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59、059

决定好了先做麻辣拌再做麻辣烫, 沈寅初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忙活起来了。

东北冬天的新鲜蔬菜少, 白菜土豆萝卜这几样,再加上豆芽蘑菇, 勉强能满足麻辣烫和麻辣拌的需求。还可以购置点干海带自己泡发, 外加各种豆制品和粉条。

开始经营炸串的时候, 沈寅初注意了一下各类丸子,发现在盛城还是能买到的,只不过人家不零售只批发。

沈寅初开车去按照最低标准批了鱼丸虾丸各五大包, 放在冰柜里头冻起来。

一开始还是要在店里头先卖,沈寅初准备先上麻辣拌, 麻辣拌没有汤水容易外带,用烤冷面的一次性纸碗装就行。

不过,再开始出售之前,他得先把这东西的调料配方研究好。

后世纵横东北的抚顺麻辣拌,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口味,至于汤底的配方,沈寅初索性拿后世的关东煮配方来做。

老太太最近颇有点茶饭不思, 沈寅初琢磨着她老人家不爱吃辣,但是关东煮这样清香又鲜甜的味道, 又热腾腾的, 说不定老人家能开开胃。

准备好了汤底需要的材料, 沈寅初特地跑到一楼的厨房来做。

“楼上都不够你折腾的了,”老太太已经穿了夹衣,站在沈寅初身后看他把泡发的海带取出来, “这又是啥?做你说的那个麻辣拌?”

“先做点不怎么辣的给我奶尝尝!”

关东煮的汤底一点也不难,甚至不需要骨头之类的来炖。当初看见这个全素的汤底,沈寅初印象特别深刻,现在几乎不用试验,直接就能拿来用。

“那这些玩意干啥,炖汤?又苹果又海带的,炖出来能好吃吗?不整点鸡骨架猪大骨头?”

东北的汤类菜肴很少,无非就是炖个鸡汤酸菜骨头汤。但是沈寅初连个大骨头都没准备,桌上的材料只有苹果和白萝卜胡萝卜,泡发的一把干海带四朵干香菇。

“对,炖汤,”沈寅初看老太太不信的样子,边切萝卜边给她说,“一会儿炖出来你就知道了,老鲜灵了!《素食说略》上写过,白萝卜胡萝卜切丝三七开,香油烹透,略加头抽,那可是叫素高汤,清朝宫里头的方子。”

“再说了,秋冬萝卜赛人参,喝了肯定舒服!”

“御膳咋连个肉都没有……”老太太也做了一辈子饭了,有点不相信这些东西炖出来会好喝,不过还是夸了大孙子,“行,奶等着你炖。”

苹果切大块,白萝卜胡萝卜切段,海带打结,香菇改刀在头顶上切出漂亮的十字花。

泡发海带和香菇的水也不能浪费,倒进去一些增添味道。沈寅初把这些食材添到砂锅里头,水加满。

待得大火烧开,加盐加生抽,调成最小火咕嘟咕嘟地炖着。用不了二十分钟,一股子香甜的气味就迅速地弥漫到了空气中。

这道汤和那些肉类的鲜甜味还不一样,东北的国光苹果味道吃着不那么甜,可是拿来炖汤的时候,那股子不太明显的甜香味儿反而更接近喝茶后的回甘。

第一口,你喝不出甜味,可是等那生机勃勃的汤咽下去,满口都是慢慢从舌底泛上来的甘甜味。在秋风吹得人骨头发寒的时候,喝一口这汤,从心里头都暖和起来。

炖了一个小时的时候,这股香味已经蹿得到处都是,老太太忍不住找了块蛋糕吃,才吃两口就觉得腻歪。

糖和鸡蛋做出来的甜蛋糕,哪里比得上这股子水果蔬菜炖出来的大自然的香气清新!

“咋还没好……”

老太太忍不住念叨着,小碗和瓷勺子都准备好放在桌上啦。

俗话说得好,老小孩,小小孩。沈寅初看着老太太连碗都准备好了,也不好意思吊她胃口,赶紧盛了两勺汤出来,还放了一块已经炖得透明的白萝卜进去。

“烫,等等再喝!”

原本盖着锅的时候,香味就已经蹿得满屋子都是,这盖子一打开,那股子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的鲜甜立刻直接冲了出来。

秋天的东北已经很冷了,但是暖气还没开始供给,在屋子里头不穿得厚一点,坐久了就觉得心里头发寒。

可这股味道一冲出来,立刻把你锈上的骨头都暖开了似的!

“真香!”

老太太拿瓷勺子舀了一勺汤,轻轻地吹了两口,吸溜喝了进去。

这汤的甜清爽得出奇,完全不是那种加高汤精加味精加糖、硬生生凹出来的甜味。

这甜味儿是冬天过雪的大白菜最嫩的那一口菜心;是脆生生又多汁的大鸭梨第一口的沁人心脾;是最好的东北大米在嘴巴里头嚼了又嚼泛上来的香甜。

因为只是汤底,沈寅初只放了很少的盐,酱油用的是找人特地买回来的头抽,意即黄豆第一遍榨出来的生抽。

所有的味道,都在烘托那一股子苹果萝卜海带所能带来的天然甜香味,再加上一丝丝香菇的独特香气。

这汤从你嘴里头过去的时候,一点油腻没有,一点杂味没有,只是春天最嫩的那朵迎春花,在你走过的时候突然落在你身上,满嘴都是最纯粹的欣喜。

老太太几口快把汤喝干了,只能抽空夸奖她大孙子:“这个汤好喝,多做点,我爱喝!”

几口下去,整个胸腹都暖洋洋起来,她这才发现自己端着碗喝汤都没坐下呢!

赶紧坐下,老太太又用勺子按了按那块透明的白萝卜。白萝卜炖得够火候,稍微一按就碎成了几块。

白萝卜自己本身没什么味道,但是吸满了汤汁再加上这个软软糯糯粉粉的口感,比大口吃肉还要满足!

老太太喝光了一小碗汤,又吃了白萝卜和两根海带,满足地呼出一口气。

“感觉身上都暖和了!你是要卖这个汤?这可太好喝了!”

“不是,这个是汤底,用这个汤底煮菜拌着吃。”

沈寅初又盛出了一大碗汤留给别人尝尝,在把汤底料也都捞出来,把事先准备好的菜加进去煮。

这回就不用像是先前炖汤一样煮很久了,按照不好熟的程度依次下了鱼丸、土豆片、豆腐泡、蘑菇,还有干豆腐丝、白菜叶、豆皮等等。

东北人吃点什么都好个麻酱味儿,后世盛行大江南北的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就是在麻辣烫里头加芝麻酱。连西安的砂锅流传过来,都要加点芝麻酱才开始受欢迎。

老太太吃不得辣,沈寅初捞了些蔬菜出来,给她拌了个不加辣的。

加芝麻酱加花生碎,加生抽海鲜酱蚝油香醋腐乳汁孜然芝麻葱花蒜末,还没搅拌均匀,热闹的混合香气就馋得人直流口水。

如果说刚刚的清甜汤底是小家碧玉,那这会儿的麻辣拌就是时髦女郎了。

老太太最先尝了一块豆腐泡。

豆腐泡就是油炸的豆腐,本身就有油豆腐的香味,内里蓬松柔软,随便煮煮就吸满了汤汁。这会儿再加上十来种调味料,滋味又香又鲜。

咬一口,那汤汁先流进肚子里头,接下来再咀嚼又香又韧的油豆腐,满足!

“哥,你整啥呢?”

家里头除了老太太之外,或多或少都能吃点辣。随着家里头人下班放学,沈寅初索性一次性拌了一盆有辣味的。

麻辣拌的拌料跟刚刚老太太吃的种类差不多,只不过多放了辣椒泡椒和麻椒。苏鲤和大丫爱吃酸甜的,又给这两个人加了酸甜口。

打开窗子,摆餐桌,电视打开正是大家没人不爱看的《曲苑杂坛》,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坐在桌子旁开始吃饭。

除了作为主菜的麻辣拌之外,沈寅初还蒸了一碗猪血,炒了个酸菜粉丝。再加上之前做的酱牛肉切盘,热热闹闹一大桌子,有荤有素有凉菜。

“来,给咱大宝贝夹牛肉吃!”看着白露几口下去小半碗饭,老太太赶紧给她夹了两片牛肉,“少吃饭,多吃菜!”

沈白露在少年宫的散打班学得很开心,每天都认真练习,饭量大了不少。被她带着,连为霜都吃饭吃得香了。

沈寅初怕闺女这时候发胖影响长个,天天跟一只木头椅子一起给为霜撑皮筋,让她多跳跳。

“谢谢太奶!”

白露一贯嘴甜会说话,又从自己碗里头挑了个鱼丸子,怕太奶觉得辣,特地在白米饭上擦干净辣椒才夹她。

“太奶你吃丸子!可好吃了!”

重孙女夹的丸子,不管什么味道那都好吃!老太太吃完白露夹的丸子,又喝了为霜倒的白开水,笑得年轻了二十岁。

电视里头《曲苑杂坛》播着大家都爱看的魔术,魔术师往黑色的高顶礼帽里头塞白手帕,翻过来倒过去两下,再掏出来就变成了一只白鸽,扑簌扑簌地飞走了。

小橘子在桌子底下喵喵叫着,两个孩子都把碗里头的肉悄悄丢给它吃,一桌子大人一边装作没看见一边偷笑。

直到它馋得直接蹦到为霜身上,沈寅初才板着脸把它抱下去:“行了,不能再喂了!一会儿猫都撑着了!”

好在他做的牛肉不咸,家里人自己都是蘸调料汁吃,不怕小猫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沈寅初站起来要把小橘子关阳台上、吃完饭再放出来,周翠莲擦了擦手:“给我,我抱着不叫它捣乱!”

一开始周翠莲最不喜欢的就是这小猫,农村里头俗话都说:“猫是奸臣,狗是忠臣。”

可是养着养着,家里头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她成天跟老太太在一起也说不到一块去,倒是这个喵喵叫的小猫最可人疼。

沈寅初已经撞见好几次了,早先天天说要把小猫送走的周翠莲,现在天天趴在地上给猫够滚到沙发底下的玩具乒乓球。

这会儿说着是看着小猫不捣乱,抱在腿上摩挲得那个享受。

吃完饭,小丫苏鲤去洗碗,大丫擦桌子擦地。沈寅初抓了把苞米粒,准备带着为霜去喂大白鹅。

白露沉迷散打,在客厅对着衣帽架上妈妈的风衣嘿哟嘿哟地比划着。老四这次摸底考试进步了,高兴地拿成绩单找他哥签名:“哥,我英语考了六十八分!”

“行!不错!”沈寅初摩挲了一把弟弟的头发,又皱眉头,“该洗澡了你个臭小子!去,带你侄女喂大鹅去。”

他本想自己去,可是看着老太太又愣神儿,给白露鼓掌鼓了两下就停了手,有点担心地靠了过去。

“奶,咋了?”

他压低声音,顺手给老太太背后塞了个抱枕:“奶你往后靠靠,有啥事儿跟你大孙子说说呗?”

老太太心里头的确憋着事儿的,可是眼看着家里头人都忙着,她不愿意给大伙儿添乱。

再过半个月,就是她大儿子、沈寅初亲爹的生忌了。

不过,北方一直没有过生忌的习俗,老太太也只是回到上冈市,心里头想去儿子坟头上看看,当妈的给亲自培一培土也是好的。

当初嚷嚷着回上冈市的时候,除了姑爷慢待她,还有就是惦记着人老了回来看看儿子。可是沈家全家都从村里头搬出来了,她倒不好意思说出来了。

“奶,在咱自己家里头还有啥好顾虑的?”沈寅初宽慰着老太太,“别是身体哪不舒服?”

“没有,没有。”

老太太想了想,小声跟她大孙子讲:“这人到老了,就是想头儿多。我琢磨着……再过一阵子就是你爹生日了……”

沈寅初立刻明白了。

说来,这事儿其实怪他准备得不周到,把老人接回来之后一来应该带着去村里头看看,二来也应该去给他去世的亲爹上个坟。

只不过,他毕竟不是这年代土生土长的原身,后世这些习俗也慢慢淡薄。拜沈寅初前世羸弱的身体所赐,他几乎从来没参与过拜祭之类的活动,一时间想不起来也是正常的。

老太太眼睛里有点湿:“在这待着真是享福,但是越享福啊,我就越想你爹。要是他在,看见他大儿子这么能耐,那得多高兴呢?”

“奶,好了好了,”沈寅初伸开手把老太太搂在怀里头,“过两天咱就回去看看。”

答应了老太太,沈寅初掂量着时间,准备这两天抓紧推出新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沈寅初构思了半天,再结合前世看见的路边摊的构造,最终找到苏淼定做了几种工具。

煮菜的是个长方形的锅,依旧是用燃气灶在下面加热。按照锅子的大小,他又用粗铁丝编了十二个方形小篮子,到时候直接把每个人的菜下到小篮子里头,煮好了直接一提就捞出来了。

这样,每个人吃什么不吃什么就不会弄混了。篮子的把手上头装了木头把,上面刻了十二个序号,方便记忆。

除了这些,一次性纸碗沈寅初也重新定做了不少,九月十七号这天周六,第一天开张。

提前准备好了食材,清清爽爽摆在篮子里头,叫外头一眼就能看清楚。方形的炖锅放在另一边,提前煮好的汤底灌了四个热水壶,汤汁一不够马上就能加。

这东西沈寅初准备中午和晚上卖,早饭就不合适了。到了十点多,他把东西都准备好了,用醒目的红纸贴在外头。

红纸上写得很清楚:“麻辣拌两块一份,蔬菜粉条自选,口味可选酸甜麻辣。”

今天早上下了一场大雨,借着雨势,秋老虎都褪尽了。偶尔一阵小风吹过,就叫人激灵灵地打个哆嗦。

凉皮早就不卖了,现在也不会有人再想吃冰凉一肚子。倒是饭包的销量又上去了,又热乎又是碳水炸弹,多适合这天气。

这时候,突然有人发现,小广场沈记小吃店的小老板又推出新品了!

“麻辣拌……听着就是辣味儿的啊,小老板,啥样的给看看呗?”

“辣不辣啊,我不咋能吃辣,要是有一点辣味儿还行。”

沈寅初指着玻璃窗里头一排菜色:“就是这些菜品,放在汤底里头煮好,然后再拌上作料。不辣的也能做,微辣的也能做,酸甜口也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玻璃窗里头,洗好的白菜菠菜水灵灵绿油油的,切好的土豆片和宽粉泡在水里头白生生的,还有各种豆腐皮豆腐丝豆腐泡,白色粉色的鱼丸虾丸都对半切开了。

看见有人问,沈寅初已经把汤底倒进了锅里头,开了火,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泡。

征服过老太太的清甜汤底的气味,一下子就顺着玻璃窗飘了出去。

早上才下过雨,这会儿地上还是湿漉漉的,秋风更是一阵冷过一阵,穿得少的排着队都忍不住时不时打个哆嗦。这会儿闻到这热气腾腾的清甜味道,哪里忍得住?

“我来一份!”

史老爷子在队伍后头,还没看清楚牌子上究竟写得是什么,就先嚷嚷着要了一份。

今天这冷风往骨头缝里钻,他本来想买个鸡架回去喝点小酒驱驱寒,没成想碰到小老板推出新品了。

沈记小吃摊的新品,从来没有不好吃的!

“好嘞!”

沈寅初拿出一个上面写着1号的小篮子,另一只手拿起干净的竹夹子:“大爷,有啥不吃的没?哪个爱吃多放点?”

史老爷子挤到了前头,看着玻璃窗里面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菜品,伸手指着:“这个,这个……哎呀,每一样都要!给我多整两个豆腐泡!豆芽也多整点!”

“行,口味要啥样的?”

沈寅初依次每一种菜品都多夹了点,把小篮子塞得满满的,直接放进了锅里头开始煮。

“看着挺干净的啊,弄这么个小篮子也不会弄混……”

两个医院刚下班的小护士靠在一起窃窃私语:“咱俩要一份吧!先尝尝什么味儿,哪个好吃。”

两个小护士加起来点了一份麻辣拌,多要了豆腐皮。鱼丸作为荤菜不给多加,每一份加三个,可以选是鱼丸还是虾丸。

“酸甜口?少放辣?”

沈寅初这人记性好,来过几次的顾客口味多半都能记住,这也是大部分人都爱来沈记小摊的原因之一。

“对,”两个小护士笑嘻嘻地问沈寅初,“小老板,听说之前世界杯没人中奖之后,大家可都说吃你做的东西运气好!不过你现在咋不怎么做了?”

“那哪算我运气好啊?那是保加利亚运气好!”沈寅初可不敢接这一茬,他把小篮子放进去煮,告诉两个小护士,“你们俩是二号,一会儿喊到的时候过来就行。”

四号、五号……很快,这一锅就煮了个满满当当。汤底的清甜加上蔬菜豆腐的香味,在秋风里头恨不得吹出一里地去。

“一号好了!”

沈寅初把小篮子提出来,把里头煮得白白软软的蔬菜豆腐都倒出来到小铁盆里:“大爷,还是酸辣口呗?芝麻孜然葱花香菜都整点儿?”

“不整香菜了,我老婆子不吃,回去给她尝尝。多搁点葱花就行了。”

沈寅初加好作料,几下把一盆麻辣拌搞定,倒入到一次性纸碗里头,插上两根竹签,掏了塑料袋,递给史老爷子。

“老爷子,尝尝这个味儿咋样!”

老爷子吃辣,刚刚看着还白嫩清新的麻辣烫上头立刻裹满了一层鲜红的料汁,散发出一股让人流口水的酸辣味。

他犹豫了一会儿,先拿竹签插了一半鱼丸子,放进嘴里。

鱼丸鲜、辣椒辣、麻椒叫人嘴唇都微微颤抖起来,还有酸溜溜的醋味。等到吃下去之后,还能够依稀感觉到嘴巴里有一股甘甜回味……

“好吃!寅子,明天我还来买!”

趁着老爷子不注意,好久没来的李子偷摸用另一根竹签插了个土豆偷着吃了:“小老板,给我也来一份!要跟老爷子这个一样的!”

史老爷子追着李子捶,沈寅初已经提了二号篮子拌完,拎着空篮子问道:“还谁要?”

“我!”

“给我整一个!我要多放豆腐皮!”

“老板,鱼丸子能不能多加啊?”

很快,冷飕飕的天气里头,沈记小店的新品吃到了每一个人的胃里头,烘得人暖烘烘的。

下次还来吃!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撒花!!!

文中菜谱均可试制~素高汤就是香油烧热,白萝卜红萝卜丝七三开下锅炒透,放你家最好的酱油,加水炖。

关东煮汤底就是苹果+白萝卜+胡萝卜+泡发干海带干香菇,香料不用放,加盐加生抽。汤好后苹果海带捞出不要,直接煮菜品丸子就行了,丸子不建议多加,现在的丸子太鲜了破坏汤汁的甜美~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lm 5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豆豆豆豆逗 10瓶;白驹过隙,唯爱不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