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123、大结局完结(好肥的一章)

至于说薛宝钗为什么会沦落为任人买卖的侍妾, 那就不得不说到薛家母子的懦弱和贪财了。贾宝玉闹过以后,顺亲王爷打算要把薛宝腻了钗转手这个主意一起, 就派了王管家到薛家去传话。说因为薛家隐瞒女儿这么大的丑事,所以王爷决定要么薛家让出一半包括宫里供应的生意, 断绝和王府的关系。要是舍不得,那就乖乖签了薛宝钗的卖身契,以后薛宝钗不管是生死,都由顺亲王府做主,薛家再无干涉的余地。

听了王管家传过来的话,薛姨妈本来是不愿意的,可一想到自己家现在在京城已是得罪了各方亲戚, 本来还和自己面子上过的去的王夫人也因为贾宝玉的事, 弄得差点翻脸。自己家现在已经算得上是孤立无援、四面楚歌了,要是再和王府也断了关系,那可就是彻底要被人打压无法在京城立足了。而薛蟠想得则是比较简单,再他的想法里, 觉得妹子既然已经嫁出门, 那就是别家人了。而且顺亲王爷那么大的面子,难道说还容不得一个女人?就算是他家妹子名声有损,可这件事王爷在他妹子入王府前不是早就知道了吗?那么现在要逼着签卖身契,说不定是王府里王妃的主意,为的就是怕将来他家妹子受宠翻了身,所以要先抓了把柄,到时候好拿捏。于是就这么和薛姨妈一说, 母子两个双双自我安慰一番。再加上王管家得了一千两的好处以后,拍着胸脯说一定会看顾薛宝钗,而且王爷也绝对没有厌了薛宝钗。于是最后薛家母子,仍是舍了亲情,给顺亲王府签了薛宝钗的卖身契。就这么着,薛宝钗一个良家妾,生生变成了奴籍,随意处置的一件东西。

薛宝钗自从被顺亲王爷逐渐冷落,看着王爷在王府里雨露均沾,特别是多去今年刚进府的那几个庶妃那里。因此见连这半年来一直见了自己恭敬不已的探春,也开始有点眼高,敢不再先和自己打招呼以后,就开始心里打了鼓,觉得自己一定要留住王爷抢先生下子嗣,压过这些女人。不然说不定真的有可能无声无息的消失了,都没人敢出头做主。可是还没等她想出来怎么献媚,才能挽回王爷的宠爱。就被王管家带着两个老嬷嬷从水阁里,一人扶一只胳膊强带了出去。看的散步回来正好碰见的探春一个目瞪口呆,同时又惶恐不安的。而被人强带出来吓傻了的薛宝钗,全身除了身上正好佩戴着的首饰,就只有简单收拾的几件贴身衣物。剩下的东西,不要说是贵重的陪嫁,就是连贴身丫头都没有让跟随。最后被两个嬷嬷带着换了身鲜艳的衣服,硬塞进一顶青色小轿子。从此以后,就这样开始了转换于各王公府第、将军官吏家的堕落生涯。

没想到当薛宝钗落魄到这种卑贱的地步,正被达官贵人当做粉头当众抱在怀里亵玩时,却在一家将军府里的戏场子上碰到了同样被人当做玩物的琪官和袭人夫妻两个。当时正好是琪官唱完一场戏,没卸妆就被一个王爷叫来搂在怀里灌酒。而薛宝钗见此以为他是个普通有姿色的伶人,还是等到桌子上有人叫出‘琪官’二字,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出自忠顺王府的那个有名的,曾经害贾宝玉被贾政暴打的戏子。随即多看了两眼,果然是生的眉清目秀,姿色不凡的,的确是个尤物。

正当薛宝钗因见到琪官,心中想起原来在贾家众姐妹面前威风、舒适的日子和贾宝玉对自己的小意温柔时,却突然见一个上身穿桃红色小袄,下着淡红色百褶长裙的女子,拿着托盘捧着戏单,从楼梯上到戏台来。薛宝钗于是越看越觉得这个女子不管是走路的姿态还是身量,都让人熟悉。可却实在想不出来是那个自己曾经相处过的人,最后绞尽脑汁想到说不定是贾家原来的那些小戏子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等到那个女子上前说完话,抬头放好戏单子时,目光却正好和好奇打量她的薛宝钗碰了个正着,双方都不敢相信你是袭人、我是薛宝钗的。于是两个人都呆愣在那里,心情澎湃起来。

这情景被正搂着薛宝钗的一位爵爷看到,于是坏笑着亲了一口薛宝钗的粉面,调笑的说道:“宝贝可是认得咱们班主夫人、琪官儿的娘子?”然后又在她耳边悄悄的保证道:“宝贝放心,你这身条、面容的比她强多了,咱们这里的人早就腻了她,都是新鲜、放不开你的。”

薛宝钗被这么一调笑,随即机灵的反应了过来。然后转了头,若无其事的举了酒杯,喂了爵爷一口,两人黏糊起来。等转头再看向台前时,袭人早就已经告退没了人影。

要说袭人不是被王夫人卖入官府的贱籍,要打发去做苦力吗?怎么就成了班主夫人、伶人琪官的娘子了?这样一说,就不得不提起,那个当时管理贱籍的小头目来。因为袭人被卖过来时正好碰上快过年的时候,于是就没即时送到苦力场去,而是暂时先关了起来,等到过了年衙门开衙再说。可就是这个机会,当那个小头目听说这个奴婢是出自荣国府那个衔玉而生的贵公子身边时,就动了心思决定要好好体会一下贵公子是怎样被人伺候的。于是便把袭人弄了出来,放到了自己身边贴身伺候。因为袭人会看人脸色又一副贤淑温柔的样子,随即把个小头目哄得飘飘然。过年吃酒看戏时,都把她打扮好了,带出去在狐朋狗友跟前炫耀。可是因为家有憨妻,再加上袭人的身份敏感,是得罪了荣国府当家太太被卖出来的。于是就没敢收到家里,而是找了归他管的那些贱籍戏子们住的地方,再一旁给弄了个小院子,找了个小丫头藏了起来。

而琪官蒋玉菡,则是因为当初逃跑事件惹怒了忠顺王爷,被王爷大了个半死以后,更是赏给了底下人享用。不过因为他历来会讨好人,又随机应答的,还是让王爷消了些怒气,到底留了性命。有点厌烦以后,就准了琪官要自己建班子当班主,给众府第唱戏的请求。因为要组建自己的唱戏班子,于是琪官就不免出来找人搭班子,于是就常出没戏子群居的地方。因为时值夏天,袭人从贾家出来时就系在腰间的那个贾宝玉给的汗巾子,就时常拿出来用着。这汗巾子其实是珍贵的贡品,所以袭人在院门口买东西时,就被正好来这里的琪官给看了个清楚。随即便上前相认,问是不是贾家小公子,贾宝玉的什么亲近之人?因为此时已经是六月,贾宝玉在薛家门口魔怔,被家里人关起来修养,不准出门之事,早已经是名满京城。所以琪官因为不得其门而入见贾宝玉的心情,就都转到了袭人身上。当知道袭人是贾宝玉的贴身丫头,贾宝玉一直怜惜不已,不然也不会是连这么珍贵又有意义的汗巾子都赏了下来,这份宠溺却被贾家王夫人不喜,于是便下死手把她卖入了贱籍之后,怜惜加同病相怜之情大起。于是就决定要救她出来,虽说不能过什么好日子,但生活富足倒真是可以保证。

然后通过忠顺王爷的关系,把袭人从小头目手里接了过来,娶为妻子成了戏班子的班主娘子。可到底是渐渐被忠顺王爷给厌弃了的,高门大户对他有心思的人又不是少数,所以琪官伶人的身份还是继续着,接着袭人有时也难逃些是非,于是两人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过着日子。

袭人是知道薛宝钗入了顺亲王府做侍妾的,刚知道时还是心有羡慕的,可是在戏楼相遇,当知道她变得和自己的身份没什么两样时,不禁在心中觉得解恨。虽说说到底薛宝钗在贾家时对她还是不错的,不管是首饰还是些衣料的,都是常送些给她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袭人虽然喜欢她,觉得她会是给好主母,但从心里来说仍然是有深深的忌惮的。

时间就这样过着,林黛玉每天帮着郭氏管管家务就是照看儿子小礼儿。等韩言有时间了,小两口就带着儿子到林府,让林如海享受含饴弄孙之乐。而定边侯府的老侯爷、侯二人则是开始口不离孙,不管是和人说什么最后都要转到自己宝贝金曾孙、金孙身上。而老夫人更是兴奋、得意,孩子半岁以后,每当有老姐妹、亲戚夫人来访,就让奶娘抱来自己小礼儿,像众人炫耀自己的乖宝贝。

等到小礼儿一岁时,林黛玉再次有孕,定边侯府和林府都欢天喜地的,满府庆祝。而此时的荣国府,却因为贾元春的失宠和着一年半时间里贾宝玉的时而迷糊、时而清醒,而弄得心情低落、门可罗雀。不过就在林黛玉有了身孕的一个月后,在顺亲王府做庶妃的贾探春,却意外的有喜,让顺亲王爷高兴不已,捎带着给贾家也送来不少珍贵礼物。于是冷清了一年的贾家,因为顺亲王府的看重,随即又是水涨船高起来,而贾家人也就变得更是张狂、肆无忌惮的。

而住在花园般的庄子上的王熙凤,因为家里产业的增加和因儿子贾桂的出身让贾琏理所当然的看重,变得更有当家主母的威风。压得不管是那些因为贾琏好色而有心思的丫头、媳妇,还是已经名正言顺做了姨娘的平儿,大气都不敢出。凡事听命行事,无一丝忤逆。以前一贯踩着王熙凤张狂、厉害性子,笼络人心、左右逢源的平儿,也因为身份的转变,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插手家中事务,转而每天处理一摊子鸡毛蒜皮、还得罪人的小事。反而是赵大家的,接替了平儿的差事,做了管家娘子。

林之孝夫妻,也因为周瑞夫妻的渐渐崛起和越来越被王夫人看重,而被告了刁状卸了差事。因为皇上已经掌握了甄家和王夫人的所有联系和门道,所以贾琏交给两口子的任务也就完成。随着小红和贾芸的成亲,两人更是趁机求了贾母的恩典,赎了身份,变成良民。然后和贾芸一起,翁婿两个都做起了贾琏外庄子上的管事。

而懒散和还是有点花心的贾琏,则是过起了有钱有地,有儿有女、有妻有妾,再偶尔出外偷个腥的神仙日子,美得不亦乐乎。而随着贾琏财产的增加、日子过的富足,贾政、贾珍和贾母,也终于得了一丝半缕的风声,于是便开始不时派人来劝说,希望他们搬回去,而且保证绝对会把荣国府事务交给大房管理的冠冕堂皇的好话。对此不管是贾琏还是王熙凤却都不屑一顾和想尽办法推脱,而且夫妻两个反而是耻笑贾家人大难临头都不知,反而还是出尽风头蹦q,真是自找死路。

可一贯稳重的平儿,此时却是在心里起了涟漪、动了心思。觉得还是回荣国府来的好,到时王熙凤上有长辈压着,下有家中繁忙事务累着,说不定自己就还能向以前那样笼络人心,而又在贾琏和王熙凤之间左右讨好的,最要紧的说不定姐儿、哥儿也能因此和自己更亲近一些。比现在一板一眼按上下、嫡庶,立规矩行事要不知好多少倍!于是就在贾琏来自己屋里时,提点一番,而且还不停的奉承说贾琏才是荣国府的正宗继承人,那里有正经主子放着家不住,留给旁人自己却搬到外面住的道理,说不得要让人笑话。本来是想讨个巧,没想到话还没说完,就被贾琏一把推到了旁边,留下一句:你不过是个奴才,主子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多嘴了!然后就甩手出了房门,半年都没再进过她的屋,而且就连是平时碰见了,都不看一眼。虽然王熙凤并没有因此对她有什么苛待,可平儿却是从此以后死了心,再不敢存着任何心眼挑拨他们夫妻两个的关系。

因为贾家的事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迎春没法只能继续在庄子里和奶娘一起看顾侄女、侄子的,然后和订了亲的司棋一起做着老姑娘。不过却也因此针线上、厨事上更是精进,又因为王熙凤的天天耳濡目染,就连管家方面也不再是像以前一样,一塌糊涂、不知根底。最起码基本的要点都已经门清,以后不至于让人糊弄惨了。

在林黛玉怀孕六个月时,因为几个包括顺亲王府在内的几家王府和将军等显赫人家,谋反事发。让皇上查出通过宫中供应渠道,往宫中暗送兵器,接着又有大臣禀报,说这些人通过门人、手下的在江南大肆笼络官员和银钱,其中甄家贡献的最多。这样一查下来,宁国府私藏罪人之后,荣国府帮甄家转移财物、薛家草芥人命、和王府私通意图不轨,贾雨村徇私枉法、收受事主贿赂等等和各种罪责都被连挂了出来。

等到贾母接到因为王夫人之过,抄家流放的圣旨和看着四周围了一府的官兵,随即气怒攻心,不到一个时辰就去世,贾家其它人则是都被带走关了起来。皇宫里的贾元春,则是早在查出薛家和顺亲王府通过供应宫中渠道私藏物品以后,就被皇上赏了白绫了结了自己。贾琏一家、李纨、贾兰则是以早就脱离荣国府,或是不知贾家事务为由,酌情开释,但因为是血亲,所以贾琏被撸了功名官职,以儆效尤。史家、王家也因为和贾家关系密切,都被罢了官职革了功名。因为荣国府的一干人等,都被关押了起来,府里财务也都被查封,所以贾琏最后是接了贾母在外办丧事下葬。因为荣国府被没收,所以后来贾琏在京中买了一所大宅安置家人,挂匾额为贾府。而因为李纨坚决要带着贾兰独住,不和他们一起,于是就在离新宅不远的地方帮她们母子买了一所小宅子,也好大家相互来往。

最后贾政、贾宝玉、贾环、贾珍、贾蓉等男丁被流放边关做苦力。贾家其它女眷被拉到街市发买,贾琏于是派了贾芸将惜春和两个丫头买下,接到了庄子上修养,其它人则没再管,任由众人买走。薛家薛蟠被下狱处死,薛姨妈一干女眷被发买。顺亲王府里,顺亲王爷、正王妃、生下女儿的一个侧妃、有了身孕的贾探春,五人被圈禁。其它的不管是谁,所有女眷都被发买,男子则也是流放边关苦力场。而倒霉的薛宝钗,虽说现在是在一个没什么关联的墙头草官员手里,正以为逃过一劫,但因为王管家手里卖身契的原因,仍是被官兵逮了出来,因此还连累的那个官员也被下狱全家缉拿。最后竟然和薛姨妈、王夫人一起被拉到街市上发买,相互看着狼狈的情形,不由都潸然泪下,觉得凄惨和辛酸。

等到林黛玉生下第二子,百天后过继回林家,林如海取名为林放,寓意林家从此花开,多子多孙,家族繁茂。等到孙子一周岁后,更是以体弱多病,无力承担政事为由请辞。而皇帝也知道林如海身体一直不好,于是准其所奏。

而贾赦这个老不修,最后却是因为贾家抄家夺了身份,变成了白丁。于是就更是整日胡闹,每天流连妓院、花船的,最后没过俩个月就身体虚弱、一命呜呼了。而留在苏州的邢夫人,则是因为贾家被抄,没了产业。怕贾琏借此问自己要贾赦剩下的十几万两银票,贴补家用。而且身边又有了来投奔的邢大舅和薛蝌的,支持撑腰,说话就有了底气。

于是就在贾琏、王熙凤奔丧过来苏州,要扶棺木回金陵安葬时。没等贾琏出言接她们回京城,就先满脸虚弱哀怨的说自己要好好教养贾琮,而自己的身体虚弱还是气候温和的江南适宜自己。还暗示说自己以后就不回京城了,要在苏州终老,而且希望贾琏把苏州的这个产业分给小兄弟和自己这个继母,剩下的不管京城或是金陵老家有多少家产,她都不羡慕和眼红。顿时把贾琏夫妻气了个仰倒,觉得这邢夫人算盘打得实在是精。她明知道荣国府已经抄家,贾琏也被夺了功名,京里贾家除了一开始搬出来的点家私、王熙凤的陪嫁,其他的什么都被没收了。而苏州这边却是一直有着收入,还有贾赦带过来的几十万两银票,绝对是豪富生活。可气过以后,不由又对邢夫人的短视感到庆幸,觉得幸亏是她把眼前利益看得太重,不然贾琏这些年自己私下办置的产业,到时说不定会是和小兄弟平分。毕竟就算是为了家中的名声和儿子的前途,也不能有亏待幼弟、继母的闲话。

于是贾琏夫妇就尽量表现的不甘和无奈,最后在刑大舅的主持下,签下了分家协议。委委屈屈、哭哭啼啼的坐船转回金陵,最后再回京城。

最后的最后,林黛玉又生了个儿子,全家人都爱不释手的抱着、哄着。而探春则是生了个女儿,和她们一家子关在高高院墙禁闭的小院子里。惜春被接回来以后,矢志出家,虽说最后被人劝下来,但却从此茹素在家里做了居士,一生未嫁。

迎春最后却是嫁给了个乡绅,就是贾琏庄子附近的一家大地主。而且婆母还是当初贾琏一家在那里住着时,经常来拜访的几位夫人们中的一个。其实她对迎春是早就相中的,不过却因为当时贾家门第高贵,自己家不过是个土财主,费尽心思调理也只是让儿子考中了一个秀才,门第实在是相差太远而放弃。而且就因为要一心让儿子上进,又想找个识文断字、有才情的儿媳妇,这才把儿子的亲事耽搁到二十一二都没着落。等到知道贾家出了事,听说夺了功名变成白身,要全家搬回京城以后,随即便派了媒婆到贾家庄子说媒。又怕贾家说自己家是趁火打劫,还特意写信给王熙凤说明自己对迎春的喜欢由来已久,以后嫁过来绝不会刁难刻薄。而贾琏因为和他家的地相连,是见过他家儿子和父亲的,觉得一家子都是老实憨厚人。于是便回信说,因为家里祖母去世,所以如果不能在这一百天里完成婚事,那么就还得等到出了孝以后才能成亲。这门婚事他允了,不过具体是怎么个章程,还是许家自己拿主意为好。没想到,媒婆回去后,没等到隔天,许家夫妻两个就坐车赶来了庄子上,找贾琏夫妻说儿子娶亲的一应事务,早在几年前就准备好了。只要贾家准备方便了,是随时可以成亲的。而去他们是绝对赞成在这一百天里成亲的,毕竟他家儿子和迎春年纪都大了,是经不起再耽搁年月的。

而迎春的嫁妆是早在当初贾琏他们搬出贾家时,王熙凤就开始准备的,毕竟她和贾琏是知道贾家的,抄家以后贾母为迎春准备的嫁妆,绝对就没了。而他们是哥哥嫂子,难道还要自己有钱却看着亲妹妹,不带一根针线出嫁不成?别说骨肉亲情就算是为了自己儿女积福,都是要让迎春风风光光出嫁的。除了王熙凤准备的嫁妆,贾琏更是因为自己现在名下已经有了不少产业和庄子,和王熙凤商量决定反正自己一家就要搬回京城,那还不如就借花献佛,把现在这个花园式的庄子,外加外面的地都给了迎春,做她的陪嫁庄子。倒省得他们在其他地方选的陪嫁庄子,迎春看顾不过来,最后吃了亏。又安排了司棋和她表弟成亲,等到迎春出嫁后,帮着管理这个陪嫁的庄子。

然后两家紧赶慢赶的,在半个月后办了亲事。许家看着迎春那精美的嫁妆,再加上她们见过的美轮美奂的陪嫁庄子,更是把个迎春喜欢的不行。而因为迎春虽说当初在众女面前不显,但在一般地方已经是顶尖的才学,让个秀才夫君喜欢的不行。加上迎春又是为人柔顺,性情平和,不爱说人口舌是非,于是不管是夫妻还是婆媳相处起来和谐不少。后来更是给婆婆画花样,教下棋的,让婆婆高兴不已,出外在那些乡间土财主家的媳妇里成了个颇有才名的得意人,走路都带风。等到后来迎春生下儿子、女儿的,三十多岁了。她家相公又考了个举人回来,不仅是家里免了苛捐杂税,就连家谱都开始说自己家是诗书传家、书香门第了,让附近的人家都羡慕不已。而实际情况却是,他家相公一知道自己考中了举人,随即就把家里的那些八股文章什么的枯燥书籍,都压到了箱子底。解脱般的对迎春说道:终于完成了父亲、母亲的期望,把门庭换成了书香门第。我以后可就是不用再看那些讨厌的文章,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了。

要说林黛玉的三个儿子,不得不说是各有特色、优秀不已。可要说三个凑到一起,那可算得上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大儿子韩礼从小跟在长辈身边,小小年纪就一张面瘫脸和说话老气横秋的样子,林黛玉一天笑话他是个小老头。可人家却是横过一眼,从你面上瞟过,随后仍是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一定都不受影响。

而二儿子林放,则是从小就和外祖林如海学的,温文尔雅、进退有礼的,看着就是个谦和君子。每个月回来定边侯府小住时,都带着书童让提着书箱。然后见到长辈就开始给你们被文章,写大字的,让众人都喜欢的厉害,觉得家里的这个孙子是个神童。

三儿子韩t,和老二相差两岁。本来名字的寓意是美好的意思,可是到了他这里确实没了任何作用。因为他的存在就是破坏所有美好的东西,而且越是好看的他就越是喜欢给你用最快的速度破坏掉。像是他曾祖父的一把珍藏了几十年的好剑,三四岁到曾祖母院子玩时,就趁机甩开身边跟随着的众人,不知怎么找到宝剑。然后就跑到假山那里,伸到山上的小洞里去乱挖。而且还愣是好几天都没人发现,并且是等到宝剑被他弄成狗啃过似地破铁,才提溜回来表功似地让曾祖父、曾祖母相看。类似于此的他祖父的名家字帖、祖母的玉首饰、父亲最欣赏的字画、母亲精心制作的研制、哥哥写得作业等等不甚枚举。而且你要是说他故意破坏吧,可真不是这样。他的出发点还真是要保护这些东西,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算是他再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却总是会出现意外让东西损坏,不是他自己就是任何一个在他身边的人。就因为这事故体制,所以自小不管是定边侯府里还是外祖林府里,贵重东西都是不让他接手的,库房一类的就更是不准他靠近的。

要说林黛玉也是个妙人,因为自己家没有妾室,连个通房也因为迁怒被关了禁闭。没了实例,就有点害怕将来自己家的孩子长大了不知世情,让那些卑劣手段给引诱,做出什么错事。而且就算是没做错事,要说不抓紧变成了分流性子,弄得家里一串一串的也是乌烟瘴气。于是便从小给三个孩子讲故事,讲的就是那些因为有了妾室、姨娘或是通房丫头一类的人,害了嫡子、嫡妻或是最后弄得家破人亡的惨死。而且一到那些家里一溜姨娘家中做客时,就会带上自己儿子,让他跟着去看详情。而且让他主动和这家的小孩子接触,看看他们是被怎么对待和母亲是怎么防范姨娘的。次数这么一多,孩子们就都了解了,原来那些有姨娘的人家,不是正妻的儿子被姨娘的儿子借机陷害,就是正妻的儿子,欺压看不起姨娘生的孩子。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开始耍心眼,才能获得宠爱。要是有什么不对,还没等反应过来,就会被人告了刁状。

这么一对比,不管是韩礼还是最小的韩t,就都想到,要是有了父亲身边再有了女人,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被人陷害或是趁机生事,日子就没办法再过得这么休闲、舒适。

因为听了一些别人家孩子的话,知道他们的母亲是都防范着家里漂亮的丫头,说是会害人的。于是回来韩礼就有样学样的,带着两个弟弟,四下查看家里的丫头,看有没有,像别人说的那种狐狸精。但找来找去,却发现因为父亲什么时候都是一张冷脸,所以女婢们是不怎么向跟前凑的或是故意摔倒什么的。但也发现,每当父亲从前院回来的时候,或是经常走的路线上,一到父亲出现,好像路过或是做事的漂亮丫头就会多许多,其中大多数人穿的还都是颜色亮丽的新衣服,而且身上也是香喷喷的挺好闻。于是再出门的时候,就询问小伙伴们这样的算不算得上是狐狸精?没想到却被小伙伴们集体鄙视,说这些事他们早就清楚明白,家里母亲一遇到这些丫头们,脸色就会变得难看,回去就骂狐媚子、小蹄子的,惩处一番。对她们和对待那些姨娘们一样的气势,这样都不算狐狸精,那怎样的还算?

韩礼受教,于是回来再碰到这样的事,就会带着偶尔回来的二弟或是跟屁虫三弟,跑到父亲跟前。一本正经的盯着那些丫头们,然后好奇的问道:“父亲,现在这路上有什么宝贝捡不成?要是没有怎么平时没什么人的路上,现在人却是多了,还每个人身上都香喷喷的。刘哥哥告诉我说,碰上这种人他母亲是都要打出去的。”

韩礼话没说完,就见韩t跑到那几个女婢跟前,左瞅右瞧的,然后就伸手探过去。然后不知怎么回事,那些婢女的衣服就被拉了道口子。再看他,原来是衣袖里藏着一把微缩版的带毛刺的梭子,是老侯爷让人做给他当玩具的。不过因为有点危险怕伤着他,一般都是锁起来的。只有在老侯爷教授他些基本的套路时,才会拿出来让他用的。

韩言见了奴婢惊呼,随即赶过去,韩礼和林放也屁颠屁颠的跟上。等到了跟前韩言把东西从他手里夺了过来,抱起他就要训斥。可看他笑意冉冉,一脸欢喜的样子,大概还以为父亲是和自己在玩游戏呢。韩言被弄得哭笑不得,不过一想一个个三岁的孩子能这么鬼机灵的躲过众人,自己偷拿东西出来玩耍,也算得上是厉害了!于是最后只不过是绷着脸说了几句就抱着他,带着另两个因为弟弟闯祸打乱他们计谋,显得蔫蔫的兄弟回了院子。

等到林黛玉安排好孩子们以后,韩言一脸古怪的吩咐道:“府里丫头们年纪大了,现在咱们人口少也用不上,和祖母、母亲说一下还是多打发一些出去配人,要是有想脱籍出嫁的也允许。”

林黛玉知道自从二房搬走,府里少了不少人手。可按规矩侯府也是有人数配置的,于是婆母郭氏就把自己当初陪嫁的,在外管理庄子的一些人家的女孩子填补了进来,又因为后来茉莉等一批大丫头的出嫁、配人,就有从这些庄子上招了不少人手进府。因为都是寒苦人家出身,所以这批人手不免就羡慕起来定边侯府的富贵,再加上现在年纪到了要被打发出去,于是不少人有了小心思。因为这些不过只是些私底下的小动作,林黛玉还不放在眼里。再加上她们干活的确是一丝不苟、没错处的,于是就没多理会,想着等过些日子就把她们都放出去。

可是现在好好的,韩言怎么突然管起了这些内宅之事?于是便好奇的问道:“知道了,这些是和母亲早就商量好的。不过你怎么好好的提起这些来,可是她们有什么事惹你生气了?”

韩言闻言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林黛玉,然后无奈道:“她们那些小心思我都知道,不过是因为年纪到了怕没了安稳富贵日子,于是就起了私心。知道你和母亲绝对会办好,不让她们生事,于是就不理会,任他们蹦q。可是我不理却有人看不过,你那三个宝贝儿子今天就忍不住出手了!”说完就又详细给林黛玉讲述了一遍刚才发生的乌龙事件。最后还忍不住叹道:“你说现在都是些什么孩子,怎么心眼这么多?我小的时候,虽然也知道母亲受了欺负和委屈,却因为母亲说不准告诉别人,不然会被人笑话的。于是就乖乖的连祖母、祖父都不说,更不要说是出手耍心眼。可你这些宝贝儿子却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小小年纪就知道清理异己,看来以后也不是吃亏的主。”

林黛玉闻言不禁莞尔,虽然嘴上保证着一会一定好好教育他们,让他们悔过。可心里却称赞自己儿子做的好,现在就知道给母亲做事,那以后大了肯定会更了得。于是等到见到儿子后,高兴的答应他们让管事带他们出门逛街的愿望。

要说现在的林黛玉,觉得自己能过这样美好的生活:夫妻和睦的、孩子听话,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虽然没什么大权势,但也不会被人任意欺负。觉得总算是完成了自己当初穿越来时许下的愿望,逃脱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当辗转知道现在的贾家男丁们,每天在苦力场力劳作。贾宝玉那个怜香惜玉的贵公子也变成了五大三粗的莽汉,每天为了吃饱肚子辛劳,再无那闲趣魔怔、迷糊什么的,更不要说是看不开出家了。而王夫人、薛宝钗之类的,听说一个是让人买了做粗使杂役,一个让外地的老头子买走了,到底沦落到哪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