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470章 盈利模式

第一大收益,就是水电站,这也是此项目最大的收益点。

整座雅鲁藏布江一共建立十二座水坝,也就是要修建十二座水库。

这十二座水库每个水库的落差都是几百米,甚至有的接近千米左右。

水量不用说,守着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支流和雪山,水量绝对算的上是充沛。

这十二座水电站建好,总发电量将超过当前整个帝国的发电总量,可见这里建设水电站是多么的有优势。

这些电进入到千家万户,都是要收费的,据他估计不出十年的时间,修建水电站的投资就能够收回来。

能不能收回来郑毅不知道,他已经被朱功亮拿过来一张新的规划图给惊呆了。

这老东西到底做了多少规划啊,这是要将横断山脉给挖空吗?

新的规划图上不仅有雅鲁藏布江的十二座水电站。

更有包括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九座大型水电站。

这些水电站如果建成之后,那起码整个华夏故土和中南半岛是要覆盖住了。

老家伙这是有备而来啊,PPT造车学的比那些大老们都要厉害,一毛钱没有就敢拿图张口要百万亿资金。

不过这个项目倒是值得考虑的,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这几条江下游的水量,会不会受到水电站的影响。

这个疑问提出,朱功亮马上表示绝对不会影响,而且还能很好的调控下游的旱涝灾害。

有了上游的水电站和水库,枯水期可以为下游调水,丰水期则可以防洪。

可以说对中下游绝对没有半点的影响,反而有着极为大的好处。

只是朱功亮说的再好,这件事也需要做专门的评估才行。

如果真的没什么影响,那修建水电站倒也不是说不行。

如今帝国已经进入电气化时代,想必几年之后就能追上后世,家家户户都有家用电器。

到时候用电量绝对突飞勐进,水电站的项目也是个绝对不会赔本的生意。

只是除了投资水电站之外,还需要建设大量的输电线路,这些可以让政务院去做。

朱功亮做的盈利模式粗糙是粗糙了点儿,但大部分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看到郑毅点头,朱功亮当即脸上笑开了花,赶紧说出了第二个盈利模式。

第二个盈利模式很简单,那就是交通收费,依靠的是他修建的这条五号支线。

五号支线是从逻些城出发,沿着雅鲁藏布峡谷和喜马拉雅山脉的缝隙穿行,公路和铁路两条线,直达印度洋北岸,等于给这座高原找了个距离最短的出海口,就是海拔落差稍微大了点,高达四千多米的海拔落差。

公路和铁路都依靠雅鲁藏布江峡谷来建设,中间需要多次穿过十二座水坝。

水坝说白了除了挡水和建设水电站之外,另外就是给这两条线路准备的。

有了这两条线路,就可以跟环西部的交通线连接上。

将西北地区的物资快速的运到印度洋的海港上。

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免去了很长的绕路运输费用。

客运+货运,足以在二十年内收回建设这两条线路的成本,说不定还能够快速的赢利。

毕竟西北,或者说西伯利亚地区的物资,想要出海就这么几条路。

第一条就是这条五号支线,速度和里程最短,就是气候稍微糟糕一些。

第二条就是顺着南线的铁路,将物资运送到渤海湾,或者是天津卫港、或是南/京港,或是胶州港。

无论是运到哪一个港口,运输里程都高达上万公里,运输的费用能够吓住大部分的人。

而且到东海那边还要转海运到需要的地方,绕的圈子简直是太大了。

第三条线路就是顺着刚修建好的南线经过瓦罕走廊进入印度河流域。

出海口也是在印度洋,这条线路同样是穿越茫茫大山,里程数绝对比起来这边来只长不短。

但是作为两条几乎平行的路线,两条路线各有所长,走哪条有那条的好处。

不过朱功亮这边倒是不怕,因为他还有比较大的优势。

那就是高原这里的消费群体,高原的百姓也有将近两百万。

这也是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只要有消费市场,他的那条线路就不会缺人走。

就算不是往海港运出去的,那运回来也总需要吧?

以后各种物资是个快速的流通时代,任何一个市场都是有价值的。

等到大量的人口走上高原发展,那这里的物资需求将会更加的大。

所以朱功亮还真不担心修建的这两条线路收不回本钱。

这就是他琢磨出来的第二个盈利模式。

第三个盈利模式就是那条人工天河。

这条人工天河沟通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还有许许多多的支流,然后一路绕着高原边缘向北接通黄河干流和支流,之后沿着河西走廊进入到沙漠地带,惠及整个西域的环境。

这条河规划宽度是40米,水深的话常年保持在5-10米之间。

中间没有一座水闸或者水坝,完全是自流到西部的形式。

也就是说这条河其实还是能够发展水运的。

当然这个水运,跟运河的水运差不多。

不可能走大船,只能通行十来米左右的小船。

但很多的商品其实用大船不合适,倒不如用这样的小船来运输。

当然,朱功亮也知道靠河运这个计划,就是一百年也拉不回来成本。

他还有另外一条盈利模式在这里,那就是自来水厂,沿着这条人工天河建设自来水厂。

这几条河的水源那都是优质水源,几乎不需要怎么加工就能够饮用。

人工天河的开通,绵延数千里到西域各处,那边日常又缺水,还有什么比自来水厂更好的生意?

其实倒也不是说西域缺水,西域其实水资源很丰富,但是应用上比较的困难,大多是内流河和地下暗河。

自来水厂如果沿着运河修建起来,那几乎可以解决当前西域最大的用水问题。

水这种资源是流动的,流过去的可都是钱啊,这还不是最好的盈利模式吗?

再说了,家用是一部分,厂矿用水总也是需要的吧?

不能说我挖了河,你随随便便就能开个口子随便用。

用水那也是要花钱买的,这也是个很大的生意。

朱功亮等于是将不花钱的水资源,用他自己的方法给卖出去了。

当然最多的还是流入到各处,成为改善西域环境的自然水源。

这个说起来也算是功德无量的是事情。

郑毅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还真不是不行。

他投资了钱,最后收益还能保证的了,如此倒也没什么不好的。

就是不知道皇家商贸的账上还有多少钱,是不是够这朱前期启动的。

建设工程那绝对是大笔的往里面撒钱,一点半点的连水花都漂不起来。

“行吧,我问下皇家商贸能筹出多少资金,但无论多少肯定是不够修建你这个工程的,其他的你还要自己想办法!”

“放心吧皇爷,我已经请了金融学院和金融研究院的专家,给这个工程做了详细的债券规划,您的钱到了,再加上跟着您投资的那些人,臣觉得最大的一部分应该问题不大!剩下的就向民间发放债券好了,等到收益了返还也就是了!”

“债券......老朱,你真的学坏了......债券倒是个好办法啊!”

郑毅也只能都囔一句,倒是有些心疼起来朱功亮了。

为了做个工程项目,将自己给逼成了什么模样这是?

一个修桥铺路的,都去钻研金融知识去了。

看来还得找政务院给他化点缘去。

大不了帝国也入个股好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