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37、单独教学

“山长, 我做完试卷了。”穆子期把试卷检查三遍后, 终于举起手示意。

“嗯,拿过来给我看看。”一间大约六十平方的砖瓦房里,因为屋顶用了两块透明的瓦片,加上透明的玻璃窗, 在这个北风呼啸、天色阴沉的下午倒是不显得昏暗。

而此时房屋内的空地上放着一个炭盆,里面的木柴烧得正旺, 让整间屋子温暖许多。

“好。”穆子期双手使劲地摩擦了下,再跺跺脚, 这才拿起四张试卷起身递给季文甫。

坐了半个时辰, 手脚都快冻僵了, 是谁说小孩子火力大不怕冷的?

“坐下来烤火,等我批改完试卷。”季文甫态度温和地说了一句,指指他对面的圆凳。

穆子期点点头,刚靠近火堆,一股暖意袭来,让他情不自禁地舒出一口气。如今刚进入十二月, 本来他以为广南省的冬天冷不到哪里去, 毕竟前世差不多这个地方, 每年快过春节都会有太阳, 一年就冷那么个把月,没想到两百多年前的芙蓉镇会如此寒冷。

他忍不住把圆凳移向火堆,伸出手去烤火。

“不许靠火太近。”季文甫的声音从火堆对面传来。

“知道了,山长放心, 我不是小孩子了。”穆子期并不怕对方,笑嘻嘻说了一句。

距离他入学已经过了三个多月,在这段日子里,穆子期过得颇为辛苦。刚开始,他很是认真地跟着老师把国文课的拼音学会,之后他的进度特意变得快速起来。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团结同学……他抓紧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优秀和极快的学习进度。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内容随便看看就懂了,起码农学课他要认真学习,而且为了表明自己掌握好知识,他干脆把这四本书都背下来。

内容对他而言是简单的,能全部理解,但想要背下来还是费了他一些心力。大概是他年纪还小,记忆力还是不错的,每天早晨多读几遍,晚上再看一遍,一日日下来,一个半月的功夫他就把课本的内容全部掌握了,基本上能背得一字不差。

背完了干什么?当然是表现给老师看,于是他惊动了这座小学的老师,得到了山长特意给他开的小灶。

“既然你已经学会了一年级的内容,那你现在想做什么?”当时山长这样问他,“是按部就班读,还是学二年级的书籍?”

“山长,我想学下一年的内容,我六岁启蒙,在村里跟村长学过算学,认识咱们大夏的字体,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想早点学完小学的课程,我能吃苦,肯定好好学。”穆子期如实回答。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这个时空里,这里的校长非要叫“山长”,就好像村民们整天把学费叫成“束脩”一样,传统颇为根深蒂固。

“十二岁……和我家小子差不多大。”季文甫低声说了一句,随即笑道,“我看你的水平不必在一年级读了,读也是浪费时间,那你是想去县里读书,还是由我们这几个老师单独教你?明年七月是一学年的期末考,你继续留在芙蓉镇,如果你争气,明年七月参加完四年级的升学考试,你就能直接升到初中。可如果你现在到县里念书,那里的老师不一定肯让你跳几级。”

穆子期凝神思考。

“不可否认的是,你留在这里,倘若明年能直升初中的话,我们整个学堂都将收益。”季文甫是个身材清瘦、面容普通的中年人,年约三十五六岁,皮肤微黑,大概是近视,他看人总喜欢眯着眼睛,此时说话的神情温和淡定,并没有显得有多么欢喜。

偏偏他这种神态让穆子期的心就安定下来,点头道:“好,我在这里学到明年七月。”怎么看都是这种方式划算,到了县里就增加了变数,那里的学生多,自己不一定能让老师另眼相看。

他都这个年纪了,可不想和一堆小毛头在一起念书。

“嗯,我会找来后面的书籍,你一定要认真学,不认真的话,小心你的手心和屁股。”季文甫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摸摸穆子期的脑袋。

穆子期一囧,本来还想问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如果他考第一名的话能不能得到奖励,想了想,到底还是把这话咽回去了。

比起明年能读初中的事,那一两银子不算什么。

于是,从九月下旬开始,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苦读生涯,所幸小学的内容的确简单,理解跟得上,剩下的无外乎是背诵问题。而他的学习速度也没有让老师们“惊为天人”,顶多觉得他悟性高,有些惊讶而已。毕竟他有过基础,还学习刻苦。

当然,这是穆子期有意控制的结果。如果他使劲全力的话,可能还会快多几分,毕竟这是小学的内容嘛,不艰深。

当初说是几个老师一起教,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山长一个人教他,主要是山长的课最少,空闲时间最多。

“这些小孩真是了不得,一个比一个厉害,小小年纪学的算学内容比我还深入。”有一次,穆子期无意中听到一位老师说了这句话,后来一问,才知道山长的儿子非常聪明,和他同龄,已经自学完初中课程,要不是国文课拖后腿,说不定已经要考高中了。

穆子期对对方倒是挺好奇的,只是不好意思问。尽管如此,几个月的相处时间,还是让他和山长相熟起来,没有刚开始那般拘束。

“嗯,全对了,看来你已经能熟练掌握二年级的内容,过几天就是期末考试,你记得去参加。等明年二月中旬开学,我再教你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课程。”季文甫改完试卷,见答案全部正确,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穆子期当然应是,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郁闷,在前世的时空里他已经考过不知多少次的试,没想到都穿越了,竟然又重新被期末考试支配!怎么感觉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大天/朝的考试大法呢?

话说到这里,季文甫就站起来走到书柜前,打开柜子,把其中的四本书籍递给穆子期,温声道:“放假这两个月记得好好预习,不可放松,有问题再写信给我,或者你到县城找我也可,不用怕打扰我。”说着又从一本书中抽出一张纸条放在四本书的表面上。

本朝规定,秋季学期是从八月二十日到十二月十五日,然后就是放假过年,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十五日才再次开学,接着就等到七月六日左右进行期末考或者升学考,最后才放假。

也就是说,这里的寒假比暑假还长,大概是气候的因素,冬天有些人不够衣服穿,或者穿的衣服不保暖,本朝可能是考虑到这些因素。

当然,这只是穆子期的猜测而已。

山长给的应该是三年级的课文,穆子期赶紧双手接过,点头道:“我会的,谢谢山长教诲。”眼睛快速瞄了一下,发现是一张写着住址的纸条,他认识这个地方,心里倒是颇为惊讶季文甫的家境。

看他平日里穿得那么简朴,穆子期还以为他家境不怎么样,没想到对方是深藏不露,毕竟那个地段可是富人区。

“你是个好孩子,我教起来也省心。”季文甫露出舒心的笑容,忍不住摸摸他毛茸茸的脑袋,笑道,“继续保持,知道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后面几天就不用来上课了,好好在家帮忙,等到初十那天再来考试。”考完试要改试卷,十二月十五日会知道成绩,到时才是正式放假。

“谢谢山长。”穆子期一听暗暗松了口气,的确,挨近年底,家里是有挺多事情要做的,种的大白菜、白萝卜和土豆要拔回来,还有地里的荔枝树要注意保暖,是不是要在树根底下铺一层稻草?此外,家里的柴火还不够过冬,年货竟然也没买……林林总总的事情,不做则已,一做就费时间了。

在屋内又坐了一会儿,等听到屋外传来下课的钟声,穆子期这才穿戴好围巾,拢紧身上的棉袄,背上书箱,和山长告别后,终于踏出温暖的房屋,走出到寒风凛冽的室外。

穆子期站在校门口等待,眼睛看着学生鱼贯而出,路过的人三五成群,基本上个个穿着圆滚滚的,大家的袖子都很宽,时不时露出一个手炉,这是富裕点的人家买给孩子的,和他前世用过的热水袋差不多。

路过的人看到他,认识的会打招呼,就是没怎么说过话也会对他行注目礼,毕竟一百多号人中,穆子期是最为特殊的,是学堂的名人。

“大哥!”穆子清大喊一声,拢着袖子快步奔跑过来,拉着他的袖子道,“大哥,你今天怎么那么早?”因为单独教学的缘故,穆子期放学的时间不准,大部分时候都比普通学生要迟一些,平时都是穆子清在等他。

“早点不好吗?”穆子期摸摸他的手,发现不算凉,心下颇为满意,看来手炉还是有效果的。

他转向慢吞吞走来的刘延舟,见他一脸苦大深仇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又发生什么事了?”是的,在看到袁叔兴上学后,刘延舟回去想了一夜,第二天还是乖乖跟着他大哥来学堂报名入学。

以前在宁安县时,刘家家资颇丰,刘家兄弟小时候也曾去过私塾念书,只是不到两年时间就回来不肯再念了。当时刘家主想到自家开的镖局,孩子识字能看懂契约就行,也就不再强逼,没想到一朝来到大夏,以为要解脱的刘延舟又要重新入学……

“老师说过几日就要考试了。”刘延舟有些郁闷,他觉得国文课难倒他了,以前碍于面子不肯说,也不肯向人请教,现在一要考试,岂不是要露馅了?想到大哥手中的木棍,他突然觉得屁股隐隐作痛。

“是啊,考完试我们就能回家了。”穆子清紧挨着穆子期,仰起小脸笑道,“大哥,早上起床好冷,我好希望快点考完试啊。”

“嗯,等考完就能放假了。”一阵寒风吹过,穆子期赶紧把双手塞进袖子里,准备等村里的小伙伴来到,他们就立马回家。

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刘延舟闻言,斜睨了穆子期兄弟一眼。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