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155章 镇上过年

不过转念一想, 家里有三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他们闲在家里折腾出一点动静不算稀奇, 而且外出摆摊还能给家里创收, 勤劳总好过懒惰,就是有些辛苦,毕竟冬天的晚上不会太过于舒服。

想到这里,穆子期的心情一下子阔朗起来, 接着把信从头到尾再细细读一遍, 半晌才不舍地放下。

身在异乡, 能收到家信实在是太开心了, 可惜就算穆子清把信写得再长, 总会很快看完。不过令他高兴的是,家里人还给他寄来两瓶香菇肉酱, 这是老叶氏和穆圆圆亲手做的,绝对适合他口味。

不错, 这是自己喜欢吃的, 用来送饭吃最好,估计要不是运费太贵, 肯定能寄多点。

把信纸折叠放好, 穆子期看了看放在地上的包裹, 想了想,还是把唐昕的小包裹拆开。刚一拆开, 就看到一个手掌长的竹筒, 再拆开封口, 就从里面拿出一个瓷瓶,瓶身洁白无瑕,是唐昕惯常用来装药的。

他把瓷瓶放在一旁,直接就拿起里面的信封,动作迅速地拆开来阅读。

信不并长,寥寥几百字,只说了这瓷瓶里的药可以治瘴气疫疠温毒,适合在相省地区使用,是她师傅和其他大夫研制出来的,效果不错,她知道穆子期他们在这里,就特意寄给他们。

穆子期盯着“你们”两字看了半晌,突然想到了李爱民,难道对方也收到唐昕寄来的信的吗?

在原地来回踱了几步,穆子期决定下次去县城,就去找李爱民问一下。算一算,没有几天就过年,他就上了二十岁,托老叶氏的福,她刚才又在信中询问他有没有看上哪个姑娘的事,还念叨着她年纪大了,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他娶妻生子,让他不要光顾着忙公务,总要抽出时间去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免得年纪大了,好姑娘都被人挑走。

要不是老叶氏突然提起这事,穆子期还真不会来琢磨唐昕的心思。

作为一名每次外出基本上都会被姑娘们暗地里围观的年轻人来说,穆子期有理由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所以,唐昕对自己是不是有别的心思啊?还是他自作多情。

再把信的内容反复看了三遍,他又觉得这只是一封正常往来的信,对方只是出于好心把药寄给他而已。本来想写信感谢的,可惜她没有留下的自己的地址,这样看来,她似乎并不想和自己联系……

穆子期拍拍脑袋,觉得脑子一下子胀起来,思考这种问题,比他解开一道算学难题还要费心思。

算了,先不理会了。穆子期突然看到地上最大的那份包裹,突然有些内疚。人家季无病对自己没话说,单看这份包裹的重量就知道他寄过来的腊肉和熏肉有多少啊,可自己竟然“见色忘友”,实在是不该。

穆子期干咳一声,赶紧拆开包裹来看,果然,里面的肉各有五斤重,一看色泽就知道是上好的肉,再想到运费,哈,这是好友在享福没有忘记他们在吃苦的证据,心里很是高兴。当他在读信时,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抬眼一看,果然是和他同住的安景然。

镇上原先的房屋是有数的,就算后来他们加急盖了一排茅草屋,也只能堪堪住下这五千多人。房源一紧,每间房住的人就多了,所以就算是安景然,他也得和穆子期同居一室。

“师兄。”穆子期打招呼,尴尬一笑,“家里人来信,我就偷偷跑回来看了。”

“没事,这是人之常情,你今天辛苦了,跑这么远拉这一车东西回来,连防治风寒的药材你都给弄来了。”安景然看了看他,想了想又问道,“有我的信么?”

穆子期摇摇头:“我问过了,暂时没有。”他们难得去一趟县城,当然要帮着问问没有信的事,如果能代领的话就会帮忙拿回来。身在外地,大家都知道能收到信的喜悦。

安景然一听,也不在意,他估计自己的信就是这几天的事,早一天玩一天没有区别。

他解开棉袄,拿出毛巾擦了擦背部,解释道:“刚和四组的人一起疏通渠道,出了点汗。”

穆子期点点头:“师兄辛苦了。”他们这个领导层平均年龄小,在安景然的带领下,大家都能亲自上场干活,所以安景然能忙出一身大汗是正常的事,不觉得奇怪。

把信收好,他把县城的经历说一边,笑道,“主要是师兄的面子好使,县衙的人没有多话,没有推诿,很快就把签领的单子给我了,明天我们可以直接派人,拿着单子就能领回物资,有这么多面粉在,咱们的年夜饭就有了着落,可以包饺子。”

不要以为物资是好领的,之前运力紧张,物资有限,谁能得到面粉还是黄豆红薯,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所幸安景然的面子的确有用,他在县衙认识了不少人,知县还是夏国大学出身,所以他们梅山镇每次领到的东西总比别人好一些,紧俏的物资也会有份,比如这次的面粉。

大夏国内和海外的领土大都是种植水稻,吃米的人多,吃面的人少,所以这次的面粉来之不易,可能还是缴获的战利品呢。

“包饺子好,明后两天我就让人去山上走一趟,看能不能猎到野物。”安景然赞同,镇上的巡检队手中有□□,他们平时的肉食都是从山上获取的,收获不定。这次想包饺子,自然想到山上正在过冬的野物,希望能锦上添花,做一顿肉饺子过年。

“嘿嘿,那大伙儿一定很高兴。”穆子期蹲下身来翻看熏肉,笑道,“好友给我寄了些肉,晚饭咱们加餐。”他们几个人自己开了小灶,主要是那个大锅饭实在是不好吃,虽说吃的东西一样,可味道不一样啊。

在这个时代,想让官员和百姓同一个锅吃饭是不太符合实际的,按照安景然等人的想法,恰当保持距离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当然,他们偶尔也会和别人一起干活,尤其是赶工的时候。

这个时代的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太多了,穆子期对此还是支持的,毕竟他们几个人一起开饭,总会干净一些。

鼓声响起时,王琮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课,听到这代表下学的信号,他不舍地叹了口气。

还差一点时间,老师就能把这道题给讲完了。

“大家稍等一下,讲完这道题我们再下学。”前方的年轻老师用教鞭指指木板上写的炭笔字,朗声道。

王琮就看到同学们的屁股挪动一下,那一点点因为鼓声而引起的骚乱很快就平复下来。大家继续听讲,直到老师把这道题讲完。

“下学了!大家可以回去了。”老师说了一句,把东西收拾好才走出教室。

等他走出去后,王琮才慢吞吞地收拾好自己的书本,脑子里还想着刚才那道数学题。

他的同桌一脸的兴奋,动作麻利,嘴里催促道:“臭蛋,快点,明天就是除夕了,听说巡检队的人打了两头野猪,快要扛回来呢。哈哈,待会可以看见大叔们杀猪,晚上有肉吃了。”

王琮知道自己的小伙伴好动,每次有空闲时间总喜欢去打听消息,所以知道野猪的消息也不意外。而其他知道消息的同学在老师离开后,早就奔跑出去了。

“不要叫我臭蛋,我有名字了。”王琮有些生气,他今年九岁,以前在老家,村里人都叫他臭蛋,可他现在有名字了,还是穆镇长取的,他就不想人家叫自己的小名。

“好吧,我下次叫你大名。”同桌有些委屈,嘟囔道,“明明一直叫臭蛋嘛。”他们是同一个村一起逃过来的。

“走吧,看别人杀猪去。”王琮见同桌答应了,心里颇为满意。

两人手拉着手,先把课本拿回家里放好,这些课本非常珍贵,做不到人手一本,只能两人共用,王琮和同桌每人保管一半,三天交换一次。

回到住的地方,王琮往自家分到的位置走去,他们这个房间不是很大,左边是长长的炕,这是大家睡觉的地方,他们父子和其他男人一起睡,右边是一层层的木架子,每人能分到一块地方放东西。

王琮把书放进箱子里,整整齐齐的,见屋子里没有人,知道大家都出外面干活了,他又到另一条街的女营那里,结果他娘和妹妹也不在。

“王琮,你快点,猪被扛回来了,大家在广场那边杀猪了。”同桌的声音又响起来。

“来了,来了。”王琮应了一声。

两人走出居住区,遇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还一脸的兴奋,纷纷吆喝着去看人杀猪。

王琮和同桌也加快脚步,到了最后是飞跑起来,两人很快就越过其他大人,到达广场。

果然,镇外的空地上此时热闹极了,一眼看去乌泱泱的都是人。明天就到年了,从今天上午开始,他们能放三天假,听说大人们也是,要准备吃的。

他和同学们对此期待已久。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