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64、第一百六十四章(修改)

宋征这话太犀利了, 刹时,屋里像被按了静音似的, 瞬间鸦雀无声。

豫州武将们面面相觑, 俱都满脸胀红, 额间青筋暴出,怒目圆瞪, 他们捏着拳头, 眼看都要暴起打人了, 然而, 偏偏理智还是控制了他们。

哪怕那位怼了唐王妃,性格最粗鲁暴燥的, 都只是瞪着几乎快滴血的眼睛,拼命克制住想杀人的冲动。

毕竟, 他们就算是武将, 就算凶恶野蛮,然而, 他们终归还是讲理的。

宋征所言,哪怕听着在刺耳, 他们都必须得承认,人家说的是对的。

他们一句话都反驳不出来。

对武将们来说, 打不过人家,那就万事皆休。不管嘴上说的多厉害,但是,姚家军赢了他们, 还赢的那么彻底,他们心里,隐隐是有些服气的。

唐王妃做了那么多年豫州主母,受过她恩惠的人多如牛毛,能被她深夜叫到宅子里——而且还真的一叫都来了的将领,俱都是她精心挑选出来,人品性格算不错的,姚家军将他们打成这样,他们恼怒归恼怒,但不会不承认人家的能耐。

就算粗鲁如怼了唐王妃和宋征的白将军,在唐王妃受楚曲裳搓磨,对外‘称病’那会儿,都曾经派家眷来探望,私下给送过东西。

对一个六十多岁,眼看半点用处都没有,娘家还归降敌方的主母来说,他们算是厚道了。

“宋征,你特娘的!!”白将军铁拳紧握,都快攥出血来了,呲着牙咧着嘴,他满面狰狞的冲上前,“你咋不盼着点儿好,竟说丧气话,还敢窜当娘娘离开!”

“擦,这兵荒马乱的,她一个妇道人家,你让她往哪跑?唐家已经那德行了,就唐谪那小白脸子,他能护住娘娘吗?”

“唐家本来就已经软囊踹……咳咳,投了那边了,万一让孟家那群狗发现娘娘要逃,他们能放过?”他粗声嚷着,“娘娘是小公子的嫡祖母,名份在那摆着,他们怕是正愁找不着理由‘处理’娘娘,你还给送过去一个?”

“你别不是让孟家狗给收卖了,要坑娘娘吧?”

就算是武将,能混到顶尖儿位置的,就没有一个是傻子,感觉今天气氛有些不对,白将军眉头一挑,冲着宋征咆哮起来,但是眼角余光,却时刻观察着唐王妃的举动。

被喷的满面吐沫,宋征拿手一抹,视若无睹。

宋征在前,白将军在后,两人‘携手’把窗户纸儿给捅破了——不拘是豫州军的现状,还是唐王妃的处境——都窘迫难堪的进退维谷,向前往,条条大路俱堵死,根本没有丝毫出路。

哦,不!其实,他们还是有希望的,那就是学了唐家,干脆就投了……咳咳咳,但是,血海的深仇,豫亲王还挂在鑫城墙头呢,且,都是大老爷们,三州长起来的,让他们从今后趴娘们裙子下头过活,琢磨琢磨……还真是不太甘心。

于是,那所谓的归降念头,豫州将领们哪怕就在脑海微微闪过一抹,都要暗骂自个儿两声‘窝囊废’,然……每每总忍不住想起。

隐隐约约的,竟然还觉得挺美好。

毕竟,跟姚家军那样的‘牲口’对敌,着实是太可怕了些,但,他们要是变成战友的话,那感觉真就是有点儿~

呵呵呵……美滋滋了~

手边端着茶杯,靠坐太师椅背,眼前众将的细微表情,唐王妃一览无遗,心头吊着的绳儿微微松开,她缓缓嘘出口气。

很好,看来就如唤儿所言,姚家那位摄政王确实很厉害,真把豫州军打狠了,打怕了。

那她今日所为……哪怕一时得不着效果,亦不用惧怕被反水,就此翻船了。

心里打定主意,唐王妃深深吸呼,握紧拳头,“诸君请听我一言。”

众将领们瞬间回忆起了他们此来的目地,将目光聚集到了她身上。

唐王妃眸色微沉,心中衡量片刻,眼神横扫眼前这几人,她叹息开口,“老身心知诸君,都忠义勇武之人,便是对我这老妇,都存有一份仁义之心,对王爷同是忠心耿耿,不过……”

“唉,自古忠孝两难全,谁家中没有老父老母、妻儿家眷,战到如此地步,诸君已是对得起王爷……”轻声细言,她娓娓道来。

众将领们就听着,面面相觑。

最近,还是宋征提前开口,“娘娘,您这意思是?”

都不是傻子,唐王妃如此时节,如此局势,说出如此话来,那意思……不就是让他们归降吗?

“……终归,留的大好性命,万事才有可能。”唐王妃没彻底明说,然而,谁能听不懂呢?

众将领一时就不言语了。

彼此互相看着,气氛无比尴尬的同时,又带着股子莫名轻松的感觉,仿佛那层一直死死糊着的窗户纸儿,一下被谁捅破了般。

——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谁没个心里顾念,局势到了如今这般,已经是寸步难行……”叙叙缓缓,唐王妃就那么坐着,温声细语劝了足有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期间,到没说什么惊人之语,所做所为,无非两个方面罢了。

其一、给他们的‘归顺’找足了理由,都是家眷老小‘拖累’,并非他们胆怯,只是顾念太多,才万般无奈的‘妥协’。

其二、代替已逝是豫亲王原谅他们,赞同他们做的已足够好……

说白了,就是给他们台阶下。

常言说的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谁活着谁愿意送死?人家姚家军如狼似虎,姚千枝武神临世,‘做’过数场,他们从根儿里算,就是打不过,眼见肯定让人家灭种的命,且,孟家还那样态度,事事紧迫,寸步不让……

豫州将领们心里已经隐隐有了想归降,保下性命的念头,只是‘大男人’当久了,姚家偏偏还是娘们当家,他们着实放不下身段儿而已。

人嘛,一口咽不下的犟气儿硬撑着,那是真敢拼命的——尤其是在三州风气下,教育出来的武将们,有时候,为了面子,他们完全可以不要里子。

如今,唐王妃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面子’修补起来,让他们能心安理得的投降。

就这么着——‘郎有情’、‘妾有意’,谁都不是‘贞洁烈女’,此一晚的秘密会见,豫州将领们虽然没有当场表露出妥协意思,然而,瞧他们那神态表情,唐王妃就知道,此事已然十拿九稳。

并不逼迫,只将态度表示明白,她的话峰一转,又细心关切了他们几句后,便直接就散了。

终归,此时夜深,孤……好多男和寡妇一屋儿,确实好说不好听,唐王妃没多留他们,俱都给打发走了。

而豫州将领们——今晚受了太多冲击,一时头昏脑胀,心思烦乱,便没多留,起身告辞。

不过,他们离开前,宋征特意慢了一步,回首看了眼唐王妃,给了她个‘且安心,一切有我’的眼神。

唐王妃便垂了垂眸子,心突的一松。

身为豫州主母,她做这等诱劝属下将领归降的事儿,说真的,确实是很危险的。哪怕被她唤来的,都是精挑细选,受过她恩惠的人。但,古语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

但凡她今儿叫来的人,有一个或真忠义、或立场偏向孟家,甚至,就是个愣的,把她这意思往出一捅,不用别人,孟侧妃就能活扒了她的人皮,用来祭旗。

她是个寡妇,根本离不得内宅寸步,所观所见终归拘束。在她面前,豫州这些将领没露出什么异样神色,看起来似乎颇动心的模样,然而,一步踏出她这院门,谁知道他们会遇见什么,突然就‘触动心灵’,决定跟徐州共生死……

然后,义愤填膺的把她这个‘无德背夫’之妇给供出来了呢?

这都说不准的事儿啊。

幸而外头有宋征奔波,帮她维护‘胜利果实’。

眉头展了展,她徐徐吐出口气,腰背挺直坐在太师椅里,她眼神慢慢柔和,开始遥想起从未见过的孙女相貌来。

那应该……是个四、五岁的娇嫩女娃娃吧,从未见过老祖母的面儿,不知会不会怕她?不过,没关系,她很快就会到燕京去,到时候,有的是时间跟孙女相处,慢慢的,总能培养出感情的。

——

不出唐王妃所料,人性嘛,总是冲动的。

在她宅子里,豫州将领们被鼓动的‘心猿意马’,在她巧舌如簧下,忘却了尘世所有烦恼,仿佛一归降,花就开了、天就蓝了、万事万物在没有不顺心的地方。然而,一步迈出大宅门槛,现实种种压力,俱都迎面飞扑而来。

背主弃民,献城归降——这种事干出来,他们是要遗臭万年的。

史书上都得记上一笔,他们得被戳一辈子的脊梁骨。

“走走走,喝酒去!!”出得府门,一眼瞧出几人脸色不对,宋征面不改色,一把揽过身边同燎,燥声道:“这特娘的满头乱麻,简直烦燥个死,兄弟们陪我喝几盅,咱们不醉不归。”

男人嘛,尤其是武将,哪有不贪杯爱酒的?尤其还是这进退两难的时节,有人相邀共饮,他们肯定没有拒绝的道理……

“成成成,到你家里。”

“老宋,我记得你那有窖了百年的梨花烧,这回不能藏私啊~”

“这特么的恼心,喝喝喝……”

豫州武将们——有一个算一个,全让宋征拽走了。

到了他府里,进了书房,令小厮捧上十多坛子烈酒,数人推杯换盏牛饮起来,心里存着事儿,又有宋征从旁劝酒,没多大会功夫,他们就全都醉了。

武将醉酒,那个效果……

脱衣光膀子,满嘴放炮嘶嚎,什么有的没有、归顺投降、心底顾忌……真心假意的,他们全都突噜出来了。

宋征就在旁边听着,时而怒不可遏、时而放声痛骂、时而痛哭流涕,最后,八、九个满脸胡子的大老爷们,赤身抱在一块儿……放声痛哭啊!

一边哭一边骂,口口声声都是豫亲王是丧生鬼,太坑人,死的那么早,生生把他们撇下,害他们沦落到这等进退两难的地步,真是负了他们的忠君之义……

喝了整整一晚上,把豫亲王一家从‘爷爷’骂到‘孙子’,他们畅快了心,松快了嘴,随后,身子往后一仰,闭眼就睡。

那么些大男人,还喝成如此样子,没一会儿功夫,书房中便响起阵阵呼噜声~~

那动静儿,简直跟二十头母猪一起生崽一样儿。

伸手揉了揉额头,宋征推开酒坛,垂目看了下眼前的‘尸横遍野’,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和……隐隐的痛意。

站起身,脚步缓慢走到门口,他推开门,对远远避到院门边的小厮招了招手。

小厮忙不迭的跑过来,恭敬请安,“将军有何吩咐?”

“你去……”宋征拧眉开口。

小厮机灵抢话,“可是要小的备醒酒汤?”

“不是。”宋征面沉如水,手按着胸腹,他咬着牙道:“你让夫人给本将军找个大夫来!”

“啊?”小厮面色大惊,连忙扶手要扶宋征,焦急道:“将军?您怎么了?您哪里不适?”

刚才不还好好的吗?喝的热火朝天,那么些位大人都被自家将军‘干掉’了,挺立如今……这,这怎么还要叫大夫了?

“本将军胃疼!”宋征满面铁青,就觉得腹内翻江倒海似的折腾着,绞的他肠子直颤儿,整个人都快站不稳了,他横着倒向小厮,控制不住的张嘴,“哇……”

“哎呦!!”小厮让喷了一头一脸,被砸的仰面就倒。

——

不得不说,用差点喝出胃穿孔做代价,宋征的付出是有回报的。

数位豫州将领们,本是各怀心思,谁都不愿意在谁跟前儿落了面子,然而,一块醉酒挺尸的时候,宋征那坏种诱.导着,他们是有什么说什么,啥心思都漏光了。

脸彻底丢没,人就跟着坦然起来,因为知晓同样秘密,且‘共渡’醉酒一夜,他们的关系到越发紧密起来,有宋征领头,他们聚会商讨了几次,便共同下定决心。

降就降吧——啥都没命重要了!

不过,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快想通,其主要原因就是宋征不要脸,把‘归降’两字儿说的那么心安理得,光明正大,仿佛半点不觉得愧疚。

有人带头,他们自然就没那么大的心理压力,跟着‘从善如流’了。

经过数次大战,豫州军早已损兵折将,如今不过将将剩下十万余人,还基本都带着伤,而统领这十万余人的将领,大多都是豫州一系。

百夫长、千夫长不提,光能称得上‘将军’一职的,豫州就足有四、五十位。

毕竟,他们是豫亲王真正的嫡系,握着最强劲的军权。

唐王妃叫过府里这八、九个,不过是豫州一系里亲近她的罢了,余者,她前没那么多交情,后没施过恩惠,是不敢相托大事的。

她害怕被坑。

不过,俗语说的好:万事开头难。背叛这种事儿吧,真是有一就有二,先头那八、九个妥协了,又有宋征府外襄助,率领着‘酒醉同眠’兄弟们四处奔走,拉帮结伙,他们拼命扩大着自个儿的‘阵营’。

都是军中任职的,谁没几个过命交情的同袍啊?

由宋征领头,‘酒醉同眠’们各自招来三五好友,谈笑怒骂间,就把意思透出来了……

随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豫州将领们渐渐形成了默契。

而孟家……他们终归是文人,还跟豫州将领闹的那么僵,根本没人给他们通风报信儿,至于游离权利外的唐家,他们在军中到是有根底,然而,唐王妃是姓唐的啊,宛州唐家还合族归顺了,他们巴不得此间事赶紧了结,好阖家团圆呢。

要知道,他们的家眷老小,一应都被姚家军给扣住,全归降了啊!!

事实上,要不是徐州门户看的紧,他们都想干脆逃了,直接奔到豫州找姚家军归降算了,毕竟,留在这里眼见没有出路,且,被孟家排挤的太厉害了。

看出豫州将领们有所异动,还被唐王妃隐隐点拔了,唐家‘遗族’们特别老实的潜伏下来,像个摆设似的,一动不说话,就连孟家那刻意的打压,他们都默默承受了。

只静静等待着,豫州将领们在明——宋征、暗——唐王妃的引领下,谨慎且小心翼翼的,跟姚家军方面接触着。

——

就这般,时间如流水而过,转眼到了八月中秋。

这一日,孟家开了大宴,广邀宾朋。

姚家军坐镇豫、宛两州,忙着行政安民,这段日子一直没有想攻打此间的迹象,豫州将领们越来越老实,唐家被排挤的看不见人影儿,徐州之地,孟家已然稳占上风。

把着楚敦嫡长子——他们隐隐有些‘挟天子而令诸候’之势!

当然,孟家不是傻的。卧塌之旁,徐州一直有姚家军盘据着,对他们虎视眈眈,要说人家能放过他们不在攻打……孟家人做梦都不敢那么想。

不是没琢磨过归顺,事实上,孟逢释和孟久良都想的掉头发了,然而,姚家军的作风,他们知道的太清楚了,那是女子当家做主的所在,他们孟家……唉,数百年立下的家风,将徐州整治成这样,都不说孟家族人能不能接受归顺那回事儿,就说人家姚家军……都未必肯要他们。

要回去干什么?天天在她们耳边念‘三从四德’‘从夫从子’吗?

姚家武神娘娘那威名、那大锤,孟逢释和释久良表示:他们不是很想擎受!!

砸一下要命的。

不能归顺,那就只能硬抗,自认压下了豫州将领和唐家‘遗脉’,孟家人就开始准备‘示好’了,正所谓:打一个耳光,给一个甜枣。恩威并重——这才是收服人的‘正道’。

借着八月十五团圆佳节的时候,孟家办了宴会,准备‘热闹热闹’。

对此,豫州将领和孟家‘遗脉’都没拒绝,纷纷应邀而来。

孟家传承数百年,底蕴深厚,哪怕落到眼下这般境地,被打的鬼哭狼嚎,缩居一地,他们依然不改奢华而风雅的习性。不过中秋节一小宴而已,然,丝毫不见任何素朴之色。

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真真热闹且不入俗套,花园内,丝竹之色不绝于耳,戏台上,青衣唱腔相思入骨,声音柔软缠绵,一甩袖,一回身,说不出的柔媚风流……

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恳恳,看气氛,真真其乐融融。然而,若是细观,却能瞧出……什么热切恭敬不过敷衍,甚至,在孟逢释和孟久良‘志得意满’,深觉此宴大成之时,豫州将领们偶尔余光流转间,眼神里闪烁出的,都是抹幸灾乐祸的鄙视光芒。

宴会顺利的进行着,直至月上中天,眼瞧着大伙儿算是尽兴,孟逢释站起身来,“诸位……”举起酒杯,他冲着阶下豫州将领和唐家‘遗脉’道:“今天,老朽陪同诸位满饮此杯,此前种种,便算尽消……”

都是一个壶里撒尿的,外敌就在门口,他们还是应该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拥孟家做中心,围绕着他们万众一心的怼姚家军,从而保住徐州,哪怕登基做主的梦被打碎,但,他们还是能当个‘土皇帝’嘛!

一州之地,也不算太小了。

还是能接受的。

琢磨着用词,怎么才能婉转的,将此番意思准确表达出来——主要是围绕孟家——孟逢释颤颤微微的站着,叹了口气,他刚想说话,突然,外间冲进来个人影儿。

“族长,大老爷,不好了,姚家军进城来了!”那人开口就嚷嚷。

“什么?”孟逢释大惊,脱出而口,“怎么会进城?”明明那么多将士看守着,他们有燎望台、巡夜卫,姚家军是怎么进城的?

呃!!不对啊,豫州边境和徐州城中间,还隔着个马县呢?姚家军是怎么进城的?飞过来的不成?

孟逢释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孟久良,唉,他都懵了,就怔愣愣坐着,一时根本说不出话来。

而……就在他面前,豫州将领们和唐家‘遗脉’,彼此给了对方个心知肚明的眼神儿,狞笑着站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