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029章 又惊又怕

孙状元脸色潮红,双手控制不住地颤抖。

他拿起一份资料。

薄薄的一本册子,也就二三十页的厚度,却如同千斤巨锤。

光是拿起来,就已经耗费了他全身力量。

他心里头很清楚,这种事情,皇后娘娘不可能骗他,也没必要骗他。

只是内心无法接受,还抱着一丝侥幸。

或许并没有皇后娘娘说的那么严重。

或许这一切都是误会。

他翻开资料,内容详实得让他从脚底板升起一股寒意,直窜头顶。

时间,地点,涉及人物,事情经过……

事无巨细,人证口供,签字画押一应俱全。

还有物证一览表,案件所涉及的物证,已经封存。

这是一份完整的案卷卷宗。

拿到衙门,完全可以凭借这份卷宗断案。

啪!

孙状元将卷宗合上。

他瞳孔睁大,脸上肌肉控制不住地抽搐。

“老夫斗胆问一句,娘娘从何时开始盯上了孙家?”

如此详实的案卷资料,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必定是经年累月地暗中调查,才有这一箩筐的案卷。

顾玖亲手斟茶,“孙先生喝茶!”

孙状元再次急切地问道:“请娘娘给老夫一句实话。”

这个时候,他哪有心思喝茶,都快急死了。

顾玖端起茶杯,吹了两口气。

今年的秋茶,同春茶不同,别有一番滋味。

她浅饮两口,手持杯盖,轻轻拨动着茶水表面。

“早在仁宣太子被刺身亡的时候,本宫就开始留意你们孙家。孙家大房是族长,很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他及时中断了对太子妃的支持,划清界限。武宗开耀帝过世,孙家没有受到牵连,但是太子妃死了。”

孙状元不发一语,面色还算镇定。

只是滚动的喉结,透露出他的内心并不如面上那般平静。

他在紧张!

顾玖继续说道:“太子妃死了,死在了宗正寺。这事有太多说道的地方,内情令人触目惊心,不说也罢。成宗文德帝期间,孙家蛰伏,不显山不露水,在朝堂上的影响力略有下降,但是文坛地位丝毫不减,一如既往的强势。山河书院同国子监数次明争暗斗,深入调查此事,不难查出这些事情同孙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孙状元忙说道:“孙氏一族,绝没有挑起山河书院同国子监的斗争。”

“本宫没有说你们孙家挑起双方争斗。只是你们孙家作为文坛泰斗,定州学派的掌门人,你们的学术思想正在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天下学子。学术思想,同样需要银钱经营。孙家家大业大,养着那么多人,还要维持住在文坛的地位,推广你们的学术思想,请问钱从哪里来?”

孙状元说道:“孙家有祖产,有铺面,有商行……”

顾玖嗤笑一声,“在本宫面前谈祖产收入,无疑于是班门弄斧。你们孙家名下的产业,调查起来可比调查孙家的罪证来得容易。

经过本宫连续五年对你们孙家名下产业的跟踪,所得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开销。每年都会产生巨额亏空,最后都由定州孙家填补。定州的钱从哪里来?从压榨定州百姓而来。”

“如此严重的罪名,老夫不敢认,孙家同样不敢认。”

孙状元压着恐惧,表明态度。

顾玖直接掀翻箩筐,“以为一句不敢认,就能否认发生过的事情吗?”

孙状元盯着满地的资料,手指在颤抖。

顾玖随手拿起一份资料,“景明元年,王家村王氏族人将上等良田二十顷,在衙门过户登记为孙家田产。无缘无故,这二十顷土地怎么从王改姓了孙?”

孙状元盯着她手中的资料,胡子抖了两下,没敢说话。

真相一定是触目惊心,让人心底发寒。

顾玖冷冷一笑,“是因为王家族人被逼得家破人亡,最有出息的子弟,在赶考的路上遭遇劫匪,被打断了腿,从此断绝了科举之路。王家商队,同样半路被劫,伙计当场死了五个,王家人伤了三人,其中一人被挑断了手筋,一辈子提不了重物,干不了重活。

这还不止,秋收前十天,一把火,将王家即将收割的庄稼烧了个精光。官府调查此事,说是小孩不小心点燃火烛,此事不了了之。王家一族辛苦一年,颗粒无收。孙家趁势封锁定州粮路,垄断所有粮食,不准任何粮商卖一粒米给王家。

王氏一族苦苦支撑了八个月,走投无路之下,被逼无奈以低于市场价,将王氏一族几代人攒下来的二十顷上等良田卖给孙家,换来族人平安。”

啪!

顾玖将资料丢在桌上,心头怒火升腾。“

“有了这二十顷良田,孙家的田地就连成了一片。附近所有村民乡农,短短一年时间,全都成为孙家的佃农,或是奴仆。你们孙家,好大的威风啊!”

孙状元匍匐在地,浑身颤抖。

“请娘娘宽恕!”

“本宫凭什么要宽恕你们孙家?连续五年的调查,关于孙家的罪证,能溢出这间茶室。敢问一句,这是不是恶?”

孙状元重重点头,“的确是恶!”

顾玖怒气冲冲说道:“如果只是一家一姓的恶,本宫忍了。然而,孙家给天下做了一个极坏极坏的榜样,让天下人以为只要同姓连宗抱团,就可以成为一方豪强,为所欲为!大周王朝还好好的活着,什么时候轮到地方宗族势力为所欲为?你们孙家的恶,便是这世间最大的恶。”

孙状元老泪纵横,“孙家该死!”

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孙家似乎已经是穷途末路。

“孙先生坐起来吧!本宫知道,这些事情你不知情,你们三房也没参与。”

顾玖的态度突然转变,变得和颜悦色。

孙状元一脸懵逼,搞不懂这是什么状况。

顾玖给他的茶杯里面续水,“说了这么多,本宫想问一句,孙家该不该分宗分家?”

孙状元怔愣,端着茶杯的手一直在颤抖。

“娘娘不治孙家的罪名?”

“治罪简单,却治标不治本,还易引起士林和官场非议。本宫要的是从根源上斩断恶的源头,孙先生明白吗?”

顾玖似笑非笑,孙状元压力山大。

孙家的名头太响亮,文坛地位太高。

轻易动不得。

就算将罪证摆在世人面前,朝廷对孙家动手,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说不定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儒家讲究亲亲相隐,可不是说说而已。

侵占良田,逼良为仆,哪个官宦家族没干过?

就连顾家也干过这种事情。

动孙家,等于是掀翻了士林格局。

文坛士林包括官场,都会跳起来反对。

权衡利弊,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孙家人自己动起来。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孙家三房就是顾玖撕开孙氏家族的尖刀。

本来这个机会,应该是在后年,甚至是大后年,时机成熟的时候开动。

却刘御相中了孙家三房的孙七娘,顾玖和刘诏决定,趁机提前计划。

钝刀子割***着孙家一点一点,逐步解散。

从一个大家族,解散为无数个小家族。

几万人,一旦不再是一个族长统领,必定会发生利益之争。

过去因为族规,被压制的矛盾,势必趁机爆发出来。

矛盾一旦爆发,孙氏一族离着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肢解了大家族,地方上的小民才能在混乱中寻找一条活路。

这一切,需要一个带头人,拿着武器撕开一个口子,将压制的矛盾引出来。

孙状元,就是顾玖相中的药引。

分量不大,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孙状元大口灌水,汗水一直没停过。

委屈他一大把年纪还要承受这等磨难。

他苦笑连连,“娘娘希望老夫怎么做?”

顾玖轻声说道:“本宫希望你们三房能主动提出分宗,同大房划清界限,从今以后各自祭祀。”

孙状元脸色煞白,分宗的后果太严重,他完全现象得到。

他哭丧着一张脸,“照着娘娘的吩咐做,老夫会成为孙家的罪人,千夫所指,背负万世骂名。”

顾玖笑了起来,将资料往桌上一扔,“先生不仅不是孙家的罪人,反而是救星。否则,能堆满一间屋子的罪证,足以让孙家万劫不复。”

“为什么?娘娘完全可以直接治孙家的罪,我们孙氏一族也算是罪有应得。为什么要逼着老夫分宗,成为罪人?”

“孙家并非所有人都该死,孙家乃是文坛泰斗,念在你们的功劳,本宫愿意给你们一个机会。”

“孙家罪名确凿,娘娘还愿意聘娶老夫的孙女吗?”

“这就要看孙先生如何做选择。要么分宗,要么整个孙家被连根拔起。”

孙状元苦笑连连,眉宇间布满愁绪,不曾舒展。

顾玖提醒他,“你们孙家太过贪心,妄想一直做天下间第一世家。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孙家已经狂到没了底线,没了敬畏。孙先生,是时候给你的族人泼一盆冷水,让他们重拾恐惧之心。否则,多年后,孙家几万人还有几个人有幸活着?”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