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35、第三十五章

第35章

送走了这几波人后, 周徽嵐对她爸和她叔说, 稻谷的卖价他们大兴村一定得对外统一了价格, 否则不然不利于他们村以后的发展。

周徽嵐估计着, 岛国那边对大米应该还能有一波采购。

周永正狠吸了一口旱烟说道, “侄女,你这要求, 短时间可以做到, 长期怕是不行。”

大兴村毕竟还有别的姓,不是他们周家一言堂。

没有辖制他们的手段, 想让他们一直乖乖听话, 除非用利益一直吊着喂着。而且人心都是不足的, 由别人分配的利益, 哪有握着在自己手里舒爽呢。

周永善不语,默认了他的看法。

周徽嵐沉吟,辖制的手段, 她不是没有。大兴村能有此际遇,皆因她先前大湖滴入了一滴灵液, 而他们村用大湖的水浇灌农田,才有了这一季农作物的丰收。

大湖不是一个死活,即使流速缓慢, 仍有外流的。随着湖水的使用还有上流流水的流入以及湖水的流出,湖中的灵液必然会日渐被稀释减少。而且灵液本就是江河湖海的精华,同样会随着水蒸气回归到大自然中。总而言之,湖中的灵液肯定是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的。

届时, 即使来年继续浇灌大湖的水作用也不大甚至没有作用了。除非她还像之前那样默默做着好事。

她当时给大湖滴灵液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想让自家药田里的药材长得更好一些,让她爹的劳动获得更多的收获。至于惠及全村,那只是顺带的。

现在不一样了。

对上韩海,甚至隐约与钟树鸿及韩惠竹都成为敌人,她需要更多的资本。这资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应该包含了政治资本,因为她的敌人都不是普通人。

对于他们,她一直都未曾放松警惕。

她回归之后,似乎将韩氏兄妹以及钟树鸿都弄得灰头土脸,实则并未让他们伤筋动骨,甚至说起来钟树鸿夫妇几乎没吃亏,仅韩海的工程队损失较大。

钟树鸿,现在明显是选择了保韩家的。所以即使不正面对上他,他是韩家的后盾亦是不争的事实。

她不去公安局工作的一个原因也在此,机关单位真的很讲究资历,即使你能力出众,在那里不可能每每越级升迁。

对于他这个人,撇开对他在周惠兰一事上的作为不提,他部队出身,还是立功后受伤退伍,后来一步步爬到现在的位置的。如果她进公安局,就是同样在体制内,她至少在三五七年之内,都得处于下风,而他想要让她不好过,就太容易了。

所以,她选择了功夫在诗外的做法。

她之前想种大棚蔬菜,一开始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她当时也没认真想过,只是觉得可以利用后世的见闻加上自己所学让他们家过上好日子。至于如何定位如何做强做大,如何积累足以与他们抗衡的资本,她最初是将希望放在实验室上的。

直到那天去了县公安局,听到了两位局长关于出口菊花的谈话,她顿时茅塞顿开。她找到了她所要建的大棚蔬菜的定位,走高端路线,最好能出口的那种。

她选择了另一条路,做一个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甚至不可或缺的人,这样也能更好地借力,能与钟树鸿抗衡甚至比他强的人并不少不是吗?只要她成为了对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真到了那个地步,甚至她什么都不用说,上头的人都不愿意她受委屈蒙冤屈。

而现在,她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至于永正叔说的,辖制那些刺头的手段,她手里捏着灵液,要辖制村里其他人也很简单。

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通过肥料,她可以通过自制的肥料,里面加入灵液,通过施肥,让禾苗达到增产的目的。

另一个办法,就是谷种育种之时,通过灵液稀释的水浸泡发芽,她估计这样的办法可以改良谷种,以达到增产以及改善稻米本身口感的目的。

具体如何,需要实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她有这个能力,不介意带着全村的人都过上好日子。她希望,有一日能将大兴村甚至仪水县的大米打造成国内外都有名的知名品牌大米之乡,让人一提起,就竖起大拇指。

她想将自己对大兴村的构想告诉两位老人,但周徽嵐在此之前,她需要拿出点实力来,并且需要做一点掩饰。但并不妨碍他们大兴村做好相应的准备,赚岛国大会社一笔。

听到周徽嵐分析岛国那边对他们大兴大米应该还能有一波采购,两位老人坐不住了,决定走一趟吴家和王家,和他们的话事人聊一聊。

大兴村东边,吴氏的聚集地

周永正前脚刚走,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周氏也太霸道了,这稻谷还在地里没收呢,他们倒好,连我们卖粮的事都管上了!”

吴姓一个青年话音刚落,一直鞋子朝他飞来,鞋底狠狠地拍在他脸上,印出一个泥印子。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子跳着脚在骂,“你倒是能一个给我们看看,成天说话酸了吧唧的,给吴氏带来啥好处了?你要是老头子的亲孙子,老头子能一脚将你从这里踹到西山脚下你信不信?”

青年深感窒息,自己虽然不是他亲孙子,却也是他侄侄侄孙子啊。他就是看不惯周氏压在他们吴氏头上嘛,他这为的是谁啊,委屈!

旁边的族人劝道:

“四太公,你先别着急训人,正事要紧。”

“对啊,今儿我们可是瞧得真真的,也听得真真的,永善爷爷那片菊花卖出了多少钱不知道,但那五百斤稻谷光是谷子就卖到了一块钱一斤,而且还是生的不是干的。”那稻谷说是晾晒了一下午,但一下午能晾干多少水分?和生的也差不离了。

说话的人声音高亢,满心都是激动。

一块钱一斤的谷子,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年他们的稻谷比预计的要增值五六倍。

周氏那边有路子,周永正亲自来交待那番话,这明显是要带他们赚钱的预兆啊。别说此时周氏那边只是过来约定让他们别胡乱低价卖粮,就是让他们去干点啥事,他们也愿意啊。

吴氏这边,大伙儿七嘴八舌地发表着意见,最终由他们的老太爷四太公拍板,今冬的稻谷全都不许卖,且看看形势再说。

大兴村刚割下来的生稻谷卖到了一块一斤的高价的事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不少人专程跑来看了个稀奇,亲眼目睹了大兴村的稻谷确实比他们那的高产,又听大兴村当地人就着考察团的事唏嘘了一波后才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回去了。

至于有些与大兴村村民有旧或者攀亲带故的,都叮咛了在大兴村的亲朋帮他们留点种子,他们来年拿来育秧。

试想,能增产的水稻品种,谁不想呢。

甚至省里报社记者知道后扛着相机跑来了大兴村,对着一片片金黄的稻谷拍了又拍,甚至她永正叔作为村长都出镜了,次日就在本省的报纸报道了。

省报给了一个正面的a4页纸报道,大兴村取得的成绩也算是对土地承包政策的一个良好结果的反应,加之大兴村的菊花、稻谷两项农产品能出口岛国,亦是一件极为让本省长脸的好事。

当地市里的报社反应慢了一拍,也紧跟着省报的步伐来大兴村采访,做了一个秋收的专题,作为后续的报道。

这两张报纸可成了大兴村的骄傲了,不少人都托人在县里市里给他们将这一期的报纸带回来。虽然说不上人手一份那么夸张,但每户一份却是事实。

像周永善周永正等老一辈人就非常看重这事,捧着报纸都觉得与有荣焉,周徽嵐倒是寻常。

她如此淡定,看在周家那些老人眼中,就觉得她有大将气度,不骄不馁的。

仪水县某个知名小区,韩海韩惠竹兄妹二人相顾无言。

对手的实力越来越强,实在不是一个美妙的体验。

韩海无知无畏,加上他自觉本身工程队发展不错,挺受上面领导待见的,真和周惠兰对上硬拼,他们不一定会输。相反,赢面还蛮大的。

而韩惠竹内心是焦躁的,她二哥看不到他们的危险,她看到了。

她是重生的,很清楚接下来几十年,他们国家注重经济发展,热衷于招商引资,尤其注重外汇储备这一块,对于能给国家创造外汇的产业和项目,一概都是一路绿灯的。

工程队,他们是占了先机,却并非不可或缺的,没见周郢如今拉了人拿了资金就干起来了吗?

而周惠兰做的事是很难被替代的,以后她会如何发展说不好,但现在至少周惠兰他们家这一步走对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时刻赶上了,呼呼。感谢在2020-02-09 17:29:06~2020-02-09 23:59: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疏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执念丶 20瓶;蒲公英 15瓶;时茗卿、nina228801 10瓶;34008763 6瓶;刻在米上的愛、随心所欲、audrey、蓝海豚、澹薄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