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67、第67章

石咏心里有数, 胤禄所说的“奖赏”两人,就是指上回察尔汉的事。唐英和石咏两人算是急中生智, 将整个事情遮掩过去, 胤禄这边没受到什么波及, 造办处没有太大的损失。

胤禄同样看中石咏与唐英两人, 因此打算一碗水端平。唐英那边捡了一门亲事的大便宜,石咏这边就给他将官职升一升,算是个甜枣儿。

消息一传出去, 造办处的同僚们吃惊之余, 少不了也做些表面文章,向石咏道贺。

石咏却先去见了主事王乐水。

“王主事……”

面对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王主事, 他当真有些说不出话来。

若不是一进造办处先遇到了这样一位耐心提点、处处扶持他的上司, 石咏走过的路绝不可能这样顺逐。

说实在的,自打他进造办处, 有几个月在外头出差, 后来又分出半天去画工处, 王乐水这边,他还真没有好好帮这位上司多做点儿事。如今竟被提了官职,他随即就被从王乐水手下调走, 即便现在再想多帮帮王乐水也不可得。此刻石咏心里, 满腔的都是愧疚与遗憾。

“茂行,”王乐水也开始用表字称呼石咏,他呵呵地笑着,拈着颏下稀疏的几缕胡须, 说,“自打你进造办处,我就知道你在我手底下待不长。让你整日整理文书,统计进度,盘点入库出库,委实让你屈才了……”

石咏极不好意思。他是经过职场打磨的,自然明白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道理。说不上什么屈才不屈才的,倒是这份工作让他基本上摸清了整个造办处的运作模式,也和各处的官员与工匠都打了照面,开始构建自己的人脉。因此在王主事手下的这几个月,他实在是捡了大便宜。

此刻听见王主事这么说,石咏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能表达自己的感激,只能深深地一躬到底,一切尽在不言中——

岂料王乐水却并不在意地哈哈一笑,只说:“茂行,你莫不是担心你走了之后没人帮我?这你就多虑了,早已人打过招呼,等着补进来的书吏可不止一个两个……”

石咏:这样啊!

王乐水又说:“再回想这段时间,你给我惹的麻烦可也不能算少!”

石咏赶紧不好意思地挠头,又连声向王主事道了歉,这才从东配殿的小间退出来,心里有些纳闷:怎么自己离开,王主事显得高兴得很,自己个儿……真这么讨嫌么?

他倒是不知道,王主事在他身后,望着石咏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有些遗憾,可又是在为石咏感到开心。

委署主事,多是副职。养心殿造办处的规矩与别处差不多,正职大多要管着人事、控制进度、沟通上下级,而副职则必须是精兵强将,能实干的。因此王主事听说石咏提了一级,得了这个职务,打心眼儿里为他高兴,早先那么说,也是为了让石咏别再那么婆婆妈妈,赶紧到新地方去当差去……

石咏新进的画工处,人们的反应却又不大一样。

画工处并不在养心殿范围之内,而是慈宁宫外扩建出的一排茶房里。石咏以前往这里跑过很多次,后来又曾半天半天地待在这里,早已和这里的同僚与画工们都混熟了。而且他的好友唐英也在这里当差。

可是现在,石咏的品级已经比唐英高了一级。唐英资历比石咏老,在旁人眼里,唐英的“业务能力”也比石咏出色不少,两相比较,旁人多有为唐英抱不平的。

唐英却毫不在意。

石咏到了画工处,除了更多了解一些画工处的运作规程之外,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完成和改进他的动画册子上。

这些落在同僚们眼里,说辞便多了起来。

“听说石主事的画艺并不怎样,年总管曾经亲口评价过。”

“可谁叫人家入了十六爷的眼?”

“哼,只知道奉承上峰,十六爷也真是,提拔这样的人上来……”

“嘘,别说了,宫里水很深的,你怎么知道人家是什么来头背景?言多必失,你还记不记得上回那个在养心殿里上吊的笔帖式,据说和这位……也熟得很。”

“唉,谁知道这背后到底是什么猫腻!”

石咏对这些传言则如充耳不闻,每天该做什么便做什么,淡然处之。

石咏的新上峰姓毛,原名叫毛盛昌,可是因为任了画工处的主事,所有有个外号叫“毛延寿”。毛主事一开始对石咏的“幸进”也颇有微词,可是待见到石咏做事的这份沉稳劲儿,多少转了些看法。

唐英也时时过来安慰安慰石咏,他看了石咏绘制的动画本子,只笑说:“画法不同而已,我觉得挺好。像你这样的画法,我就画不来!”

石咏登时笑逐颜开,觉得唐英不愧是自己的朋友,心胸开阔,不拘泥于成法。毕竟他这种画法在后世也是能成为主流的。

除了唐英之外,石咏很快与画工处几个洋人画师交上了朋友。他们大多是随传教士前来中华,又因为“与众不同”的画技,被造办处礼聘,为皇家作画。石咏与他们在油画技法、透视、布局上有很多共同看法,相比起画工处那些老成的画工,石咏与这些西洋画师更加谈得来。

造办处的日常工作之外,石咏也没忘了给贾琏准备的那份“礼物”。

到了这个时空,石咏当真觉得送礼是一门大学问。初次见面有表礼,亲戚出嫁有添妆礼,生辰时候有寿礼,吊丧有祭礼……旁人送了礼过来,还得记挂着下次回礼。送之者眷眷,受之者拳拳。送礼时必须考虑到对方的喜好、年纪、经济实力、欣赏水平等诸多因素。

就拿他忠勇伯府那位二伯庆德来说吧,早先石咏下江南之前,庆德就反复提点他,江南人杰地灵,该多带点儿好东西回来。

石咏想着,这位伯父都已经提到“人杰地灵”这四个字了,对江南画匠的画想必是推崇的。他从郑燮那儿得了三幅佳作,反复欣赏之后,终于决定忍痛割爱,将其中一幅隆重装裱了,作为礼物送给庆德。

谁知道庆德问过石咏,知道原作者是扬州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童生,那脸上的神色便立即转淡,对石咏说:“贤侄啊,你在扬州是不是被人骗了?这样的画作,在市面上怕是值不了几两银子,没准装裱的钱都比画作更贵点儿……”

石咏脑后冒汗:二伯,这可是郑板桥的画儿啊,你知道后世拍卖能拍到多少钱一幅?

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高估了郑板桥在世的时候他的画作价值,也同时高估了庆德的鉴赏能力。

总之庆德收下了这幅画,又教导了石咏几句礼尚往来的道理,然后便一直淡淡的,再不理会他了。反倒是大伯富达礼那边,对他送去的几样极平常的土仪表达了十分的欣慰与赞许。

而石咏现在要给贾琏送的这一件,则纯是朋友之间的馈赠,石咏不图贾琏什么回礼,就是盼着朋友能乐一乐。

在他心中,这一份礼,贾琏说是要给他儿子,其实是送给贾琏夫妇两个的。毕竟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视力模糊,给小宝宝看什么他都看不清,更别提看懂了。

石咏猜贾琏这次可能会得个闺女,怕贾琏失望,所以特地画了这一本动画本子送给贾琏:这本子一翻开,刚开始只是一名寻常少年,慢慢长大,披红挂彩当了新郎官;而后本子上变成一男一女,对面交拜,成了夫妻;转眼变成三人,夫妻之中,添了一个宝宝。

石咏画到这里,又继续画了好几幅,画这对夫妻又陆续添丁,转眼孩子们长大成人,各自结亲生子,便是四世同堂……家族繁茂是世人的心愿。石咏所画的这一本,乃是向贾琏表达,日子还长,子嗣之事,不要心急,慢慢来就是。

岂料他将这一本厚厚的本子画完,又等了不少时候,眼见着五月都快过完了。还不见贾琏来找自己。石咏不免心下有些着急,不知贾琏那里到底怎样。

待他再见到贾琏的时候,不免大吃一惊。

贾琏清减了不少,原本微丰的脸颊此刻全瘦没了,眼窝深陷,眼里都是红丝,下巴上则全是胡茬儿,见到石咏,盯了一会儿,才打招呼:“石兄弟,陪我去……喝喝茶!”

贾琏二话不说,拉了石咏,就往两人以前常去的一间茶肆过去。石咏也正有心听听贾家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赶紧随他去了。两人坐下来,石咏叫了一壶当年的新茶,趁茶博士离开的时候,关切地问:“琏二哥,你这究竟是怎么了?”

贾琏眼神里有些沉痛,又挺迷茫,盯着石咏看了好一会儿,等到茶博士将热茶送上来,他才啜了一口茶,淡淡地开了口。

原来石咏猜得并没有错,这回凤姐儿生的,确实是个闺女。然而这个闺女没能站住,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

事情的根子,出在贾琏那个不靠谱的老子,贾赦身上。

凤姐儿月份渐大,贾琏又听了姑父的教导,每天忙着挑灯夜读,自然没有房事,也不亲近别的房里人。

贾赦却觉得儿子这情形反常,要只是惧内倒也罢了,万一是得了什么病可不好。于是,这位当爹的在凤姐儿临产之前几天,将一个身边的丫鬟“赐”给贾琏放在房里。

凤姐听说这消息就动了胎气待产,生的时候很是辛苦,折腾了一天一夜生下来一个小闺女。虽说是闺女,可是小丫头模样周正,在旗的人家又是看重闺女的,因此贾琏也非常喜欢——只可惜,到底没能站住。

“他们都说王氏犯了嫉妒……”贾琏说起旧事,脸上郁闷难掩。

贾府上下,无论是宠爱这个孙媳妇的老太太,还是凤姐儿的亲姑母二太太,这回都对凤姐儿有些微词。不外乎凤姐儿心思太细,嫉妒之下,动了胎气,导致胎位不正,以致生产不顺。好不容易生下来,大人熬住了,孩子却没熬住,害贾琏折了嫡长女。

说实在的,像贾家这样的人家,宅门里头,长辈赐下来个丫头,小辈还不得欢欢喜喜地受着?谁都跟凤姐儿似的,丈夫身边添个丫头就要死要活的?

贾琏未必这样想,可是一想到盼了多时的嫡子女就这么没了,心痛之余,心中未免就没有责怪凤姐儿的心思。

“琏二哥,恕我直言,这事儿,琏二爷未必便没有不是。”石咏说得一点儿都不客气。

贾琏:……

他抬起头,带着疑惑看着石咏。

说实话,贾琏深心里,多少也是指望石咏能够安慰安慰自己的,他能将自家私事向石咏合盘托出,就没把对方当外人,结果对方一开口,就是这么不客气。

“出了这样的事儿,最伤心的人,是尊夫人。琏二哥,我这人笨嘴拙舌,只会实话实说,眼下这会儿,您可真没将尊夫人放在心上吧!”

石咏一开口,贾琏心底猛地震了震,不敢看向石咏,眼神好似有点儿慌乱。

的确,他之后也反思过。当时贾赦赐了丫头下来,自己只要说一句话,锁了消息,不让人传话到凤姐儿身边去,之后再向她慢慢解释,事情未必会落到这般田地。说实在的,他这个做丈夫的,没能护好媳妇儿不说,这时候不去守在媳妇儿身边安慰,还在暗搓搓地责怪媳妇儿嫉妒,确实好像……有点儿渣。

虽说贾府里的人都说这个孩子是凤姐自己“作”没了的,可是贾琏再想想,若是没有贾赦横插一手,以个当爹的身份干涉儿子的房中事,也不会惹来这样的祸事。

说实在的,贾赦这样的爹,在京中权贵世家之中,应该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贾琏伸手揉了揉眉心,他明白石咏是真拿他当朋友,才肯这样当头棒喝地劝他。可被人这么说了一番,面子上多少有些过不去。他只能支支吾吾地说:“阿凤……王氏多少也有些不是……”

“得了吧,”石咏毫不留情地去揭了贾琏的疮疤,“琏二哥难道将微山湖上的事儿都给忘了么?”

微山湖?

贾琏睁圆了眼望着石咏。

璃……璃官?

他怎么能忘?

璃官不也是个妒的?凭他那样低微的身份,不照样生了独占之心?可见一旦真在乎了,便再容不下旁人。

说实话,这贾琏对璃官未必动过多少真心,他的心思还是在女人身上,对璃官,更多的是被他舍已救人的行为所感动,同时也因为璃官,多少明白了些世人口中的“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想到这里,贾琏低下头,小声说:“石兄弟教训的是,我这做哥哥的,竟然没有你看得透彻。”

石咏也不知自己为啥要劝贾琏这么多。这是贾琏家事,他事不关己,原该高高挂起才是。

原书里贾琏秉性风流,王熙凤欲壑难填,这一对夫妻,石咏原本并没有多少好感。可是真穿到这个时空里,认识了贾琏这么个有血有肉的人,交道打了许久,石咏倒有些不忍心,看着贾琏沿着红楼故事的脉络,这么一点点地滑下去。

可能也是因为贾琏是原书中唯一一个,真正对那个倒霉小人物“石呆子”,产生同情并有所表示的人吧。

“琏二哥,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石咏对贾琏说得推心置腹,“将来过日子,还得是你和嫂子一起过。将来你若是谋了外官,也是带着嫂子去上任,不会带着令尊,或是府上别的什么人一起去。”

贾琏听这话有些孩子气,险些笑出来,若真有一天他补了实缺,谋了外放,他怎么可能带着老爹去任上?

可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但凡王熙凤没有什么大的错处,不犯“七出”之条,自己这下半辈子,便合该守着她过。何必因为外人的缘故,伤了自己夫妻的情分?

既是如此,他如今头一个需要好好经营的,就是他自己的小家。

想到这里,贾琏心里便知该怎么做了,抬起头望着石咏:“石兄弟,多谢你!没想到你年纪不大,这世清上头,却懂得挺多。若没你提醒,我险些弄错了主次。”

“琏二哥,这是我早先按你的吩咐,给侄儿准备下的‘册子’。”石咏从袖子中取出他事先画好的那一本动画本子,“今次的事儿,我只想说,琏二哥你和嫂子都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调养好身子,再战便是……”

贾琏:石兄弟,你这点儿年纪,究竟都懂得些啥……

石咏也觉得这说的有点儿不大像话,只得掩饰着把册子推过去,说:“总之,我一见你,就觉得是个子孙满堂的富贵命。我这画的,也是盼着你和嫂子心愿得偿。”

嘴上这么说,石咏却晓得,子孙满堂的富贵命,要靠自己去争取,反正坐着怨天尤人,是绝对没有用的。

贾琏知道石咏绘制的动画本子怎么个看法儿,当下翻了好几遍,看得双眼眼眶微微发酸,连忙掩饰着,将册子藏在袖子里,说:“好兄弟,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回头也会给你嫂子带到,好生开解你嫂子的。”

他说着起身,唤茶博士结了茶钱,与石咏一起离开。

他在茶馆跟前与石咏分别,待到石咏去得远了,贾琏才一拍后脑:他有件事儿忘记提醒石咏了。

他那位老爹贾赦,最近起了心想谋个实缺。如今荣国府两位老爷,贾赦身上背着世袭的一等将军爵位,同时在京中有个虚衔,却没有实差,这点还不及弟弟贾政。贾家放手江南织造的肥缺也已经有好一阵子,无权无钱的日子十分难过。所以贾赦最近心思活动起来,想要挑几件既拿得出手,外表又不怎么打眼的物件儿,最好是古董文玩之类,用来走礼。

贾赦曾经当着贾琏的面儿说起这事儿,贾琏不知怎么着,就想起了石咏家里还藏着二十把旧扇子。

作者有话要说:  咱们琏二爷是开头运气比较衰,后来咸鱼翻身的主儿;

而主人公石呆子则是开头比较呆,后来……比较爽哈。

今晚还有一更。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