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0094 元旦(求推荐票)

岳父?谢道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谁,然后就被喜悦淹没。

如果不是刘大和在身边,她一定会忍不住扑到他怀里。

从两人在一起,文易从未主动提过谢家,也没有说提亲之类的事情。

她摸不透他的想法,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也不敢主动提起。

现在才知道他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早就在做准备,此时她心中最后一块心病也消失了。

刘大和很有眼色的主动离开了,只留下两口子腻歪在一起对柜子里的瓷器评头论足。

除了青花瓷里面还有几件白瓷,色卵白,莹润,品质远超时下流行的白瓷千百倍。

瓷器发展历史悠久,从商朝开始青瓷和褐瓷一统天下,到了东汉时期有了白瓷的雏形。

隋朝时期白瓷技术才成熟,从此青白二分天下。

青花瓷的技术出现还要在白瓷之后,唐宋年间才出现元朝成熟,从此成为瓷器中最经典最受欢迎也最常见的品类。

毫不夸张的说,仅凭白瓷和青花瓷文易就能把所有的士族权贵当韭菜割,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然而前提条件是,他要把自己隐藏的足够深,一旦被人逮到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眼下他也属于守着宝山却不能用。

真是期待贺方能早点摸清去夷州岛的路线啊。

两口子卿卿我我商量了半天,终于确定了方向。

谢奕的爱好挺广泛尤其喜欢喝酒,但这个肯定不能作数,所以严格说起来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

后来谢道韫提到他挺喜欢读史的,对古代先贤的事迹最感兴趣,这给了文易灵感。

前世有一个元代青花瓷大缸可是卖出了两亿多的高价,那件瓷器上面的图案就是鬼谷下山。

可以参考那个鬼谷下山的大缸,来一套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瓷器。

他把这个想法给谢道韫一说,她也来了兴趣,表示要亲自挑选故事,亲自设计图案。

文易没有抢这个活儿,不管是挑选故事还是设计图案他都不擅长。

事情商定谢道韫就迫不及待的回去做这件事情,不过走之前她把柜子里的青花瓷和白瓷各拿走了两件,美其名曰参考一下。

实际上就是想拿回去自己把玩。

文易自然不会吝啬,只是让她尽量不要在人前显露免得出问题。

等她离开,他又找到刘大和,让他继续总结青花瓷和白瓷的烧制方法,提高精品率和成品率。

然后又给他布置了另外一个任务,烧玻璃。

烧玻璃的技术并非西方独有,中国很早就有烧玻璃的记载,只是产量和质量都不高,烧出来的玻璃被称之为琉璃。

文易是知道烧玻璃是怎么回事儿的,就是石英砂、硼砂、石灰石等材料烧制而成。

之所以有颜色,是这些材料中含有金属元素。而想去除金属元素的方法非常简单,添加氧化镁或者氧化铝。

氧化铝文易没有办法,这玩意儿他是真不懂。但氧化镁他知道啊,这玩意儿有天然矿石叫方镁石。

而阆湖是有水镁石矿的……嗯,水镁石煅烧就是方镁石,提纯就是氧化镁。

只是在没有精密仪器测量的情况下,就算知道大致的配方也很难烧制出透明玻璃,这和材料的纯度和配比有关系。

但没关系,反正是独门生意可以一遍遍试错。多试验几次总能烧制出透明度高的玻璃,到时候才真的是抢钱。

……

不知不觉又是十余天过去,元月初一也就是元旦即前世的春节即将到来。

元旦做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节日,最早源自何时已经不可追溯,传说是在大禹时期。

但有一点能确认,最早是为了祭祀苍天和祖宗。

后来渐渐的就演变成了庆祝新年,到了魏晋时期元旦已经成为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很多后世常见的庆祝方式这个年代都已经有了。

比如爆竹,这个时候百姓会烧竹子去除瘟神。因为竹子燃烧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所以称之为爆竹。

比如年画的前身桃符,人们会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刻在桃木版上悬挂在门首辟邪。

这是文易穿越以来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他们到达阆湖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决定过的隆重一点。

首先搞出了正式的对联和年画。

文易口述谢道韫手书,又让她画出了神荼和郁垒的画像。

拿到印刷作坊把对联和画像印刷出来,免费发给大家张贴在门口。

这种新颖的方式确实为阆湖增加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除此之外还找篾匠制作了大量灯笼等等。

反正总总方式下来,所有人都很开心,对阆湖这个团体也更加的有感情。

初三,文易正陪大家过年,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肖柏山带着六千流民返回,不日就将到达晋安县城。

这个消息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原本他的计划只是让肖柏山去见一见顾源,联络一下感情。然后那两份奏报的事情也通通气儿,看顾源能不能说的上话。

没想到他直接就带了六千流民回来,这个惊喜实在太大了。

文易也顾不上过年了,当天就带着一个营的兵前往晋安县城。

回去的时候可没有船乘坐只能步行,紧赶慢赶也用了一天多才到达。

只是当他到达县城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氛围很紧张。

俚人都被限制在自己的住所,外面有阆湖兵把守。另外一侧多了一处营地应该就是流民营,只是那里乱哄哄的没有一个晋安县的官吏。

晋安县城的大门虽然没有关闭,但也只开了一道缝隙。

看到这个情况,他脑海里马上浮出一个猜测,流民营有人闹事儿。

县城里的人也发现了他们,马上发出欢呼声打开城门迎接。流民营那边也发现了他们的到来,不少人站在远处观望。

薛大元、吴仪、贺方等人得到消息也赶紧出来迎接,路上文易也没有多说什么,等到了衙门一问才知道还真让他猜中了。

(武叔儒主动让出了衙门,搬到了另外的宅院居住)

这群流民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听话,或者说更像是带刺的糖果。

“难道这群流民里有流民帅?”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