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54章 一把成熟的扇子

太阳悬挂在苍穹中, 无情地普照着下方的城与人。

城墙与城外的空地之上,密密麻麻地站着士兵,黑压压的到处是人, 若是能够飞到天上去向下看, 这里就像是等着成千上万准备撕咬敌人的蚂蚁一般。

人虽然多, 却全部都没有出声。所有人都很安静,安静地盯着对面,只有风把两方军中杆上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

陈友谅打马行至队列的最前方,眯起眼睛, 看着眼前这座残破不堪的城池。就算是成了现在这个破破烂烂的样子, 它也不曾被自己夺取,好像还可以再坚持个几百年,仍然姓朱。

朱文正,朱元璋的侄子,好手段, 是个人才。

若是现在形势没有那么紧张, 也许还有拉拢他的可能, 陈友谅在心里细细考量一番, 他知道朱文正被朱元璋封了大都督,总管军务, 这样一个人, 既是亲属, 又握大权, 自身本事也不小,要说心里没点想法,那他是不信的。

朱元璋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儿子,等他的儿子长大了, 还能容得下朱文正?朱文正又哪里能容得下他的儿子?

可惜了,时机不对。

看着远处来了人,陈善一扯缰绳,骑着马走到陈友谅身边,恭敬道:“父皇,张子明带到了。”

“让他过来。”

很快有两个人跟在张子明身后一起靠近走过来,他们神色紧张,双手都放在身前,胳膊上的肌肉鼓起随时准备发力,防止这归顺不久的信使突然暴起伤人。

张定边也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陈友谅的另一侧立定,听到动静,朝张子明看了一眼。

这就是那个投降的送信人?看起来倒确实如陛下所说,是个懦弱的小角色。

上次龙湾之战,正是张定边带着陈友谅脱离了险境,从那以后,陈友谅就对他更为器重,加上他不俗的武艺和见识,自然是攻城的主将之一,且有资格站在陈友谅身侧。

陈友谅低头看着张子明,笑道:“子明,看你的了,说大声点,说清楚了,务必将他们的锐气给朕压下去。”

张子明道一声是,抬头向墙上看去。

阳光刺眼,几乎要刺出他深埋着的泪水。他眨了好几次眼睛,勉强把眼泪压了下去,望着自己的战友亲朋,张子明的手颤抖起来,额头上青筋爆起,汗水从中迸出,一粒粒滚落下去。

它们最终落在土里。

不出意外,这里就是他人生的终点了。但愿父母安康,妻儿平安,不要为自己挂心。

人这一辈子,能做出几件大事,也不枉来地上走过一遭!

城墙很高,上面的人都知道今天怕是要做个了断,全部把心提在了嗓子眼,眼睛也瞪得很大,生怕错过些什么要紧的事情。

邓愈和朱文正站在一处,几乎是陈友谅一命人把张子明带上前来,他就发现了端倪,目不转睛地望着张子明瞧。

“大都督,那人看着有点眼熟啊。”

朱文正握紧手里的长弓,死死盯着陈友谅,恨不得一箭射死他,再拿刀把他切成□□段,加点葱花炒一炒,眼里根本看不进别人去,听了邓愈的话,才勉强分出去一丝目光。

他草草打量张子明几眼,没看出他有其他人有什么区别,于是说道:“陈友谅的部属们你也接触很多了,眼熟很正常。”

邓愈一向敏锐,此时还是觉得不对,此人若是陈友谅的属下,怎么没有马骑?没有安排马的一定是个小兵,既然是小兵,又怎么能站在陈友谅身侧,被领到了最前方来?

看他身后还跟的那两个人,不像随从,倒像是在监视他。

不行,真的脸熟,让我仔细看看,难道他是……

邓愈往前走了几步,伸长脖子,想要把张子明的脸看得更清楚一点。

朱文正余光一扫,被他的异动惊到,扯着邓愈的披风将其扯回来,皱眉喝道:“你在做什么,是嫌自己不够显眼么!要不要我在你头上绑个靶子,好叫箭矢射准些?”

“不,大都督,那人!”邓愈惊讶道,“我看着他像是你派出去的信使!”

“什么?”朱文正瞳孔陡然紧缩,也向前走去,“你没看错?让我瞧……”

就在这时,下方传来了一道声嘶力竭的喊声。

这喊声是那样的大,那样的急,那样的长,明明没有几个字,却叫所有人都听清了内容。

张子明用生命在喊着,面红耳赤,把积累在胸腔中的勇气与坚韧全部喊了出去,视死如归。

“已见主上,诸公坚守,大军且至矣——”

声音盘旋在两军阵前,久久不散。

大军且至矣!

大军且至!

城墙之上的士兵们愣了片刻,彼此看了看,随即欢呼起来,喝道:“杀!杀!杀!”

陈友谅目眦欲裂,怒目而视,狠狠扭头,看着因声嘶力竭而跪下的张子明,大吼道:“给朕砍了他!剁了他!”

这道命令本该由他身后看管的两人接收,由他们动手的。

但张定边也是满腔怒火,抢了这份工作。他眼睛前面都气到起了红雾,拔出刀下马,冲过去就砍。

破空声发出,大刀闪着寒光,直直朝张子明的脖颈劈去。

张子明欣慰地看着城墙上的同袍们,好似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感觉,对自己的死活也毫不关心,任由刀锋朝自己落了下来。

死!

突然之间,平地一阵清风忽起,狂风卷住张子明,却像是父亲捧起了自己新生的孩子,温柔而宽厚,将他直直卷到半空中,送上了洪都的城墙。

啪的一声,风停人落,张子明昏头昏脑地落在砖地上,被同样震惊的士卒们扶住,帮他站了起来。

张子明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突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冷,心慌得厉害,扑通扑通打鼓一样,连带着他的人也抖起来,险些又倒下去。

扶他起来的士卒对这位有胆识的英雄很有好感,赶紧关心道:“你怎么了?摔伤了?”

张子明两手猛地握住他的肩膀,大声道:“谁?是谁?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是谁!!!”

士卒这才从这桩好事里回过神来,对啊,他是怎么上来的?

张子明疯了一般地扑向前方,靠在了城墙上向前看去,果然在自己原先的位置找到了拄着拐杖的败屩妖。

“不——”张子明彻底失去理智,竟然扒住了砖石,抬腿要跳下去。

邓愈还来不及为这件事分出惊讶的情绪,就见到了自家好不容易回来的信使要自杀,连忙奔过去扣住他的胳膊,把人往回拉,喝道:“你干什么!”

张子明的泪水如泉涌一般,霎时间流了出来,哭喊道:“阿公!阿公!”

随着反应过来的人增多,大家虽不明白怎么回事,也都赶紧靠拢过去,一起制住了张子明。

因为这一路的艰辛,一路的坎坷,一路的苦难与劳顿,张子明早就不剩多少力气,现在,他把所有的残存的力气,全部拿了出来,挣扎着,拼命往前爬。

“放开我!放我过去!你们根本不懂!你们什么都不知道!是我害了他!是我!他没听我的话,他该等着我的!啊啊啊——”

朱文正与邓愈对视一眼,他们没注意到败屩妖,都不明白张子明是怎么了。但是眼下显然有比搞清楚这件事更重要的东西,于是朱文正一挥手,想叫人把张子明先带下去安置,看他这疯癫的样子,恐怕一时也问不清楚原因。

“放开!放开!放开我,我要下去!”

突如其来的变化,在下方的军阵之中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张定边因为高百龄常在陈友谅身边的原因,对这种事情颇为了解,立刻就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看着近在咫尺的妖怪,冲心的怒,刀不停留,继续向下劈去。

区区小妖,还敢插手人道的争斗!

老翁闭上眼睛,现在正是午时,他的妖气被镇压了不少,送了张子明上去以后,本就没什么余力剩下了,何况这里是军营,两军相斗,人气与阳气之旺盛,根本不是他能够抗衡的。

张定边一个征战沙场数年的将军,就算只凭煞气,要斩他也绰绰有余。

寒光闪过,败屩妖的头发已落下许多,这是刀还未至,刀气就足够锋锐的结果。

锵——

嗡的一声,一把旋转而过的扇子,如同飞镖一般拦在了败屩妖头顶。明明没有人拿着它,扇子却好像有自己的意识,顶着力道向上走。

张定边被吓了一跳,手上的力道下意识一松,但他到底见多识广,老成稳重,身体的本能占据精神的上风,反手又往回使劲。

可是这把扇子实在不是凡物,张定边把脸都憋红了,竟也不能把刀压下。

就当他准备再使一把劲时,扇子突然以柔克刚,用了巧劲,自己在刀下翻转一圈,化作了一只喜鹊。

喜鹊一声啼鸣,叼起愣着的败屩妖冲上了天空。

寂静空旷的阵前发生此事,实在太过吸引人的眼球,不管是陈友谅这边的人,还是洪都城里的军队,他们全部都用目光追随着那一只喜鹊。

它飞着、盘旋着,将败屩妖扔在了城墙根,随后落在了一个人的胳膊上,偏头梳理起身上的羽毛。

“那是谁?”

陈善摇头讷讷道:“儿臣不知。”

陈友谅于是又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爱将。

张定边也摇了摇头:“从来没见过,闻所未闻,只是看身形……着实是有些矮了。”

城墙角下的人穿着一身黑衣服,脸上蒙了快布,看不清神色,只见他轻轻地摸了摸喜鹊的脑袋,在下一瞬接住了握住了恢复原形的扇子,收手放入袖中。

所有人中只有朱文正认得他,而且熟悉到了即使隔了这么远、即使蒙了面,仅凭着身形也认得出来的地步。

他在城墙之上瞪大双眼,脸色一下子难看到极致,攥紧了拳头,一字字道:“朱标!”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