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27、第二十七章

当今圣上荀翊少时登基, 江山风雨飘摇,外戚兀结越主,旁人眼中他不过是个带着镣铐的木偶小可怜。

圣上十八岁时,因辽州水患治理一事怒劈龙椅, 问罪外戚房氏一族, 牵连出大小官吏,皇亲国戚无数。

秦王便是其一。

方到那时, 众人才知这位“小可怜”帝王并不可怜, 而是在仇恨中挣脱出来的真龙天子。

圣上念秦王之子秦歧州自幼不在京城, 且戍守漠北有功, 加之皇室子弟人数凋零,未使其连罪,依旧承继秦王的俸禄爵位。

那年, 荀翊十九,荀歧州二十六。

如今三年已去,荀歧州是头次回到京城, 还是因为母亲与舅舅孝期过了,他想回祖祠来上一柱香。

荀歧州打小父母关系便不和睦,母亲乃是将门虎女,行事干净利落, 一次争执后便带着年幼的荀歧州跑回自己娘家, 跟着兄长去漠北戍卫,活的潇洒恣意,荀歧州便是在这般环境下长大的。

其实一直到秦王出事儿, 他回京城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京中人人都知秦王荀歧州驻守边疆,却甚少有人识得他面貌。

他的骨血已经融进了北界,大抵一辈子都无法抽离出来了。

荀歧州那日听太后的意思,好像是要给他指婚,其实他对成婚这事儿并不在意。毕竟儿时父母感情不睦,后院烦乱,让他多少有些阴影。且在他成长的环境中,女人那都不是女人,是一起上战场杀敌一起浴血一起喝酒的同袍。

沙场上的女人打起架来也一个个凶的吓人,当年他娘亲就曾一人连斩对方五员大将,满身是血的跑回来,面不改色的给他讲睡前故事,哄他入眠。

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血腥的拥抱,只知道自己被吓得不敢睡,却只能假装睡着了的窘迫。

但既然如今太后说了,有这个意思,荀歧州觉得自己总还是得去看看。他不想像自己爹娘那般,要是不合适,或者人家看不上他,早点说清楚,也省的闹到最后互看成仇人。

荀歧州出府前问清楚路,便朝宁府去了。

兴许是近乡情怯,又或许是早上打定这个主意的时候脑袋还没清醒,荀歧州在宁府不远处时突然停下来了。

他猛然间想起自己这般直接登门拜访是不是不太好?往日没甚来往,如今去了该怎么说说些什么?甚至可能还见不到那位宁姝姑娘。

不行,此时还是得寻个人来当中间人。

荀歧州思忖半天,在京城里踱着步子,好巧不巧看见苏渊和陈衿经过,登时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喊道:“苏渊!”

苏渊闻声一看,荀歧州笑的诚挚,眼角的纹路又重了几分。

其实荀歧州年纪并没有看上去的那般大,但漠北风霜雪雨摧残人,数年下来,又不怎么在意拾掇自己,这才猛的一看更似中年。

“秦王殿下,好巧。”苏渊说道。

都是领兵打仗的人,见了面也干脆。

“秦王殿下。”陈衿在旁拱手行礼:“许久未见。”

“这不是陈衿嘛,如今也长的有鼻子有眼了。”荀歧州向来不会交际,往日和敌军叫阵的时候也能凭借一己之力将对方气死两个。

陈衿苦笑:敢成自己以前没鼻子没眼。

荀歧州刮了下鼻子,问道:“苏渊这是要去哪儿?”

苏渊刚一张嘴,还未出声,荀歧州便一把揽过他的肩膀,大声道:“什么?你要去宁府?唉,原本想请你今日喝酒的,既然如此便也没法。”

苏渊: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要去宁府?

荀歧州揽着苏渊的肩,一路朝着宁府的方向走去,嘴里还念念有词:“是啊,这眼瞅着过年了,的确是得去未来岳丈那儿去看看,不然说不过去。陈衿,你说是吧?”

陈衿在后面一头雾水的跟着,猛然被问,“啊”了两声,“是这么一说。”

但苏渊本不是要去练兵场吗?

“有时候岳丈确实麻烦,但苏渊放心,有本王跟着你。帮你保驾护航,毕竟年纪在这儿,经验阅历还是有的。”荀歧州说道。

苏渊:“秦王殿下尚未婚娶,哪儿来的经验阅历?”

荀歧州压低了声音说道:“太后娘娘似是想给我赐婚你未来媳妇的姐姐,咱们都是在外面领兵打仗的,总是要互相帮衬一下,让我提前见见,若是不合适好早日了结。”

苏渊闻言登时黑了脸,但他又确实无借口推脱,便只好被荀歧州半拖半拽的弄到宁府门口。

门夫见了苏渊登刻去院子里报信儿,恭敬地将苏渊三人请进厅堂。

宁培远听闻秦王来了,连忙让人备好茶厅堂见礼。听闻秦王是陪苏渊一起来的,便又觉得自己女儿这婚事好,一连串儿的大人物,日后自己的仕途可有了靠山。

宁培远说话文绉绉的,又带着些迂腐,荀歧州不耐烦听,一边用揶揄的眼神看着苏渊。

他倒是不怕的,日后娶妻要回漠北,三年五载不一定回京,哪里还用得着听这岳丈念经?

宁赵氏在旁听得心急,中间插话道:“世子,前些日子你母亲来时说后院的一株花长的喜人,柔儿让人用盆装过,世子去看看?”

苏渊得救了似的登时站起身来,说道:“既然是母亲喜欢的花,那苏渊自当去看看。”

苏渊这么一走,荀歧州和陈衿二人互视一眼,也站了起来,说是早就听闻宁府院中花木甚好,想见识见识。

宁培远这便请两人一同去院中看看。

宁赵氏将苏渊引到宁柔那处便走了,给这两人些相处时间,毕竟晋国公夫人如今心思多,还是得靠宁柔将这桩婚事牢牢的把握住。

宁柔见了苏渊,话音都软了几分。她自然也知道母亲最近的担忧,自己亦怕错失这般夫君,这便使出浑身解数。

宁柔带着苏渊朝院子深处走去,手指一拨假山石面,娇呼一声。

苏渊看她低头捂着手,十分委屈的模样,关心问道:“划到手了?”

宁柔摇了摇头,将手往身后藏去:“没有。只是……”

“只是什么?”

宁柔羞红了脸,细语道:“近日在绣大婚的被面,不小心扎了手。”

苏渊听闻觉得心疼,说道:“怎得自己动手?这事儿不是向来都是缝两针作数的吗?”

宁柔抿着嘴唇,头偏向一旁:“柔儿听人说,大婚时的喜被需得自己动手,才能得月老眷顾夫妻恩爱百年。”

无论之前有何想法,此刻的宁柔确实是让苏渊心里一动,好似又恢复了早先与她初见的时候,那般无辜纤细,好似一只无所依傍的幼鸟。

他伸手轻揽宁柔入怀:“柔儿辛苦了。”

两人小语片刻复又向一侧走去,未过多久便听见竹林后面有人说话。

宁柔听了脸色有些微变,苏渊则眉头微微蹙起:是宁姝?她为何在此处?

“小姐,可出汗了?小心着凉。”竹林的另一侧,桐枝在旁看着宁姝上蹿下跳,颇为担忧。

宁姝从桐枝那儿接过帕子抹了把汗,长出了一口气:“没事儿。”

自打穿到这处,她知道原主身子不好,就认真每日锻炼,不求变成钢铁芭比,只求少病少灾。

桐枝又拿青瓷虎子倒水,帮宁姝洗过手,宁姝擦干之后,将将帕子交还给桐枝,自己从怀里掏出瓷盒,由里抿出一些脂膏涂在手面上。

“走了。”宁姝从一旁抱起孔雀蓝釉罐,带着桐枝离去。

苏渊眼神好,老远便看见她那小瓷盒不知怎的掉了出来,落在地上映衬着日光,周遭镶嵌了一圈深色玳瑁闪闪发亮,正是他在南边给宁柔带回来的那个。

苏渊走上去,将那瓷盒拿了起来。

宁柔一见那瓷盒,猛然想起在去寿宴的路上,自己为炫耀曾将这东西给了宁姝。如今被苏渊拿在手中,不免有些尴尬。

苏渊将瓷盒捏在手里颠了颠,问道:“这是……”

宁柔顿时一脸委屈,眼见着就要流下泪来:“之前姐姐见了,说是喜欢。祖母一贯是向着姐姐的,便叫我让给姐姐。我说过是渊郎你送的,自然是不愿,但……她非要讨了去,我也无法。”

苏渊抬头看向宁姝离去的方向:非要讨了去?莫非她仍对自己挂念不下?

宁培远那头带着荀歧州和陈衿在院中散步,他父亲喜欢莳花弄草,院子里便有副盛景,但在他手上多年不顾,早已经没了往日的规格。

没走几步,便看见宁姝带着桐枝从一旁走了过来。她只用发带在头上扎了个简单的马尾,权是为了运动时方便,可这在荀歧州眼里却显然与众不同——不似闺阁千金,倒有几分像沙场上英姿飒爽的女将。

“这位是……”荀歧州出声问道。

宁培远见荀歧州的眼神,连忙说道:“这是小女宁姝。”说罢,他对一侧管家说道:“去请小姐过来。”

待得宁姝走的近了,宁培远又蹙起了眉,说道:“怎得这般无状,即便是在家中也应当妥善规整,贵客在此,你这般像什么模样?”他转头恭敬道:“秦王殿下,小女不知有贵客来,往日都不是这般模样的。”

宁培远等了半天也没听见荀歧州说些什么,纳闷的抬头一看,就看见秦王殿下盯着宁姝,十分吃惊的模样。

“是你?!”荀歧州突然问道,声音有些发颤:“你就是宁姝?”

宁姝也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那天在瓷器铺子和自己抬价的人吗?

荀歧州看了眼一旁桐枝手里拎着的青瓷虎子,目瞪口呆:“你不是已经出阁了吗?”

青瓷虎子哀呼一声:“他怎么追到这儿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