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10章 匿名投稿

慕慈匀出身世家,他父亲学富五车,文武皆通,被当今的皇帝特地聘为国师,为他献言献策。

慕国师早年游历天下,后来进了皇帝幕下才被赐婚成家。

他三十五岁那年才有了唯一的孩子,也就是慕慈匀。

如今魏朝尚未立储君,这也是为什么三皇子见了慕慈匀也要讨好的原因。

慕慈匀如果在他爹面前说了有关他的坏话,很可能第二天就会传到皇帝耳中,不利于他争夺龙椅。

皇帝推崇慕国师,不然也不会力排众议,让一个无官级的人进入皇宫行走。

几位皇子对慕家的态度都是极力讨好。

“听说今天四方书院办了一场歌唱比赛?”

“是的。”慕慈匀想起四方书院那个女人就生气,脸上的不快之色十分明显。

慕国师直视着少年,“你和书院先生发生了不愉快?”

他一回来就有人来禀报,说公子在书院当着书院先生的面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我不过是说了她几句。”慕慈匀不以为意。

“哦?你都说了些什么?”

慕慈匀把付子莘平日的做派详细地给他爹讲了一遍,“爹,你说她是不是不成样子,哪有这样的女人。”

女人就该在家里绣花、弹琴,怎么能成天在外瞎胡闹。

“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像她那样,开书院、教书?”慕国师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形成了这般固有的看法。

“哪有为什么,你看娘不就很少出门,安心待在家里?”慕慈匀认为女人就该像他娘亲一样安分守己,不吵闹。

慕国师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他同意皇帝赐婚是为了传承血脉,而娶回来的这个女人确实也听话,不用让他操心。

假如他有一个女儿,想要这般折腾,他应该会在背后支持。

“那你说了那番话,对方可听进去了?”慕国师耐心地问。

“没有......”

“你到我面前来,今天爹好好和你谈一谈。”慕国师看儿子仍然稚气未脱、有些天真的样子,心里不住地摇头。

儿子还是被他保护得太好。

慕国师和慕慈匀谈了一个通宵,希望他经此一事能有所成长。

“爹,我明白了。”慕慈匀发现自己昨天的作为确实鲁莽,他应该背地里使绊子才是,让付子莘无从察觉。

要是慕国师知道了儿子此时的想法,肯定要气死。他辛苦一整晚,慕慈匀的领会竟然是表面装好人,背地里耍阴招,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心机男。

他说的心机,可不是这个意思。

“你明白就好。”慕国师十分欣慰。

四方书院。

过了凌晨,终于传出消息,付子莘的烧降下来了。

王三宝一大早就去城门口守着,门刚开就进城请大夫上门看病。

大夫来把脉开药,结束之后王三宝又送他回城里,并在药房把药抓了。

他抓完药又赶回四方书院,亲自去煎药。

“阿悦,给我倒杯水。”付子莘躺在床上,四肢无力,口渴得厉害。

付平悦昨晚基本没怎么睡,付子莘吃了药后,一会儿喊热,一会儿喊冷,她跟着秦婶子忙前忙后。

她从瞌睡中惊醒,“我这就去。”

乔小语进了内室,将付子莘扶着倚靠在垫子上,接过水喂她喝了,“阿悦,你快去补个觉,这里我来看着。”

付平悦没走,直到付子莘服了中药,才回屋休息。

“你这一病,让大家都跟着操心。”乔小语的语气有些埋怨,她昨晚也跟着熬了一宿。

说是埋怨,其实心里充满了担忧。

付子莘喉咙沙哑到不能发声,只能安静地听别人说。

她中午用了些粥,躺在床上没事做,手里比划着让乔小语给她拿书看。

“还看什么书,好好把病养好了再说。”乔小语瞪了她一眼。

秦婶子端了中药进来,“先生,该吃药了。”

乔小语在秦婶子进来后,才去吃中饭,换了秦婶子守着。

付子莘喝完药躺在床上,发现平安和平喜躲在屏风后面,脑袋伸出来看她,她挥手让他们进来。

“姑姑......”两个小子到了床前,忍不住凑上去近乎。

秦婶子拉住他们,“姑姑生病了,热,你们不要凑太近,就站在床前看着就好。”

平安从秦婶子手下挣脱,跑了出去,从书房拿了付子莘常用的羽扇。

他站在床前,小手握着扇子,用力地给付子莘扇风。

“姑姑,有风,凉快。”平安贴心地说道。

平喜也不甘落后,他上前去抢哥哥手中的扇子,也想给付子莘扇风送凉。

秦婶子只好另外找了把扇子,两个小人儿一人一把,站在床边给付子莘打扇。

付子莘心里感动,很想拥抱他们俩,但是起不了身只能躺在床上。

她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都说生病的人比较脆弱,付子莘此刻就是这样。

一点小小的感动就能让她流泪。

两个孩子见她哭了,也不管秦婶子的叮嘱,爬上床抱着付子莘,给她擦眼泪。

付平悦听到动静进房来,才把挤在床上的兄弟俩给带出去。

秦婶子派人打了水,给付子莘洗脸。

付子莘最终在床上躺了两天,身体恢复力气后,死活不再躺着,经常在外走动,不过开的中药一直在喝。

她病快要好时,教委会送来了新一期的样稿。

一般都是王三宝上门去取,这次由朱立峰亲自送上门,应该是有什么事。

果不其然,两人刚坐下,朱立峰便开口。

“付先生,我们收到了一封匿名投稿。”

“什么样的稿子,我看看。”匿名的投稿,还能让他亲自跑一趟,看来不简单。

朱立峰把稿子递到付子莘手上,薄薄的一页纸,付子莘很快就看完了。

“行,我知道了,把这个也放到新一期的《教育新风尚》里。”

“这样不好吧?”朱立峰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可是骂她的稿子,就这样公之于众?

“这有什么,要敢于接受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付子莘并不介意骂她的文章刊发,至少他敢说。

对方敢说,她也就敢发。

至于她听不听文章里面的劝诫,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要不要派人去查到底是谁投的稿?”朱立峰此时心情很复杂。

他不喜欢付子莘,别人骂她,他一开始虽然觉得很痛快,但是痛快之后又有几分难堪。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