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十五章:愤怒(苏然)10

大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都待在长社城。不过,他并没有仿效那位廖使君,把自己整天关进州府衙门钻研案卷。苏然一行抵达护城河的时候,大先生刚带着衙役查完西城粮库,正准备拐到城西北的窝棚区,看看在那里暂时栖身的东汝州难民。

进入新年之后,官军一直在进行凶狠的钳形攻势,自北至南所向披靡。各州打着天平旗的义民,以及那些没打天平旗的刺头村寨,都被一视同仁地打得丢盔卸甲,仓皇地逃向许蔡二州。

这些人要是放着不管,就会自己给自己找食,同时和州城附近的村庄大打出手。目前,大先生采取的方法是把难民精壮招进义军,老弱妇孺按日发给救济粮,在城郊干些垒工事修河堤之类的杂活。他暂时还能把人给稳住,但是许州府库就这么大一点儿,就算富户都在“自愿”捐助余粮,恐怕也撑不到麦收时节。

当然,这些事情是不会当着俘虏的面的说的。见到这家伙的时候,大先生的态度非常客气,不仅主动向这个小官拱手行礼,还慷慨地提供了一匹温顺的白额头母马,让俘虏能够舒舒服服地骑在自己身后,把沿途想看的一切尽收眼底。

大先生是打算感化这位牛姓俘虏。对他来说,这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去往窝棚区的路上,义军首领可谓滔滔不绝,他首先解释了义军起兵的理由,接着又抨击了前任廖使君的庸碌无为,最后还专门介绍了加入义军的前州兵军官,尤其是声名显赫的炮兵都督徐献举。

“我们这里随时欢迎各方人才。以及胸怀正义的有识之士。”提灯放射出温暖的黄光,将大先生的笑容映衬的愈发真诚:

“牛什长若不嫌弃,可以在此小住几日。我相信,所有疑虑到时都将烟消云散。”

什么叫以诚相待?这就是以诚相待。很多州兵当初嚷嚷着“死不从贼”,但最后全都被大先生所折服,比小老谢的勇丁还要忠诚。然而,那个姓牛的混球,在大先生的热忱面前却像一截木头似地无动于衷。

“那个姓廖的我知道。王继勋扒了他的官皮,把这怂包关到南监吃牢饭去了。”俘虏懒散地勾住缰绳,为了贪图舒服,把腰背驼的活像大虾一般:

“大——啊,大先生是吧?我不想跟老廖一快儿蹲大牢,也不想跟着你们造反掉脑袋。要不这样,就劳烦你把我当成个屁,高抬尊手放了咋样?”

听到这话的时候,苏然直接把短剑拔了出来。大先生抬手阻止了他,但眼中同样也是寒光一闪。“牛什长,”义军首领耐心地对俘虏讲着道理,就像塾师面对在课堂上捣乱的小霸王一样: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眼下,我们必须击退官军,接下来,我们还要投入家园的重建,抵御愈演愈烈的妖邪之潮。牛什长,在这个乱世,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做不到置身事外。”

“大先生,你这说的这些都对,我是真心的钦佩,”姓牛的摊开双手,耍无赖一样地晃起了脑袋:

“不过嘞,我早就把该干的活都干完了。你看吧,我先是给中兵虎贲卖了十年苦力,接着又被你们这些——啊,你们这些义军弄得差点蹬腿,寻常老百姓八辈子也碰不到这么些事。我是彻底受够了,现在就想去个没人打搅的清净地方,趁还能喘气多活几年。大先生,这要求可不算高吧?”

“许蔡没有这样的清净地方。找遍大齐,恐怕也没有。”大先生脸上的微笑,不知何时已经悄然褪去。“牛什长,堵上耳朵,不代表听不到铃声。埋住脑袋,不代表危险会就此消失。想要平安生活,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争取。”

“对,就是这理!”俘虏“啪”地一拍手,嬉皮笑脸地接话说道:

“我都想好啦!只要你们放人,我就一路揽活搭车,靠自己本事跑到南边避祸去!只要能过的安稳,叫我去安南都成!”

……

大先生一直跟他掰扯到天空露出鱼肚白,但始终没什么进展。单凭劝说,肯定是说不动这货了,大先生随即换了一种策略,那就是把俘虏带在身边,让这家伙亲眼看看起义民众现在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去年腊月,很多迫于形势投靠的许州官吏,就是在这样的参观当中受到感动,从而最终转变了自己的立场。

为了监视俘虏,苏然和周尽忠也被要求留了下来。他俩跟着大先生,在二十一号这天先后参观了洗浣营、伤病院、修械所以及炮兵靶场,再一次感受了义军将士的士气高昂,以及军营当中的清新气象。周尽忠一路上频频点头,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同时还允诺把这些写进蜡丸密奏,一有机会就上呈天子。牛姓俘虏则是——则是——

“哎,大姐,送过来啦?”在炮兵忙于装填训练,热的三九寒冬光膀子的时候,这货居然腆着脸叫住送饭过来的王家大娘,活像贪婪的饿狗一样呼扇起了鼻翼:

“他们正忙着嘞,要不给我先盛两碗?骑了半天马,肚皮都晃空咯~”

……

刚开始,苏然会像教训小娃娃那样严厉地训斥俘虏,有时候还会照地上猛抽马鞭,借此对这个混球表示警告。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么做除了浪费力气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有。很快,他就采取了和周尽忠一样的策略,那就是纯粹把姓牛的当成空气,只要这家伙不趁机逃跑,连看都不必看上一眼。

俗话说得好,眼不见心不烦。不去搭理俘虏之后,苏然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也有了关注正事的时间。他开始继续履行自己作为徒弟的职责,用目光虔诚地追随大先生的一举一动,生怕漏过哪怕是最小的细节。

/前一年的腊月与新一年的正月,向来都是事情最多的时候。大先生接下来,不知道还有哪些公务需要忙活呢。此时不学,更待何时?/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