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63、六十二

六十二

次日, 苏合世子遇刺的消息传遍了源州城。民间传言, 陛下欲要对溯北动兵, 撕毁盟约, 担忧这场战争会发生的百姓,都觉得皇帝有些穷兵黩武。

处在西山的禤景宸收到了来自中州刺史崔健的密信,一见信中内容拧起了眉头。却原来, 年处武库失窃的兵器, 一部分运往了中州, 一部分运往了翰州。

到中州的军备, 被那位参将藏到了土匪窝中, 至于用来做什么,那位参将也一一吐露。却原来, 那个地方正是训练私兵之地。这私兵, 便是那名参将欲要带来源州的军队。

也不知道是何人从中作梗, 令那参将一一交代了清楚, 此事与左丞徐明义有莫大的关系。左丞与翰州部落有往来,崔健疑他通敌叛国。

得到此密信时,禤景宸沉吟了片刻, 吩咐了召唤苏彦卿。私下调集了中州兵马, 往源州开拔。而镇守源州的金袍卫,则将杨玉庭所在的南门全部调了过来。

此乃密令, 接收到指令的杨玉庭没有与谁说,只身返回城中召集了兵马。

便是此时,昨夜刺客的来历已经调查清楚。他们来自中州军营, 所用的箭羽便是失窃武库遗失的那一批。

事情逐渐明朗,徐明义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禤景宸自己知晓,却不敢与他人尽说。于是将乐正颍召了过来,与她说了刺客一事。

“昨夜听那些刺客所言,莫不是楚国旧老所为?”乐正颍拧着眉,想着刺客所说的最后一句话,言道,“若是如此,为何不冲着陛下来,而去寻苏合世子。”

“世子乃是两邦质子,万一有不测,只是安抚溯北费些力气,他们为何要行刺世子。”乐正颍将自己疑虑了一夜的事情抛了出来,“且昨夜的刺客有六人,世子与我幼弟皆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儿,六个青年捕捉两孩子根本轻而易举,怎可能还让他们逃了。”

是的,就算是妹妹还是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乐正颍也还是一阵后怕。他们三个孩子能逃出生天,也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堪称是福大命大。

若真是冲着苏合来的,杀了岂不是一了百了?

“除非是这些人一开始,就根本不想杀世子。”在旁的长公主沉吟,说了这么一句。

禤景宸与乐正颖的目光落在了她身上,听她继续说道:“陛下,若此事乃是楚国旧老所为,那么一切都好说了。可还记得不久前,关于陛下毒害昭帝的流言?”

“先加其罪,后添混乱,然后便可名正言顺的——逼宫。”长公主一脸沉静,吐出了那大不敬的两个字。

“陷害陛下毒害昭帝,在民间制造流言,虽没有什么大用,但若是他们要举事,则是天大的好借口。”

“但凡举事,总要有借口的,前朝中州王举事,不就说大司命荏苒乃妖道,为清君侧不得已举旗吗?今日诬陷陛下毒后昭帝,下一步便是逼宫还朝了。”

“而溯北,若在他们计划中,那么就是借溯北之乱,调走陛下最主力的澜州兵马。溯北之乱,以苏合世子在源州被刺为由,也是一个好借口。不杀世子,乃是稳坐江山之后可有一人牵制明戈齐。”

“这便是我,对于昨日刺杀闹剧的推测了。”

长公主此人,于政事上心细如发,尤善推理。禤景宸的猜测与她无二,乐正颍听完也深觉如此,言道:“若真是如此,那陛下得早做准备了。”

“若是贵族遗老,可用势力不算太多,最多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可皇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命监天司再着重关照那些人,就不信挖不到他们在军中的暗线。”长公主言道,可谓是对那群人深恶痛绝。

女皇点点头,又叮嘱了一番,命长公主退下,单独留下了乐正颍,与她商讨用哪几个将军较为合适。

她命司命将密信送走,这才松了一口气问道:“溯……公子今日如何了?昨天被吓坏了吗?”

乐正颍摇摇头,“承蒙陛下关怀,幼弟无恙。就是昨日奔波了一天,尤其困乏,与苏合世子一起睡到如今都还没醒。”

禤景宸点点头,若无其事地说道:“乐正公子年纪虽轻,却勇敢果决,倒是十分难得。此次,她护住了世子,乃是大功一件,朕欲赏赐与她,你且说说什么合适吧。”

乐正颍摇摇头,说道:“保护君主乃是臣子职责,阿溯身为世子伴读,该是护着她的。”

“我听世子说,她溯北语学的很好,书法也很好,颇有大家之风,世子一直将她当老师看,不若以后就让她充当世子的华族老师好了。”

“噗。”乐正颍轻笑一声,与女皇说道:“世子竟如此夸赞她吗?那都是世子觉得好罢了,阿溯的溯北语学了不过大半年,书法不过是一私塾老师教的,顶多是小家子的秀气端正,哪里有大家之风。”

“陛下,她可当不了世子的先生。”

乐正颍替钟离朔推辞了一番,却令禤景宸握紧了手。她想着春日时,少年在她面前说的话,心下一片焦灼。

禤景宸颔首,命乐正颍退下,这才召来了大司命项斯年。

“今日召卿过来,乃是阅读经书有一事不明,我观太一本纪中有还魂一篇,敢问大司命,这世间果真有还魂之人?”从来不肯信这件事的禤景宸,却主动问起了这件事。

项斯年一怔,沉吟了片刻:“我太一门中流传的杂录里,倒是有几篇记载这件事。不过,还魂一事,全是东皇恩赐,涉及天机,我等也不能窥探,故此,也不知真假。”

禤景宸的心沉了下去,言道:“那还请大司命找出那几篇杂录,与朕看看吧。”

大司命称诺,接着很快就退下了。待大司命走后,禤景宸才召来了暗卫,令其去将乐正溯书房里取了一部分她留下的字。

暗卫闻言,立马去搜集了这些东西。到了傍晚,禤景宸便将那盒曲谱,与乐正溯早先前给她的感谢帖子,还有乐正溯的字帖交给了会字迹鉴定的大师手上,皱着眉说道:“这字条与练字帖子乃是先帝所留,先帝会用多种字体,你用来参考一二,帮我看看这份曲谱可是先帝所做?”

那盒曲谱,她自己认出来了确实是殿下最喜欢用的一个字体。以乐正溯的字体来证明昭明太子的曲谱,她想,她或许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大师称诺,接了东西便退下了。

禤景宸的一颗心因着昨晚的事情便从未安稳过,她提着一颗心,等到了军演出了结果,等到了贵族少年正式围猎开始的前一天。

字迹鉴定的结果还没有出现,她却等来了另外一个眼熟却极其陌生的人。

“草民念望,有一事要告与陛下。”是夜,月近圆满,念望捧着一个漆黑的盒子,叩开了禤景宸的营帐。

禤景宸一身银甲,端坐在营帐前,冷冷地看着立在帐中的念望,言道:“ 念望先生所来,可是为了世子之事?”

念望看着立在营长中的侍卫,摇摇头,言道:“非也非也,我是为了陛下的江山而来。”

“还望陛下将大司命召来,同时屏退左右,此一事,我只欲告与陛下与大司命知晓。”念望说着,向前一步,打开了盒子,恭敬地递到了女皇案前,言道:“陛下见此,可有听我一言的时间了?”

禤景宸瞳孔一缩,那躺在盒子红绒里的赫然是一枚烧黑碎裂的玉制尺八,与一枚残破不堪的青玉。

她认得此物,哪怕面目全非,她也能将此物认出来。这枚尺八,是大婚之时,作为嫁妆由她带到殿下身边的。这枚青玉,便是象征钟离朔楚国皇室身份的。

禤景宸鼻子一酸,眼眸中有波光闪过,她颤抖着手,白皙的指尖小心翼翼地落在了碎裂的青玉上,极力地忍住自己波动的情绪,言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东西?”

念望欣慰一笑,心想自己现在是可以心甘情愿认罪伏诛了。如果昭帝皇后心中没有那孩子,他今日之举可以不用做得那么圆满,可是昭帝皇后心里有她,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念望后退了一步,对着皇后说道:“想来陛下已经认出了此物,那么陛下如今可否听我一言了?”

禤景宸凝眸,望着他点点头,召来了项斯年。

项斯年匆匆赶来,看到立在帐中的男人,只觉得一股熟悉之感扑面而来。

项斯年朝陛下行了一礼,陛下颔首,望着念望言道:“大司命也来了,你可以交代是从哪里得来此物的吧?”

念望微微一笑,一扬衣袖,朝着禤景宸直挺挺地跪了下去。禤景宸凝眸,看着他行了三拜九叩大礼,从袖中掏出了一枚漆黑的令牌,朗声言道:“罪臣河神,叩见吾皇,愿吾皇千秋万世!”

项斯年凝眸,望着念望手中的令牌,露出了惊讶地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开了新文的文案,一个小皇帝大皇后的故事,有兴趣的点进专栏看一下吧。

念望不是好人,大家不要信他的下章瞎掰。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