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51章 古迹

三个人驱车两个小时到了扬州,到的时候正是阳光正好,先去瘦西湖游玩一番,本地的老人很多晨练已经结束离开了,所以园里没有太多人,尽情的观赏琼花。湖面上不少人坐龙舟画舫,柔柔的风吹在脸上很是舒适。沿着五亭桥走了一段后三人驱车去个园。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盐商园林,它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个园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太阳光线慵懒地从户牖射入屋内,映出了窗格的轮廓,高雅而宁静。

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住宅分别以“禄、福、寿”为主题,由东、中、西三条轴线组成,每条轴线分为前、中、后三进,由两条火巷分隔。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九宫格布局”。

天井是住宅中的采光通风口,四面的房屋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狭窄而高深的空间。个园内遍布了各种各样的竹子,可以是说竹子博物馆。

个园有一半的面积种的竹子,竹子是个园的灵魂。个园的四季园正中间为“宜雨轩”,东阔三楹,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

宜雨轩是园主接待宾客的场所,小秦说,你们看,轩前有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上联里的琴和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说明园主人非常风雅,在古代的时候,琴和瑟也是寓意夫妻家庭和睦的意思。下联中的“雨”指朋友,旧雨指老朋友,今雨指新朋友,下联中的第二个“雨”字多了两点,寓意新朋友能够多一点多一点。此联可谓“宜雨轩”的破题导读,显然,这里曾是主人接待宾客,与新朋老友欢聚的场所。

个园的主人是清嘉道年间为八大盐商之一的黄至筠。为什么黄家的园子不叫黄园?偏叫“个园”。“个园”得名缘于园主人生性好竹子;而竹叶三片形似中国汉字“个”字;中国汉字“竹”字一半亦为“个”。

我们可以想象,繁茂的竹林在月光的映照下,地上仿佛出现了成千的“个”字。这一奇思妙想,可以看成是“个园”名称的形象化图解。

家衍说,个园的空间并不大,但却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感觉。

小莲点点头说,感谢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带来的繁华,让我们有幸看到这奢华与宁静的完美结合,铺张与精致的浑然天成。中午在东关街品尝了地道的扬州特色小吃虾籽饺面、扬州风鹅、蟹壳黄、萝卜酥饼、鸡丝卷子,赞不绝口。稍作休息三人又去了平山堂。

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运的生动写照。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祠”。谷林堂取自苏东彼“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无论是欧阳修还是苏轼,他们在扬州任太守期间,为扬州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当然也在此留下了诸多的诗词歌赋。

朝中措·平山堂--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西江月·平山堂--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