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记得

此项制度也是有深意的,乃祖宗良法。

欲九重之上览物价之多寡,即知晨岁之丰,以商贾之通塞,即知道路之险隘,总留意民岩第一义也。

但是管的太细了。

终明一朝,朱元璋想把所有的事情都管理到极处,事无巨细的都想管,却最后都管不了。

后世朱翊钧听过一个管理上的道理,老牛拉慢车,骏马拉快车。

大明的官僚体系,根本不可能做到朱元璋想达到的效果。

朱翊钧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了大明官僚体系的低效率。

所以,对于梁大忠这次的差事,朱翊钧并没有指责,而是询问,“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呢?”

“睢宁,浙江等地,都查不到与此事相关的痕迹,奴婢猜想,线索可能在其他的地方。

如今涉事的两人都死了,也无从查起,所以此事急不得。”

梁大忠说完,余光打量皇上的神色,发现朱翊钧脸色并没有生气,放下心继续说道。

“奴婢打算派几个可靠之人,沿着那人的踪迹,一路暗访。”

朱翊钧点点头。

“这件事你放心去做,朕知道难处,不会催促你的,也不用担心交不了差。”

梁大忠这段时日,为了这个大难题提心吊胆,压力大以致于无法安睡,今日闻言松了口气,犹如卸下千斤重担。

人力有穷,安抚了梁大忠,其实今日找他来,朱翊钧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关于皇店之事。

之前皇店分给商人,需要关照扶持,如今皇店已经数年,六家皇店身后的商行,已经成为直隶的头部商人。

原先的皇店,经管各处商客贩卖杂货,从貂皮,狐皮,布匹等等,到草油,烧酒,芝麻,瓜子,腌肉等等。

还有茶,酒曲,猪,羊……

除了马骡,珠宝,矿物这些不给予,基本上都包括了,每年好年景的时候也才收税一二十万两。

造成只能收到这么点银子的原因,除了贪腐之外,更多的可以说是管理太监机构僵硬,不作为。

朱翊钧当然不能忍受,而大明的商税其实很多。

举个例子,有个读书人想要贩卖货物盈利,走漕运过水卡,一路下来还没到目的地,沿途关卡的税收,加上他的进货价,已经超过了目的地的卖价,

这趟买卖已经赔本,货物不卖了,带着货物原路返回都不行,因为回去路途还要收税,最后一怒之下把货物烧了。

设卡收税的势力有很多。

藩王,太监,大臣,卫所,武将,地方的乡绅等等,最大的还是地方衙门所设的官卡,最为恒久。

其余私人所设,或因为调动,或因为督改,终归是违法不长远。

部分被收入私人囊中,部分被地方使用。

明朝的商贸氛围,和后世完全是两回事。

想要杜绝地方设卡收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部分损失的,最后还是会嫁接到地方百姓手中。

民力不堪使用,当然要越发夺商利来补用。

朱翊钧不改商税,不与民争利,直接把六家皇店分出去,改收租金,商人们还不得不抢。谷

因为你不抢,别人会抢,掌握了皇店之利,商贸做的就会越大,而没有皇店之利的商人,生意就会受到损伤。

朱翊钧也愿意如此,和后世管理互联网一个道理,小网站多如牛毛的时候管不来。

当几大网站做大做强,占据了市场之后,只需要管理这几个公司,就可以做到管理整个行业了,随便下发一个公文,这几个公司都不敢违规半步。

如今这六家商行已经成了庞然大物,在和东厂结合到一起,就是不明智的行为。

所以朱翊钧要从东厂手中,把皇店剥离出来。

“朕准备成立商贸司,专管六家皇店之事,大忠你怎么看?”

听到皇上的话,梁大忠愣了愣,内心不太愿意,自己当年初办六家皇店,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不管是因为利益方面,还是感情方面,或者实权方面,他都不想脱手。

所以试探的问了问。“从东厂新设?”

闻言,朱翊钧内心了然。

前世他也碰到过,新公司业务越做越大,划分的市场基本都留在了老业务的手中。

新公司不像成熟的知名企业,有完善的晋级制度,新公司正是扩张期,不可能去学这种制度,不然就是找死。

但是公司到了一定的规模,遇到了瓶颈期,就要扩张就要招人,就要重新划分区域。

而市场大头又主要在老业务员的手中,不管从工作量,还是私心来讲,都需要动老业务员的利益。

就像有些老业务员抱怨的,公司卸磨杀驴。

有一句话,叫做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成年人的世界,哪里有什么道理可以讲,法律才是王道。

你能运用手段,扛住公司的压力,那公司当然不敢动你。但是你扛不住,那就只能吐出来公司想要的东西。

现实就是这么无情,怨恨诅咒都无用,除非你自身强大,能运用起法律武器,如今一样如此。

但是朱翊钧不想硬压梁大忠办事,聪明的老板,会考虑人心。有的老板认为员工的人心重要,有的人则认为不重要,制度更重要。

朱翊钧起身,身后的太监都动了起来。

“大忠,陪朕出去走走。”

说完,朱翊钧出了乾清宫,边走边问梁大忠最近有什么有趣的传闻,梁大忠笑着,把最近京城里的一些趣事讲了些。

例如去年有家新开的卖酱肉的店子,因为味道极好,所以生意也好,常常开门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

好多大臣都派家人早早的去排队,天还没亮,这家铺子外就排了好长的队列。

朱翊钧点点头。

“哪天大忠带点进来,朕也尝尝。”

梁大忠听到皇上的话,内心后悔,自己怎么没想到这茬,就不该说这件事。

皇上对宫里严守规矩的太监,哪怕违背了他的意愿,也不会处罚而是称赞。

长此以往,宫里的规矩越发的严厉,梁大忠哪里敢带外面的吃食进宫,肯定会被管事太监阻拦,惹一身骚事。

“大忠,你看,可还记得此处?”

走到一处地方,朱翊钧停下脚步。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