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368章 航海日志,十二海盗!(4k,求订阅!)

“东方战场”开辟之后。

几乎所有的海贼都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红海海域。

莫卧儿帝国的朝圣聚宝船,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时常遭遇海盗的劫掠。

前脚刚送走了西班芽海盗,不列颠的战船,随后便接踵而至。

纵然再财大气粗,也经不住这种车轮战。

无奈之下。

当时的莫卧儿君王,不得不给欧洲方面施压。

但事实上。

这种做法,却并没什么卵用。

海盗活动。

依旧屡禁不止。

分外猖獗。

直到埃弗里横空出世。

制造了举世闻名的惊天大劫案。

把莫卧儿帝国真正惹毛了后,一些小海盗才有所收敛。

……

陆羽所讲述的这些故事。

在托马斯·图的航海日志上都有相关的记录。

日志的前半部分。

更是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他所有的罪恶行径和40岁前的航行路线。

其中,有一段是关于他们击沉珐国商船的描述。

语气十分狂妄。

只是看着这些文字,都能完美地脑补出,当时这家伙写下这篇日志时怼天怼地的姿态。

“16××年,4×1××,晴……”

“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船员,我绝不会让这些婊子养的珐国佬,污染了这片圣洁的海域,只要他们把朗姆酒,女人,还有香料,乖乖地交出来,我可以告诫我的兄弟们,让他们死得干脆点,否则,就去上帝的面前忏悔吧!”

“干!”

这位成名已久,影响力比埃弗里还要深远的神级盗贼。

一生自负。

行事粗鲁。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听不得任何人的建议。

极其野蛮。

油画上的绅士服,不过是画师受迫于他的暴力所制造的假象罢了。

“怎么样,兄弟们?”

“别看在这家伙在画里人模狗样的,很有绅士风度。”

“但实际上,他远比你们想象得野蛮的多的多,就算放到今天,也绝对是个狠角色。”

看完了日志的前半部分。

接下来的内容,就有点意思了。

这部分内容,非常详细地记述了埃弗里等人,建造“海贼之国”的整个流程!

时间。

地点。

甚至是埃弗里的征集令,都在上面描写清清楚楚。

看到这里,陆羽顿时来了兴趣,兴奋地对着镜头道:

“朋友们,不得不说,记日记可真是好习惯。”

“‘伟大’的托马斯图,在向我们展现他的文学天赋时,无意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家伙把它和埃弗里的苟且行径,竟然全都大张旗鼓地留在航海日志里。”

日志的内容非常丰富。

虽然陆羽的英文水平不行,但也能看个大概。

“……亨利找到了我,把他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不得不说,这家伙真是个有趣的人,我愿意为‘莱博塔利亚’添砖加瓦,但前提是我得从中得到点好处,对,没错……”

“南太平洋的天气非常糟糕,但这里无疑是个度假胜地,站在山顶,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远处的汪洋和我们欣欣向荣的城市,神庙里的泉水,甘甜可口,我的朗姆酒,貌似又美味了几分……”

原来,所谓的海贼之国,名叫莱博塔利亚。

地点,就在欧利迪亚。

从日志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在岛内建造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

并且,已经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看样子,为了这个弥天大谎,埃弗里还是有所行动的,将自己的丑恶嘴脸,完美地隐藏了起来……”

“文中所说的山和泉水,应该就是双子山和一线天中的喷泉了。”

“不过,托马斯图口中所说的莱博塔利亚,到底在哪儿呢?我们也曾到过山顶,为什么没发现这一切?”

陆羽记得很清楚。

站在双子山的山顶,向岛屿瞭望。

视线内除了丛林,还是丛林。

别说城市了。

连城市的影子都没看到。

难道说。

几百年的时间,这座失落之城,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轻轻地摇了摇头,陆羽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如果托马斯图没说谎,肯定是我们遗漏了什么关键所在。”

“先别管这些,咱们接着往下看。”

随着真相一点一点地被揭开,观众们的心也全都悬了起来。

全都守在屏幕前。

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下文。

就连弹幕,都不知不觉少了许多。

将这个问题搁置到一旁,陆羽轻轻地翻到了下一页。

日志之后的内容

十分详细地介绍了统治“莱博塔利亚”十二位海盗船长。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亨利·埃弗里了。

作为“海盗乌托邦”的发起人,托马斯图在自己的日志里,狠狠地夸赞了它一番。

不知道是真情实感,还是别有所图。

通篇看下来,全是恭维之词。

“17×0年,6×1×……”

“这是个伟大的事业,也是我们毕生的所求……”

“毋庸置疑,欧利迪亚就是海盗的天堂……各类海盗船停靠的各式海盗湾,就算在屋子里,都能闻到街巷飘散的酒精气味,海盗和水手们跌跌撞撞的横行,或抱着浓妆艳抹的女郎摇摇晃晃的出入酒馆……只要把腿张开就能解决许多我们解决不了的事……”

没有意外。

“莱伯塔利亚”在始建初期,真的就是一个类似桃花源和乌托邦那样的理想社会。

埃弗里把他们召集到这里,共享世间美好。

当时的莱博塔利亚,绝对是一个财富共同管理,有着合理的阶层分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平等社会!

只可惜,后来却变了味道。

紧接着,日志里除了埃弗里和安妮·波尼外,还记录了很多当时闻名遐迩的海盗船长。

威廉·梅耶斯就是其中之一。

威廉·梅耶斯和托马斯·图也算是姻缘不浅。

在罗德岛过着平凡日子的他和其他的罗德岛人都受到了某次托马斯·图满载而归时的财宝诱惑。

满眼的金银珠宝几乎闪瞎了这些乡巴佬。

连连感叹:“卧槽,当海盗怎么这么赚钱呢!?”

于是。

跃跃欲试的威廉·梅耶斯就这样在金钱的诱惑下圈起袖子,当起了海盗。

后来,依靠抢劫商船带领船员反水。

他当上了珍珠号的船长,一跃成为了社会名流。

而除了以上四位,

约瑟夫·法雷尔,理查德·万特也是榜上有名。

这两位都是埃弗里的老乡,同时也是惊天大劫案的参与者。

托马斯图的日志上说。

约瑟夫和理查德,所掌控的战船分别是“朴茨茅斯探索号”和“海豚号”。

当初,这两人在埃弗里手下做事。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们背着埃弗里干了票大的。

离开了幻想号。

回到朴茨茅斯,召集了几百船员,占领了属于自己的航线。

专门抢劫西班芽商船。

财富也是不可小觑。

“这两兄弟,曾经是埃弗里都是下属,发迹之后,离开了埃弗里。”

“看样子,我们的船长应该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不然也不会向他们发出邀请函了……至少,在这家伙的日志里,是这么描述的。”

不过,托马斯图的说法,毕竟太过主观。

绝不能深信。

陆羽认为,以埃弗里的行事作风,秋后算账也是极有可能的……

说不定,在石室里折戟的那些海盗大佬,就有这两兄弟。

……

除了以上的五位。

还剩下七位海盗。

这七个海盗,除了亚当·巴德里奇和詹姆斯·美森外,其他人陆羽也所知甚少。

就连【大师指南】上,也没有详细的生平介绍。

“兄弟们,这个亚当·巴德里奇,是瑛国本土海盗。”

“财力也很雄厚,整个莱博塔利亚,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财宝,是他带来的。”

“亚当最开始也是底层船员,这家伙与托马斯图一样。”

“两人的履历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典型的一夜暴富。不过,他可没托马斯图那么讲究,在抢劫了一艘聚宝船后,这家伙当晚就往庆功宴的酒里下了毒药,毒死了自己的大副和船员,只留了三五个亲信。”

看到这里。

陆羽多有感慨。

很多时候,为了财宝和金钱,这些海盗们竟连常常挂在嘴边的盗亦有道都懒得去信奉了。

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

什么道义和文明,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老人,妇女,儿童,也全都一视同仁。

十分的残暴。

可以想象,这么一群乌合之众聚集在一起。

最终的结果什么。

无疑。

两败俱伤。

这时候,直播间内有观众们问,海盗里就没有好人吗?!

所谓侠盗。

何其难也。

手捧日记。

陆羽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然后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当然有。”

“托马斯下文中,提到的詹姆斯·梅森,就是其中之一。”

“不同于大多数痞气颓废的海盗形象,梅森船长可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值得尊敬的年轻人。”

“在他随商船周游世界探索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引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协作的使命感和思想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也受到了无宗教信仰的牧师Caraccioli的影响,说是牧师,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他的好基友。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这一思想在也逐渐影响了与他们同行的船员们。”

“严格意义上讲,梅森队长不算是一个海盗,但故事就像俗套的英雄电影剧情发展一样,詹姆斯·梅森最终还是成为了船长,只是,这件事完全源自于一场意外的发生。”

“某一次航行的过程的中,船上的船长和对方英国船只的一名官员在矛盾争执中丧命。”

“顺势的,梅森和他的同党们认为将他们理想付诸于实践机遇到了,于是在这次意外的发生过后全体船员都和平民主对船上的各个职务进行了选举、重组和任命。也正是在这样的意外事件之后他们从此被世人谴责为海盗,说起来实在是冤枉。”

“不过理智的梅森队长最终还是脱离了这些麻烦之中,一心想着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们实现能带给他们绝对自由安定生活的乌托邦,于是,便听信了埃弗里的谗言,来到了欧利迪亚。”

“作为一个唯一一个有文化,有涵养的海盗,梅森得到了埃弗里的重用,起草了莱博塔利亚法典,设计了标志旗,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初具国家形态的制度。”

按照古华夏的说法,这样的人物,基本等同于军师。

从表面上看,埃弗里的所作所为,似乎符合梅森船长的意愿。

可事实上,他做梦都没想到,埃弗里在鼓吹人人平等的同时,竟然在背地里策划着一个惊天的阴谋。

说完了梅森船长,十二位海盗,还剩下几个不知名的角色。

陆羽只是简单地聊了聊,并没有对观众们做详细的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二位海盗并不都来自西方。

而是遍布世界各地。

甚至还有两位阿三海盗。

一个叫耶齐德·阿巴斯拉。

一个叫塔里夫·本·马利克。

……

十二海盗之后,日志的内容,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其中有一篇,甚至还提到了一次高层宴会。

信息量非常的大。

那次宴会,是埃弗里发起的。

大概的时间,应该是莱博塔利亚建立后的两年。

当天,埃弗里把他们邀请到了自己的家中。

明面上,是商量土地分配。。

但实际上,却是想排除异己。

于是,当天晚上,托马斯就枪杀了梅森队长和他的牧师基友。

不过,埃弗里瓜分财宝的想法,是从何时生根发芽的,日志上没有详细说。

托马斯图只是写道: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我们得做点什么了。”

“牢房里的犯人被亚当下了毒,埃弗里一直都在策划出海的事……”

看起来,当时应该是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导致整个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他们才想了这个办法。

索性把钱一分。

远走高飞算了。

日志写到这里。

就没了下文。

后面的羊皮,不知为何,被人狠狠撕掉了大半。

至于暴动爆发后,莱博塔利亚发生了什么。

剩下的九位船长,死在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信息点。

埃弗里想要出海这句话,指的是不是驾驶着聚宝船,逃离欧利迪亚呢?

各中原因。

很是耐人寻味。

不过。

最后一层的船舱,或许就是解开这一切的关键所在。

……

“兄弟们,这东西可能还有用,我们得带着它。

“这下面还有一层船舱,咱们过去看看再说……”

收起日志。

陆羽沉吟了一会儿,冲着托马斯图的画像笑了笑。

然后便转身离开了船长的房间。

去了船舱的正中间。

准备前往战船的最后一层……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