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百零一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1)

望舒这下子彻底傻了,却是按照灵均老道所说,那释迦摩尼如来乃是道门之中,截教门下大弟子多宝道人所化,前来相救,乃是同门之谊,殊为难得。大乘佛教教主,乃是道门高徒,此事也就罢了,可是那多宝道人,在灵均老道讲述封神之事时,望舒对他十分不喜,只觉得此人虽是修士,却没有丝毫超脱之感,尽耍口唇之利,挑拨两教关系;通天教主被激下界,与此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时之间,望舒只觉得三观崩塌,似乎整个世界在自己面前凝固一片,化作石雕,随后沙化,寸寸崩塌。灵均老道也知道此事着实有些太过诡异,又是一时难以接受,望舒这般表现,倒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实话实说,若非这一次释迦摩尼如来莫名显身相救,又是忍不住收走了诛仙阵阵图,只怕灵均老道纵是持有那一本《老子化胡经》,也不敢完全相信经文之中所载之事。那本经书,乃是西晋时代流传下来的,至今也有了几百年光景,虽然一众道门高人都是持有,可在佛门一方的抵制之下,大多数道士都不会公开讨论其中内容,今日却是被望舒的经历证实,可谓求锤得锤,这下子再无反驳的余地了。

这也就是先前灵均老道在慧明和尚面前,一时露出诡异神色,又是坚决不愿意提起的真正原因。否则要是他图一时口舌之快,说得高兴,只怕那慧明和尚就要显教显教神通,叫众人知道什么叫做佛陀怒火化作明王,破灭世界了。

不单是望舒,嘉月虽然一早就知道这一片经文,可一直是将其当作记录有误或是道门攻击佛门的典籍来看,并未完全当真,这一下子有了真凭实据,也是叫她一时间难以接受,却是封神故事,她虽不完全知晓,却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着实知道那多宝道人的人品。

佛门万亿教徒,在这位多宝道人化身的释迦摩尼如来带领之下,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却是一下子叫众人不敢想象了。

不过要说起来,中原大地之上的佛门一方,虽然与道门多多少少有些摩擦,却也没有到那等罪大恶极的程度,大多数时候还是劝人向善,教人学好,虽然有不少愚弄百姓之处,却始终与外道邪教有着天壤之别,乃是真实不虚的正统大教,慈悲为怀,倒也没有像众人一时想象的这般不堪。

望舒骤然听闻这等机密,好半天之后才回过神来,又是看向灵均老道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一时间也是知道了他的用意,呐呐轻声道:“弟子不会出去乱说的。”

灵均老道点了点头,缓缓道:“此事就算你去说了,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却是封神之时,在我佛道两家都是绝密之闻,多宝道人是谁,只怕凡俗没有几个知道。再加上西晋以来,佛道相争,道门也没少用此事打击佛门,却也是收效甚微,你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贸然说起,不单不会有什么忙效果,只怕还会招来祸患,更可能受到教主级别的大能者暗中关注,稍有不慎,灰飞烟灭都是轻的,遭逢镇压,每日七剑穿心,万般痛苦,也不是不可能。”

望舒想想灵均老道所说的惨状,一时间也是打了个寒颤,连忙住口,不敢再提起此事,只要自己心里知道就好。天地间的大能,凡是享受香火供奉的,都有冥冥之中的莫名感应,一旦被人提起,便能在心中映照出一切因果,若是被惹怒了,降下种种手段来对付一个凡人倒也不算什么。

平常时候,世间多有诽谤大道法门,亵渎诸天神祈之人,大能者们因着不与他们计较,甚少出手,叫他们得以逃脱。可自己所知这般秘事,乃是真实不虚的过往,骤然说起,事实永远要比谎言伤人,却是真搞不好叫大能者恼羞成怒,变成了真正的祸从口出了。

况且在望舒的心里,虽然不喜欢那位多宝道人,可对释迦摩尼如来的印象还算极好,却是他两次显化,都是为了相助自己以及身边之人,前一次虽然有分润南诏气数的嫌疑,却也真实不虚地靠着指骨舍利守护了皮罗阁一生,这一次更是救了自己的小命,也算是有恩于自己,叫望舒那难以生出不敬的心意来。

更何况,望舒在灵均老道的讲述之中,多有感觉那通天教主坐镇的截教重情重义,这一次释迦摩尼如来显化,若他真是多宝道人化身,倒也还算是坚持了截教一门的传统,出手保护同门,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隐秘,着实难得,也是好心,倒叫望舒一时间对他有了改观,对截教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上古封神战中,阐截两教相争,圣人座下,高人无数。封神战后,通天教主败走,元始天尊不出,截教门人或是上榜封神,或是被接引道人带走投入西方,阐教十二金仙则是在九曲黄河阵中被摘了顶上三花,封闭胸中五气,大受损伤,也是多年不曾出现。后世道门正统,便是继承了两教的圣人传承作为根基,才发展到今日这般盛大景象,个中像望舒这样修行有截教法门在身的,也不算是少数。

想到这里,望舒倒也一时明白了为何释迦摩尼如来要收回诛仙阵图,却是这诛仙阵原是通天教主赐予多宝道人,叫他布下拦截阐教众仙。诛仙阵中,四圣破阵,通天教主败走,多宝道人却是还没有来得及缴还法旨,归还法阵,就被道德天尊化身的老子裹走。此番出现收回,只怕也是要偿还与通天教主的因果罢。

一时之间,望舒似乎是有了什么新的感悟,联系先前陈老道成仙的种种异状,加上灵均老道此刻传授的《老子化胡经》,望舒一时间似乎对那女娲宫六幅壁画之中,第四幅壁画那仙佛两家,众修士参拜圣人的场景,有了更多一些的理解,却又是模模糊糊,隐约觉得这壁画的意思似乎有些骇人,本能地不敢多想。

女娲氏在自己的圣人道场之中,为后来的有缘人留下了六幅壁画。前三幅壁画,都是流传于民间的种种神话故事,望舒能够看懂,能够领悟,能够意识进入壁画之中,亲身体验;可后三幅壁画,却是意义深远,含义模糊,不像是什么具体事件,而是为了表述某种隐秘的真相和概念,却是叫望舒难以参悟,只觉得这后三幅壁画,只怕才是圣人留下传承的真正原因。

事到如今,望舒已经能够确定,得到传承的七人之中,乃是以自己所得的这一部分最为重要,却是真实不虚的圣人道理,世间莫大机密,与冯元清等人的收获不可同日而语,乃是只要透露出些许,就能叫陈老道得道成仙的东西,自是十分谨慎,也晓得天道昭彰,若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领悟这些道理,只怕并不是什么好事。

灵均老道对此深以为然,也不催促望舒花费时间参悟,只说既然得到,就一定会有参悟的缘分,不必强求。

一时间,望舒总算是弄懂了诸多疑问之中最大的两个,又是向灵均老道问起那绎心道姑的情况,就见灵均老道眉头微皱,一时说道:“此事为师也不甚清楚,大概是牵涉到绎心和她师门的一些隐秘。我道门上下虽是一心,各自派别之中却也还有些不同。你我不好干涉,也不便问出,若是今后有了机缘,为师自会代你探究一番,却不是现在了。”

说着话,灵均老道也是站起身来,一时面向众人,轻身说道:“先前南诏国主之问,你们也应该听得清楚。如今中原天下大乱,李唐国运由盛转衰,南诏偏安一隅,却也难免受到牵连波及。我等身处南诏,靠着三代国主的支持维持一方道统传承,自是要小心些许,必要时候,出手相助,也是应该的。”

说话间,灵均老道又是环视众人,欣慰点头道:“弟子们平日里注重修行,如今也是个个都有了教宗的手段,独当一面,不成问题。你我修为,自是要求于自身,却也终究要落在西南的这一番修行之上。南诏国运正盛,却也是将有一场劫数临头。你我自当谨慎许多,适时相帮,却也要注意顺应天意。”

此言一出,望舒等人都是肃然,也是昨日进阶教宗修为之后,多少对天地自然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隐隐约约能够把握到一丝天意天数,知道南诏国运之事,一时都是点头,却也难免露出了些许揪心哀痛神情,却是这天地间的劫数,能渡而难避,有些命中注定之事,却是仙人也没有办法。

西南如今的国运气数,明面上由当今南诏国主阁罗凤一力支撑,其背后却是道门、佛家和巫教三方齐心协力的结果。一国始建,劫难重重,也只有南诏这样三教同心的支持,才能叫它一个乌蛮人的小部落发展成为为西南一国,气数鼎盛。

而三教之中,又以道门作为魁首,灵均老道这位高人,受另外两位教宗马首是瞻,自是能够把握更多的国运气数,对于天数也看得更为清晰一些。这也是无论是巫教的乌蛮大祭司,还是佛家的慧明和尚,虽然理念多有不同,却也都是乌蛮人出身,平日里明争暗斗,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南诏着想,才有这般难得融洽,几乎就要比得上政教合一的吐蕃,着实难得。

灵均老道享受这一情况带来的诸多好处,自然也要担起维护西南一方稳定的职责,又加上此事牵涉道门的重大计划,十分重要,自也受到了中原道门的全力支持,叫南诏得了诸多好处,度过了重重劫难,却是这天意劫数,当真避无可避,只在眼前。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