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02、第一百零二章

北方文风不盛, 姚家军储备不足,慕大冲真人, 因追随他而来的那些个‘迷弟’……咳咳, 是读书人们, 确实是给姚家军带来过不少便利。

她们的确吸收了不少人才。

不过,时光如水流逝, 到了这个时节——愿意接受姚家军作风, 思想较开放的, 能吸引的, 姚家军早就已经想方设法,拐弯抹角的收归囊中了, 余下那些,还在充、泽两州四处流窜, 看似潇洒乡野, 自做‘大贤’的,实则全郁郁而不得志, 要么无德无才,要么政见, 甚至三观都跟姚家军不合……

基本全是被挑剩下的。

偶尔有错漏,确有那等有大才的, 约莫都是像景朗那样,是真的看不惯女子当政,瞧着就别扭。然而,姚家军里没有那么多‘苦刺’, 懒的在‘调.教’无数‘景朗’。他们既自认有才,既政见不合,那就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谁都别为难谁!

好走不送!

在姚千枝的统领下,姚家军的政策其实很宽松,不问出身,不追来历,管你是个甚的土匪师爷、在逃囚犯,只要老实做事,都有一展本领的空间……不像大晋朝廷端着架子,必须色色俱全,相貌不佳都能给刷下去,她是仕、农、工、商一概不论的……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绝活出草莽。辽阔无垠的大晋国土里,人才是数之不尽的。

更别说两百多间崇明学堂三年一茬,一批就出好几千人……

姚千枝真不缺那几个死硬着,口口声声‘日月颠倒、牝鸡司晨’的犟种。

没轰走他们,是因为不想名声太难听,终归,实力在强,‘礼贤下仕’这四个字,她还是想要的。

谁知道,她给了脸,人家到想蹬鼻子上头顶儿,北方这股妖风起的太盛,到让人措手不及,甚至惶惶难安了。

从出生起就受够了女四书的苦,太明白如果‘三从四德’传扬开来,女子生活在那等风气的地方是个什么感受,孟央满目踌躇,在屋里连转了好几个圈儿,最后,猛然拍着大案,她咬牙道:“五娘,帮我备马。”

“备马?”好端端的备马做甚?郭五娘微愣。

孟央便道:“我要去旺城,面见姚大人。”

“夫人,眼见就要开学了,这个时节奔旺城……”耽误时间吧?郭五娘有些犹豫。

“学堂的事儿暂时交给念莹,让她处理吧,此间风波,我总觉得不对,不能在这么放任下去……”如棉南城这般风气开放,织女立户养家的所在都有风声了,哪怕不是一面倒,而是两方对峙,但苗头儿总是冒出来了!

此风在不能涨,孟央目光微厉,紧紧抿了抿唇,“莫要在多言,赶紧备马。”

“呃……是。”郭五娘多少有些不解,依然肃立应下,返身下楼准备了。

立在窗前,孟央凝视着楼下依然吵杂的场面,面沉如水。

——

把棉南城事务尽数甩给乔氏,孟央快马飞奔,几天功夫就回了旺城,直奔总督府,她正好堵住姚千枝。

将此间事一一禀明,心中忧虑尽数吐出,她一直有些惶惶的心情,才终于安稳下来。

“哦?!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姚千枝眉头拧了起来。

近来,她和姚千蔓抠银子抠的都快走火入魔了,一时间四州在握,路阳州和芬州都要处理……军中、政务、农事、归民……事情多而杂,忙的姚家军一众都脚打后脑勺,夜里做梦都在‘加班’,似孟央所言,地方风气之类的,她偶有听闻,然而,没着手处置。

真的是没时间!

“臣至旺城,未曾听过一言。”孟央语意微顿,苦笑着说。

确实,旺城……或者一路往北,越靠近姚千枝的城镇,此等言论便越少,甚至到了旺城——大批姚家军高层驻扎的地方,什么‘女四书、贞洁论’,孟央是一本未见,一言未闻!

根本没人提!

“这是避着我?”姚千枝抚唇笑了笑,然,笑意未达眼底。

微微垂下眼帘,她伸手点指额角,无声沉默了好半晌儿,突然弯起嘴角,“这手真是……从基层出发了呀,从底而上,带动舆论,看似未曾针对女人当政,然,此等女言贞洁……呵呵,这是要动我的根基啊?到挑了个好时候,打准了时间差呢……”

“读书人嘛,在我们眼里真算不得什么,然而,百姓们啊……”她抿唇,低声喃着,“多说多言,百人百句,他们自然便会奉做真理。”

而姚家军,终归成立时日不长,扩张的太快,她们的势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无孔不入,遍布北方四州的。

更别说那等偏远一些的乡镇村落了。

完全是这些‘真理’的最佳土壤嘛。

借着忙碌,或者说对此不屑一顾的机会,从下而上翻着劲儿的来了,哪怕动摇不了姚家军的根本,总能给她们造成一些乱子,一个弄不好,她刚到手的路阳州和芬州就得丢了。

没那么大的心力了。

“既是徐州学子扇风儿,这潜伏的便不是一天两天的,突然出手,还真挺凌厉……是谁呢?朝廷?韩载道?宗室?豫亲王,还是……”摸着下巴,姚千枝眯起眼睛。

“主公,不拘哪方势力出手?咱们能慢慢调查,如今情况,还是先把这股邪风压下来,莫要坏了四州风气才是啊。”一旁,孟央进言。

“压下来?!”拿什么压呢?姚千枝低声斟酌着。

市井流言——舆论压迫不像旁个,真刀真枪,明火暗杖……她横不能把那些个嘴碎的读书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拉出来砍头,或者玩把‘文字狱’吧?

谁敢谈论就把谁轰走?谁敢带头掀风儿就把谁干掉?

这作派确实很痛快,亦符合她的日常风格,但,事儿不能这么办啊!

“这……”孟央抿唇,面现犹豫。

很明显,面对舆论压力,她同样不知该如何是好。

杀不得,放不得,轻不得,重不得,狗咬刺猬围围转儿,实在无处下嘴啊!

“大人,要不然,让咱们学堂的学子们写些话本儿,找上那千把个说书先生,当红戏子,讲讲帼国英雄,唱唱红颜救世?”不是玩舆论吗?谁不会似的,这是她们的地盘,她们天生占优势,想翻盘,只要肯下心思,不会做不到。

若说舆论传播,读书人哪里比得过说书先生或当红戏子,一场大戏唱下来,四里八乡能交流传播半年,说书亦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几本‘女四书’而已,想压,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就是时间太长了,写本子,找人,排戏做书……在四下传播,想看效果,起码得半年,甚至更久,把太多精力花这上头,咱们收复路阳州和芬州的脚步,自然就停顿了……”

收复——不是说派个官儿过去,压百姓们头顶上就能成事的了。驱逐匪盗、收编流民、施粥舍药、安抚百姓、开垦良田、造建房屋……一件接一件的,都是事儿,都要耗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非等闲便能解决。

充州、泽州还好,姚家军已在此盘据多年,整理起来还算顺手。然而路阳州和芬州是白得的,想顺利拿下,需要多大功夫……那是可想而知。这等要紧时节,若是把人手和精力抽调出来,放在整治舆论上,那真是失不偿失了。

姚千枝垂眸,无声衡量着。

“大人,此事确实是有些难办,然,实不能不管啊!”孟央焦急道。

她是受过苦的,太明白其中痛楚了。

“管!怎么会不管呢!在我的地盘宣扬什么三从四德、从父从子、三贞九烈?呵呵,那是没尝过我姚某人的厉害,不知道大刀飞脑袋的恐惧?”姚千枝轻笑,望向孟央,“你的主意其实不错,咱们慢慢用着,不过,那个时效太慢,咱们还得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孟央微疑,“哪双管?”

“这个嘛……”姚千枝启唇,想起说话,外间突然姚青椒挑帘子进来,“大人,大姑娘那边儿送了封信过来,让专门给您。”

说罢,款步走过,将信递上。

孟央见状,自然退步止声。

“信?”姚千枝展眉,侧头瞧了瞧,伸手接过,随而展开描了两眼,“这,呵呵……”突然,她朗声一笑,看向孟央,“你瞧瞧,这‘管’不就来了吗?”

“啊!?”孟央怔怔不解。

姚千枝便抬头,把信递过去。

孟央看着姚千枝,见她面上带笑,眸中尽是冷凝,便疑惑接过信,放眼去望,一目十行,脸色变幻莫测,“大人,这,实在是……”信里内容尽入眼底,眉头越皱越紧,嫌恶之情溢于言表,“……不堪入目。”她说着,气的两腮鼓鼓。

“此风万不能涨,若这些人成事,咱们这一众在无宁日可言了!”万分急切,孟央忍不住断言。

“你莫要急,正所谓不破不立,要我说,此事出的正好,完全是个机会。”姚千枝如是说,低声安抚着孟央,她目光转向窗外,突然笑了。

不知名的对手,这一场,她记下了!

——

录州,新野城。

西池园林,曲径通幽、瑶台阆苑。

万林园中,玲珑剔透的数座小楼亭亭而立,仿如雨中美人,暖风轻柔吹过,铃儿轻轻晃动,发出轻脆响动,如琅如玉,声声悦耳。

小楼旁,如碧玉般的湖名唤‘九州’,九州湖中央有一个精致岛儿。那里,昔日反贼,如今被朝廷封做‘天神王’连公主都娶着了的黄升,就住在这岛中的宅子里。

盘腿儿坐在软榻里,黄升面前的炕桌里摆满精致着南方点心,橙橙粉粉,煞时好看。

抬手,端起杯子,他抿了口蜜水,眉头皱着。

黄升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模样,方口阔鼻,身材魁梧,原是个普通的乡下读书人,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自有人趁风起而跃云端,就此笑染九州。

不过此时,这位几乎独霸两州的‘天神王’瞪着铜铃似的虎目,跟看天敌似的看着桌上的点心,又转头瞧瞧龙眼大的酒杯,脸皱成了一团,“这特娘的有什么喝头儿?还居然甜滋滋儿的!”他嘟囔着骂,余光四扫屋内,见没甚动静,便忍不住吩咐屋里侍人,“你,去给老子端两斤牛肉,上两坛大肉来!!”

那侍人细眉细眼,白面粉唇,闻此言是头不抬,眼不睁,“驸马。”他恭身,动作优雅,声音尖细,“您前些日子受了伤,虽不严重,然,为安保天年,日常膳食且得清淡些才好,禁酒禁肉,这是公主殿下特意交待过的,奴奴万万不敢违反,请驸马爷见谅。”

“见谅?谅个屁?老子见谅了你?谁来见谅老子?自那小娘皮嫁进来之后,老子是滴酒不沾,片肉不见,这就算了,还天天喂我花瓣糕饼,抹香粉,喝蜜水……她把老子当小丫头养了吗?“黄升忍不住拍案而起,怒吼咆哮。

面对横眉立目,满脸横肉的黄升,侍人面无表情的立着,声音肃然,“公主殿下是关心驸马,若驸马觉得何处不妥,请面见公主殿下,当面细谈,公主殿下自会斟酌的。”他道,抬头瞧了黄升一眼,“您就算跟奴奴生气,奴奴亦是不敢做主,违背公主殿下命令的。”

“娘的!!老子砍了你!”黄升怒骂,心道:他要是敢跟那小娘皮理论,还跟你这扯什么扯?

侍人看着他,沉默片刻,终归还是给了面子,“奴奴有罪,驸马饶命。”他轻声,平静的‘求饶’。

被如此冷静的目光盯着,黄升像被戳破了的气球般,瞬间颓然,肩膀都搭拉下来了,有气无力的,他回到软塌里坐好,抄起炕桌上的蜜水壶儿,仰头灌了满口。

随后,整个人都散出一股甜腻腻的香味儿。

善柔公主楚芃,原不过是普通宗室女,家里父兄不大能耐,身上既无爵位,亦无官职,说是宗室贵亲,其实跟一般富户人家差不多。

她是庶女出身,并无同胞兄弟,亲姨娘还早逝,仗着性格泼辣敢言,家里到无人欺她。黄升求娶公主,朝廷应允,皇家没有未嫁的正经公主,自然要从宗室挑选。楚父自荐其女——便是楚芃了。

嫁个三十多岁的粗鲁反贼,楚芃肯定是不愿意的,哭闹不休、绝食自尽,各种法子都使绝了,终归不敌被嫁了过来,给楚父换了三等恭顺候的爵位。

事实不能改变,楚芃只能接受现状,好好过日子,反正燕京那些——不管是亲爹嫡母还是兄弟们,用她换了爵位,她算对得起家里了,在不用顾忌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已是反贼妻,就要好好做这‘天神王妃’了。

楚芃二八年华,相貌美艳,性格泼辣,杏核眼儿一瞪,小腰一掐,看着还挺厉害,黄升将将大她一倍,人家还是公主之尊,看着就不一样,自然难免喜爱。

外禀花柳姿,内俱风雷性,成亲不过三月余,楚芃‘威名赫赫’。

整个儿灵州,包括天神军内部都知道自家大王‘怕老婆’……

就连楚芃带来的太监宫女,都只称呼黄升做‘驸马’,而不是‘王爷 ’。

偏偏黄升还挺高兴,嘴里骂骂咧咧,实际行动一点没有,竟然就这么认了。

楚芃——绝对的驭夫有术!!

果然,听见侍人让他找公主评理,黄升自个儿就颓了,胡乱用了满桌子点心,填饱肚子,他刚想回院陪老婆,外间,便有传令官进门禀告,“王爷,顾先生求见。”

“哦?灵均来了。”黄升微喜,横了侍人一眼,“快快请进来。”

“是。”传令官领命,返身离开。

侍人亦很识趣儿,“驸马,奴奴告退。”

“嗯。”黄升摆手应是。

侍人退后三步,刚想离开,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问了一句,“驸马,已经这个时辰了,您和顾先生是否要秉烛夜谈?”

“这是军中事物,你问来做什么?关你什么事?”黄升皱眉,不耐烦的斥责。

“奴奴是替公主殿下问的,这几日殿下夜眠不稳,您和顾先生若谈的太晚,殿下便不给您留门了。”侍人并不慌乱,特别平静说。

“呃……”黄升被堵的哑然,抬手抹了把汗,“回,回,肯定回,你让公主等着我。”

“遵命。”侍人恭声,随后道:“驸马还有何吩咐吗?”

“没,没有。”黄升摇头。

“那,奴奴告退。”侍人淡然离开。

黄升对着他背影呲牙咧嘴,扬了扬拳头。

转身回到软塌,他嫌弃的把炕桌推到一旁,无声坐了一会儿,外间,传令官引着‘顾先生’回来了。

禀告一声,两人进门,黄升赶紧起身迎了过来,“灵均来了,瞧你气色不错,身体可是大好了?”

对他称做‘灵均’这人——约莫二十来岁的模样,相貌清秀,身材削瘦,看着似有些体虚不足之症,闻言先抬头,抱拳恭身行礼,“顾黎见过王爷。”随后才轻声,“多劳王爷挂念,余已无碍。”

“没事儿就好,前几日病成那样儿,连起身都不成,不止是本王,连公主殿下都担心的很,如今大好,真值得浮一大白。”黄升伸手直接把顾黎拽起来,按坐软塌,“你别在本王这里弄个甚的虚礼,坐坐坐。”

“咳咳,多谢王爷。”顾黎轻咳两声,一派安稳。

黄升打发走传令官,返身在他对面落坐。

两人脸对脸儿,闲话半晌,顾黎说起了正事儿,“王爷,杨家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北方局势,已经有些乱了。”

“徐州学子们很好扇动,有他们牵制,引得充、泽两州内乱,姚家女怕很难在有精力收掌路阳州和芬州,到能拖住她的脚步了。”顾黎轻声。

“唉,终归是晚了一步,就算做了小动作,依然不过拖延时间,那两州之地,姚家女还是能收着的。”黄升锤着炕桌,满脸怒意,“君潭那老匹夫,要不是他死戳录州拦着本王,本王大军早就麾师燕京,活捉小皇帝,坐上龙椅了。”

“好事多磨,王爷无需心急,您是天命所归,自会有八方援助。”顾黎便劝。

“本王就是急死……能有什么用?君潭就在外头戳着,怎么威胁利诱都不动念,就认准了本王。好不容易,胡人那边来犯,北方大乱,想趁此机会打一波儿吧,那姚家女还挺厉害,居然把胡人击退,生擒胡主,直接打进草原了!”

“呸,什么天可汗?真是舔脸自吹?那么好的机会都抓不住,已经进了关还能让人打退了,太没用了!”黄升忍不住立起眼珠子骂,“真是托他的福,老子现在两州都不全呢,人家姚家娘们已经坐拥四州了!!”

“朝廷那些傻货,对本王是防备有加,都招了驸马了还让君潭死盯着,对那娘们到大方,那是四个州啊,说给就给,对老子咋不能这么大方呢?真是脑袋让我踢了!”黄升——本名黄驴!

“姚家女是武官起家,算是大晋朝廷的‘自己人’,跟王爷这般‘替天行道’的自然不同,且,她是个女子,很好处理,现用着她就捧起来了,日后想打发……招回燕京,挑选个高门大户不承爵的公子,赐婚成亲了,等了生了孩子,自然便能收回武权。”顾黎一副理当如此的样子。

“你说的有道理,女人嘛,总离不得成亲生子,那娘们应该快二十了吧,老姑娘了,见天的打仗,刀口见血的,那模样脾气,说不定还不如本王呢,朝廷不赐婚,一个弄不好,她就嫁不出去啦。”黄升摸了摸脸,嘿嘿笑着,“不过,灵均,本王到是看不出,你还信惠子那封理论,什么三从四德、三洁九烈的,昨儿我跟公主提了一句,想让她看看,结果……”

“你猜怎么着?她差点没把我挠死!”黄升咧了咧,感觉后背生疼。

惠子——是本朝一位学者大贤,徐州人,无论是女四书还是烈女传,均是他所著,由他传播开来,着实是害了不少人。

像徐州、豫州等繁华地,信这套理论的人还真挺多,到将他捧成了‘大贤’。

不过,这人厉害归厉害,可惜寿数不长,就活了三十多岁,据市井传闻,是让他守寡的嫂子给干掉的!

到应了那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俗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