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四百五十八章 问心无愧

虽然国丈现在就这么一说,或许也不会引起众人多少的印象,毕竟现在,众人正在为国丈所做的事气愤不已,都觉得国丈该死。

而这些诽谤南宫夜的话,又是从国丈的嘴里说出来的。

这么一听,别说相信国丈的话了,就是有没有听清国丈说些什么,那都是个问题。

不过,那都是现在。

或许现在这个不孝的罪名扣在南宫夜的头上,不会给南宫夜造成任何影响,甚至所有的人,都不把这当一回事。

当时到底不孝这样的大罪,关键有些被扭曲的事实,在国丈这样的人嘴里,如果不是被确定地否认了的话,就好像真的那么回事一样,比如说国丈先前说要杀死那样贪官,是反而在害了百姓,是南宫夜在做有害北夏的事一样。

这个帽子,如果不是南宫夜事先就已经把这些官员和国丈所做的苟且跟所有人都说清楚了,让国丈的这样的话直接变成了不可信。

那么,如果众人真的相信了北夏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南宫夜真的有很大的责任的话,而现在,北夏还正是民怨沸腾的时候。

到时候,国丈再好好利用利用这个民怨,再反而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好人,那么最终,国丈会不会反而借用百姓的力量,打败了南宫夜,也不一定。

就算不是这样,到时候民怨已经激起了,有些事情在百姓的心中也定型了,就算到时候,南宫夜还是成功诛杀了国丈,但会不会因为这些民怨让南宫夜还是陷入了风口浪尖?

或许南宫夜也不在乎这些评论,毕竟在南宫夜的心中,只要是他做好了自己的事,只要是他问心无愧就行了,他根本就不会管别人在想什么,也根本不会管别人希望他怎么做,他只会按照他所想要的那样做,他就是他,永远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比如之前又一次,在边疆的时候,当时敌军俘虏了北夏的一位非常重要级的将军,想让南宫夜退后三十里来换,而且还据说用了一个城池的百姓的性命来威胁。

当时,所有人都让南宫夜先退了这三十里再说,因为当时他们已经进攻下了敌军不小的土地,这三十里可以先让,但是百姓和将军的性命,没有了就没有了。

说到底,如果敌军要什么苛刻的条件也就算了,如果这要退后的三十里地,是北夏的土地也就了。

毕竟堂堂北夏,也不会由着敌军的性子来,而且如果是北夏的土地,那必须是寸土不让的。

可是,敌军的条件并不苛刻,三十里地,他们现在让了,等敌军把人给放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打回来了,就好像他们什么也没有失去一样,但是就这样,就可以救回不少人的性命。

而且,如果敌军俘虏的只是将士,或许他们为了战场而亡,是他们的宿命。

但是现在被敌军俘虏的,还有百姓。

如果这些百姓真的死了,如果被知道这些百姓是因为可以救而没有去救而死的,那么,所有的北夏百姓知道了此,必然会对军队产生怨恨的。

而且,怨恨也就算了,他们这些北夏的将士,背井离乡,在这里攻打敌军,他们也有伤亡,边疆的生活也很苦,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身后北夏的城池,不就是为了身后北夏的百姓吗?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他们连北夏百姓的性命都救不了,那么他们还做什么将士?还打什么战?还不如直接死了,还来得干净!

因为在这样的情绪下,加之当时在军中,还有不少人在鼓吹这种情绪,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所有人都是不同意还选择继续攻击,而是要先按照敌军说的做,然后先把百姓和将军救回来,然后再把退后的三十里地给拿回来的。

毕竟说到底,也只是三十里地而已,而且那三十里地,是敌军的地,而且,他们还可以拿回来。

算起来,他们就是什么都没有失去。

但,就在所有人都这么打算和认为的时候,就算所有人都以为南宫夜也会这么做的时候。

毕竟南宫夜这个堂堂的战神,在所有百姓中的印象,都是一心为了百姓的,打仗厉害,还是另一回事。

真正让人看到他的光辉的,真正让他的战神声名在北夏百姓中起来后,就再也没有落下的,还要是因为他永恒闪耀的、一心为北夏百姓所着想的人性光辉。

毕竟,如果没有这样伟大的光辉的话,就算他再会打仗,如果他一时想岔了,不去边疆建功立业,反而有一点的本事,就在朝中弄权,然后为了让自己的权力达到顶峰,不惜做出一些伤害百姓的事来,那么他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就算他会成功,也是一定不会得到百姓的爱戴的,更加说,像现在的南宫夜受百姓爱戴的这种级别,那也是他永远可望而不可及、像神一样难以触碰的梦。

这样的反面教材,其实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国丈。

国丈这样的人,要说他不聪明吗?那他当然是聪明的,而且是绝顶聪明。

如果没有这样的聪明的话,就算他的父辈已经给他创造了很好的权力条件,他也还是不能在那权力的旋涡中那么如鱼得水,然后最终,达到了一个权力的顶峰,身为一个臣子,甚至已经到了一种可以直接用他手中的权力来逼退皇上的皇位的地步。

现在的国丈张家,正是他们家族百年来,所达到的权力顶峰,这样的顶峰,就是在国丈的一步步弄权下,所达到的。

甚至国丈当年的父亲,在把张家交给国丈的时候,在给国丈的期望也只不过是,让国丈保证张家在北夏的百年家族地位不倒而已。

但是时过境迁,等到国丈的父亲死去,国丈正式在北夏掌权的时候,他正式成为张家下一代的主家的时候,现在的张家,已经是渐渐的不可同日而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