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26、第26章 爱心

镜头下, 纤瘦的少年牵着另一名高大的少年来到钢琴前, 两人一同坐下, 纤瘦的少年先抚上钢琴, 等了一会,高大少年才同时动作。

随后音乐声起。

轻快的声音自两人指间响起,摄影师不懂音乐, 却不由被他们吸引, 移到近前, 拍下两人的手指如轻灵的小鸟在琴键间跳动, 互相转换, 配合默契的画面。

音乐从窗口传出,飘入院中。摄影师听到窗外有骚动, 将镜头转向窗外, 就见那些还在院中玩耍的孩子都齐刷刷跑过来, 有几个大的甚至直接翻过窗口进来, 直接就在地板上坐下,呵呵直笑,极开心的模样。

这次被采访的主角, 福小洋和刘文两个孩子也迅速跑来, 和其他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虽然活动室有小凳子,但孩子们都更喜欢坐在地板上。

院长站在门口, 对惊讶的记者说:“小点的那名少年叫顾玺,另一个是韩漓。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他们的音乐, 我们之前训练时,为了让他们听话播放的音乐,也是他们两人弹的。”

记者点头,将此话记在心里。

她早上来采访时,以为这些音乐只是普通的配乐,并未关注。

待到孩子们都坐稳,顾玺停下音乐,开始上课。

尽管有摄影师拍摄,他还是保持原来的节奏,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除了小雨等孩子的要求稍微严格一点,其他孩子都是任由他们自己发挥,不管是乱涂乱画还是弄脏衣服,顾玺都很有耐心的看他们的画。

福小洋和刘文都不擅长画画,和其他孩子一样,只会用腊笔乱涂乱画,摄影师拍了一会,觉得没什么看点,问顾玺:“喂,能不能换个课,我们想拍他们上音乐课的样子。”

顾玺看他一眼:“这里不只两个孩子,课也不是为你们上的。”

“顾……顾……啊啊……”有小孩拉着顾玺的衣角叫。

他们的记忆不好,很少能记得住人,也亏得顾玺一直耐心以对,现在大部份孩子都记得他了。不像最初来的时候,转眼就忘。

“小福,怎么了?”小福是顾玺从公园就认识的孩子,三级智力障碍,算相对聪明的,能叫得出顾玺的名字,也会说饿了。

蹲下来才发现小福裤子湿了,顾玺抱着他去换裤子,扔下摄像师和记者不管。

刚来的时候,顾玺只需要教孩子们画画和音乐,后来久了,他就主动承担了这些工作,到现在已经习以为常。

院长目送顾玺离开,对记者道:“如果你愿意采访顾玺,你会发现另一个更美好的故事。”

顾玺带着换了新裤子的小福回来后,继续给孩子们上课。美术课后,才轮到钢琴课,他也没有在摄影机前表现,而是弹着简单的节奏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镜头下,看着孩子们摇摆着身体随音乐唱歌,仿佛就像普通正常的幼稚园儿童,摄影师和记者都被打动,细心的拍下孩子们的笑脸,也给了顾玺好几个画面。

只是,令人惊疑的是,在这样温馨的画面中,韩漓却漠然的坐在角落里,眼睛只盯着顾玺看。

“那个人怎么回事?”记者指着韩漓小声问。

“具体情况你要问顾玺,看他是否愿意接受采访。”院长道。

于是下课后,顾玺被记者拦住,想要对他和韩漓进行采访。顾玺拒绝,从记者看向韩漓的目光,他知道记者已经发现韩漓也是一名“智力障碍患者”,不用想也知道会问他“他和你是什么关系,你为什么会收养他”之类的话。

这些话,别人也问过,不管出于善于还是好奇,顾玺都不想回答。

韩漓不是智力障碍患者,但是他也无法证实韩漓的智力没问题。因为单看外在表现的话,韩漓其实和轻度智力障碍患者差不多。

——轻度智力障碍是指能适应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告别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机能力;骒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正是目前韩漓对外表现的状态。

就算顾玺自己患过学者综合症,也无法证明另一个人是学者综合症,这病症在世界上实在太少,一般人甚至不知道有这病症。他如果要为韩漓证明,就必须找到精神科专业进行特别鉴定。否则的话,就如福利院对韩漓的检查,只会将他当成轻度智力障碍患者而已。

而顾玺也不敢去找不信任的专家鉴定,他前世之所以被实验室盯上,正是负责给他鉴定的那名精神科专家干的。虽然丧心病狂的医生相对很少,但顾玺不想冒险,他还没找到能保护韩漓的那个人。

因为顾玺拒绝,记者很遗憾没能对他进行采访,原本这应该是一个很棒的话题性故事,搞不好能进入感动xx的事迹中。可惜当事人拒绝,哪怕采访别人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当事人不愿上电视,记者也只能作罢,毕竟他们是正规单位,不是八卦狗仔队,只得遗憾的将顾玺和韩漓的画面剪掉。

当晚关于福利院的节目便在本地电视台播出,福小洋和刘文瞬间家喻户晚,他们悲惨的身世和钢琴比赛中的优秀表现令人动容。电视里还着重播出了他们在福利院的生活,本来顾玺和韩漓也能成为节目中重要的故事,但因为他们拒绝,最后只留下了弹钢琴召唤孩子们回来,以及孩子们唱歌时,那道弹钢琴的背景。

第二天福利院迎来大批社会捐助和志愿者,门口的路都被前来捐赠物品的车辆堵住。没有办法给孩子们上课了,顾玺只能留在隔壁的春雨公益机构里,和女孩们一起从楼上看热闹。

“顾玺,我听说记者也想采访你的,如果你当时同意,现在也就出名了。”李小花对顾玺说。

顾玺笑着摇头:“我和韩漓都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认识久之后,顾玺和女孩们的关系已经非常熟稔。她们从护工那边知道韩漓的情况,并听说他是在流浪时被顾玺捡到的时候,对韩漓就完全无法排斥了。因为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无家可归时被机构收养的,她们对韩漓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也没那么排斥了,韩漓成了她们第二个愿意接纳的男性。甚至在顾玺忙碌的时候,她们还主动帮忙照顾韩漓。

黎姐很高兴,说自从认识顾玺后,她们对男性终于不那么恐惧了,再这样下去,将来离开机构也能正常的生活。

福利院经过一周的热度后,迅速归于平静。只留下了满院的儿童玩具和衣服,义工们还是经常来的那些,几天前热情跑来当义工的人都已经不再来了。一时冲动的爱心是有时效的,尤其在发现这些智力障碍的孩子比想像中更难照顾的时候。

“这是常事,我们早就习惯了,至少获得了不少捐赠,上面的部门也答应给我们增加拔款。”院长淡定道。

一名来帮忙的男性义工笑道:“每年都会有一两次这样的爱心活动,今年的活动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因为福利院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孩子,已经有人考虑到这里收/养/孩子了。”

健康的孩子早就被收养,但也有真的满怀爱心的人愿意收养残障儿童。比如小雨这些心智健康,身体略有残障的孩子,比起玩具和新衣服,有接纳他们的新家庭才是最重要的,这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真的吗?那太好了!”顾玺为他们感到欣喜。

“希望他们不只是嘴上说说……”那名义工扭头看了看在房间里看书的韩漓,突然小声问顾玺:“顾玺,你为什么要收养韩漓呢?你收养的时候在想什么,是什么触动了你?也给我们一些参考吧,或许让孩子们做同样的事,能打动领养人呢!”

所有认识顾玺的人都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去收养韩漓,虽然他只是轻度智力障碍,但大家跟他说话时,他几乎是没有回应的,甚至问一句话,过了几分钟才反应过来回答。当他抱着书的时候,更是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除了顾玺叫他,谁说话都不理。养育这样一个人要承担的压力何等严重,就连他们做了多年的义工,再同情孩子也不敢收养,无法理解顾玺一个孤儿怎么就敢。

当然,这也令他们更佩服顾玺的爱心。

顾玺想了想,认真的解释:“我没有爱心,我并未打算去收养一个可怜人。只是因为他是韩漓,我才想和他一起生活而已。”

窗户的另一边,韩漓定定看着手上的《国富论》,嘴角勾起。

他身边的书桌上,摆着《国民经济学》《投资学》《从亚洲到全球金融危机》等书籍。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