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30、第一百三十章

因为白珍推了差事, 霍锦城如今驻扎在杨城,姚青椒和胡雪送的那两封信, 自然是他先接收着。

送姚千枝那封写的什么估且不论, 给他的自然重点说明了唐暖儿之事, 展开那封信,霍锦城当场就炸啦!

几乎想不顾一切, 拍马就往燕京冲, 好在终归还是有一丝丝理智余留, 让他控制住了自己, 匆匆交代内外务,他打马就赶回棉南城, 面见姚千枝。

“主公,我得走, 我立刻就得走。”他焦急的向自家主公请命。

要知道, 霍家三代就唐暖儿一根独苗了,怎么能送进宫让小皇帝啃?

姚家军是要造.反的!!

霍锦城急的团团乱转。

“锦城, 别急。”他身后,云止轻轻拍抚着好友的后背, 把目光投向姚千枝,眼里有几分气馁和期盼。

他所忠心的大晋……真的要完了吧?皇帝选妃这等事, 竟然能让好友如此惊惧和唾弃,内宫——从来都是天下女子的向往,什么时候‘一朝伴在君王侧’是让人避之维恐不及的选择了?

不过……想想小皇帝那个样子,还有他的身世……云止咬了咬唇, 内心依然认同那摊事儿太乱,唐小姑娘还是别搅合进来了。

毕竟,那是好友的外甥女,那孩子小时候,他是见过抱过,当晚辈看的。

大晋已经风雨飘摇,如今的内宫就是个烂泥潭,干干净净的小姑娘,还是别把脚插进去,免得带出一身的脏!

云止颦着眉,目光望向姚千枝。她……会是能结束这等乱局的人吗?

天下终归百姓们的天下,大晋如果不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被推翻是迟早的事。看北地四州的繁荣,或许……姚千枝真的是天命所归?

是民心所向?

云止不知道,他只知道,跟黄升、豫亲王或者旁的人相比。最起码,若是姚千枝‘成功’的话,他能最大程度的保下他的亲人们。

宗室虽然烂了,依然还仅存硕果些好的,更别说,他还有亲娘呢!

他爹那边同样有不少亲戚……

黄升就是最纯粹的反贼,观他作风,若他成事,大晋宗室约莫一个都剩不下。而豫亲王……就凭大长公主跟他那交情,真让他夺位成功了……

就他娘那脾气,云止都不敢想象,她在豫亲王手下,会过活成什么样?

估摸着,会跟他同归于尽吧!

毕竟,当初先皇后的死,是跟豫亲王生母有些关系的。

“姚姑娘,锦城是关切亲人才会失礼,望你莫要怪罪。”轻轻启唇,云止道。

这是自那回被迎头告知‘韩太后真实身份’之后,他第一次开口跟姚千枝说话。

“他是情难自禁,这有何怪罪的?无妨无妨。”姚千枝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

云止就侧过脸,没理她。

姚千枝移动了一下‘站位’,找好角度,两人依然面面相对。

云止:……

姚千枝冲他眨了眨眼。

“主公,我很急啊!!”一旁,霍锦城高声。

“我知道你急,不过……”暂时放过云止,姚千枝回身,看着霍锦城,她一脸欲言又上。

霍锦城拽住她袖子,眼睛都瞪圆了,“不过什么?”

姚千枝扯了扯嘴唇,有点不知如何说。

真相太残酷了!!

“锦城,你冷静点。”到是姚千蔓出声,见霍锦城瞬间把目光投过来,她深深叹了口气,几乎是有些不忍心的道:“大晋的规矩,每次选秀都是三月十二,而今已经是四月初……”

所以,燕京选秀早就开始了,这个时节,他外甥女已经在深宫之中。

“啊!”霍锦城懵了,整个人如雷击灌顶一样。

云止同样皱起眉,小皇帝幼时登基,大晋约莫有十多年没选秀了,这套流程,他还真不太记得。

“选,选秀亦需时间,秀女需在宫内居住两月,观人品行事,择其贤良淑德者进宫,余者落选……”不是一进宫就做妃,他还有时间呢。

霍锦城眼睛一亮,跟抓住希望似的说。

“北地离燕京太远,你就是快马都得一个多月,等你到地方的时候……”你外甥女说不定正好接到御旨,准备进宫。

姚千枝低声,真心不忍告诉他‘真相’。

其实,选秀嘛,不拘霍锦城还是云止,回想一下都能明白事不可为。只是……太残忍了。

他们估摸不愿意想。

看着姚千枝和姚千蔓齐齐投来的同情目光,霍锦城身形晃动,觉得眼前直冒金星。

“这,这……”口中喃喃,他脸色微白。

没希望了吗?

他外甥女啊!!

那是他大姐姐的独苗儿。

“锦城。”见好友一脸被打击傻了的模样,云止担忧的拍他肩膀,轻声安抚他,随后抬头看姚千枝,“姚姑娘,你心里有什么打算?”他问。

一脸成竹在胸的模样,还有心思逗他……肯定不会没主意。

“哦,主公有计?”霍锦城猛然抬头,眸中充满希冀。

“计……到是没有。”姚千枝摸了摸脸,见霍锦城瞬间颓然,跟死灰似的,不由摇了摇头,“其实我不太明白,进宫就进宫呗,至于跟天塌了一样吗?”

“你外甥女那家世,进宫了怎么都是个嫔,独居一宫,十几二十人伺候着,累不着她,苦不着她……小皇帝我见过,相貌不赖,好歹睡把皇帝,她就不算亏……至于安全不安全的,燕京有青椒和雪儿,宫里有皎月,怎么都不会让她吃亏……你怎么一副她要死的样子?”

“至于吗?”姚千枝真心不解。

“可是,大,大晋……咱们……”不是要造.反吗?霍锦城喃喃。

“是啊,但是,跟她有多大关系?她老老实实窝深宫里,等闲不出门,在派人护着,危险什么的不会有,等咱们成功了,你把她往出一接,想单着就单着,想在嫁就在嫁,有什么啊?”姚千枝抽抽嘴角。

霍锦城:……

可以这样吗?

“可是,她,她那身份……”前朝遗妃,多尴尬啊!

“那就换一个啊!给她重造户籍,安排成霍家遗脉,正经归了你家,难道不好?”姚千枝翻了个白眼儿,“你不是看唐家很不顺眼吗?正好借此机会换了她的姓。”

呃……

仿佛哪里不对,又好像很有道理!!

他居然有点被说服了。

“主公,那,那。我就不往燕京奔了?”就让他外甥女占完小皇帝的‘便宜’,睡一把天下君主,然后……换姓改嫁?

霍锦城问的一脸茫然。

“你就算了吧,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我都怕你慌了连累人家。”姚千枝抿了抿唇角,沉吟半刻,突然道:“还是我去吧。”

“啊?您去?”霍锦城怔住。

云止微微皱起眉头。

“这个时候走?不是说好在等几个月吗?”到是姚千蔓,很是镇定的问。

姚千枝要进燕京,这事去年冬月那会儿,就已经决定了,本是想着趁小皇帝大婚,预备亲政,朝廷开始争权的时候借机闹一波儿,没想到……

“早几个月而已,没什么,韩嬷嬷进京,豫州要有动作了,燕京恐怕要乱……我觉得这当口儿就挺合适了。”姚千枝说。

“嗯?”姚千蔓垂头思索片刻,最终道:“行,你去吧,家里有我。”

姚千枝就搓了搓手,满面兴奋之色。

燕京,她要来啦!

一旁,云止默默看着,仰面望天,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他阻止不了姚千枝,他对不起大晋……呃,大晋对不起百姓。他对不起舅舅、表哥……呃,舅舅表哥已经死了,他对不起万岁爷……呃,万岁爷未必是舅舅的种~~

算了,不管了,爱咋咋地,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又不是楚家人,不过一个姓云的!!

把心里那‘百般滋味’死死压下,云止深吸一口气,侧头对姚千枝露出个笑脸。

他娘是姓楚的,还得罪了姚家军,他得把圆场打回来……

唉,心好累啊!

他默默‘呜咽’两声。

——

北地这边,姚千枝收拾行囊,侨装准备启程。燕京里,就如她所言,选秀确实已经开始了。

皇宫,景秀殿侧寝。

唐暖儿坐在窗前贵妃榻里,看着外头踢毽子的小宫女,目光有些怔怔的。

进宫十天了,她依然还是回不过来神。

活了十四年,她从来都没想过,她的人生道路中,居然还能有进深宫,做嫔妃的选择。

做为丧母长女,生母还是罪臣之后,唐暖儿自知是‘婚姻’市场里的‘减价品’,尤其,生父不管,继母刻薄,没有姚家姨姨帮着,她的下场恐怕就一副薄嫁妆,被远远打发了。

若爹爹有心,许会挑选一下女婿人品,她未来还有指望。然,若是爹爹不管,都由继母做主,那……是‘骡子’是‘马’,就真得听天由命了。

反正不可能是‘人’。

唐暖儿对未来的婚事期盼度很低,能容她安静度日就行,哪怕有姚家姨姨,她不过是把‘度日’的地方从大晋不知哪个角落,转回至燕京,从未想过能进宫选秀……

她做嫔妃?她娘那个身份……真的可以吗?

想想进宫前夕,爹爹罕见的对她露了笑脸儿,温声叮嘱她,‘一切都有准备,安心就是’。继母同样给她交了底儿——‘最低是个嫔位’,还特意放了她半个月的‘假’……

那半个月,她能早睡晚起,什么晨昏定省、针线规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不用偷偷贿赂大厨房,求他们给上热菜,也不用被继母院里的大丫鬟甩脸子,正正经经的做了‘唐府大小姐’。

不得不说,滋味真不错。

“进了宫,你就是主子,嫔位能有自个儿的宫殿,太监宫女都围着你转儿,不管你是要争宠上位,做那人上人……还是想偏居一隅,过安生日子,都随你。”进宫前,继母这么对她说。

“你爹爹需要你进宫,你若反抗了,你们的父女情谊就没了。你爹爹那人,你应是知道的,你搅黄了他的谋算,他在不会管你。”

“至于我……你不用指望,我看你百般不顺眼,肯定是要落井下石的,一副薄嫁妆,我能把你打发到天边去,你的夫家人选,我同样会‘仔细挑’,到时候……你得个那样的丈夫,顶着公公婆婆,在没个娘家依靠,会过什么日子……不用我说,你应该能明白。”

“做那样人家的嫡妻,天天防着丈夫偷嫁妆,塔着银子帮他管家养小妾,等着那群女人算计你,死上三、五个孩子……还是老老实实选秀,做一宫主位,专心伺候皇上,关起宫门过小日子,你自己选吧。”

“暖儿,你是大姑娘了,肯定不会让父亲和母亲失望的,对吗?”

想起继母说这番话时脸上的神情,唐暖儿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反抗——不用怀疑肯定不会美好的未来。顺从——进宫做主,哪怕不受皇帝宠爱,都能闭居自宫,过平静日子。

唐暖儿连续失眠了三天,最后怎么选择的……

看她已身在内宫,顺利过了初选,不就是显而易见的事吗?

不过……

“嬷嬷,你说我该听姚姨姨的话吗?”突然,目光痴痴瞧着窗外热闹,唐暖儿开口。

那声音轻的,几乎如同蝇声。

但,一直跪坐她身边的奶嬷嬷脸色瞬间变了,“姑,姑娘,你说什么?”

像唐暖儿这般的家世,已过初选,她是能带着人进宫伺候的,毕竟要住两个月,没个可心人伺候,的确不方便。只是,跟她地位相同的秀女,几乎都带了贴身大丫鬟,就她一人,把从小奶她的嬷嬷给求进来了。

为了这个,她没少让人笑话。

终归,她那奶嬷嬷——单氏都快四十了,在遍布燕声娇啼的景秀宫,真不是普通的扎眼。

“姨姨说,能把我接走~~”回头看单嬷嬷,见她满面惊慌,唐暖儿咬了咬唇,小小声的道。

初选过了第二天,她刚刚住进景秀宫的时候,姚姨姨陪着太后娘娘来见过她们,短暂的接触,姚姨姨借口湿了衣衫,跟她进了屋,匆匆交代了一句:‘能把她带走’。

夜里,景秀宫的大宫女来了,仔细跟她解释了,姚姨姨是生母的亲姨妈——她该叫姨祖母——的义女,受姨祖母的叮嘱照顾她,姚姨姨喜欢她,不愿意她进宫苦熬,做那嫔妾之位,想把她偷偷带走。

不过,若她应了,就得舍弃身份,远离燕京,到边关跟姨祖母一起生活了。

边关——多么陌生的地方。姨祖母——她连见都没见过,而进宫,顺从父母的命令,做皇帝的嫔妃……她该怎么选?唐暖儿很迷茫,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忍不住就想问单嬷嬷。

这是从小照顾她的人,自母亲去逝后,保着她,护着她,一门心思的向着她,说是奴婢,其实就是半个亲娘,在如此纠结,不知所措的时候,唐暖儿本能的想寻问她的意见。

“嬷嬷,我该走吗?”她回身,看着单嬷嬷,目光满是迷惑怯意。

单嬷嬷跪坐塌里,伸手抱住她,“走?我的姑娘,您要上哪儿啊?”

唐暖儿依着她,“就是,到,到北地,跟姨祖母一起生活。”

“姨祖母?唉,我的姑娘啊,您知道她是谁?说是夫人的妹妹,我都没见过她。”单嬷嬷紧紧抱着自家小姐,身子直打颤儿,眼眶微红,她道:“那位二姑娘,我听夫人提过,确实是远嫁到边关去了,不过,她不得夫家尊重,二姑老爷有个宠妾,人家养下三个儿子……”

“二姑老爷没了,二姑娘得在庶子手底下讨生活,怎么照扶你?说甚把你从宫里偷出去……哪有那么容易啊?一个弄不好被发现了,这是连累满门的祸。”

“更别说,那位姚姑娘,谁知她是什么来历?她说是二姑娘的义女,从哪轮起啊?她不是北伯候府的人吗?怎么跟二姑娘扯上关系的?姑娘,您仔细想想,姚家是土匪出身啊,您不清不白的跟她们走,这,这太危险了!”

单嬷嬷苦口婆心。

她是霍大姐嫁进唐家,生了唐暖儿之后才进府伺候的,连霍家情况都不太了解,更别说霍家的姻亲——霍大姐的外家了!

隐隐约约听见些许,都不大真切,能知道二姑娘的丈夫——姜企死了,还是边关出事,唐睨回府发脾气,她怕唐暖儿被波及,递银子打听的。

“嬷嬷,你的意思,你不赞成我离开了?”唐暖儿仰头问她,眼里满是信任。

单嬷嬷连连点头,“姑娘,进宫就进宫吧,给万岁爷当妃子,这是多少人都求不着的事儿,怎么不比背井离乡强?老爷都说了,您怎么着都能得个嫔位,能掌管一宫呢。您是软性子,跟谁都能好好相处,日后……咱们好生伺候太后娘娘,爱重万岁爷,尊敬皇后娘娘,在养下个皇子,一辈子就过去了。”

“是挺好的日子啊!”她流着泪劝。

单嬷嬷嘴里这么说,心里同样是这么想的,她是真心真意为唐暖儿好,没有丝毫坏心眼儿。

打小就是唐家家生子儿,一辈子没离开过燕京,在她看来,皇宫就是天下最最富贵的地方,而万岁爷……那是真龙天子啊。

做妃嫔有什么不好的?多少贵女盼都盼不着的,别说老爷应允了一宫主位,便是做个贵人、美人什么的,都比远嫁来得强!

自家姑娘能得进宫的机会,在单嬷嬷看来,那是老爷终于生了慈父心,给姑娘谋划了未来,至于继夫人那边儿,说的那些话——进宫多危险,就是守活寡什么的——不过是吓唬姑娘罢了。

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为什么要听那个姚青椒的话?她不过是丫鬟出身,姚家军都是土匪……边关那么乱的地方,时不时要打仗,她家姑娘娇生惯养的,到那里怎么过活?

就算有二姑娘这长辈在……她一个被庶子奉养的嫡母,能有多大能耐?

她家姑娘在唐府,自个儿亲爹手底下过日子,还被继母搓磨成那样呢?在落个寄人篱下……那不更完了吗?

更别说,这是深宫内院啊,姑娘怎么跑?什么假死、落水,她光听着就害怕。她家姑娘是大家闺秀,跟皮糙肉厚的土匪不一样,万万经不起那等波折。

“姑娘,您就听我的,咱们好好选秀,争取得个高位,初封做妃跟初封当嫔,那就是不一样……“单嬷嬷握着唐暖儿的手,一下一下的抚,“嬷嬷知道,我们姑娘是最好的,太后娘娘一定会喜欢你,您伺候万岁爷,尊重皇后娘娘,我们姑娘最听话,最守规矩,肯定能过好~~”

她说着,老泪纵横。

唐暖儿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孩子,能有多大主意,当半个娘看待的贴身嬷嬷这么说,她本来微微有些迟疑的心,一下就落地了,“嗯,我听嬷嬷的。”

“我别哭了,我好好听话,让大伙儿都喜欢我,老老实实做妃子,日后孝顺嬷嬷。”伸手,抹了抹单嬷嬷眼角的泪,她郑重的说。

“我的姑娘啊!”单嬷嬷哇的一声,哭的跟个泪人一样。

唐暖儿看着她,抿了抿唇,打定了主意。

次日清晨,待景秀宫的大宫女用眼神寻问她答案的时候,唐暖儿坚定的摇了摇头。

——

此一回选秀,乃是小皇帝登基后的头一回,且还要定下皇后——那母仪天下的位置,来参加的贵女们,自然数不胜数。

初选刷下大半,次选又去半余,深居宫中两个月,最终被选上的,共有七位秀女。

当朝皇后——徐国公府的嫡长女,十七岁的徐令紫。

超品贵妃——承恩公韩府长孙女韩莆,韩太后的‘亲侄女’。

淑、德两妃——敬安伯和溪宁县主之女蓝氏、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唐睨之女唐氏。

另有静嫔君氏,美人吴氏、余氏。

在争夺皇后宝座的当口儿,很明显,承恩公府输了。

被朝臣们齐齐打压,韩家根正苗红,啥啥都不差的长孙女,就得了个贵妃位。

心里愤怒不已,明明退让之意的韩载道,面对这种情况,果断出了手。直接觐言:帝后大婚乃国之大事,理应郑重……

随后,内务府无限拉长了徐皇后大婚的时间,翻遍了黄历,将其订在了九月初三,而韩贵妃,则以内宫不可一日无主的理由,五月中旬就受封了。

余者淑、德二妃,晚半月。

静嫔、吴美人、徐美人,又晚半月。

反正,生生给韩贵妃创造了足足整月跟小皇帝独处的时间。

后宫争斗隐见雏形。

与此同时,六月盛夏,姚千枝一身商人打扮走进了燕京城门。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