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七十一章 热血男儿变质的过程

韩德儒不是接触文书吗。

知道些斩妖使的龌龊事可不少。

这厮又不愿意同流合污,看不惯。

还知道一件机密事。

这斩妖殿里不少人赚外快。

怎么个赚法呢?

人斩妖使不是专职对付妖的吗。

不少人偷偷摸摸的,把些女幼妖掳来,偷偷调教出什么小兔叽啊,小脑虎啊,小福泥啊,小凶许啊等等等。

总之大户人家,有钱没地花,尽想着法子开洋荤。

韩德儒决定把这事捅出去。

刚开始偷偷写匿名举报信,石沉大海。

再后来直接实名举报,石沉大海,还被人半夜敲晕棍。

最后,索性大闹斩妖殿,被同僚一顿毒打不说,还告他个污蔑罪。

韩德儒说我有证据,咱去寻了那些买家来对峙,一问便知。

买家?

呵呵哒。

人的确来了,不是来对峙的,是诬告韩德儒勾结妖族,是混入斩妖殿的奸细。

之前举报信没反应,这会对付韩德儒倒是效率嘎嘎高。

审都没审,就给定了个腰斩之刑。

谁定的啊,嘿,林小牧定的。

这斩妖小旗,涉及到妖事,权利可不就这么大,有自行便宜之便利。

这事处理那叫一个快,韩大员都不知道呢。

大牢里,林小牧问,还有啥想说的不。

憔悴的韩德儒颓然坐地,掩面而泣,道,只恨我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想我堂堂大顺好男儿,好衙门,何故腐败如斯,我无能啊,我无能。

到这会,韩德儒还是一番壮志未酬的好青年呢。

林小牧说,不是你无能,是这个大顺朝无能,有没有兴趣同我一起改变这操蛋的时代。

啥?

韩德儒把个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啥意思?你要造反啊,造反咱可不干,虽说咱看不惯,但还不至于造反。

林小牧开导说,不是让你造反,这杀头的事,当然不能干,是这么的,咱啊,就从改造这斩妖殿开始,你想啊,你为什么会被人污蔑,你手中没权啊,想要改变,想要大舒胸臆,至少要做个说话能算数的人吧,你这光凭一个人单干,不仅鲁莽,还愚蠢。

韩德儒听完这话,茅塞顿开,心道我这几年钻林子,钻傻了啊,我韩家有权有势,我当什么愣头青啊。

林小牧见韩德儒开窍了,教他让韩府去给那些个女幼妖买家或递银子收买,或以官身压人,或索性杀人灭口,总之不管什么方法,原告撤销,那污蔑之事就成了子虚乌有。

韩德儒还犹豫呢。

林小牧直接祭出杀手锏,这事完了,我收你进我的斩妖小队。

韩德儒早就心痒难挡,听到这话,二话不说,就应下了。

接下来就很俗套了。

韩家钞能力开路,官身压人,还没杀人灭口呢,买家们一个个都撤销了。

韩德儒也很高兴,进了斩妖小队。

刚开始吧,做事板正得很,偶尔还看不惯同僚的行事作风,还阻止。

这行事风格,当然被孤立不是。

林小牧又来开导了,小伙砸,你不行啊,你得先这样,然后再那样,最后再这样,明白了吧。

韩德儒哦哦哦明白了明白了,懂得起懂得起。

不就打入“敌人”内部,不要装清高吗,韩家世家富裕,韩德儒假装当个纨绔子弟还不是手到擒来。

金钱?拿。

反正我不缺,拿了存着,以后出事交出来充公。

美女?睡。

逢场作戏罢了,我堂堂韩公子,怎瞧得上这些庸脂俗粉。

权利?要。

区区斩妖使怎么能让我施展抱负,起码得小旗以上。

这一来二去,腐化之缸滚一滚,没事也是一身骚气。

何况,韩德儒此时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

日久天长,假戏就成了真做,坏事做绝,比原本的斩妖使做得还过分。

可不嘛。

不怕坏人作恶,就怕好人变坏。

这坏人作恶,他本身就坏,怎么说呢,有坏人的固定思维,坏的程度也坏在锅里。

这好人变坏,他知道好人的弱点,坏起来,就跳出了坏人的固定思维,拔高了坏的新定义。

韩德儒还自欺欺人呢,我这是为民趟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家伙,可不就入了林小牧的眼,嗯,孺子可教也,我这有些事,交给你打理。

这其中就有往妖市运人,给妖兽剁了贩人肉的事。

还有就是跟京都长盛赌坊的勾当,往里送魂魄。

看到这里,陈风恍然,难怪之前妖市的魂,没有想象那么多呢,原来送长盛赌坊了。

欸?

这长盛赌坊好像好熟啊。

陈风往前翻了翻,翻到杨细妹的生平,才发现这老板就是那个给黄老爷出主意,买卖细妹的那中间人。

这人还在生死墟出现过。

当时陈风没注意,五号大叔还说“这么大个老板,总不会昧我百两银子”,把用冥钞兑的银子托给他交给雨前巷的妻儿,后来第一次出走镇魂司,大槐树下看秦淑芬许愿那出,知道银子是到手了的,陈风还以为这老板人不错呢,当然出了杨细妹那事,陈风对他的好感自然荡然无存。

陈风对赌深恶痛绝,本以为今生都没机会跟他有交集。

没曾想,在这韩德儒生平上看到了。

为啥往赌坊送魂魄?

是做什么用的?

这生平到这,基本上就没了后续,因为这事林小牧办得隐秘,只让韩德儒跟人交接,不让他知道身份。

韩德儒之所以知道接头人是长盛赌坊的,还是去耍钱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

陈风把视线从韩德儒生平收回,不禁一阵唏嘘。

这韩德儒的一生,用三句来概括,前半生“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好儿郎。

中间,“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后半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被逼无奈,既然改变不了,就同流合污,一黑到底。

这是一个青年才俊被现实击倒,逐渐黑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自诩为侠士的人,却在最后关头值得拔剑出鞘的时刻,下意识选择了退缩,退缩,一退再退,退无可退,最终退进深渊的故事。

命运转折,前后对比之强烈,逆命两字,名副其实,难怪阴阳册给了个逆命尺。

他记得前世法外狂徒张三的缔造者罗大大,曾经提出过一个圆圈正义的观点:

人类画不出绝对完美的圆,我们无法追求到绝对的美。但我们不能由此判断出这个世界没有美,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意义。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可为的界限和有为的理想之间,总存在一些现实中的偏差,人还是要抱有希望的星火,否则星火灭去,良心也焦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