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二百二十八章 山中饿虎!

...

行路难,路难行。

深山当中,孙长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那步伐虽然是在登山,但却一点也不慢,宛如在平地之上行走一般。

行路也是练功,这不过是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而已。

曾经王青帘教导过的呼吸法再度施展了,那身躯中的疲劳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涌出来的力量。

其实这就是把自身的呼吸频率调整到最适合天地气压的称呼,正是这样,才能有这种轻快的感觉。

不是有力量源源不断的涌出,而是体力的消耗被减少了。

练武人都有这种功夫,但能减少多少消耗,那要看个人的修行,那句老话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父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搞,那东西技巧都教导给你了,剩下的就要看你怎么弄了。

一种人有一种人修行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孙长宁在体悟着自身五脏的律动,乃至于身子都在轻微起伏,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的。

所谓化劲的最上层功夫,能有搬五脏,移六腑的力量,乃至于超凡脱俗。

这是相渔郎所说的话,而孙长宁觉得,化劲的最上层功夫,可能还远不止于此。

之所以不问大龙爷这功夫奥妙在何处,就是因为不想被大龙爷的“道”所束缚。

别人的路,不是自己的路,况且陈玄龙的路还是数十年前的老路。

这和自己的路不一样,《西游记》里的歌唱的好,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只有自己走出来的路,才是真正的路,真正属于自己的路,那化劲最上层的功夫,正是这个道理。

别人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再差,也是自己的。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最妙的。

古时候的气道有言,五脏之中藏着五神,而心为五脏之大主,故此又有一言,是心中藏神。

心中有神,身有神威,调群星列宿,一呼之下,漫天神灵无有不敢应者。

这话说的很玄,听着很厉害,然而随着对练武的深入,包括那些杂七杂八的经文,情报,指导,在糅合贯通之后,孙长宁明白,这所谓的漫天神灵,都是指的自己肉身。

人身躯之中有三盏火,是三昧真火;人身中有五精之气,是五脏之神;人身之中有四片海,分别是髓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

五精,四海,三火,上贯紫府,下连丹田,人的脊椎如龙,就像拳法之中所说,龙脊向天而探,说的正是这个动作。而龙骨之中,有北斗七星,在我们说来,里面住着三十六位天神。

三十六神只是虚指,而七星之中,肾是破军、文曲、巨门,肺是武曲,心是廉贞,脾是禄存,肝是贪狼。

此为五德七星,传说中的七星等祭的就是这人体五处七星,在这七星之中隐三十六神。

这是陈于淳说的,三十六天罡手炼入化劲的诀窍。

三十六位天神,藏在五精四海三火当中。

而五精,四海,三火,正是对应人身精气神。

三十六天罡手里就有一招打人四海的狠毒招数,那天威断海,孙长宁自己也会施展,当初虞秋霖用过一次,他只是看一眼,就记住了。

那至于人身的神灵,还有许多,这都是道藏亦或是佛经,拳经当中都有解释的东西,只不过古人写东西,喜欢遮遮掩掩,让人看一半,迷糊一半,剩下一半,美名其曰:有缘者可明白。

其实在孙长宁看来,正是因为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才导致东土的武学时常出现断代,因为有些人拳脚功夫并不弱,乃至于很有天赋,然而就是因为看不懂这里面的玩意,才会卡在某个关隘,最后终身不得寸进,直至老死。

“都说明珠蒙尘,终有尘尽光生之时,然而都忘记了,若要尘尽光生,那自然是要有人,亦或是生灵前去拨弄才行,若明珠蒙尘百年,灰已积成高土,若无人见,何来尘尽之说?”

孙长宁心中默默思索,明珠蒙尘,不过是一种宽慰的说法罢了,事实上,若无人有慧眼能见明珠,只怕是这明珠还要继续蒙尘下去。

人的身体也是一样的,既然生长成了这般模样,又有那么多佛道武的典籍在说,身中有神,心中有神,那么这些神,总有一些是被认为无关紧要的。

但或许,恰恰就是这些无关紧要之神,才是练武的重中之重。

咕噜噜.....

肚子有些饿了,在这山林当中也没有卖东西的人,孙长宁的腹部微微蠕动,那眸子轻闪,而就在此时,那山林当中,有一道极其细微的杀气显露出来。

很渺小,乃至于寻常生灵根本不会察觉,然而孙长宁察觉了,多次的生死交锋,早已让他的感觉变得极其敏锐,如果说寻常人的第六感要偶尔才能发挥作用,开发度是5%,那孙长宁的第六感,开发度基本上已经达到了40%。

这已经和操纵寻常的五感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一道杀机不是什么人发出来的,而是野兽。

孙长宁的目光向着林中某处望去,此时小雨迷蒙,把这树林当中弄得泥泞不堪,而那极其遥远的地方,似乎有一道黑影,那双眸当中,散发着凶猛的光华。

这只是凭借感觉知道对方是野兽,而且体型并不小,此时蹑手蹑脚,也感觉到了孙长宁的目光,于是那动作就停止了下来。

无法知道对方是什么野兽,或许是狼,或许是熊?

或许是.....饿虎?

孙长宁的身子中也散发出一股杀机,而这股杀机极其的凌厉,此时散发的对象,就是遥远林中的那道黑影。

这是一种警告与威慑,意思是在告诫那只野兽,不要轻易动手,否则很有可能,死的就是它。

野兽感到了这股杀机,果不其然,它的步伐彻底停止了,似乎开始犹豫。

本能反应告诉这只野兽,这些天来唯一见到的一个可以填饱肚子的人类,或许是个很危险的怪物。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