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005 温体仁当首辅

这天……

崇祯正估算他宫里珠宝价值。

王承恩进来禀告,“启禀皇爷,温尚书已在殿外侯着了,要不要宣进来?”

“宣!”

不一会儿这温体仁就来了,但见他面色白皙,略有胡须,一看就是个奸臣相。

温体仁恭敬道,“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崇祯笑道,“温卿平身,温卿近来身体可还好?”

温体仁愣了愣,陛下居然和他说话如此和蔼可亲?而且皇帝陛下还和他拉家常?

向来以狡诈著称的他,此时居然猜不透崇祯的心思,遂不免有点坎特不安了。

温体仁小心翼翼道,“回禀陛下,臣很好,还请陛下勿担忧。”

崇祯见他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很是无语,其实崇祯就是单纯的想和他拉个家常而已,以达到君臣和谐的目的。

前世看明史……

这温体仁简直就是赵高和秦桧的化身,妥妥的大奸臣一枚。

可是崇祯却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明史是谁修的啊?还不是无节操的投了鞑子的文人修篆的!

其实这温体仁可是东林众正们的大敌呢,他当首辅后几乎将朝廷内的东林党人赶了个干干净净。

令这些东林混蛋们只得退回到了江南地区,暗地里对朝廷指手画脚,暗地里影响政局。

而且江南文人们哪怕并不是东林党人,他们也天然亲东林党人,文人墨客的笔杆子最可恶。

所以这帮家伙修明史的时候逮着温体仁,那还不使劲的黑?黑的他爹妈都不认识了。

此时……

以崇祯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他知道现在的温体仁,周延儒,钱谦益这三位争夺首辅之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周延儒联合温体仁将钱谦益给赶走了,周延儒上位。

过了数年,温体仁背后捅刀子将周延儒给拉了下来,他自己上位了,然后就把东林党人给赶了个干净。

前世的时候,崇祯总是不明白,温体仁当政的十年,东林党人明明都被打压的抬不起头了,怎么还能影响明朝政局啊?

及他真正到了明朝,才懂了。

朝廷里是没有他们了,可是地方上有啊!

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东南的大商人和大地主们有的是钱,有钱了便想权,想政治地位。

遂……

这些人就会资助一些书生考功名,甚至大部分贡生进士本身就出自这样的大商人和大地主家庭。

这些人一路以金钱开道。

从地方打入军队,从民间打入朝廷,他们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政治集团。

这个集团处处为大商人和大地主说话,帮那些商人们偷税漏税,侵犯国家的利益。

遂……

这些人就彻底沦为了东南沿海大商人和大地主的利益代表了。

政治由来复杂,不是说谁当首辅,就是谁的党执政。

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够牛逼吧?

太后,以及皇宫里最有权利的大太监全是他的人,民间更是传言这家伙和李太后那啥那啥的。

他一死不也遭了清算?

就算内阁没一个是东林党人,那又如何?地方上,军队里全是他们的战友,照样能弄翻首辅,架空皇帝。

甭管你首辅下了什么政令,只要是侵犯了大商人和大地主们的利益,一律不执行,咋的~你来咬俺们呀!

上面不是有政策吗?俺们下面多的是对策。

欺上压下,阳奉阴违,这帮家伙玩的老熟练了。

更是时不时有李三才这样‘耿直敢言’的大忠臣,动不动就上疏皇帝,为‘民’请命。

人家大商人开个矿,贩个盐容易吗?你个黑心皇帝还好意思收他们的税,简直是与民争利,天理不容。

结果呢?

这李大直臣的家产居然比大明朝的国库还多,说来明朝的国库也确实可怜,动不动就被人给秒了。

……

言归正传。

崇祯继续和蔼可亲的和温大人唠叨,直到这家伙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神态越来越惶恐。

崇祯见越说这家伙离他越远了,只得停了这收买人心的操作。

哎~看来皇帝这职业更加适合直接下命令。

崇祯威严道,“爱卿,.asxs.朕想提拔你为首辅,今天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

啊?

温体仁惊呆了,这钱谦益和周延儒怎么说都比我更有资格吧!

尤其是钱谦益,号称文坛领袖,从地方到朝廷再到军队,这老家伙的铁杆支持者不要太多啊!

莫不是有阴谋?

温体仁警惕起来,居然久久不敢答应,崇祯耐心有限,重重一拍桌子,“你特娘犹豫什么啊,明天就给朕上任去。”

温体仁见崇祯真发怒了,他只得谢恩道,“臣遵旨!”

崇祯挥了挥手让他退下。

温体仁慢慢向后退去,及退到了门口,他才转过身大踏步向前走,政治没有退路,他必须前进!再前进!

……

在崇祯的干预下,温体仁终于当了首辅,百官皆是目瞪口呆,这平日里不声不响的温尚书居然做了首辅?

果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周延儒更的气的不行,好你个姓温的,才刚刚和老子盟约,支持老子当首辅,一转眼自个就上了,我呸!

……

作者的提醒:

明太祖驱逐了鞑虏,恢复了大量的汉制,但对跪拜礼却保留了下来,并明文规定,根据《大明会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仪节,“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考据党别又说明朝大臣见了皇帝不行跪礼。)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