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24、查明

章斐的牢间是锁着的, 韩蛰在门外驻足,命狱卒开门,掌灯先行。

里头的昏暗灯烛被撤走, 换了数支崭新的取亮,章斐听得动静,起身站在榻边,待狱卒退出, 韩蛰步入时, 心便微微悬了起来。

幼时相识, 数年未见, 因是世交, 在外遇见时韩蛰还能维持两分客气。

此刻身在锦衣司的牢狱,他那身锦衣司使的狠厉劲便令人敬惧, 乌黑的衣裳下身形冷硬魁伟, 姿态疏离威仪,那张脸沉着, 双目幽深如同堆积浓云,也不说话, 只负手沉眉, 将她冷冷打量。

章斐自知昨日行事有差, 敛眉行礼, “拜见大人。”

“昨日你在场?”

“是。”章斐瞧着他脚边的暗沉衣角,双手不自觉地揪紧衣角。

“为何无故跟内子攀谈?”韩蛰声音冷沉。

“我只是请少夫人帮忙引荐,求一幅画, 别无他意。”章斐低声,等了片刻没听见韩蛰出声,地面上投着的身影岿然不动,逼仄牢狱里,那身冷厉气势却愈发分明,平白叫人胆战心惊。她有些忐忑,稍稍抬眼,对上韩蛰冷沉锋锐的目光,心里猛然一跳。

韩蛰眉目愈冷,“是谁指使?”

“没,没有指使。”章斐为他目光所慑,心中剧跳,“我只是请她引荐。”

记忆里的韩蛰仍是冷峻寡言的少年,虽常露不耐烦的神情,却也曾带她游遍京城。八年没见,锦衣司使的狠辣名声如雷贯耳,最初分离时她借着兄长的名义递过许多音信回京,却都石沉大海,连费尽心思求来的砚台,都未能换来韩蛰半点回音。

十七岁那年父亲为她定了亲事,却因男方后来急病而死,不了了之。

旧日心事在岁月里封存,她几乎决定放弃,直到此次回京,才得知她离京后不久,韩蛰便入军中历练,信件暂由韩镜收着。后来韩蛰回京闭窗读书,考取功名,信件仍原封不动的存在韩镜那里。再后来韩镜搁杂物的屋子不慎起火,满箱信件尽数烧毁。

她跟着祖父拜见韩镜的时候,韩镜还不无遗憾歉意,“也是老夫朝务繁忙,一时粗心,扑灭火才想起里头有那些书信,倒耽搁了他兄弟间互通的音信。”

章瑁之不知内情,只说无妨,她却恍然明白实情。

之后与高阳长公主叙旧,才得知韩蛰成婚是圣旨所赐,迫于无奈,娶了傅氏摆着而已。

埋在死灰中的心意重燃,蠢蠢欲动。

此刻,两人孤身相对,章斐瞧着跟前满目冷硬的韩蛰,早已寻不到旧日痕迹。

她毕竟害怕忌惮,深吸了口气,屈膝行礼,“韩大哥,昨日的事确实出乎所料,我也觉得心惊。但我与少夫人攀谈,确实是为求画的事,我站在她右首,珠串却在她左边,哪怕如少夫人所言,珠串是有人蓄意割断,也不可能是我出手。”

韩蛰脸色更沉,“引开她注意,能给人可趁之机。”

章斐眉心剧跳,眼底骤然添了慌乱,“韩大哥,我绝无此意!两府数代世交,幼时承蒙韩大哥和夫人照拂,我怎会……”

“锦衣司里有百种酷刑,让人生不如死。”韩蛰打断她,目光锋锐冰寒,“皇亲国戚,妇孺幼子,概无例外。”

这态度冷硬漠然,章斐的声音卡在喉咙,对着那道目光,下意识避开。

韩蛰声音更沉,“宫女已招认主使,我只想听你亲口承认。两府交情深,动刑对谁都无无益。”见章斐仍不肯松口,添了怒色,拂袖转身欲走。

章斐心中大骇。

锦衣司的刑罚着实酷烈,韩蛰冷厉无情的名声她也早有耳闻,章斐哪敢尝试?且以这里的手段,犯事的宫女既已招认,她未必能够逃脱,苦撑无益,一旦用刑,更会丢尽章家脸面。昨日的事她始料未及,闹到如此境地,对甄皇后毕竟稍有不满。

恐惧与担忧汹涌而来,她赶上两步,忙道:“韩大哥!”

韩蛰岿然不动,稍稍回身,神情冷沉洞察。

“是……”章斐迟疑了下,低声道:“皇后嘱咐我,引开她的注意。”

韩蛰盯了她一眼,锋锐的目光令章斐不自觉打个寒噤。

……

前后不过小半柱香的功夫,韩蛰便推门而出,命人落锁。

往隔壁牢间去,那位命妇只是无辜被牵累,如实交代了当时经过和见闻,并无耽搁。

韩蛰心里有了数,赶往关押宫人的牢房。

昨日樊衡审讯时已撬开了割断绳索那宫女的嘴,对别人虽曾审讯,却只取口供而已。

韩蛰迅速看罢,最初跌倒的那位宫女叫银霜,是甄皇后身边得脸的人,口供上的叙述与旁人并无出入,承认是她不慎撞到范贵妃的宫女,才致贵妃贵体受损。至于她站不稳的原因,说是脚底下踩着珍珠打滑所致。

她是皇后跟前的人,认罪也很快,锦衣司虽动了刑,没挖出旁的,便如实写上。

韩蛰看罢,吩咐提来银霜,由他亲自审讯。

宫女再嘴硬,也没法跟铮铮铁骨的硬汉和被训练过的死士相比,先前锦衣司没深究这细节,未曾深挖,此刻韩蛰亲审,果然问出了新的东西。

这日逢朔休沐,不设朝会,韩蛰理清经过时才巳时二刻。

他将案情奏报写明,换上官服便入宫面圣。

永昌帝昨晚歇在了麟德殿。

范贵妃从虚弱中醒来时,得知失了孩子,哭得昏天暗地,他过去陪了两个时辰,也实在觉得伤心,待范贵妃累得睡着后,便先走了。再怎么昏聩荒唐,眼巴巴盼了九个月的孩子骤然没了,他哪还有心思召幸旁的嫔妃?因对甄皇后存了芥蒂,也没去延庆殿,只往麟德殿里躺着,也丝毫没有斗鸡走马的兴致。

躺到清晨,用罢早膳,因昨晚没睡多少,便在殿里昏昏沉沉地打盹。

听得韩蛰求见,意外之余,也迫切想知道锦衣司查案的结果,忙叫人召进来。

……

入了初夏,天气渐暖,麟德殿的窗户半敞,风入朱窗,吹得帘帐轻动。

韩蛰进去时,永昌帝眼睛底下有些浮肿,眼神也无精打采,开口便问道:“贵妃的事查得如何了?”

“臣已查出结果——”韩蛰才开口,外头便传来刘英跟人说话的声音。

永昌帝皱眉,不耐烦道:“谁啊!”

“回禀皇上,皇后娘娘送了些糕点过来。”刘英在外应答。

永昌帝皱眉,下意识看向韩蛰。

韩蛰保持恭敬姿态,端然道:“据臣所查,昨日的事与皇后娘娘有些牵连。不如当堂禀明,若臣所查有疏漏之处,皇后正好吩咐,臣再去查。”

永昌帝在大事上没什么主意,听着有道理,便叫皇后进来。

许是为了昨日无辜死去的孩子,甄皇后换了身素净装扮,发间装饰也不太多。不过幼学家教使然,即便装扮素净,仍有温婉柔顺姿态。进殿后见着韩蛰,她愣了下,旋即端然行礼,道:“皇上失了爱子,臣妾怕伤心过度损及龙体,特备了几样糕点和滋补的汤。”

说着,从随身宫女手中接过食盒,搁在御案旁。

永昌帝扫了一眼,道:“正巧,昨日案情查明,皇后一道听听。”

甄皇后便款款落座,一双眼睛沉静从容,落在韩蛰身上。

韩蛰遂取了奏报,交刘英转呈永昌帝,将查案经过简略陈述。那割断绳索的宫女已然认罪,还供出了主使教唆她的宫中嬷嬷,锦衣司昨晚原想提审,因嬷嬷是内廷司的人,内廷司不肯放,彼时永昌帝和甄皇后已歇了,内廷司不肯通传,锦衣司不能硬闯宫禁,故未能提审嬷嬷。

这结果在甄皇后意料之中。

见永昌帝瞧过来,甄皇后微微怒道:“内廷司这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如此要紧的事,该来通报才是,别说是个嬷嬷,就是本宫身边伺候的,该查问就得查问!”说罢,向刘英道:“将那人叫来!”

她从容不迫,御座上的永昌帝却已将奏报翻到最后。

宫女银霜的口供白纸黑字,他看得心惊,好歹留了个心眼,没立刻发作。

他这皇帝当得逍遥,却也窝囊,朝堂上的事管不住,多承甄家和韩家相助,相权盛于皇权,他也不在意,只管放心高乐享受。到如今朝政荒废,他哪怕偶尔攒点志气冒出个收回权柄的念头,也是有心无力,偷着试过两回,明白左膀右臂已长在身上难以斩断后,便只能忘记,更倚赖身为太子外家的甄嗣宗。

永昌帝当然也明白,没了甄嗣宗,只剩韩家独大,他恐怕得困在宫里,难以立足朝堂。

此刻奏报写得明明白白,惊怒之下,拿不定主意,便趁着刘英去召嬷嬷的功夫掂量。

一炷香的功夫后,刘英匆匆赶来,带回的消息在意料之外,又仿佛意料之中。

“那嬷嬷昨晚去井边打水,失足掉进去,没能救上来。”刘英呵身哈腰,卑躬而畏惧,“老奴也查问过旁人,那殿里就只她洒扫,这些天做的事,旁人都不知情。”

这还果然灭口了!

永昌帝跬怒愈增,甄皇后却蹙眉道:“竟然这么巧?”

徐徐说罢,睇向韩蛰,眼中藏有深意,似乎是要他息事宁人的意思。

韩蛰神情纹丝不变,见永昌帝看向甄皇后的目光里陡添怒色,续道:“此外,另有一份口供,是皇后身边的宫女,叫银霜。”他稍稍侧身,端然而立,目光竟然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据她招供,珍珠不足以将她摔倒,是娘娘嘱咐,要她借机设法扑倒贵妃。”

声音冷沉平稳,不带半点情绪。

甄皇后却脸色骤变,遽然看向韩蛰,怒道:“胡说!”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娘娘,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呀~

蟹蟹地雷~~破费咯~

居小双扔了1个地雷

59扔了1个地雷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