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
书架
关灯 开灯 大字 中字 小字

第389章 名将摇篮

朱高炽沉吟一下道:“笼络不成又当如何?”

“无非是杯酒释兵权耳。”周林微微一笑,“可惜陛下绝对不会干出此事。因为他还得指着勋贵们南征北战。”

感觉周林有些自相矛盾,金忠不禁苦笑道:“淇国公可能推动此事?”

“不能。”

周林异常诚恳地摇了摇头。

眼见朱高炽和金忠有些泄气,他又连忙补充道:“可我有办法能让陛下自愿做出决断。”

啥意思?

朱高炽好奇地看向周林。

周林一本正经地说道:“现在的军队把持在少数人的手中。这些人或是开国功臣的后代或是靖难功臣,个个都能左右朝政。可由于陛下的手中缺少苏定方、薛仁贵那样的后备力量,暂时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有明一朝,从小兵成为顶级将军的几乎未有一人。

在明朝建立后,文官集团为了避免普通士兵因作战勇猛导致升迁过快,特意制定出奇葩的军功制度。所有士兵在同一时间、地点取得的首级均只能算作一枚。

别看周林一路大杀特杀,但他的军功簿上只有十枚首级。

与他一样,明末的祖大寿通过砍杀数百名鞑虏从总旗升至佥事,账面上也只有七枚首级。

对于小旗以上的军官,明朝还会遵循前秦的盈论原则计算军功。也就是在作战后先去除自身的伤亡再计算战功。因此,只有在以最小的伤亡取得巨大的胜利后,指挥官才有可能获得升迁。

这种制度也是周林喜欢利用偷袭和斩首获胜的原因。但如果没有斩杀咬住、阿札失里等敌军主将的功劳和朱元璋自觉对他的亏欠,周林也不可能在靖难前成为指挥同知。

同时,如果没有靖难,同知的职位将会是周林的最终归宿。

除此之外,非将门出身的士卒和低级军官很难受到正规的军事培训,几乎不具备率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别看李景隆是个废物。可比起士卒出身的将士,他还算是名合格的主帅。

历史上,丘福、王聪等人最终在漠北折戟沉沙,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统领大军的基本常识和过硬的军事素养。

停顿一下,周林继续说道:“因此,殿下可以建议陛下建立一所皇家军事学院,专门培养指挥人才。为了提高基础素质,军校可以招收一部分愿意从军的读书人,努力造就出一批允文允武的高级将领。”

“这些人的忠诚如何保证?”

金忠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来。

平民将军与勋贵后代的最大区别在于不能与国同休。金忠很担心培养出一批乱世枭雄。

周林淡然一笑道:“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忠心,臣建议由陛下出任祭酒,由殿下辅之。”

“天子门生?”

朱高炽被周林的言论弄得目瞪口呆。

从古至今,只有两榜进士可以自称天子门生。按照周林的想法,未来的将军们也可以自豪地称自己为天子门生。

“不可以吗?这与先帝重用藩王有何不同?”

周林戏谑地看着对方。

沉思一下,朱高炽隐约觉得此计可行,忍不住问道:“如果他们走上高级将领的职位,那些退下来的老将如何安置?”

大明没有到站退休的制度。许多七十多岁的将领还在岗位上发挥着余热。

周林笑了一下道:“军校总得有教授吧?那些老将军替陛下培养人才可算屈才?”

“可某怕有人恋栈不去!”

金忠不无担心地皱起双眉。

“那就按我以前说的建立一个总参谋部。不是总有人对文人掌兵不满吗?那些公侯为何不能替大明的军队出谋划策、顺便争取点福利?”

早有准备的周林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个可以有!”

兴奋之下,朱高炽险些化身小品演员。

官爵不变又能为国分忧,他相信那些公侯不敢不从。

周林促狭地一笑道:“这些人还可以成为军校的客座教授。一人两岗,省得他们闲来无事乱嚼舌头或者躲在府中忙于造人。”

建立军校和建立新学的想法如出一辙。周林就是要打破知识的垄断,让更多的百姓获得上升通道。

听到这里,朱高炽和金忠同时抚掌大笑道:“到时候,陛下自然乐得将公侯们束之高阁,不断起用新人。”

笑了一会儿,金忠突然看向周林道:“不知淇国公可愿到总参谋部任职?”

“有何不可?”

周林耸耸肩膀道:“等收服蒙古诸部,本公一定主动要求陛下将某调回京中。”

知道朱棣有意迁都,周林故意用含糊的话语混淆视听。

“淇国公真是高风亮节!”

见最有可能成为权臣的周林主动表态,朱高炽和金忠如释重负。

相对于其他公侯,周林实在年轻得有些不太像话。如果他不肯退居二线,很可能会影响三四代君王。

周林白了他们一眼道:“还是那句话,凡事以舆论为先。你们要是觉得这个办法好,现在就可以利用一切力量在陛下的面前吹风。依臣看,谢大人和皇后都是不错的选择。”

谢缙早就对藩王和公侯心存不满,自然会同意周林的建议。而中山王出身草根,徐皇后似乎也没理由阻止平民上位。

“本王这就与母后通气。”

“下官这就用书信向诸位阁臣讲解一番!”

见面前的二人跃跃欲试,周林赶紧嘱咐道:“此事是殿下的主意,与本公毫无关系!”

以后还得跟诸位公侯一起嗨皮呢。周林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本王知道分寸!”

朱高炽露出会意的笑容。

随后,周林叹了口气道:“你们的事情都解决了。可本公还有些烦心事。”

闻听此言,朱高炽连忙问道:“淇国公可是有事相求?”

周林点点头道:“一是武城侯险些引狼入室之事尚未得到追究;二是张桐与白莲教勾结之事也有待追查。”

对于朱棣的阴谋,朱高炽和金忠尚不知晓。听周林提起旧事,二人不禁有些义愤填膺。

沉吟一下,朱高炽郑重说道:“武城侯之事,本王暂时无从下手。可小小的一个锦衣千户,本王一定会盯死他!”

那就好!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对于背叛者,周林丝毫没有怜悯……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