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63.6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本来不想设置防盗的, 无奈为之, 防盗时间过后,即可看到正常内容  年底,媒人给李才明说门亲事, 意图将城东陆家药店陆栎凡的三女儿嫁他。

人人都知陆家三姑娘大盆脸, 小眼睛, 腰如水桶,长得丑。

长得人模人样的李才明起先是拒绝的,禁不住媒人那张嘴, 夸姑娘长得是没酒楼里的伎艺姑娘好看, 可是这姑娘会生财。

这点倒是真,陆三姑娘精明泼辣,在药铺里执柄戥子称,方端大气,会做生意。

李大昆对这样的姑娘做他儿媳妇十分满意,李才明始终纠结在“丑”上。后来听媒人说有丰厚嫁妆, 才被说动。

陆家药铺,可是此地最大的药铺, 陆栎凡的富裕, 更甚李大昆之上。

婚事谈下, 日子订好。一向吝啬的李大昆, 一改故辙, 决定办场轰轰烈烈, 大出风头的喜宴。无数请柬, 请遍城东的富人,城西的权贵。

做为穷亲戚,还是至亲,李果看到请柬的时候,想也没想,脱口而出:“不去。”

果娘默然坐在床边,愁眉不展。她的忧愁不是李果闹脾气,而是贺礼。

哪怕李大昆对他们母子再刻薄,可这人终究是李二昆的兄弟,侄子成亲,是很大的事。

既然送来请柬,就不得不去。

二昆家穷,人人皆知,薄礼就行。只是,难免得遭李大昆夫妇的白眼。这才是果娘为难的事。

再难的事,自从李二昆出海失踪后,这么多年,果娘都遭遇过。

夜里将积蓄拿出,想着李果没有件像样的衣服,给他做一件。

李大昆儿子的婚宴,会有许多近亲远亲在场,果娘不想果子穿得太差,被人轻视。

两日后,果娘将件新衣拿给李果穿,还将一份礼物塞李果手里。

“我跟你堂婶说了,你堂叔会带你去,他会照顾你。”

果娘叮嘱。

“哦。”

李果回应声有气无力。

他丝毫不想去,然而娘亲又一再嘱咐,不可丢了他爹的脸。

李果差不多已经忘记爹长什么模样,脸也记不清。

果爹是水手,常年跑船,一年也没有几天在家,父子俩相处的时光很短暂。

“你长得这么高啰,快追上娘,要懂事,别说小孩子脾气的话。”“坐在席位上,别人动筷子,你再动,不要没吃相。不要喝酒,喜宴结束你就回来。”

“好,娘,我知道啦。”

李果点头。

“去吧,去了你堂叔家,要问堂叔好堂弟好,他们年长你,不能没大没小。”

“知道啦。”

怕娘再继续念头,李果提上礼物,急忙出门。

路上,李果想着娘也真是的,硬要他去参加婚宴,他要不去又怕娘伤心,说他不懂事。

爹那群亲戚,从来不管我们死活,不去认识又怎样。

人情如此,对于穷亲戚,就跟穷神瘟神一样躲避不及。

堂叔家,李果还是知道怎么走,李二昆在时,也曾带李果串门。

李果上门,堂叔堂兄都在,两人也提着礼,显然正准备出门。

“堂叔好,堂哥哥好。”

李果鞠躬,起身,正视这两个粗布衣服的亲戚。

“果子啊,长这么大啦。”

堂叔拍拍李果的头,李果歪头。

“这孩子长得真俊啊,像阿匀。”

堂婶是个矮胖妇人,声音尖锐。

阿匀是果娘的名字。

在堂叔家,没耽搁,三人结队出行,前往位于城东的李大昆宅子。

李大昆家,说是在城东,只是挨着城东的边,不过确实是座大宅。此时张灯结彩,客人鱼贯,人声鼎沸。

也亏果娘想得周到,让李果自己来,李果东西南北可能都找不到,到处人挤人,嘈杂混乱。

跟随在堂叔堂兄身边,来到大堂。大伯和伯母都在,大堂哥李才明也在。全是盛装打扮,特别金贵。

堂叔也好,李果也罢,都是穷亲戚,贺礼微薄得不屑一顾。堂叔赔笑致贺,大伯伯母脸上冷漠,两言三语打发。李果跟随上堂,站在堂上,不怯场,把身子挺得笔直。

穿着大红衣服的大堂兄、大伯,都对李果不屑一顾;满头金玉的伯母丢给李果一个凶恶眼神,让李果赶紧下堂,别挡后面的人。

送过贺礼,堂叔带着两个孩子出大厅,到院子里找个位置坐下。

他们这些穷亲戚,不是贵客,没人接待,也没地方歇脚,一口茶也喝不上。

李果四处张望,发现院子里有处地方摆设茶果,甜品。

满院子的大人孩子,那人过去拿点吃的,这人过去拿点吃的,自己来,仆人们招待不来。

李果也过去,拿上自己的一份茶果,还不忘带堂哥一份。

堂叔这个儿子寡言,害羞,缩在角落里。

坐在石阶上,李果想着喜宴什么时候开始,问堂叔新娘子什么时候到。堂叔正在和熟人唠嗑,没理会李果。

吃完茶果,李果等得实在无聊,又起身闲逛,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成亲,十分好奇。

听几个老妇人聚在一起碎嘴,说新娘子妆奁非常丰厚,有什么什么,非常贵重。旁边几个小孩儿说要去看婚房,鬼鬼祟祟离去。

李果控制住好奇心,没跟过去。

他站在大厅外,看携带礼物的人们,进去贺喜。

同样在此处围观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孩子们。

管家大声报客人名,客人陆续入内。都是些贵客,排场大。

管家每报一次,围观在外头的孩子,就也起哄跟着喊。

李才明让仆人出来赶走孩子,孩子们根本不听。

等李才明亲自走出来,这群邻里的熊孩子们机敏的一哄而散。

“你在这里做什么,没人教的东西。”

正好逮到李果探头,李才明使劲拧李果腮帮子,李果啊啊叫着。

李才明松手,转身又返回大堂。

李果恶狠狠地盯着李才明的背,双眼几乎要喷火。他捂住一边腮帮子,疼得眼角泪花。可恨李才明转身走得快,要不,要不也不能怎样。

娘叮嘱过,不可以丢爹的脸。

李果虽然皮实,可李才明恶毒的样子,那一拧,那一句骂,让他忘不掉。

返回堂叔身边坐下,愣愣望着月亮,委屈想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

一时竟像是痴呆了。

“果子,吃喜宴啦。”

不知道过了多久,堂叔摇动李果,李果回头,堂叔看到这孩子一脸的泪水。

“怎么哭了,快擦擦脸。”

堂叔扯袖子帮李果擦泪。

城东大街的生意,五花八门,李果走走看看,看人交易,听人吆喝。

夏日,光城东大街,就有四五个卖香饮子(饮料)的小贩,尤其以真珠楼前那家生意最为红火。

真珠楼,是城东巨富营建的酒肆,巍峨奢华,为城东壮景。此楼楼前开阔,对街树木成片,阴凉消暑,夏日聚集无数乘凉的人群,引来众多小贩。

真珠楼前香饮子,出售冰凉的各款果汁,无论你是要蜜水,杨梅汤,西瓜汁统统都有。

这类摊子,李果从来消费不起,他渴了喝井水。夏日,井水也很冰凉,消暑。

然而这摊饮子铺生意实在好得咋舌,李果连续数日站在人家竹伞下围观,还曾过去问人家要不要伙计。

自然是不要的,每家饮子的制作方法都不大同,自然不肯外传。

如果实在再找不着活干,李果只能去他大伯李大昆的酒楼帮忙,这是令人沮丧的事。

饮子不知道如何制作,然而夏日卖卖西瓜倒是不难,只是所挣微薄。

胡乱想这些事,李果往城东大门走去,出城门前往海港。

果娘在孙家仓库一侧的厨房里烧饭,给搬运货物的脚力准备吃食。

这些在海港干活的脚力,年轻力壮,轻易能扛起一大麻袋的货物。

李果进厨房,看到果妹在摘菜叶子,凑过去帮忙。果娘在灶前烧水,见李果过来,也只是瞥上一眼,又安心去忙碌。

这孩子懂事勤快,果娘还放心。

“我跟柳账房问有没有活儿给你做,柳账房说要识字的。”

果娘往灶里加柴,话语平缓。

“娘是没能力供你读书,要不你聪明着呢,怎么会比别人的孩子差。”

李果闷声听着,将摘下的蔬菜叶子抱到篮筐里。

在城东,李果问过很多铺子,不管是卖陶瓷卖真珠(珍珠)卖茶叶卖丝绸香药的,都要识字的伙计。

身为白丁,也只能干跑堂,脚夫,仆役,水手,窑工这类活吧。

“娘,我想去跟阿聪挖牡蛎,一日钱不少呢。”

李果不是第一次提这件事。

“那不行,多遭罪啊,割得手脚都是血,天不亮就要开始忙活,到日头下山才能歇口气,吃得也不好,海风又大。”

果娘觉得日子勉勉强强还过得下去,她是渔女,自然知道靠海吃饭的艰难,她不舍得儿子这么小,就去吃这样的苦。

听到娘再次不同意,李果没再说什么,确实是份苦差事。

傍晚,李果带果妹回家,烧水打算煮粥,发现米缸见底。

李果从床下取出钱罐,点上四五十文钱,打算去米店买米。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