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不敢置信

但装甲部队站稳脚跟之后,装甲车辆和步兵协同,步兵以装甲车辆为屏障,缠上来的第七步兵团死伤很大。

但事已至此,阿肯赛尔岂肯善罢甘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并且亲自端了机枪督战。

这下士兵死战,又把姆夫的坦克打掉几辆,只是阿肯赛尔也几乎没有余力追击了。

但他也知道,此刻正是紧要关头,此刻松了气,就前攻尽弃了。

何况多年的家底打光,他也杀红了眼睛,带着部队一路死追。

此刻竟然从三面围住了,姆夫没有办法,也只有令装甲车辆顶在围成一个三面圆圈,权作碉堡。

来抵抗三面冲过来的敌人。

真是血流遍野,人像木桩一样倒下,双方的高速机枪都毫不吝惜子弹,发出嗞嗞像毒蛇吐信一样的声音。

双方都拼尽了最后的力量。

等苏正赶到时,炮火刚停。姆夫站在坦克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四周的沙丘上,从触目几乎不可及的远处到自己所在的坦克履带下。

横起竖八到处都是穿着黄绿军装的尸体,那里面有第七步兵团的。

也有自己的第四装甲连的,阿肯赛尔已经死了,他临死前已经冲到了坦克面前。

还用燃烧瓶把里面的士兵烧得打开顶盖跳了出来。

他自己也被机枪扫射而死。

看他瞪大着双眼,好像还不敢相信自己何以会落得这么一个结局。

自己这边也好不到那里去,旁边的炮手被肩抗式反坦克弹震死,是他接过了操作台,用机枪打退了最后一波进攻。

在此之前,驾驶员已被另一枚反坦克弹震死。

直至再也看不见动的东西,才打开顶盖,爬了出来。

不过这一仗打得太惨,外面竟没有一个招呼自己的人,他靠在坦克上,歇了一口气。

然后,他听到了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

还有人,他一个激灵,想要爬回坦克。

嗖,一发子弹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他颓然倒下了。

苏正其实早到了,看他们打得这么投入,就没有打扰他们,谁知道他们能打到这种程度,两支部队活生生打光,看来当总统的诱惑不是一般的大。

苏正检点了战场,收获颇丰,两只部队都打得太急,好些物资都是完整的留存着,最重要的是坦克。

很多都是完好的,只是当时被燃烧瓶烧了高温,坦克本身基本是完好的。

这一下几乎是白缴获了四辆装甲车,六辆坦克。还有其他物质不胜数。

这样,苏正可以在城外安排一支装甲机动部队,建立一道防线,不至于直接就是拼城墙的防守,那样就非常被动。

刚刚重新布置了防线,考验就来了,外围还剩的两只部队分别是第十一骑兵团和第六加强团。

都是擅长装甲车辆和步兵协同作战的部队,有了前车之鉴,他们结成了联盟,谈好了价钱,稍微修整了一下,直向西门扑来。

穆斯塔的西门,并不是贝尼城最薄弱的地方,但城外有一大片树林。

可以很好的抵御城头的炮火,而且便于隐藏,城中难以摸清外面的虚实。

确实是两军对峙很理想的地方。

第十一骑兵团是以前的精锐部队,作风剽悍,战术灵活,是精锐和先锋部队。

团长贝尔,是受过特种训练的优秀将官。

第六加强团亦是阿马尔的主力部队,主要负责攻坚,专门配备有大量的攻城武器,比如K18加农炮,这是二战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加农炮。

被北非的很多国家大量复制和列装。还有两辆T54中中型坦克。

配备100毫米的坦克炮和两挺7.62毫米的重型机枪。

团长是穆加沙,性格粗野狂放,但少有败绩,是很凶狠的一路角色。

在四支卫戍部队中,他是最有野心的,早想取阿马尔而代之,无奈总没有很好的机会。

没想到被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部队捷足先登,穆加沙很生气,对苏正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他在城中有内线,把苏正的排兵布阵,乃至虚实都报告得清清楚楚,苏正却完全不知道他的底细。

所以非常被动。

他扬言对付苏正,他的第六加强团就已足够,且杀进城去之后,人人封赏,所以士气高涨,人人摩拳擦掌,恨不能赶快剥苏正的皮,抽苏正的筋。

实际上苏正在城外的兵力大概也就是一个加强团的样子,但多为拼凑而来,还有一些新征调的,只能用于定点守城,在运动战中一触即溃。

所以穆加沙有如此的底气,军队打仗确实并不在于人多,如果士兵训练不足。

打起仗来慌作一团,那互相影响,人越多越坏事。

又或者士气不振,先就存了畏惧的心里,自然处处被动,处处挨打,最后必然崩溃。

苏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的部队目前士气尚可,只是调度配合这些都没有经过考验。

可能还比不上之前的土匪部队,这也是他要急着出城收渔翁之利的重要原因。

对方是经过多年训练的正规部队,一旦缓过劲来,摆好阵势,进入阵地攻防的话,自己这边恐怕不是对手。

不过穆加沙是百战名将,绝非浪得虚名之辈。他把两辆中型坦克隐藏在树林中,配一个班守护。

将整个阵地摆为一个半圆形。

右面配置一门法式F1 155自行榴弹炮,和两挺MAG 7.62mm通用机枪,左面是一门K18 173mm加农炮。

这是德国在二战期间使用的一种集团军属的压制火炮。原本是为了替代射程不足的Mrs18而研制出来的。

火炮重量17520kg,炮弹重量68kg。炮管长8.53m,倍径比L53。射程29.6km。初速925m/s。

前面有一个机枪班和2门美国M224迫击炮其机动灵活,2人即可完成携行及操作。

该炮口径为60mm,全质量21kg,最大射程为3 490m,最大射速30发/分。

炮身长1m,由高强度钢制成,为提高散热性能,其下部制有螺纹。

采用轻合金两脚架,圆形座钣由锻铝材料制成,使武器质量大幅降低。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