一些,可谢无疾采取的手段却比他所想的温和许多。

……或许,谢无疾并不是无心无情的。只是他从不与人说,因此没有人懂得他罢了。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间茶馆门口。

这是城里最大的一间茶馆,馆里既有说书卖唱的艺人,也有替人掏耳擦鞋的匠人,如此严寒时节,茶馆里倒仍然热闹非凡。

谢无疾在门口驻足片刻,走了进去。午聪连忙跟上。

茶馆里人满为患,一进去便有一股热流扑面而来。谢无疾和午聪刚解下外袍挂在手里,立刻有伙计前来招呼:“二位客官,堂里坐还是楼上雅间坐?”

谢无疾道:“堂里。”

“哎,”伙计忙道,“客官跟我这边来。”

伙计将两人引到一张刚腾出来的空桌旁坐下,记下他们要的茶水点心,赶紧通知后厨去了。

无论关中也好,蜀中也好,凡到茶馆里来的客人,品茶绝不是头等大事,聊天吹牛或是听别人聊天吹牛才是头等大事。

于是谢无疾和午聪刚坐下没多久,就已从四面八方听到诸多大名鼎鼎的名字。有人谈论皇帝,有人谈论宦官,有人谈论着本地的官僚大户,也有人在谈论朱瑙。

忽然,谢无疾又从邻桌的嘴里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哎,你们听说没有?谢无疾打算到我们关中来驻军,眼下已跟官府商量着了,估计明年就要来了。”

“能不听说吗?奶奶的,我前两天还跟人说呢,希望官府千万别把那姓谢的畜牲放进关中来,要不然咱们都得完蛋!”

午聪听到竟有人敢把谢无疾骂作畜牲,猛一个眼刀扫过去,只见说话的是坐在他们邻桌的几个男子。看那几人穿着打扮,虽不像大户子弟,倒也应是衣食无忧的小富人家。

那几人并未注意到午聪的眼神,仍扯着嗓子大声议论。

“要我说,那姓谢的一天到晚打着平乱的旗号四处征战,可天底下最大的反贼就是他自己!平乱?平什么乱?还不是都是为了他自己升官发财的借口吗?你们看看平乱平到现在,他五千人的军队都平成三万人了!他要再把关中占了,等过两年他就能挥师打到京城去,自己做皇帝了!”

“关键是他为了养他的军队,居然连他亲舅舅的家都抄了。这人为了权势,简直连猪狗都不如。我要是他爹,我养出这种不知礼义廉耻的混帐玩意儿,我非亲手宰了这小畜生不可!”

午聪听得火冒三丈,正要拍桌而起,谢无疾却一把摁住他的胳膊。

午聪不解:“哥?”

谢无疾面上神色平静,仿佛没听见邻桌人的恶语,慢慢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邻桌人继续大放厥词,骂骂咧咧,对谢无疾百般侮辱。不知道的还以为谢无疾杀的不是自己的舅舅,而是他们的亲娘舅似的。

不多会儿,那几人渐渐停下了议论,都朝着边上另一桌望了过去。原来是他们说话的时候边上的人一直笑个不停,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一人问道:“哎,兄弟,我们说话,你在那儿笑什么?你是觉得我们说得对呢,还是觉得我们说得哪里不对很可笑呢?”

午聪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桌坐着两个男子,其中一个二十来岁模样,皮肤白净清秀,一双天生含笑的眼睛,相貌瞧着很是讨人喜欢。另一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眉目英气,神情肃然,瞧着不像他同桌人那般好相处。

一直在笑的便是那个长相和善的青年了。

他被人质问,语气温和地开口:“我笑你们说得很有意思。”

“哦?”那几人听他像是赞同他们说的,以为找到了志趣相投之人,忙道,“兄弟,你也觉得姓谢的是乌龟王八蛋?”

那人又笑,仿佛觉得乌龟王八蛋这形容非常有趣。他道:“你们说你们的,不必在意我。”

那几人却不依,非要听到他的表态:“你说呀,你到底什么意思?你要不肯说,难不成是小瞧我们?”

这语气已带了几分挑衅的意思。那少年眼神一厉,用眼神警告那几人不许轻举妄动。

年轻人好笑道:“你们要我说什么?”

那几人道:“说说你对谢无疾的评价。”

年轻人被许多双眼睛盯着,不得不摸着下巴思考起来。片刻后,他似乎终于想到合适的回答,将手放下来。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含笑缓声道:“谢无疾啊……大义之下,难免有晦。”

那一桌人全部愣住,午聪也是一愣。

就连一直对旁人的议论充耳不闻的谢无疾也忍不住放下茶盏,回头朝那人看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新年快乐!

过年好忙呀,加上这两天有点卡文,所以就断了一下,对不住大家啦,大肥章补上>_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