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61章 立夏

一大早家衍拿了一只鸡蛋在手上说,谁来比比?小秦一脸懵的看着他,又看看小莲,不知道比什么?

小莲哈哈大笑,对家衍说,你几岁了还在斗蛋?我上一次斗蛋还是有小学五年级。

小莲告诉小秦,立夏斗蛋是本地的风俗,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每年立夏都会吃蛋,还要把蛋放到五颜六色的网兜里带到学校去“斗蛋”。

小孩子们斗蛋为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斗蛋,是把鸡蛋、鸭蛋煮熟了以后,蛋头对蛋头,蛋尾对蛋尾,相撞直到一方撞破壳为止,最后胜出的就是“蛋王”,而斗破的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下肚了。现在想想,觉得挺傻的,但当时真是乐趣无穷,可能是现在的小孩子不能理解也享受不到的快乐吧。

立夏这天为啥要编个蛋网挂小孩脖子上?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恶的瘟神,每到立夏,就会溜到凡间散播瘟疫害人。凡是染上病症的人,轻则发热厌食,四肢无力发软,重则日渐消瘦,一病不起。人们说这怪病叫“疰(zhù)夏”,孩子容易“疰夏”。

俗话说“宝宝有病急煞娘”。做娘的看到白胖胖的亲骨肉,一下子病得面黄肌瘦,十分心疼。女人们哭哭啼啼,去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请求消灾降福,保佑后代平安。女娲娘娘得知此事后,就去警告瘟神:“我会在立夏之日,命我的嫡系孩子,在衣襟前挂上一个蛋袋,你要认准记号,不可胡来。”

瘟神知道女娲娘娘法力无边,不敢跟她作对。从此每年立夏,瘟神只要遇到胸前挂个红绿丝网兜,里面放着煮熟的鸡蛋、鸭蛋和鹅蛋,即刻走开。就这样,吃蛋免灾的习俗一代代传了下来。小孩一早起床穿老虎鞋,趁天未亮时吃蛋,吃不完的蛋则用红绿线丝结成的蛋网挂在颈项上,让小孩子比蛋、斗蛋、吃蛋。

传说,不出太阳吃蛋,人就不会“疰夏”(夏天不生病),“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如果吃了黄烧饼,人就不会得热黄病。小孩吃藕,寓意着会长成“藕节节”一样的壮实。还有持秤置筐称体重的习俗,认为称了体重并记载下来,可以不“疰夏”。儿童到郊外,搭建野灶,用蚕豆、笋和米做饭。采夏枯草,煎汁熬成膏药,治疗多年损伤。此日前后一个月,养蚕人家关门闭户,亲友睦邻及闲杂生人不得随意进入,乡里之间的往来,包括庆祝、凭吊等也要暂停。

本地民间吃蛋、挂蛋网的习俗仍然普遍存在,探究立夏吃蛋的象征意蕴,其中还寄寓着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因此,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本地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立夏吃蛋,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鲤鱼跃龙门,希望儿女成龙成凤。

而“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被叫做苦夏,是炎热夏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6个月至3岁的婴儿最容易发生疰夏,这是因为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远不如成人,所以要特别当心。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