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78章 解决

思齐更衣出门, 正遇上赵云身边副将叶骁提前回来复命。

赵云算了算时间还算充裕,便在前往成平的途中抄近道上了一次淆山,想要碰碰运气。

淆山山匪一伙儿正躲着甄述、霍辛等人走, 冷不丁撞到了赵云的包围圈内。

赵云直接将匪徒一锅端了,山匪一号头目坠崖而亡, 二号头目则被赵云活捉了回来。

赵云这边动静不小,正苦苦寻找匪徒的霍辛赶来一通拼杀, 将山匪围困在山寨内, 赵云则带着甄述先回来跟思齐复命。

思齐也没想到赵云会有这样好的运气, 但有一说一, 能够只身闯入山寨当中,活捉大小头头目的能耐, 也不只是有运气就能办到的。

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思齐不知道那个摔下山的一号头目长什么样子,据赵云说是个个子矮小瘦弱却十分精干的男人。

而这个被活捉到自己跟前的二号头目则愣头愣脑,看上去不太聪明的样子。此刻他被人捆着丢在地上, 又被思齐叫来开会的荀攸、司马懿等人围着看了许久,简直就要跪地哭出声来。

上次被陈兴安排去审案的尴尬思齐依旧记忆犹新, 所以这次还是主要安排了司马懿、周不疑等明察秋毫的谋士团来主审山匪头目。

等到人差不多来全后, 思齐才从后面走了出来,给这次的审问定调子道:“我们问你什么,你答什么便是,莫要想着耍小聪明, 糊弄几位先生。在我们这里, 向来都是‘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

站在思齐斜后方的曹植一个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懿回头看了曹植一眼。

司马懿一早便倒向了曹丕, 而曹植和曹丕作为曹操最心爱的儿子, 两人之间一直都是竞争关系, 所以司马懿跟曹植之间也一直不咸不淡的,即便这次同时跟着思齐出门,两人之间也没有太多交流。

二头目经不住司马懿和周不疑的审讯,也经不住刘赟胡萝卜加大棒连劝带吓唬,很快就把事情都给招了。

早先年朝中战乱不断,崔易靠着倒卖战马发了一比横财,后来又拜到崔家门下,更是张狂了起来,想着背靠崔家,再操练一支军队,像刘备、孙权那样,占据一片土地,和曹操分权而立。

听到这里,刘赟忍不住直摇头,那崔易虽然长得丑兮兮的一脸熊样,但想得还挺美。这样一个在地方都混不出头,要靠着清河崔家才能在自己脸上贴金,在当地站直了腰杆的人,竟然想着称霸一方,和刘备、孙权等人并肩,简直不自量力,可笑至极!

而据二头目招供,崔易想要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首先要完成原始的钱粮积累,而就在此时,他打听到,成平会有一些粮食运至河安赈灾,便买通了当地郡守,联合了官兵和山匪,带着崔家军三路并发,利用自己对地形地势的掌握,抢夺了成平送来的粮食。

现场掉落的物证不少,而淆山山匪之中,大头目身亡,二头目投降,而其他人被围困在山寨当中,可以说人人都是人证。

如今有了人证物证,案子也已经告破,不论是给曹操去信还是给皇帝上表,都容易得多。

思齐的意思,还是想着先请官方裁夺,由刘赟给刘协尚书,司马懿给曹操去信,再由甄述回成平调兵。

等到曹操给了回复,刘协给了批示,成平的大军一到清河郡,便名正言顺地端了崔易。

思齐看周遭几个地区灾民人数实在不少,原本还担心这次从成平粮食不够,把崔易家中屯下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当真是再好不过。

在座之人都没什么意见,唯有司马懿轻轻摇了摇头。

成平翁主看着气势很足,但终究还是太过循规蹈矩了些,依着如今的情况来看,崔易就是罪大恶极,翁主完全可以先端了崔家再跟皇帝和曹操上报,可她宁可压着这口气暂且不出,也要先履行程序,倒也实在是个谨慎之人。

淆山动静不小,崔易也听说了思齐已经拿捏住了淆山山匪的事情,整日在家中惶惶不可终日。

思齐已经在清河郡外布置了人手,只等崔易一逃便抓捕归案。

崔易还存着侥幸心理,不想丢下这些年来的奋斗成果,离开清河郡,沦落成一无所有的逃犯,所以并没有畏罪潜逃,而是去了崔家寻求庇佑,并承诺将自己明显的田产商铺等献给崔家,只求这次能够救他一救。

崔家不光没有出手救他,反而将他扣押在了自家庄子内,又果断派了家主过来河安,跟思齐示好,表示愿意将捉拿归案的罪人崔易交给思齐,希望翁主可以高抬贵手,不要把崔易犯的事情算到崔家头上,莫要牵连到家主和崔家。

那崔家家主还表示,虽然这人总喜欢打着崔家旗号办事,但自家一直跟他严肃划清界限,这人做得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跟崔家完全无关。

思齐才是后来知道,原来曹植曾经和崔家女儿相看过亲事,但是后来曹植一直没同意,又常年住在成平,曹操在外奔波忙碌,也就没有再提。

难怪曹植那日见到崔家后表现有些不对。

思齐让阿玉将崔家家主扶了起来,淡淡道:“崔易并非崔家子弟,这次的事情我会客观描述,不会记在你们头上。但陛下和曹公如何看待此事,天下人如何看待崔家……就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了。”

崔易为了这次的劫粮之事没少费脑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谋划成的,据思齐推测,在朝廷第一波赈灾粮食运至河安之时,崔易就起了要劫粮的想法,只是碰巧劫走了成平那边送来的粮食而已。

她就不信崔易动静闹这么大,崔家能够完全没有听到。

而崔家一直没有提前揭发检举,也没有给官方一个预警,本质上还是社会责任感缺乏,知道崔易和郡守勾结,当地报官无门,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觉得崔易好了,自己也没什么坏处,所以一直没有出手去管。

思齐听说,这次的事情,崔家也有几个子弟参与了进去,想来这次也逃不脱朝廷刑法的追究,崔家也闹了好大的一个没脸,也算是给崔家的一次警醒。

那人见翁主神色不虞,当即表示,自家在这次事件当中有失察之罪,愿在清河城郊搭棚施粥三个月,再贡献自己所有田地的一半年产出,用于此次赈灾,若是翁主还有需要,尽管请人来崔家取粮便是。

这个说法还算有些诚意,思齐想了想,最终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处理完崔家的事情后,思齐又想起了那伙儿山匪,便找来赵云询问,那边情况如何。

赵云道:“那群山匪说是山匪,其实就是一些起义的穷苦民众,因着这几年饥荒不断,缺衣少食而迅速壮大。相比其他没有一技之长的难民来说,这些人大都还是一些身怀功夫之人,也没做多大坏事,不过就是占山为王,靠山吃山,听说今年春里山上的野鸡野兔都被他们打得绝了迹。”

这才不得已下山干了山匪的勾当。

思齐记得从前曹操改编了黑山军整了正式军队,如今的淆山山匪刚刚起步,比起黑山军而言更适合改编。

思齐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赵云比较直接,对着思齐直言道,那些山匪也算可用之人,翁主要不要考虑收编?

思齐压低了声音道了声“好”,顿了顿,又嘱咐赵云道,出发去淆山之前暂且不要对阿父提起此事。

赵云笑着道了声好。

此去淆山途中,赵云派了副手小将叶骁给思齐驾车,两人在行路途中很快就混熟了。

到了中途停下来用餐时候,赵云过来思齐这边,看到思齐老神在在地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把刘赟淘汰下来的羽毛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对着叶骁也是一副长者姿态。

“小叶你今年多大了?家乡哪里?家里几口人?如今娶上媳妇了吗?”

叶骁红着脸一一答了,思齐看他可爱,忍不住又追问道:“这次你离开荆州,跟着赵将军出门是自愿的吗?”

叶骁点了点头,因为刘将军下令,出差会有补贴,尤其是来成平补贴翻倍,大家都愿意跟着赵将军出门呢。

思齐虽说是跟着赵云出来正经八百地“改编”地方武装势力,但也就是走个过场,让这些人认个主人而已,后面还是要赶往成平交给霍秋阑等人□□。

霍家世代从武出身,规矩严整,相对他人而言,对这些拘在寨内的山匪更为严厉。而他本人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忍不得山寨当中的落叶枯草,便点了几个还算听话的山匪每日认真打扫。

而思齐刚刚上山,就听得两个带着脚镣被罚在大门边扫地的山匪议论,听说这次抓捕他们的人不同寻常,是一个很厉害的女山大王,权柄甚大,一手遮天,手下都是像霍辛这样的酷吏。

霍辛听得翁主到来,出门迎接,在众人探寻和崇敬的目光当中,思齐被赵云和霍辛带到了正厅,坐在了上首的虎皮凳上,瞬间找到了做山大王的感觉。

……

经此一役,思齐不光找回了丢失的粮食,还收缴了崔易早先年积攒的余粮,改编了一只功夫素养还算不错的军队,赈灾之事完美解决的同时,又解决掉了清河人民最不看好的郡守,敲打了崔氏一族……一时之间名声大震,也算是不虚此行。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一顺百顺,司马懿跟思齐告别,回去同曹操复命。

曹操问明了事情经过,给了司马懿口头嘉奖,又在司马懿汇报完了工作后,询问他阿瑛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

司马懿道翁主挺好,他们一到了河安,常王就把赈灾事宜全权交付到了翁主手上,可见对她十分信任,荀攸先生和曹植公子等人对她都很是友善,就连刘备身边的赵将军也愿意供她驱使。

曹操笑着说了声好,又道阿瑛这孩子一贯如此,最是招人喜欢。

据曹操所知,赵云心向汉室,又跟刘赟和阿瑛走得很近,若是刘赟有能耐,将赵云挖走,去成平做事,等于间接废掉了刘备的一条臂膀。

刘备是他的心腹大患,而刘赟是他的手下,思齐是他的“自己人”,刘赟能想把把赵云从刘备那里带走,于他而言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司马懿敏感地发现,曹操很欣赏思齐,这种欣赏甚至超越了长辈对小辈的提携和期许,曹操甚至会不知觉地想要把她放到平等位置考量。

如此看来,这位成平翁主的确是个不一般的人物,依着他看,倒是比这些年来在各方势力当中周旋,多年屹然不倒黎王殿下更是能耐一些。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