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40、完结

黎锦纵然有了心理准备, 在听到小夫郎的话后,他心底还是泛起无边的惊喜。

曾几何时, 他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在科举方面出人头地。

穿越过来的第一年, 黎锦还想着若是他考不中秀才, 就在镇子上找家医馆坐诊, 月银三两,家里省着点花也够用。过着平淡的小日子也未尝不可。

可短短五年的时间,他居然已经考到了会试。

接下来,黎锦面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十日后的殿试。

今年是恩科,考生少。所以会试放榜后,所有考中的贡士都要在三月十五这天齐聚承天门, 被金吾卫搜查过后,在礼部侍郎的引导下入宫。

若放在往年,还有人在江南贡院参加会试, 等他们赶到京城参加殿试, 都到了四月中旬。

那殿试的时间自然也会推后。

按理说, 哪一年的贡士,就得在哪一年参加殿。除非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比如身体突然染疾、丁忧(父母丧事)等情况, 新科贡士不得不回家休养或守孝, 这才被允许参加三年后的殿试。

正常情况下,每位新科贡士都得参加紧邻着的殿试。不得放弃或推迟参加。

秦慕文对科举考试的规矩了解的不多,书肆里的书也没有专门分析科举的。

黎锦见小夫郎对此十分感兴趣,在回家途中, 他把小夫郎背在背上,详细的给他讲之后殿试的要求。

“殿试只考一天?”

黎锦颔首,“准确来说,是两到三个时辰,提前交卷也可以。最后强制收卷的时间是日落之时。”

秦慕文想了想,道:“这样也好,夫君就不用受冷了。”

黎锦听着他孩子气的语调,忍不住笑道:“穿着你缝的衣服,怎么会冷?”

秦慕文耳朵尖尖微微泛红,其实他小时候挺不喜欢学针线活的。

如果要列出小秦慕文心中两个最不喜欢的事情,第一练字背书,第二就是做针线。

秦慕文想,当初阿爹为了让他做好这两点,也是用了不少法子。

可谁又料到,才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他每日最喜欢做的就是临摹夫君的字,给他和孩子们做衣服。

两人回到家不久,报喜的官差就来了。

黎锦留他在家里住了两天,好吃好喝的招待,随后才开口请他给庞老、宁兴书院山长和鸿雁村带信回去。

送捷报的官差满脸笑意的答应了。黎锦老爷是会元,能给会元老爷送喜报,他哪里会不乐意?

再说了,黎锦出手大方,递过来的钱袋里装的可都是银子!

至于来回路上的开销,这个自然由礼部承担。驿站也会对他们这种报喜的官差多加照顾。

“多谢黎老爷,祝您在殿试上金榜题名!”

这几日,黎锦没再去船坞,而是在家里温习功课。

殿试的题目只有一道策论,回答的时候自然得旁征博引,才能凸显出考生的学识水准。

纵然淡定如黎锦,也想着趁这个时间,把以前整理出来的笔记再过一遍。

正好小山豹的生日在三月初九,小孩子的生辰宴不宜大办,再加上五日后就是殿试,也不适合这会儿邀请工部熟识的众人相聚。

黎锦原本打算一家人做些好吃的,再让小山豹抓个周,就算热热闹闹的庆祝小山豹周岁了。

没想到将军府书肆消息灵通,还派人送来了满月礼。

再者,兴许是几位夫人说这件事的时候没注意,被老五莫子峰听到了,这天他居然从演武场悄悄逃出来,跟着送礼的人到了黎锦家门口。

黎锦见到这位小公子,有惊、但更多的是喜。

送礼的人见小公子居然跟着他们来了,两个人都颇为惊吓,其中一个回去给几位夫人说这件事,另一个就留在这里守着小公子。

今日毕竟是小山豹的生辰,秦慕文刻意把小包子打扮的漂漂亮亮,老五见了人就走不动。

黎锦甚至还听到老五讨好的说:“我翻墙可厉害了,还会倒挂金钩!”

小包子本着待客之礼站在他旁边,微微严肃的神情配着眉心嫣红的朱砂痣,很是可爱。

他甚少出门,除了爹爹,没人离他这么近过,所以有点不适应。

之前来京城路上,老五直接凑到他跟前,差点把他吓哭了。

所以,小包子这会儿其实挺不自在的,要不是阿爹教导过他一些基本的待客之礼,他肯定要躲在阿爹身后了。

可他又对老五的话题很感兴趣,忍了忍,没忍住,他问道:“那么高的墙,你真的不会摔到自己吗?”

老五哽了一下,说:“我大哥不会摔,我……我多练两年也就不会摔了!”

小包子很现实的再次冷漠道:“哦。”都没他爹爹厉害。

老五:“……”感觉刚刚说错话了,应该吹爆自己的。

接下来就是小山豹的抓周时间,他爬在床上,在众人的注视下,第一个抓到的就是黎锦准备的狼毫。

小包子十分紧张,他给弟弟准备的礼物是鞠,也不知道小山豹会不会抓。

小山豹在哥哥期待的目光中,先是瞅了他阿爹一眼,然后顺手抓了距离阿爹最近的一本《三字经》。

小包子更紧张了。

这会儿,老五突然开口,“小小年纪就抓毛笔和书,真的……”看到就让人头疼。

老五的声音比较陌生,小山豹循声望去,倏的放下所有东西,飞快地爬到哥哥身边。

然后往小包子怀里一扑:“哥!”

小包子想,他家弟弟没抓他准备的礼物,反而抓了他……好吧,这也算一种安慰了。

老五:“……”

小山豹转头瞅他:“坏!”

最后老五是被莫子旋带回去的。莫子旋大概是刚从学堂出来,穿了一身儒雅的白色长袍,虽然才十岁,但看起来颇为稳重。

他今日的打扮与前几次小包子见过的劲装完全不一样,身上的精悍气息都被藏起来。

惹得小包子都多看了几眼。

小包子对气质与爹爹类似的人,抵抗力还不是很高。

尽管如此,他还是最崇拜爹爹和阿爹了。

五日后,便是殿试的日子。

寅时黎锦便起床,秦慕文为他束发穿衣。两人稍微吃了点东西垫肚子,黎锦就得出发前往皇宫。

当然,他没敢喝水,虽说殿试并没规定不许如厕,但皇帝就在旁边看着呢,这要是憋不住,就显得很有辱斯文。

卯时,以黎锦为首的一百九十七名贡士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注]。

贡士们排队的顺序是按照会试名次进行的,黎锦身为会元,自然是第一位。

在承天门,他们将等待金吾卫的搜身检查。

殿试搜身并不像之前那么严格,毕竟也没人敢当着皇帝的面做小抄。

要真的有人如此胆大,那恐怕等候他的就是被流放的命运。

搜身结束后,贡士们跟在礼部侍郎身后,道路两边则是两百多名侍卫,在他们注目下,朝端门走去。

黎锦最不缺的就是面对大场面时处变不惊的态度,他穿越来之前,做过不少演讲,也汇报过不少工作。

两百多侍卫的‘夹道欢迎’,他依然面不改色,脊梁杆都没弯一下。

出生高门的贡士自小就受过相关锻炼,他们家人也知道殿试的流程,专门派先生给他们训练过。

这会儿看起来也是风度翩翩,没有一丝畏缩。

但剩下出身一般的贡士则第一回见到这种大场面,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弯腰驼背缩着脑袋还算小意思,甚至还有人左脚踩右脚,差点把自己绊倒了。

最前方的礼部侍郎一直注意着身后黎锦的仪态,他知道黎锦在陛下那里挂上号了,不出意外,状元肯定落在黎锦身上。

所以,礼部侍郎才关注着,若是黎锦哪里表现得慌乱了,他还能提点一下,结个善缘。

但黎锦气度从容地根本不像一个出身偏远乡村得农家子,要真的比起来,他凭借身高和相貌的优势,比身后那几位高门出身的公子看起来还要贵气。

思考的功夫,一群人已经穿过了端门,走到午门前。

午门分为正门、左掖门和右掖门。掖门只有在殿试或者大典情况才会开启。

而正门则分为三个门洞,最中间的门洞为皇帝专用,大臣们上朝走的都是正中门旁边两个门洞。

贡士们还算不得官,所以得走正门两边的左掖门和右掖门。

正门最中间的门洞,除了皇帝进出外,皇后在大婚当天也可以走这个门。

而剩下的机会,就是殿试结束后,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以从此门离开。

其他时间若是有人敢走正门中间,很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午门前,贡士们按照排名的单双,单数走左边,双数走右边。

穿过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奉天门了。

此刻,奉天门大门紧闭,黎锦一行人穿着单衣站在门外,这会儿没人喊冷,一个个都很是激动。

就算冻到牙齿忍不住打颤,心里也是无比的激动。

——马上就能面圣了!要知道就算入朝为官,四品以下也没有上朝的权利,见到皇帝真的很难。

辰时刚过,鼓乐声中,奉天门开,众贡士穿过奉天门,站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

丹陛(皇宫的台阶)上站着读卷官和授卷官,考生对着他们齐齐作揖。

又过一刻,太监宣所有人进入内殿。黎锦等人行五拜三叩礼。

随后,首辅大人宣读圣旨,其中包含了策问的题目。虽然殿内空间很大,但首辅大人声音也不小,保证贡士就算站在最后,也能听到他宣读的内容。

题目只念一遍,记不住也没关系。

等到他们依次落座后,执事官便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这会儿就可以细看了。

殿试的座位也是按照名次排的,黎锦在第一排右手起第一个,旁边就坐了一堆官员。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看题目。

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之前也说过,殿试不会淘汰贡士,但这并不代表题目简单。相反,阁老们会出一些题,呈给陛下后,让他选出一道作为殿试考题。

但皇帝若是有了兴致,也会自己出题。

这道题,就是陛下自己出的。他没有因为黎锦志在算经和工业,就偏向这一方面。

反而覆盖面极广,是真的为了选拔臣子所出的题目。

皇帝也看出来,黎锦会试的答卷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是在他另辟蹊径的基础上,文章逻辑环环相扣,让人辩无可辩。

他期待黎锦给他新的惊喜。

但若黎锦与会试一样,依然要把题目往算经方面扯,他也不会让黎锦出了一甲前三名。

毕竟那天在船坞,黎锦踏实肯干的劲头皇帝看到了。

他很欣赏这样的人才,但这样的人却不适合协助他管整个朝廷。

想要当状元,那就得在中庸里带着不为任何人徇私的正直,简单来说,就是在刚正不阿的基础上,还得有容人之量。

去年,万云之所以不是状元,就是因为他态度带着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自负,眼中只有自己看得上的人,其他人他一概不理。

这样的人有能力,却不适合当大官。

黎锦看到考题后,闭了闭眼,他事先就猜到了殿试题目不会让他有捷径可选。只能谨慎认真的写治国八股文。

这么一小会儿,黎锦便开始回忆起前几日温习过的书。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黎锦整理好思路,他开始落笔起草——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臣闻: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注]

一篇草稿一气呵成,黎锦检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甚至都不用改其中措辞。

皇帝在抬上批阅了一会儿奏折,见黎锦突然停下了奋笔疾书的动作,他走下场,想要看看黎锦到底写得是哪方面内容。

这一看,皇帝足足在他身后站了几分钟。

殿试的策论中,黎锦文章一改之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风格,却也借用前面几位皇帝的治国理念,贴合当代国情,写出了一篇完美的治国之论。

几位阁老看着陛下的表情,一个个心里也有了数。

黎锦誊写完后又检查了一遍,不过午时刚过一点,他就交了答卷,准备出门。

这样一气呵成的文章,黎锦写完后感觉自己还沉浸在构思的世界里,他得回家缓缓。

殿试后三日便是传胪大典,得宣布排名,故此,评卷时间太短。

所以便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直接挑会试前十名的答卷出来,选出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黎锦如今已经是会元,不出意外,一甲三人中,少不了他。

黎锦回家后,把自己的答卷又默写了一遍,才洗澡躺床上。

他这一睡,直接错过了晚饭,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醒来后,黎锦直接坐起,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去案几上拿起自己睡前默写的策论开始看。

秦慕文给他披上衣服,又掌了灯。坐在一边,十分安静的等黎锦看完。

他想,自己光是听了听殿试的流程,就觉得心潮澎湃。夫君这可是去考了殿试,现在精神紧绷一点也是正常。

如若夫君态度一如往常,那才会让他觉得奇怪。

三日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很快就到了传胪大典这天,黎锦与所有的贡士都穿了礼部事先备好的衣服,腰系素银带,脚踩白底黑面的管靴。

头发则盘起来,站在皇极殿的台阶下,等候鸿胪寺官宣读制诰。

唱榜结束后就有人捧来乌纱帽,状元的会和其他进士有所区别。

“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注]

黎锦站在第一排,周身气质清贵中带着严肃,他听着读卷官朗声唱读第一名。

“第一甲第一名,鸿雁村,黎锦。”

黎锦双眸微微瞪大,喉结耸动一下,他居然真的连中六元,三元及第了!

前三名唱榜都会唱三遍,人的嗓门有限,进士们也都在殿外,外面则站了很多鸿胪寺官员,他们每隔一段距离,开始重复上一人所唱的内容。

朝阳映照的红墙琉璃瓦下,一声比一声洪亮,又中气十足的唱榜传遍整个皇宫,一遍遍在紫禁城内回响。

“第一甲第一名,鸿雁村,黎锦——”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

【让黎锦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停留在他年轻时最辉煌的时刻吧~】

【谢谢太太们的支持,爱您们。鞠躬。】

【作者微博:【据说这是个正经的姑娘】,我去做一个微博转发抽奖,一等奖是armani的红管405,再抽十个人每人送1000晋江币(条件是订阅率80%以上)。随后把之前发过的和谐号(7000字),之后新的和谐号(3500字),都会一一补上,再次谢谢大大们的支持。】

【之前的欠更写成番外,为15章,大概会分为1《杂记》内容节选,2后世对黎锦的评价,3小包子和护哥狂魔小山豹的成长日常,4副cp的简短小故事,5秦慕文与家里人再次见面,6前面的写完大概就够了~】

感谢 我是小西柚 大大的手榴弹~mua,谢谢大大~

感谢 我是攻x20、逛晋江的田鼠、蓝兔兔x10、林敏、kkx20、hanlix5、不喜欢香菜的橘子x10、悠唐唐x10、小楼昨夜又暖风x10、随便写一个呗x20、半遮脸x10、房子真头大x10、七七x10、kolikolix5、昕寧x2、白鸽、清风笑x5、秋秋秋落x20、小年糕饼儿、子非鱼x6、萌萌哒的小橙子x20、桃花娘x30 大大们的营养液~~~mua,谢谢太太们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